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刑事诉讼中的人权保障问题涉及到人的生命、自由、财产等重要权利,是人权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既要保护被告人、犯罪嫌疑人的诉讼权利也要保护被害人的诉讼权益。我们应该完善刑事诉讼法中的诉讼人权保障内容。  相似文献   

2.
刑事诉讼法及相关法律规范的不完善及司 法人员司法理念落后等原因,被害人的权利保 障方面并不尽如人意。本文试就这一问题作一 探讨。 一、在司法实践中,由于缺乏具体 规定忽略了被害人的诉讼权利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被害人难以及时准确地获知有关 司法信息,知情权、诉讼参与权得不到保障, 进而影响其他权利的行使。在立案阶段,对于不  相似文献   

3.
刑事诉讼中的被害人由于其与控诉人存在诉求上的差异而使其权利不能得到有效的保护,同时加强被害人的权利保护也有利于制止公权力的侵害,防止司法腐败,因此应当使被害人享有当事人的诉讼权利.我国立法上和司法上存在着不利于保护被害人的权利的规定,应当在立法上和司法上加强和完善对被害人的权利保护.  相似文献   

4.
徐建智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11X):258-258,315
刑事诉讼中的被害人由于其与控诉人存在诉求上的差异而使其权利不能得到有效的保护,同时加强被害人的权利保护也有利于制止公权力的侵害,防止司法腐败,因此应当使被害人享有当事人的诉讼权利。我国立法上和司法上存在着不利于保护被害人的权利的规定,应当在立法上和司法上加强和完善对被害人的权利保护。  相似文献   

5.
在刑事诉讼的侦查阶段中,律师辩护人地位的缺失,既限制和剥夺了律师应有的诉讼权利,也难以有效地保护犯罪嫌疑人应有的合法权益,同时还违背了现代法治原则,更不利于与国际接轨,是我国刑事辩护制度中的严重缺陷.为此应在<刑事诉讼法>中确立律师在侦查阶段的辩护人地位,完善辩护律师在侦查阶段的各项诉讼权利.  相似文献   

6.
丁德君 《科教文汇》2007,(7S):142-142
在刑事诉讼的侦查阶段中,律师辩护人地位的缺失,既限制和剥夺了律师应有的诉讼权利,也难以有效地保护犯罪嫌疑人应有的合法权益,同时还违背了现代法治原则,更不利于与国际接轨,是我国刑事辩护制度中的严重缺陷。为此应在《刑事诉讼法》中确立律师在侦查阶段的辩护人地位,完善辩护律师在侦查阶段的各项诉讼权利。  相似文献   

7.
顾伟 《科教文汇》2007,(12X):184-184
刑事诉权作为一种受到刑事诉讼法调整的、为控辩双方所享有的诉讼权利,具有对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公民个人利益进行保护的功能。  相似文献   

8.
刑事诉权作为一种受到刑事诉讼法调整的、为控辩双方所享有的诉讼权利,具有对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公民个人利益进行保护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在刑事诉讼过程中,被追诉人是指刑事诉讼的各个阶段的罪犯统称,刑事被追诉人的宪法权利具有普遍性、适用性以及不可或缺性。在刑事被追诉人宪法权利的保障过程中,我们要确立刑事被追诉人的宪法权利,真正保证刑事被追诉人的刑事诉讼程序能做到有法可依,规范操作,实现宪法与刑事诉讼法的良性互动,进一步明确刑事诉讼的司法职能,强化刑事诉讼的打击犯罪的司法职能,建立宪法权利保障与救济机制。  相似文献   

10.
刑事被害人的地位与权利保护已成为刑事司法理论和实践中的一个热点问题。世界各国均采取了一定措施以保证被害人的利益,旨在通过对中外被害人刑事诉讼地位的比较,为在我国建立系统的被害人补偿制度提供理论和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11.
被害人的研究贯穿于整个刑事法学理论之中,被害人学的发展尤其应当借鉴犯罪学、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本文从被害人的分类、法律地位、保护和救助以及被害人过错在刑罚裁量中的影响等问题出发,涉及到了被害人学理论的发展对传统犯罪概念的冲击,凸显了法律对个人尊严和人权的保护,从而探讨了刑事法治视野中的被害人问题,并且认为,只有将被害人的研究置于刑事法治的动态过程之中,才能对其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和把握,才能将被害人学的理论推向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2.
帖华 《科教文汇》2007,(12Z):154-154
被害人的研究贯穿于整个刑事法学理论之中,被害人学的发展尤其应当借鉴犯罪学、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本文从被害人的分类、法律地位、保护和救助以及被害人过错在刑罚裁量中的影响等问题出发,涉及到了被害人学理论的发展对传统犯罪概念的冲击,凸显了法律对个人尊严和人权的保护,从而探讨了刑事法治视野中的被害人问题,并且认为,只有将被害人的研究置于刑事法治的动态过程之中,才能对其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和把握,才能将被害人学的理论推向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3.
被害人的研究贯穿于整个刑事法学理论之中,被害人学的发展尤其应当借鉴犯罪学、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本文从被害人的分类、法律地位、保护和救助以及被害人过错在刑罚裁量中的影响等问题出发,涉及到了被害人学理论的发展对传统犯罪概念的冲击,凸显了法律对个人尊严和人权的保护,从而探讨了刑事法治视野中的被害人问题,并且认为,只有将被害人的研究置于刑事法治的动态过程之中,才能对其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和把握,才能将被害人学的理论推向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4.
文章首先分析了我国刑事诉讼法对于刑事被害人的救助规定及缺陷;然后对于恢复性司法制度的核心理念作了介绍;最后结合自己对于恢复性司法核心理念的认识,得出了三点启示,认为恢复性司法制度的核心理念可以帮助拓宽我们对于刑事被害人救助的思维。  相似文献   

15.
谭家宝 《科教文汇》2008,(20):184-185
文章首先分析了我国刑事诉讼法对于刑事被害人的救助规定及缺陷;然后对于恢复性司法制度的核心理念作了介绍;最后结合自己对于恢复性司法核心理念的认识,得出了三点启示,认为恢复性司法制度的核心理念可以帮助拓宽我们对于刑事被害人救助的思维。  相似文献   

16.
新刑事诉讼法自1997年1月1日起实施以来,社会各界反映较好,因为它在强化公民个人权利、加强人权保障方面迈出了较大步伐。两年多的反复实践,使我们更看清它修改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刑事被害人在遭受犯罪行为侵害后,往往很难从罪犯那里获得实际赔偿。为了切实保护被害人的权利,恢复其所受到的损害,国家补偿制度应该成为被害人通过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程序无法获得救济时的另一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18.
人权的概念与起源由来已久,对人权的尊重与保护的理论在我国也经历了一段较长时间的发展,并逐渐在法律中得到体现从而获得了法律的保护。人权保障在刑事诉讼方面得到保护最好的体现即"尊重与保护人权"写入了在2012年3月14日通过的新修改的刑事诉讼法,这就意味着公民的生命权、平等权、政治、经济和文化权利等基本个人人权在刑事诉讼方面得到法律的尊重和保护。本论文将对人权的基本内容、新刑事诉讼法中增设的人权保障制度及其意义进行介绍,并对落实并执行新刑事诉讼法中人权保障制度的途径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9.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在两岸的刑事诉讼法中都有规定。认真对比研究两岸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能够对完善我们大陆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有所参考和帮助。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诉讼范围等是重点,应当加以专门比较。  相似文献   

20.
如果对被害人权益问题处理不当,就可能引出新的社会矛盾甚至于新的报复性犯罪,因此,有必要从健全我国诉讼法律制度出发,重视完善我国被害人权利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