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公共危机管理中的公众参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国元 《今日科苑》2007,(20):225-226
本文从公共危机、危机管理、公众参与的知识角度,分析了公众参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必要性。从加强宣传、增强危机意识,完善信息沟通机制,组织公众参与危机训练、培养应对危机的实践能力等三个方面对公共危机管理中加强公众参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城市土地规划:从功能理性到公众参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静 《科技创业月刊》2007,20(11):24-26
传统城市土地规划的一个原则就是功能理性,往往注重土地规划的经济效益,忽视了社会公众的参与作用。西方公共管理理论的新进展,如多元主义理论、社会资本理论和治理理论为公众参与土地规划提供了理论依据。从公共管理的角度来看,为推动城市土地规划中的公众参与,应该加强城市土地规划中公众参与的制度安排;培育参与城市土地规划的民间组织;推动公众参与从形式向实质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对我国政府公共管理中网络公众的参与过程及作用展开分析后,指出网络公众参与存在的问题----机会不平等、言论非理性和信息不真实性,并对此向政府公共管理者提出相应完善性建设的建议,以促进政府和网络公众的良性互动,提升政府治理效能。  相似文献   

4.
杜文 《科教文汇》2008,(16):139-140
公共决策是政府管理的核心与关键环节,公众政治参与公共决策有助于实现公共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以及公共政策制定和执行质量。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政治的进一步发展,唤醒了公民的参与意识,激发了公民的政治参与愿望。在公共决策中,公众日益关注与自身利益相关的决策过程,并寻求各种途径积极参与。在这个过程中,动力与阻力是并存的,从其发展的过程来看,动力大于阻力。由此,探讨我国公众参与的动力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建设“透明、服务、民主”政府是我国政府公共管理方式变革的重要方向,政府网站是政府提高公共管理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将“信息公开、在线办事和公众参与”作为网站主要功能定位,既是我国政府网站建设的基本要求也是评价政府网站绩效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李大治 《科学学研究》2006,24(Z2):494-499
在介绍和评论组织公正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公众的社会公正感是反映社会公正价值体现的一个灵敏指标,在公共管理领域开展社会公正感研究十分必要;认为在决策程序上规范政府行为、保障公民有效参与是提高公共管理水平的关键,加强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信息交流与互动是提高社会公正感、促进公共管理目标实现的有效途径;指出当前要特别重视因分配结果和社会利益阶层收入差距引发的社会不公正感和不稳定因素,做好监测和预警工作。  相似文献   

7.
关秀献 《大众科技》2016,(8):129-132
农村公共文化设施主要包括农村公共阅览室、农民文化活动中心和放置于公共空间的文化设施。文章调查的北海市铁山港区南康镇,农村文化公共设施逐步完善,管理规范,群众文化生活不断丰富。但仍然存在公共文化设施不能满足人们需求、使用率不高、专业管理人才缺乏等问题,影响了文化设施功能发挥和文化的繁荣发展。解决这些问题的主要对策有:要坚持政府主导,公众参与,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强管理,提高公共文化设施的使用效率;加强农村文化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8.
地方立法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扩大地方立法中的公众参与是提高地方质量的重要途径。地方立法中的公众参与有利于促进地方立法的合法性与民主化,提高地方立法的地方特色性,有效控制立法不作为以及约束地方立法中公共权力的逐利性。  相似文献   

9.
陆洲  ;李少龙 《科教文汇》2014,(25):217-219
地方立法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扩大地方立法中的公众参与是提高地方质量的重要途径。地方立法中的公众参与有利于促进地方立法的合法性与民主化,提高地方立法的地方特色性,有效控制立法不作为以及约束地方立法中公共权力的逐利性。  相似文献   

10.
治理主体的多样化、公众参与城市交通治理已经成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必然选择。当前,我国在公众有效参与交通治理方面还存在着若干问题:公众参与保障机制不健全、公众参与热情不强烈、公众参与能力参差不齐、公众参与形式化倾向明显。要提高公众参与城市交通治理的有效性,必须要不断健全和完善公众参与相关保障机制、调动公众参与热情,提升公众参与能力、推进公众参与方式的多样化、克服形式化。  相似文献   

11.
我国开展面向公共决策技术评价的社会制度环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开展科技评价的思想是立足于为特定群体(包括政府、企业和学术机构)服务的,尚缺乏从公共决策的角度出发,基于社会的总体福利需求,全面考虑技术的社会、环境、战略等影响。然而,开展面向公共决策技术评价并不仅仅是构建一个技术评价机制和流程,尤其是随着人们对经济和社会认识的不断深化,公共决策存在从单一准则的政府决策向多准则、多层次的公众参与决策发展的趋势。本文从公众科学素养、公众参与科技决策传统和中国政治体制变革三个方面对中国开展面向公共决策技术评价的社会制度环境进行了分析,并由此提出了完善中国科技评价体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杨秋波  王雪青 《软科学》2011,25(9):31-34,63
应用扎根理论,归纳了公众参与指数、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公共维度的核心范畴,构建了可持续建设与公众参与的关系机理框架。  相似文献   

13.
公众参与是现代科技公共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有关科研人员对公众参与科学的态度的研究数量不多,且结论不一致。本研究基于负责任研究与创新的理论框架,通过对一项全国科研人员抽样调查数据的分析,深入考察科研人员的反思性如何影响其对公众参与科学的态度。研究发现,科研人员对于公众参与科学普遍持积极态度,并认为应用研究比基础研究更需要公众参与。科研人员的科技风险反思性和科学家责任反思性都能提高其对公众参与科学的支持度,但只有同时具备上述两种反思性的人才更可能支持负责任研究与创新所倡导的"溯源式"的公众参与。  相似文献   

14.
王文娟  何倩 《学会》2009,(10):18-21,62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非政府组织在参与公共事务管理方面具备了必要性和可能性,其通过监督与介入、示范与引导、实施与推进等途径参与公共管理,推动了社会民主平等网络的建构,促进了市场公平信用体制的成长,推进了群体道德文化精神的培育。虽然非政府组织在公共管理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各项公共项目要求的提高,非政府组织的活动空间会不断得到拓展,在公共管理领域中将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北京市城管部门积极探索基于创新2.0的城市管理公共服务新模式,努力打造市民参与和社会协同共建、共享、共治的城市管理服务体系。本文介绍了北京城管利用维基开放文档管理技术,探索维基政府合作民主模式在城市管理公共服务领域中的应用,提出了政务维基的业务流程,介绍了“我爱北京”城管政务维基系统的概况和内容。政务维基作为一种新型的公众参与技术,通过开放的政府知识管理平台建设,有助于激发并汇聚群体的智慧和力量,提升公共治理效率。  相似文献   

16.
基于社交平台而诞生的“微政务”,已成为电子政务2.0模式下的公共管理新方式。优化公共服务,促进公众参与,是发展“微政务”的出发点和归宿。但当前我国“微政务”面临公众参与层次低、参与不充分等困境。研究引入社会资本理论,从社会资本视角分析“微政务”公众参与问题,以社会资本为外因潜变量,“微政务”信任和公众参与意向为内因潜变量,通过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并结合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EM)进行假设检验和模型拟合,以分析社会资本对“微政务”公众参与意向的影响。研究表明,社会资本的3个维度:社会网络、社会信任和社会规范均正向影响“微政务”信任,进而对公众参与意向产生正向作用,即社会资本越丰富,公众越信任“微政务”,参与意向越强烈。研究认为,政府部门应从丰富公众社会资本入手,培育“微政务”信任,促进“微政务”公众参与。  相似文献   

17.
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使得我国近年来城市化的水平越来越高,城市的建设受到了国家和人们的高度重视。虽然,我国的城市建设水平以及建设力度提高了,但是对于城市的管理方面却有一定的欠缺。城市的管理不仅要依赖于政府部门,更有赖于公众的参与。所以,对于公众参与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主要阐述了公共安全管理的内涵与特征,分析了公众参与公共安全管理的问题,并对公众参与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有效途径进行了一定的探索,旨在为提高我国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水平而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8.
当前,随着国家打造服务型政府进程的不断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服务型政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了各级政府工作的重点,其重要性和迫切性也得到迅速提升和重视。基层政府作为向公众提供优质公共文化服务的前沿阵地,不仅影响着文化产品服务的质量,其工作效率也关系到广大群众的参与程度和积极性。所以,各基层政府要不断加大对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投入力度,改善基层文化设施,丰富公共文化产品,更新服务方式和供给手段。  相似文献   

19.
协商民主理论倡导公民通过自由平等的对话、讨论、审议等方式,参与公共决策和政治生活。通过协商民主鼓励公众参与社会管理,可以增强弱势群体利益表达的效果,建立劳资共赢的工资协商制度,增强各级党政组织公信力,减少恶性群体事件发生,对化解社会矛盾、创新社会管理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针对传统的行政模式缺陷,一种新的管理方法在公共部门中崭露头角。与传统的公共行政相比,新公共管理强调政府公共政策化和公共管理社会化,预示着公共行政模式的根本性变革。在新公共管理背景下,政府对(准)公共产品的营销可以实行一种新型的营销模式———公共营销。公共营销是由政府、非营利组织等公共组织主导的,包括企业等、私人部门及个人等在内的多方共同参与的对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进行的市场营销活动,其目的在于提升公众对(准)公共产品的形象认同,保证社会公共利益的实现。与传统的营销方式相比,公共营销在内涵、主体和内容等方面具有不同的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