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时候,放低姿态也是一种智慧.比如,把自己低到尘埃里,化身"土鳖"的模样. 随着电影《中国合伙人》的热映,扮演成东青的黄晓明火了.影片中,黄教主没有走耍帅扮酷的偶像路线,而是上演了一场"土鳖"的完美逆袭.现实中,黄晓明也仿佛与成东青"灵魂附体",其"土鳖"经历一度成为网友们热议的话题.  相似文献   

2.
王晨 《科学中国人》2009,(10):52-59
耳闻杨士莪院士有辆自行车,破铜烂铁锈迹斑斑.老旧到可以推进历史博物馆了。 拜访杨老的家.乍眼一望,看到的恰是阳台上的一辆自行车.崭新如初.轻巧可人.完全告别了老式的“土鳖”自行车时代。而这番“换柱”,是基于扒手的“偷梁”:  相似文献   

3.
低调的皇后     
清风慕竹 《知识窗》2013,(11):52-52
在古代的帝王中.光武帝刘秀堪称最具人气的“励志帝”。当年.他赴首都长安求学.说了一句激励自己、也让后世钦慕不已的话:“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  相似文献   

4.
那一年.30岁的民工魏青刚成为央视“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在十住获奖者中.魏青刚其貌不扬,走上舞台乐呵呵的.小眼睛眯成了一条缝.身材略显瘦弱.一点也不“英雄”.  相似文献   

5.
8月8日.北京奥运一周年了。一年来,奥运不仅没有越来越远,反而离我们更近。一年前.“科技奥运”的大批成果在北京奥运会上“开了花”,一年后,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也“结了果”。我们欣喜地看见,电动客车、微生物菌群“变废为宝”、移动多媒体等科技奥运的科技成果已经走进了“寻常百姓家”。  相似文献   

6.
高校“产学研”体系中“产”、“学”、“研”三者各自所处的地位,如图1。“产学研”体系作为高校运作的一个概述性系统,基本上涵盖了高校的各项职能.由此可以判断一所高校的运作是否正常.也反映了这些高校在开放状态下的实力。  相似文献   

7.
印着可爱的福娃.“中国印”会徽的白色陶瓷杯甫一出现.立刻引来众多消费者的追捧;日本艺术家村上龙随手涂鸦的樱桃.“长”在世界级品牌皮包LV上,经典的“樱桃包”至今仍是许多明星名流和众多白领的心头爱;齐白石的画作“现身”茶壶.使品茗赏画成为生活中一大乐事……如今.艺术作品不再是艺术展和博物馆里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的“绝尘物”,而是通过”艺术授权”的形式.越来越多地进入人们的视野.成为日常生活中的消费产品:“艺术授权产业”也日益成为文化创意产业中不可小觑的一支生力军。  相似文献   

8.
村上春树 《知识窗》2011,(10):11-11
女孩问男孩:“你喜欢我喜欢到什么程度?”少年想了想.用沉静的声音说:“半夜汽笛那个程度,、”少女默默地等待下文——里面肯定有什么故事。“一次.我半夜突然醒来,”他开始讲述,“确切时间不清楚.大约两三点吧。什么时候并不重要,总之是夜深时分。我完完全全孤单一人.身边谁也没有。好嘛.请你想象一下:四周漆黑一片。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见,就连时钟声都听不见,也可能钟停了。  相似文献   

9.
“模仿也是一种创新,也是一种发展。”工信部副部长杨学山近日在国新办举行的发布会上表示.这是“山寨”现象广泛产生的原因.也是看待“山寨”现象的一个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0.
李昌辉 《知识窗》2013,(6):16-17
现代体育教学正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如在日本.发展学生的自主能力已经成为体育教学的主流思想.教学内容也更新为“基本运动”和“比赛”,使教师有更多的主动权去选择教学内容。在教学中.笔者也积极贯彻这一思想.通过以下途径来发展学生的体育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1.
十年“文革”,一场噩梦.我一生最宝贵的青年时代就在这量梦中度过.但我无悔.因为我看到了许多在正常情况下看不到的东西,“文革”期间发生的那些荒谬绝伦的事情,后人难以置信。也难以想象.回首往事,随手写下当时点滴见闻。  相似文献   

12.
王吴军 《知识窗》2010,(4):24-24
在英国一个城市的一条马路上.著名诗人休斯因为走路匆忙,不慎撞着了一位行人。休斯急忙停下脚步.立即诚恳地对被自己撞着的那位行人说:“对不起!”表示歉意。被撞者虽然有些生气.但听到休斯这句充满歉意的“对不起”.也表示谅解地说道:“没关系。”  相似文献   

13.
电在路上     
也许是那时候电力供应不足的原因吧,我在乡下读小学时家里经常会断电.尤其在“双抢”的那段季节里。天气格外得热.当我们好不容易享受一下电风扇带来的清凉时,却突然听到“啪”的一声——停电了.最烦恼的是停电的时候一般都是在吃晚饭的时间,于是在一片叹息中.饭桌被移到了禾场上,看电视自然也成了一种奢望。  相似文献   

14.
任颂  王桂香 《科教文汇》2012,(28):71-72
畅销书《达芬奇密码》吸引了大量的学者从宗教、美学和文化方面进行研究。也有学者针对书中出现的某一具体“符号”进行研究。但是这种研究并不是我们在传统意义上的符号学研究。本文将从符号学的角度来探讨《达芬奇密码》一书中存在的误解。讲解了关于“代码(code)”与“符号(symbol)”涵义的误解.以及其关于符号学研究领域的误导.  相似文献   

15.
田野 《知识窗》2011,(11):27-27
在美国旅游胜地奥兰多的大街上.有一家名为“上帝小屋”的别样门店吸引了世界各地游客的目光。这间“上帝小屋”既不是商店.也不是酒店.更不是祈祷的教堂.而是帮助顾客决定人生方向的地方.更令人奇怪的是.完成这一切的是一台名叫“上帝”的机器。  相似文献   

16.
癫狂双博士     
晏建怀 《知识窗》2013,(2):58-59
宋代书法四家“苏、黄、米、蔡”中.米芾是艺术造诣最高的一个.他不仅书法首屈一指.绘画也是当时一流.宋徽宗惺惺相惜,亲封他为“双博士”——书学博士和画学博士.不过.这样一位天才书画家.生活中却疯癫痴狂、落拓不羁.留下许多段子.在士大夫间传为笑谈。  相似文献   

17.
最近,英国的科学家宣称,一种“内存条”将可以把一个人的思想和经历完整无缺地、永久性保存下来,而且这种“内存条”将可以在不到30年内研究成功.这种“内存条”将被连接到人的视觉神经上,并以神经脉冲的形式将人的记忆以及感觉(比如气味、图像、声音等)存入人的大脑之中.之后,只要将这一“内存条”装人计算机中,里面的巨量信.志便得以完整支现了.到那时,人们不仅可以依此而使自己昔日的记忆复活——这样便不用通过出着旧相册或者苦苦步《来回忆往事了。而且也可以互相交换各自的“内存条”而办事到别人的思想和经历.也拉是说…  相似文献   

18.
秦湄毳 《知识窗》2013,(11):8-8
1 一个采玉人.说他们的规矩:“在深山里,采到了玉,有时可以及时带出去.有时带不完.有时带不动——那就存放在深山里。” 他讲到“存放”在深山里,大家就乐了:“能存多久呢?”还有人用怀疑的目光打量采玉人。“想存多久,就存多久.一天两天.十天半个月,一年半载的也行。”采玉人回答。  相似文献   

19.
许松华 《知识窗》2013,(2):16-16
“你们家的黄豆下肥太重了。瞧,豆秆多壮!”五娘背着一捆柴.在我家黄豆地边看了良久.这样对母亲说。“是吧?”母亲头也不抬地继续下肥,含笑说,“肥下得重,豆子才结得饱满.”五娘没吱声。一阵秋风把她的一绺黑发吹开.像泼洒出去的一层薄水.看着五娘的背影渐远.母亲啐了一口:“呸。你就眼红吧!——就巴望我家豆子瘪!老杂种!”每年.母亲都要和五娘来这么一段对白.  相似文献   

20.
希望     
谢胜瑜 《知识窗》2011,(11):1-1
提起“希望”这个词,我最不能忘的是欧·亨利的小说《最后一片叶子》:病房里.一个生命垂危的病人从房间里看着窗外的一棵树,树叶在秋风中一片片地摔落下来。病人望着萧萧落叶。身体也随之每况愈下,一天不如一天。她说:“当树叶全部掉光时。我也就要死了。”老画家贝尔曼得知后.在最后一片叶子凋落的晚上,冒着凄风苦雨爬到高高的常青藤枝头的墙面上.用彩笔画了一片叶脉青翠的树叶,最后一片叶子因此始终没掉下来。因为生命中这片希望的绿叶.病人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