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们平常看到的碘是一种紫黑色的晶体,容易升华,且升华后容易凝结,其用途很广,可制备药物、染料、碘酒、试纸和碘化合物等。有趣的是,据它的发现者库特瓦称,这个"紫色精灵"竟然是从海藻液中找到的。那么,这是怎么回事呢?来自海藻液的好奇19世纪初,法国拿破仑发动了一场规模巨大的战争,战火烧遍了整个欧洲。这就需要把大量的黑火药用  相似文献   

2.
1826年,刚刚大学毕业的法国青年巴拉尔便起劲地研究海藻,因为当时人们已知海藻中含碘成份很高。巴拉尔就是要研究怎样从海藻中提取碘。他把海藻烧成灰,用热水浸取,再往里通入氯气,就得到了紫黑色的碘的晶体。然而,在实验过程中,巴拉尔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在提取后的母液底部,总沉着一层深褐色的液体,这种液体有一股刺鼻的臭味。  相似文献   

3.
一、探讨 碘的升华实验,照高级中学化学课本中设计的装置进行演示时,往往在烧杯中出现紫色碘蒸气后,便很快有液态的碘出现,至使实验失败,原因何在?为此,笔者作了如下分析。 从如图一所示碘的物态图解中我们可看到:碘的熔点是112.7℃,碘的三相点是114.15℃,这时的蒸气压为898毫米汞柱。其三相点O为固态、液态、气态的碘共存的条件。  相似文献   

4.
氧化剂是化学生产工艺经常用到的物质,本文从五个方面来分析氧化剂的选择.一、少污染在化工生产中尽量选择"绿色试剂",即试剂本身无污染,反应产物无污染.例1海带、海藻中含有大量的碘元素.实验室从海藻中提取碘的过程可表示为:(1)将海带晒干、灼烧;(2)浸泡海带灰;(3)过滤得到含碘离子溶液;(4)通氯气氧化碘离子;(5)加...  相似文献   

5.
(时间:45分钟)一、填空题1.在烧瓶内放少许碘,并对烧瓶微微加热,可观察到固态的碘没有熔化而直接变成紫色的碘蒸气,这种现象叫______;停止加热,碘蒸气没有液化而直接变成固态的碘,一部分附着在烧瓶壁上,这种现象叫______.  相似文献   

6.
液态碘     
液态碘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31)金德渊高中化学教材讲述升华概念时,认为碘在常压下加热,可以不经过熔化就直接变成紫色蒸气,这种蒸气遇冷,又会重新凝成固体。上海教育出版社最近出版的《中学化学教师备课资料手册》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先做如下实验:将5克碘加...  相似文献   

7.
高中化学课本(甲种本)第一册第9页,以碘为例作“固体、液体跟气体的分子间距离比较示意图”。第42页,教材又安排一个碘的升华实验,再从实验现象的描述中导出升华韵定义:“碘在常压下加热,不经过熔化就直接变成紫色的蒸气,蒸气遇冷,重新凝成固体。这种固态物质不经转变成液态而直接变成气态的现象叫做升华。”学生对照两处内容便产生了疑问,既然固体碘在常压下加热不  相似文献   

8.
现行高中化学课本第一册中演示碘升华的实验方法 ,不足之处是 :烧杯内形成的碘蒸气从烧杯与烧瓶的缝隙中大量外逸 ,污染室内空气 ,影响师生健康。现行中师教材中的实验方法是将碘晶体密封在玻璃管内 ,然后用酒精灯加热 ,但将盛有碘的密封玻璃管倾斜着微热时 ,产生的紫色碘蒸气会凝结成紫黑色的液态碘 ,在密封玻璃管内壁 1 / 2处自上而下流动 ,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整个实验过程不是在常压下进行的。当管内温度上升为 3 88K(1 1 5℃ ) ,碘的饱和蒸气压增大为 1 2kPa时就达到碘的三相点 ,从而使密封管内的碘出现气、液、固三态同时共…  相似文献   

9.
胡列扬 《化学教学》2011,(12):47-47
指出从海藻灰中提取碘的实验中,氧化剂的最佳选择、氧化剂的过量问题和副反应。用酸性碘酸钾溶液滴定法测定,既能解决氧化剂过量的问题,又不引起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改进后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时,一只手直接捏住大试管和橡皮塞的交界处,另一只手持打火机点火对大试管底部加热.只需5秒钟左右,就可观察到明显的升华现象,紫色的碘蒸气冉冉升起,在大小试管的隔层内回旋.停止加热后,又可观察到碘蒸气的凝华.将盛冷水的小试管取出,学生能目睹闪亮的碘晶.  相似文献   

11.
新编中师化学教材第一册(人教社1993 年11月第l版)实验1—7是将碘晶体密封在 玻璃管内,然后用酒精灯微热玻璃管的一端来 演示碘的升华实验的。但笔者在多次实验中 发现,将盛有碘晶体的密封玻璃管倾斜着微热 片刻时,产生的紫色碘蒸气不是直接凝结成固 体碘,而是凝结成紫黑色的液体碘,在密封玻 璃管内壁1/2处从上而下流动。然而碘的升华 实验应该自始至终在常压下进行,并且要清楚 地观察到碘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再由气态直 接变成固态的过程,但绝不允许有液体碘出 现。否则,学生不能准确地形成升华的概念, 给教学带来极大的不便。按照新材料的实验  相似文献   

12.
<正>碘虽然属于非金属元素,却闪耀着金属般的光芒;它虽然是固态物质,却又很容易升华……碘的这些特殊性使其具有多种用途。人体必需的"智慧元素"碘元素是由法国化学家库尔特瓦发现的,后来法国化学家盖·吕萨克将其命名为"碘"。碘的希腊文原意为紫色,正好与其颜色特征相吻合。碘在自然界中的含量是比较少的,而且分布很不均匀,主要存在于海水、碘矿、地下卤水和油田卤水中,某些海藻可以从周围环境中富集大量的碘。最早人  相似文献   

13.
培养化学实验兴趣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精心设计,创设情趣,激发兴起精心设计好每个实验,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一定的情境,使之有新鲜感,是激发学生实验兴趣的有效手段。例如,讲分子概念时,做碘的升华演示实验,当学生看到黑紫色的碘晶体由于受热变成紫色蒸气冉冉上升,遇到盛有冷水的圆底玻璃烧瓶时,又凝聚成了紫色固体时,学生有了神奇感。接着教师提问:碘由固态变成气态,又由气态变成固态,这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为什么?碘为什么是渐渐地气化?然后接着演示升华、凝聚前后分别用湿润的淀粉试纸试验其变色反应的实验。并且向学生提问:碘遇淀粉变蓝是物理变化…  相似文献   

14.
北京师范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等编写的《无机化学实验》一书中,有这样一个实验——卤素(一),在此实验中有一个实验内容是“锌粉与碘的反应”。 课本:在干燥的石棉网上放1匙锌粉和半匙研细的碘,将二者混合均匀,用滴管在其上滴1—2滴水,观察反应的情况。若按照此法做,由于锌粉与碘在水做催化剂的条件下,发生激烈的放热反应,放出的热量使碘升华而产生大量的紫色浓烟,势必造成整个实验室中都充满着碘蒸气,从而污染了环境,影响实验者身心健康,而改为:  相似文献   

15.
笔者从化学教学实践中发现 ,引导学生从化学实验的异常现象中选取研究性学习的课题 ,深入探究 ,不仅切实可行 ,而且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1 实验异常现象的探索中孕育着创新化学史上许多发现都起源于实验异常现象的探索。溴的发现就是一例。 182 6年法国青年波拉德想从海藻中提取碘 ,他把海藻烧成灰 ,用热水提取 ,再往里通氯气 ,得到紫黑色的固体———晶体碘。然而奇怪的是 ,在提取后母液的底部 ,总沉着一层深褐色的有刺鼻气味的液体。查阅了许多资料后对此都得不到解释。于是波拉德对这种液体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最后终…  相似文献   

16.
在《奇妙的指纹》一课教学活动中,为了能够调动学生对指纹的探究兴趣和学习热情,我设计了两个有趣的实验,通过教学活动的检验均收到了不错的教学效果。一、神奇的“小魔术”设计思路:请学生们动手检查白纸上是否有什么秘密,在不知不觉中学生已将自己的指纹留在了白纸上,之后教师采用科学的方法将白纸上的指纹显现出来,从而引入教学。使用加热碘粒显现指纹的方法,碘酒在加热的过程中,溶解在酒精中的碘会升华成少量碘蒸气,当碘蒸气遇到指纹留在白纸上的油脂和脂肪酸就会被吸收,吸收后的碘遇冷立刻会凝结成棕紫色的固体,这样留在白纸上的指纹就…  相似文献   

17.
碘元素  19世纪初 ,制火药的KNO3在战火纷飞的欧洲成了紧俏商品 ,于是许多人开办了生产KNO3的工厂 ,住在巴黎城郊的药剂师库尔特瓦斯便是其中的一员。他用海藻灰烬的溶液与NaNO3溶液反应 ,生产KNO3,并用硫酸去除掉某些杂质。1811年的一天 ,准备加班的库尔特瓦斯正在工作室吃饭 ,这时 ,他喂养的那只调皮的小猫跳到了他的肩上 ,库尔特瓦斯刚想伸手去抚摸它 ,小猫却又跳到了地上 ,还撞倒了一瓶浓硫酸 ,瓶里的浓硫酸全部淌到了盛海藻灰烬溶液的盆里。正想发火的库尔特瓦斯突然发现盒里冉冉升起一股呛鼻的紫色蒸汽 ,蒸汽遇冷后竟变…  相似文献   

18.
最近,德国的海洋生物学家发明了一种海藻酒,这种酒含有丰富的碘,半瓶酒所含的碘相当于成年人1年所需的量。酒的颜色是透亮的棕色,并有类似雪梨酒的香味。在德国的基尔有一家只有约100平方米的海藻加工厂,他们加工的产品质量非常好,因为这里的海藻生长的水域没有受到人为的污染。将加工切碎后的海藻放入大桶,然后让其在温室下发酵,4个星期后就能制成酒精含量为14%的海藻酒。海藻酒喝起来微苦,但有利于健康,因为酒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以及大量的碘。在海洋里有约3万多种海藻,其中大约160种可以食用。海藻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植…  相似文献   

19.
二氧化氮和溴蒸气都是红棕色的气体,湿润淀粉碘化钾试纸通溴蒸气,溴可把碘化钾里碘置换出来,生成的碘单质遇淀粉变成蓝色。 2KI+Br_2=2KBr+I_2湿润淀粉碘化钾试纸遇二氧化氮气体,同样也会发生反应。 NO_2+2KI+H_20=N0↑+I_2+2KOH这是由于二氧化氮具有氧化性,可把碘化钾里的碘离子氧化成碘单质,碘单质遇淀粉也变成蓝色。因此,无法用湿润淀粉碘化钾试纸来鉴别这二种气体。  相似文献   

20.
在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一册中,这样做“升华和凝华”实验:在烧瓶里放入少量的碘粒,然后对烧瓶微微加热,注意观察碘的状态有什么变化:停止加热,仍注意烧瓶中碘的状态变化。我认为本实验存在以下缺点: 1、碘蒸气有毒,加热时容易从烧瓶口逸出,造成空气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