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烟台警备区某海防团战士报道员何名享,在新闻写作的道路上跋涉四年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在军内外各级报刊、电台见稿400余篇,被《前卫报》、《大众日报》等十余家报刊评为优秀通讯员或聘为特邀记者,并被吸收为山东省青年诗人协会会员,连续4年被评为优秀士兵,4次荣立三等功。他用手中的笔书写着自己最亮丽的青春。1994年8月,有点文学功底的何名享被团领导“点将”进了团报道组。从此,他早起晚睡,刻苦钻研《新闻与成才》、《新闻基础教程》等专业书籍。为使所学的知识运用自如,他把报刊当老师,孜孜不倦地逐字逐句逐段地琢磨…  相似文献   

2.
徐正强 《军事记者》2009,(12):61-61
10年前,朱铭还是77556部队一位名不见经传的普通战士,对新闻基本业务知识一知半解。10年后的今天,他却有近千篇新闻作品先后被《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解放军报》、《中国青年报》等军内外数家报刊、电台发表,先后荣立二等功2次、三等功2次,10多次被西藏军区后勤部、西藏军区、成都军区表彰为“新闻工作先进个人”。  相似文献   

3.
梁启超曾参与编辑或撰稿的报刊有《万国公报》、《中外纪闻》、《时务报》、《清议报》、《新民丛报》、《国风报》、《晨报》、《时事新报》、《庸言》、《大中华》、《解放与改造》等,他的一生积累了大量的办报经验和新闻思想,可以说是他是我国资产阶级新闻思想的集大成者,我们研究他的思想,来对比当今报刊的现状,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4.
武警河南总队三门峡市支队政委王怀东在重视新闻报道工作的同时,积极带头撰写稿件。近日,个人在《人民武警报》、《武警教育》杂志发表了5篇有基层代表性的文章。在他的带动下,该支队干部写稿劲头蔚然成风,从而使该支队报道工作跃入总队新闻报道工作的前列。(张志生)去年以来,山东省邹平县人武部党委在全县建起了“三员”新闻信息网。“三员”分别是:县人武部专职报道员,各基层人武部兼职通讯员和民兵连新闻线索信息员。为提高报道骨干写作水平,他们还以《新闻与成才》为主教材,通过定期举办培训班、新闻知识讲座等行之有效的方…  相似文献   

5.
《俞颂华文集》近来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这是我国新闻界的一部重要文献。下面对《文集》作概略介绍。俞颂华(1893~1947)是知名的新闻工作者,毕生从事新闻工作。他主编过许多报刊,如《时事新报》的副刊《学灯》、《解放与改造》半月刊、《申报周刊》、《申报周刊》以及《星州日报》、《光明报》、《广西日报》、《大刚报》、《国讯》等。他又是新闻教育家,担任过中央政治学校大学部新闻系教授、社会教育学院新闻系主任等。他还写过大量国际和国内的新闻通讯。1920年他  相似文献   

6.
报道:日前,沈阳军区某高炮旅退伍战士孔令杰从河南省南阳市打来电话说,他已正式成为南阳日报社新闻部编辑。孔令杰原是该旅三级土官,入伍第二年就参加了解放军报社的新闻函授。任报道员期间,他先后在《解放军报》、《中国青年报》、《军事记者》、《前进报》等报刊上发表稿件784篇,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4次。  相似文献   

7.
认识《新闻爱好者》是很偶然的。那时我还在河南老家读中学,一次陆父亲进了他的办公室——父亲是搞文秘工作的,兼搞宣传工作,在他办公室里众多的报刊中我认识了她——《新闻爱好者》。父亲告诉我,他就是靠  相似文献   

8.
6年前,张全连还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普通连队指导员,对新闻最基本的业务知识一知半解。然而6年后的今天,他却有近千篇新闻作品先后被《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中国青年报》、《人民前线》报等军内外数十家报刊电台发表,多次被军区司令部、政治部评为新闻报道先进个人,3次荣立三等功。  相似文献   

9.
左振祥 《军事记者》2008,(11):70-70
在沈阳军区某训练基地,提起刘洪宝官兵们没有不认识的。作为一名基层报道员,他总是深入现场抓线索。当战士时,他就订阅和研究《军事记者》、《新闻采编》等杂志,并在各级报刊发表稿300余篇,先后被沈阳军区司令部评为优秀士官标兵、优秀教员,荣立二等功、三等功各1次。今年秋季,各演习部队陆续进驻该基地场区后,他就干脆与演习官兵住在一起,共采写了10余篇新闻稿件。  相似文献   

10.
河南农业大学重视学校的宣传报道工作,该校自从1987年成立大学生通讯社以来,每年都为学校20个通讯组订阅《新闻爱好者》、《新闻天地》等10余种报刊。他们还邀请新闻记者及校报编辑部的老师定期举办新闻写作知识讲座,使通讯员的写作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1989年,该校通讯员采写的稿件已有23篇被《光明日报》、《中国农牧  相似文献   

11.
白润生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少数民族新闻学研究学者.他孜孜不倦,勤于探索,为我国民族新闻学的创建与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迄今为止,他出版了《中国少数民族文字报刊史纲》、《民族报刊研究文集》、《中国新闻通史纲要》等著作,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  相似文献   

12.
朱光潜既是中国现当代著名的美学大师,又是一个著名的报刊编辑,先后主编过中国公学的《旬刊》、《文学杂志》月刊、《工作》半月刊、《华北日报》副刊、《民国日报·文艺》等多种报刊,也为《东方杂志》、《一般》及《工作》等报刊撰写过新闻通讯和许多政论,尤其是他曾经在香港大学学习,后又在英、法等资本主义国家留学,对国内外新闻事业有着独到的观察。他的报刊实践和新闻思想体现出自成一家的鲜明个性。 (一) 朱光潜认为:“报章的主要功用是报道新闻和反映舆论。”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了解很大一部分也得  相似文献   

13.
在某通信团两用人才“龙虎榜”上看到,韩志林任团政治处领导到团政委的12年间,先后培养出了28名报道人才,有3名被军区和省军区政治机关选拔担任专业创作和新闻骨干,有16名回到地方报社、电视台任编辑记者。志愿兵报道员肖德亮酷爱摄影,但新闻意识不强,韩政委便给他订了《新闻与成才})、《中国摄影报》等报刊,督促他联系实际学习,要求他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多实践,做到吃一堑,长一智,拍一次,进一步。从此,他提高很快,拍摄的《特别竞赛》、《与车轮子赛跑》、《向祖国拜年》等几十幅新闻照片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等报…  相似文献   

14.
在我们话入正题时,马培信拿出了他在《解放军报》、《光明日报》、《山西日报》、《支部建设》等军内外报刊发表的近600件新闻作品。一张张形象的新闻照片,一篇篇鲜活的新闻报道,一件件切中时弊评论文章,使我看到了一名通迅员不断进取的足迹。十几年来,多次被新闻单位评为“模范通讯员”和先进个人,并荣立了四次三等功,连年被军区、总部评为新闻报道一等奖。 马培信,出身在一个农民家庭。1981年10月,他带着童年美好的梦,入伍到军营当了一名特务连的侦察兵。一次他训练累病了,指导员、副连长给他端来了香气朴鼻的饺子,他动情地流泪了。部队火热的生活给了他灵感的激情。打那以后,马培信一有空  相似文献   

15.
武警8661部队机枪连战士李联军成功了,先后被《新闻经济报》《新疆日报》等10多家报刊、电台聘为特约通讯员。可谁知他竟是一名轻椅上的报道员!两年前,李联军在执勤中摔伤,造成下肢瘫痪。一次偶然机会得到一本《新闻与成才》,被刊中丰富的新闻知识和一些战士自学成才的事迹所打动,并深深地爱上了新闻写作,并当作与病魔抗争的一种乐趣。为了给自己实践写作提供大量的新闻线索,他给每天前来照料看望的战友订了一个不成文的协议:不要任何营养品,只要每位战友向自己提供一条新闻线索。面对每月听取的一大堆新闻素材,李联军忘却了残肢…  相似文献   

16.
一次,我有幸目睹了山东省宁津县人武部副部长王汝恒的作品剪贴:“哇!厚厚七大本!”一数,竟有数百篇新闻稿件,其中近20篇作品在军内外报刊上获奖。在惊羡和敬佩的同时,我也从中找到了他奋斗的足迹,发现了他获得丰硕果实的答案:只要敢于拼搏,就会有所成功。从在政工科当干事至今,人们给他总结了“三勤”即脑勤、腿勤、笔勤,就凭这股勤劲儿,10多年来,他年均在各类报刊电台发表新闻稿件和内部文章60多篇,连续多年被《山东国防报》、《黄河民兵》等6家报刊电台评为优秀通讯员,连年被军分区评为新闻报道先进个人和优秀政工…  相似文献   

17.
新记《大公报》的主编张季鸾在他的办报生涯中,撰写了大量的新闻报道和政论时评,提出了许多新闻理念及思想主张。张季鸾前期(1926—1939)新闻思想的基本立场是对报刊独立性的认识,他提出报纸应该独立于政治力量与经济力量;他的新闻思想的核心是新闻自由,他对新闻自由的认识隐含了他的报刊功能观;另外,他还从报馆属性、新闻业务、报人职业规范等多方面进行了职业化报刊的实践。总之,张季鸾前期的新闻思想是一种以独立、自由、职业化为核心的现代报刊理念,然而,他的现代报刊理念中也蕴藏着他作为一位知识分子文人的传统道德观和社会责任感,因此他的新闻思想呈现出一定的矛盾性,这种矛盾本质上是由当时中国的特殊社会环境所决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一生同报纸结下了不解之缘,早在五四运动时期,毛泽东就投身于新闻实践活动。1918年10月,他参加了中国第一个有组织的新闻学术团体——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1919年7月,毛泽东主编《湘江评论》,后又接手主编《新湖南》。在新闻实践活动之外,毛泽东还开始从理论上探索新闻对于社会的作用。1925年12月,毛泽东在《〈政治周报〉发刊理由》一文中,运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点,着重从报刊的使命等方面阐述了革命报刊的性质和任务。抗日战争时期,面对错综复杂的战争环境,毛泽东以其丰富的报刊实践经验,多次撰文或题词,指导党的新闻工作。他继承了…  相似文献   

19.
邹韬奋是我国现代杰出的新闻记者和政治家。生于1895年11月5日,1944年7月24日不幸病逝。 他于1926年10月接任主编《生活》周刊起直到病逝,在十八年的新闻工作生涯中,先后主编过《生活》、《大众生活》周刊、《生活日报》、《生活星期刊》、《抗战》、《全民抗战》、香港《大众生活》周刊等7种报刊,撰写并发表了大量各种文体的新闻评论作品、论文、答读者来信、旅途通讯、回忆录和多种译著,在争取人民民主运动和伟大的抗日斗争中,起到了树旗文坛,冲锋陷阵,积极引导舆论的重大作用。 今年11月5日,是邹韬奋同志的百岁诞辰,本刊从本期起特开辟“学习和纪念韬奋”专栏,介绍他的办报思想、敬业精神,以及他在新闻评论写作、新闻通讯写作、报刊编辑等方面的宝贵经验,以示纪念和学习。  相似文献   

20.
邹韬奋是我国现代杰出的新闻记者和政论家。 他生于1895年11月5日,1944年7月24日不幸病逝。他于1926年10月接任主编《生活》周刊起直到病逝,在十八年的新闻工作生涯中,先后主编过《生活》周刊、《大众生活》周刊、《生活日报》、《生活星期刊》、《抗战》、《全民抗战》、香港《大众生活》周刊等七种报刊,撰写并发表了近千篇新闻评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