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提出生育成本这样一个概念,既不是笔者头脑中纯粹的主观想象,也不是一种简单的标新立异式的写作动机。因为,正如任何产品的生产过程都需要生产者付出一定的劳动成本一样,人口,作为一种特殊的人类自身的生产和再生产的劳动产品,同样需要生产者个人和社会付出一定的成本和代价。如果再进一步思考人们肯定还会发现,这种生育成本的高低,不仅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国家、地域有不同的表现,而且还会对人口数量的增加或减少发生直接的影响。正是基于这样一个客观事实,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对海峡西岸经济区与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圈中各城市竞争力评价的基础上,得出区域竞争力评价结果,分析三大经济区的区域竞争力差异,并提出了关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张元生  王远鸿 《预测》1992,11(5):64-68
联结项目(LINK)既是一个国际性的合作研究项目,又是一个数量经济方法应用于世界经济研究的论坛。它的主要成就是世界模型系统的开发。这一模型系统将79个国家或地区的宏观经济计量学模型联结在一起。LINK模型通常被用来预测世界经济活动和贸易的水平和地理分布,以及分析经济冲击或有关政策方案对国际社会的影响。 1 LINK系统的演进:简史 LINK项目是在美国社会科学研究院经济稳定与增长委员会倡议下,于1968年创立的。最  相似文献   

4.
现代的人们总是不停地穿梭在各个城市之间,或是奔波于另一个半球,工作往往意味着移动。人们自然渴望拥有比台式电脑更轻便、更灵活的电脑。能像手机一样拿在手中的掌上电脑的问世使我们的奢望变成了现实。  相似文献   

5.
正物质世界纷繁复杂,但构成物质的元素只有110多种,就如同26个英文字母组成了成千上万的单词。这些元素的名称、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等基本特性可以展现在一张表格中,这就是任何一本化学教科书或字典后面都会附有的化学元素周期表。这张表把迄今发现的所有元素按原子序数(即原子核电荷数)增加的次序排列在一个整体框架内,元素的性质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出有规律的变化。一般  相似文献   

6.
7.
<正>一前言科普刊物可大别为综合科普刊物、专业科普刊物两大类。台湾的第一本专业科普刊物,是1951年7月15日创刊的《丰年》杂志。该刊原由美援机构"中国农村复兴联合委员会"(农复会)发行,1963年起成立"财团法人丰年社",由各单位所捐助的基金继续经营~①。(《丰年》为服务农民的农业科普刊物,发行至今已超过一甲子。台湾的第一本综合科普刊物是1951年元月创刊的《大众科学》[张之杰2011,页55-60]。1949年大批军民东渡,据林桶法研究,军民各约60万人~②。  相似文献   

8.
1回顾随着2000年的日益临近,(许行多信息学家仍面临“千年问题”的恐惧)有关廿一世纪各种潜在和可能出现的问题的著作在不断面世。自然,我们都想看看下一个十年、百年、千年会是个什么样子,因为2000年成为一条尽管在一定程度上人为却异常清晰的分界线。同时...  相似文献   

9.
经过30年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应如何推进,国内外都非常关注.简要分析了近现代中国的现代化启动与推动的历史,认为在器物、制度、文化三者的追求中,文化领跑的现象既符合中国的国情,又反映了中国作为外源现代化国家的特点.而中国在现代化推进方面对世界要作更大的贡献,还必须在器物、制度、文化三者之间找到契合点,使之能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史德贵 《现代情报》2003,23(8):27-28
笔者通过对图书馆过去、现在情况分析.对新形势下图书馆的未来作以探讨。  相似文献   

11.
12.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过去与未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社会保障问题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起就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随着社会和企业成员中年龄老化现象的发展,日益引起各方面的关注。本文简略地介绍了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着重分析了当前所遇到的困难,解决问题的措施及对社会保障制度未来的展望。  相似文献   

13.
简述国图参考咨询工作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图书馆参考咨询工作的历史可以按解放前、建国后、改革开放前、党的十五大后大体分为起步与萌芽期、建立发展期、改革整顿期与稳步提高期四个时期.对不同历史时期国图参考工作的变化加以概述并展望参考咨询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王建 《科学中国人》2004,(12):64-65
一、人地耦合系统的研究是地球表层系统科学研究的核心之一 人类不能离开环境而生存和发展,同时环境的演变也无法摆脱人类活动的影响。地理学长期以来重视人类活动的影响。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人地关系),是地理学研究的前沿,是地理学产生的起源点和发展的基础(郑度.21世纪人地关系研究前瞻[J].地理研究,2002.21(1):9~13);气候变化与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也是人地关系研究的重要内容(2003年1月6日任美锷在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系统研讨会上的讲话);以地域为单位,着重研究人地关系地  相似文献   

15.
中国:绿色发展与绿色GDP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5年世界银行开始利用绿色GDP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来衡量一国或地 区的真实国民财 富。它是指在扣除了自然资源(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枯竭以及环境污染损失之后的一个国 家真实储蓄率。作者利用世界银行数据库分析了1970?2001年我国真实国民储蓄与自然资产 损失之间的定量关系。1985年自然资产损失占GDP比重接近20%,直到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 大规模 经济调整特别是能源结构调整,这一损失占GDP比重迅速下降,到1998年降为4.5%,但是此后 经济增长模式逆转,2001年又上升为6.3%。这表明,中国在过去20多年经历了“先破坏、后 保护;先污染、后治理;先耗竭、后节约;先砍林、后种树”,造成我国真实国民财富的极 大损失。这是“生态赤字”不断扩大的经济高速增长,是典型的“黑色发展”模式。作者提 出,绿色发展是今后中国发展的必选之路,既不能沿袭传统的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的前 苏 联式的重工业化模式,也不能模仿和采用高消费、高消耗、高排放的发达国家的现代化模式 ,必须独辟蹊径,寻求非传统的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数字鸿沟与未来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不管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不平衡是一种普遍现象,是事物发展的常态,经济学的均衡概念只是一种理想的状态。根据《2001年国际统计年鉴》提供的数据,中国的人均GDP只有美国的11.12%、日本的14.10%、韩国的22.85%,经济差距非常之大。国情专家胡鞍钢认为中国国内的真实国情是可以按人均CDP水平分成“一个中国,四个世界”与按人类发展水平分成“一个中国,四个社会”,可见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也很不平衡。  相似文献   

17.
未来产业是以满足未来人类和社会发展新需求为目标,以新兴技术创新为驱动力,旨在扩展人类认识空间、提升人类自身能力、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在中国走向高质量发展的今天,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是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培育发展新动能、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文章在阐述未来产业概念和特征的基础上,回顾了全球未来产业发展态势、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布局,以及我国发展未来产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从加快推进基础研究、孵化产业生态、加强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对未来我国研究与发展经费的预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成邦文  何榕 《中国软科学》2003,(10):106-109
对我国未来R&D经费与GDP比值(R&D/GDP)、R&D经费总量与结构进行科学的预测是制定科技发展规划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为科技发展战略的确定提供重要的信息与依据。本文通过定性和定量的分析,确定了影响R&D/GDP的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预测模型,对我国2005、2010、2020年的R&D/GDP、R&D经费总量与结构进行了预测,提出了达到预测目标的条件及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杜薇薇 《情报科学》2023,41(1):110-117
【目的/意义】文章旨在厘清我国科技报告近60余年来的研究进展,为后续学术研究者和实践工作者了解该领域的研究历程、主题分布与未来议题,并为其进一步的研究与工作实践提供必要参考。【方法/过程】通过系统全面地梳理相关文献的研究成果,基于生命周期理论和文献信息增长规律,按照发文趋势将发展历程划分为缓慢起步、波动成长、快速成熟及逐渐回落四个阶段。根据各个阶段的历史沿革,梳理其研究主题,总结出关于科技报告的研究内容传统而新颖,研究方法多元化,研究主题与工作实践密切相关的特点。【结果/结论】经过60余年的发展,剖析研究主题揭示其研究特点,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具有理论与实践价值。【创新/局限】有些文献比较老旧,研究主题的提炼可能不够全面。研究结论未与其他学者的观点进行对比,尚有一定的主观性。  相似文献   

20.
中国改革开放后大量企业通过OEM获得国际分工的好处,以仿制和模仿的利用性创新为主,探索性创新严重不足,致使技术突破不够。利用性创新和探索性创新平衡的二元创新是创新管理研究的重要领域,梳理该领域研究动态对增强二元创新研究深度和广度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以CNKI和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中二元创新研究领域的中英文文献为研究对象,运用科学知识图谱分析工具CiteSpace分析揭示了国内外二元创新研究领域研究力量、动态和前沿;其次基于理论视角梳理了二元创新领域的前因、实现机制、调节要素和影响效应,提炼出二元创新既有研究成果结构框架,总结二元创新思想和逻辑;最后探讨了基于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多层次交互等视角开展中国新情境下企业二元创新的研究主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