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旭 《记者摇篮》2006,(10):26-27
眼下新闻媒体如雨后春笋,竞争激烈。一旦发生新闻事件,各路记者蜂拥而至。因此在新闻报道上,除各家新闻单位各自策划的新闻外,很难再有独家新闻。那么记者如何能在这种“公众新闻”中,技高一筹,采写出你无我有,你有我新、你新我特的新闻报道呢?我想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在“无意”的采访中做个“有心”之人。那么如何做个“有心”之人?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新闻敏感性。大家都知道,新闻敏感性是指新闻工作者敏锐地发现新闻和对新闻所具有的价值迅速做出判断的能力。有了新闻敏感,就能敏锐地发现并善于捕捉现实生活中最有新闻价值之处,…  相似文献   

2.
《经济日报》办报的“点子”之多,新闻报道创新意识之强是新闻界有目共睹的。过去读《经济日报》,常为这张报纸的大胆创新之举所吸引,对该报总编范敬宜不免生出几分神秘感,觉得此人定有些“超人”之处,不然,哪有这样多新颖独到的“点子”呢? 近日读到范敬宜同志的文章《在“点子”的海洋里捕捉》  相似文献   

3.
“立意要新,开掘要深”,是我们新闻报道中历来提倡和要求的。但如何达到这一境界呢?我认为,因果分析是引导我们达到这一境界的重要方法之一。运用因果分析指导新闻实践活动,总体而言,也就是根据因果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原理,去分析研究新闻事实,从中找出那些带有普遍性、规律性的东西来,从而使新闻报道有了力度和深度。具体讲,应该从三个方面去开掘:第一,从因果的相互转化上去开掘,我们新闻报道中的通病是肤  相似文献   

4.
谢诲涛同志,你是《新闻爱好者》的一位老读者,几年来,和本刊建立了深厚的情谊,1987年你参军到陕西后,仍然订阅着她。本刊为有你这样热爱新闻报道的读者而深感欣慰。从来信中得知,你被调任专职报道员.从业余新闻写作,到专职报道员,这是一个重要转折。显然,你必须从思想上、作风上和工作上都来个大的转变,大的提高,以适应新岗位的需要。你决心抓紧时间学习,努力提高自己,争取当一个合格的报道员.这  相似文献   

5.
从一九七九年起,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来。新闻报道必须适应这个转移,为实现这个转移,加速四个现代化建设大造革命舆论。要实现新闻报道着重点的转移,首先必须打破思想上的僵化。思想僵化在新闻报道上有一些什么表现呢?  相似文献   

6.
新闻照片,就是要捕捉时代生活的浪花,记录那些具有时代特色的一瞬间。 有时代特点的瞬间在哪里?瞬间一闪即逝,记者又怎么才能抓住那些有特点的瞬间呢? 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到生活里去 记者应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生活。只有到群众活动的场所去,才能了解群众的生活,才能发现人民群众生活的点滴变化,才能捕捉到群众生活中最典型的瞬间。 1991年国庆节前,我看到首都市场繁荣兴旺,人们为迎接佳节选购物品,喜气洋洋。怎么反映这种  相似文献   

7.
翻开现在的许多报刊,可以发现一个特点:就是在大量的新闻报道中看到的人物讲话,大多经过记者的加工整理,与人物原本活泼的口语相去颇远。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原因也许是多种的,但其中主要的是长期以来许多记者对新闻报道的口语缺乏认识,忽视了这一有力的报道手段。有些人一提起口语,就联想到过去一些所谓的“豪言壮语”以及那些充满记者腔的“排比句”。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口语,绝不是那种“假、大、空”的语言,它是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自然流露出来的真话。的确,在过去曾经有过很长一段时间,新闻报道语言同新闻摄影的姿态一样,存在着摆布的痕  相似文献   

8.
确保新闻的完全真实,是我们党的新闻事业的优良传统。怎么样把这一优良传统继承下来,杜绝新闻报道的失实现象呢?我们的体会,最根本的一条,是加强新闻干部的思想革命化。为革命而写稿能不能维护新闻真实,实际上,是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问题。一个新闻干部要是对党的新闻事业三心二意,抱着不纯的动机去写稿,那么,他所关  相似文献   

9.
《新闻与写作》2002,(9):26-26
由李矗编著的《法制新闻报道概说》一书,已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正式出版,由各地新华书店公开发行。 20世纪80年代以来,法制新闻报道以其异军突起而别具特色的风采,匾得了广大受众的青睐,引起了新闻界和全社会的共同关注。 在万紫千红的新闻报道中,法制新闻报道具有哪些特点?具有哪些功能和作用?与其他专业新闻报道相比,法制新闻报道具有哪些特殊的规律?如何进一步拓展法制新闻报道的范围,提高法制新闻报道的质量呢?所有这些,是法制新闻报道从业人员所关注和思考的问题,也是从事新闻理论研究与教学人员所关心的问题。 该书从总结我国法制…  相似文献   

10.
肖嬿 《新闻窗》2008,(4):75-76
在新闻采写实践中,细节对于新闻报道的重要性,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可。那么,在新闻报道中如何灵敏捕捉并正确运用各种新闻细节呢?这是值得每一位新闻工作者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记者如何才能在纷繁复杂、浩如烟海的事实中,通过观察和分析,及时地发现、敏感地抓住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如何对新闻事实进行挖掘和提炼,使得新闻报道更富有内涵,体现出应有的深度?在这里,笔者依据十几年采写新闻报道的经历,谈谈捕捉新闻、挖掘题材、提炼主题的方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2.
什么是深度报道中的焦点问题?如何才能抓住焦点问题?焦点报道如何才能“拉”出“响”来?这是当前新闻报道中极为关注和热衷探讨的问题,这里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如何抓住深度报道中的焦点问题? 什么是深度报道呢?《新闻学简明辞典》中说:是“一种阐明事件  相似文献   

13.
当一张报纸展现在读者面前时,你也许对其中某条消息感兴趣,殊不知这也许是一位刚出道不久的报道员或通讯员的“杰作”呢。当你合报品味这条新闻的价值时,也许还没看清作者姓甚名谁呢。殊不知这一条条不起眼的小稿,凝聚着多少报道员的苦辣酸甜!这里向大家介绍一组来自部队基层很适员的故事,看看他们是怎样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苦在其中万事开头难,搞过新闻报道的人都有同样的感受,对于刚刚走上新闻报道之路的报道员,他们的感受更深。报道员贾伟东,是刚刚从新兵连调到报道组不到5个月的“新手”。在新兵连里,他经常写写散文、诗…  相似文献   

14.
新闻报道必须多关注百姓、关注民生,记者应深入到百姓中去,做到新闻平民化,写出更多质量更高的为百姓所喜闻乐见的新闻来。这一点对于广播来说尤为重要。如何才能使广播新闻更平民化呢?  相似文献   

15.
出发前当我们感觉到主力红军有转移地区作战可能时候(注一),我就想到我是被派随军移动好呢还是被留在根据地里工作好呢的问题。有一天何叔衡同志和我闲谈,那时我们同在一个机关工作。他问:“假使红军主力移动,你愿意留在这里,或是愿意从军去呢?”我的答复是:“如有可能,我愿意从军去。”“红军跑起路来飞快,你跑得么?”“一天跑六十里毫无问题,八十里也勉强,跑一百里怕有点困难;这是我进根据地来时所经验过了的。”“我跑路要比你强一点,我准备了两双很结实的草鞋,(注二)你有点什么准备没有呢?”“你跑路当然比我强,我只准备了一双新草鞋,脚…  相似文献   

16.
我在江西人民出版社工作,自一九七四年以来,编辑了反映我党革命根据地革命斗争的报告文学集、回忆录、历史故事等体裁读物二十来种。现在,从编辑这类革命历史题材读物的角度,谈谈责任编辑的工作。革命历史题材读物的编辑工作,受到这种题材本身特点的制约。要想编好这种读物,必须掌握这种读物的特点,那么,这种革命历史题材读物的特点是什么呢?据我看,有三个: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文化中,“真”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我们今天所讨论的新闻中的真,在意义上囊括了情真、意真、事真三个方面的内容。为什么新闻报道必须求真呢?这是因为新闻报道所写的东西都是社会生活中实际发生或正在发展着的事情,新闻记者的任务就是如实迅速地向读者报道社会生活的真相,及时准确地反映读者所关心、注目的人物和事件,它具有其他文体所无法比拟的真实、及时、快捷等新闻价值和文献价值,对社会舆论有着较大的影响,可以直接而有效地为社会现实和人民的利益服务。因此,这就要求新闻记  相似文献   

18.
新闻事件发生后,能够迅速、及时地予以报道,这是新闻报道所必须坚持的一个基本要求。但是不是所有题材的新闻报道都需要在第一时间就告知给受众呢?这样做是不是都可以取得最佳的宣传效果呢?换句话说,是不是抢先报道就一定比压后报道的效果好呢?在新闻采编中,如何把握抢先与压后?这里,我们首先有必要搞清有关新闻价值的几个问题。新闻价值是新闻事实所固有的某种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新闻价值观应当是记者判断事实是否成为新闻的尺度。事实能够成为新闻,要看它是否具有以下因素:重要性是指新闻事实具有震动人心,能在某种程度和…  相似文献   

19.
经济报道呆板平淡、枯燥无味,仍是新闻报道中的一个问题。有些经济报道成为“政策解释”、“经验汇报”和“统计数字罗列”,远离了人民群众生机勃勃的经济活动,造成一些读者不爱看经济新闻报道,影响着新闻传播的实际效果。如何使经济新闻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呢?笔者认为经济新  相似文献   

20.
面向读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才能增加新闻报道的可读性,这是我经过实践得出的一点拙见。要写出一篇好的新闻报道,并适于在晚报上刊登,就必须在可读性上下功夫。如何提高新闻报道的可读性呢? 一是要新。首先是报道的事实要新,当前就是要捕捉改革开放中涌现出来的新人新事、新成绩、新信息、新经验,运用各种新闻形式,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及时、准确地反映出来。立意要新,全局着眼,细处下笔,使文章形象生动,以小见大,高屋建瓴,表现出一定的深度、力度。报道农业生产要力戒唱春种夏管秋收冬藏的“四季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