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正>在小朋友看来,苏轼是一个了不起的大文豪。不错,我们早就读到过苏轼的作品,比如"水光潋滟晴方好"这首歌颂西湖的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这首写庐山的诗,还有"明月几时有,把酒  相似文献   

3.
当我们沉醉于《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浩荡澎湃时,当我们扼腕于作者壮志难酬的人生苦闷时,你是否知晓,就是这同一份苦闷曾催生过另一首彪炳文学史册的散文名作《赤壁赋》(又称《前赤壁赋》)。为乌台诗案所伤的苏轼,身系囹圄一百多天,在狱中备尝了身心的诟辱和折磨,  相似文献   

4.
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就其命运而言是悲惨的.但对于中国文坛而言却又是幸运的。在黄州。作为闲者苏轼去江边游黄冈赤壁,去城郊访故友.去承天寺赏月……留下了能炫耀古代文坛的许多诗文;《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大江东去》、《记承天寺夜游》……都是在这个时期写就的。  相似文献   

5.
《前赤壁赋》作于元丰五年七月,苏轼因"乌台诗案"被加以诽谤流放黄州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他在政治上失意彷徨,行动上不自由,精神上孤独苦闷的时期。然而苏东坡毕竟胸怀旷达,他在政治上有远大抱负,在老庄佛禅思想中寻求慰藉,寄情山水、幻想出世,在山水之乐中求得解脱。千古传诵的名篇佳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赤壁赋》富有哲理,凝聚着非常深沉和丰富的人生内涵。  相似文献   

6.
7.
程旭东 《现代语文》2013,(12):61-63
宋词十大名篇中,位居综合指数排行榜榜首的就是《念奴娇·赤壁怀古》。难怪胡仔云:“东坡‘大江东去’赤壁词,语意高妙,真古今绝唱。”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已经三年。七月苏轼游赤壁,作《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  相似文献   

8.
一、活教,需引入源头活水《记承天寺夜游》的作者苏东坡,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如果教师对作者的介绍只停留在这一层面,那么学生定会觉得索然无味。像这样一位有着丰富传奇故事的非凡文豪,教师只有借助一个个传奇故事,将源头活水引入课堂,才能让他在学生们的心中活起来。比如他在当地方官时,抗洪水、治西湖,他的勇敢和智慧虽已过千年仍为人称赞。再如乌台诗案、东坡肉的传说等。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共时即《东坡易传》本体论、方法论、人性论和历时(历史)两个维度阐释了苏轼《前赤壁赋》中的“无穷”观。  相似文献   

10.
如果搞一次"中国古代十大文学家"票选,有一个人绝对会榜上有名,他就是苏轼。如果让你说出十首中国古典诗词,你一定会想到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是中国古代文学名家,有一本书——《苏东坡传》,写的就是苏轼传奇的一生,这本书为我们全面呈现了具有文人和政治家双重身份的苏轼形象。《苏东坡传》是林语堂用英文写就的苏轼传记。林语堂曾经是中国现代文化史上著名的《语丝》杂志的主要撰稿人之一,他倡导写作"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的小品文。1935年以后,林语堂在美国用英文写就了《吾国与吾民》《京华烟云》《红牡丹》《风声鹤唳》等著作,《京华烟云》被改编成电视剧在大陆上映后有比较大的反响,林语堂也由此获得了极高的知名度。  相似文献   

11.
苏轼,一位乐天旷达的名士,他一生迭遭政治迫害,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备经严勘,几至死地,后经多方营救,终被释放,贬为黄州做团练副使,但"不得签署公事,不得擅离安置所"。他曾用诗描写此时的苦闷心情:"我谪黄冈四五年,孤舟出没烟波里。  相似文献   

12.
刘书龙 《甘肃教育》2011,(20):81-81
“沧海一粟”是人们经常使用的一个成语。比喻非常渺小。这一成语源自苏轼《前赤壁赋》中的“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一语。那么,该成语中的“粟”指的究竟是什么呢?大多数工具书都把“沧海一粟”中的“粟”字解释为“谷子”或“米粒”,  相似文献   

13.
苏东坡原名苏轼,那为什么又叫“苏东坡”呢?故事是这样的:因为反对王安石的新法,苏轼在自己的诗文中表露了对新政的不满。被王安石以“用诗文谤讪新政”的罪名抓进乌台审问,世称“乌台诗案”。多亏宋朝开国皇帝规定,宋朝不许杀文人,才得以免死。但死罪免除了,罪还是要治的,于是,苏轼被贬官为黄州团练(负责统领黄州这个地方的军队)。到黄州后,苏轼住在黄州城外一个叫东坡的地方。这里有山有水,又很清静,苏轼很喜欢这个地方,于是,苏轼就给自己起了个号叫“东坡  相似文献   

14.
苏轼是北宋乃至中国文坛的一朵奇“葩”。苏轼诗文带给我们巨大的精神享受和艺术感染力,苏轼的人格和情操也给我们以美好的启迪和影响。所以,学习苏轼诗文就不能程式化、简单化。那么如何使学生真正理解苏轼诗文?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提高学生鉴赏诗文的能力呢?笔者有一点浅陋的想法,简言之,就是找准教材的“切入点”。所谓“切入点”就是理解诗、文的激发点或关键点,起“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为了说得清楚一些,特以苏轼作品《记承天寺夜游》《江城子·密州出猎》为例,另以他文辅之。  相似文献   

15.
人们历来认为《石钟山记》的主旨是提倡探索真理、亲身实践精神,但却忽视了它深层的影射含义。实际上苏轼写《石钟山记》的真实意图是直指"乌台诗案"的。《石钟山记》是苏轼遭贬后的含蓄反抗。"乌台诗案"中,苏轼因别人主观臆断其诗而蒙罪,《石钟山记》正是苏轼对主观臆断者的嘲讽。  相似文献   

16.
<正>一苏轼的《赤壁赋》作为一篇经典名作,当下语文界对其情感脉络的解读主要是"开篇的写景,江山风月,旷远宁静,传达了沉醉其中的喜悦之情;欢歌的变奏,乐极而生悲,抒发了内心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和对长江永恒的羡慕;因悲生悟,‘客亦知夫水与月乎’后的议论,是写景、抒情之后明确的说理,变与不变,取与不取的辩论最终让作者悟透而喜,物  相似文献   

17.
苏武的思想曾受儒、释、道3家的影响。游览赤壁的3篇诗文反映了苏轼由主儒思想向主道思想转变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教学创意讲究"新",表现出来的是语文教师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这种意识与能力是目前最需要进行强化的:一方面,程式化的教学形式风靡;一方面,陈旧的教学习惯力量依然强大。教学创意讲究"新",其出发点是有利于学生学习收获的增加,有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追求新而实、新而活、新而美、新而趣的境界,做到新而不做作,新而不花哨,新而不浅薄。教学创意讲究"新",可以落实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细节上。如:  相似文献   

19.
朱自清《荷塘月色》自1927年问世以来,一直为大家所称道,又因进入中学语文教材而广为流传。这是一篇文字优美、结构缜密的现代白话散文,所表现的思想观念、生存态度,与当时现实有着明显的裂痕。这不仅在于溶溶月色,朵朵荷花,爱凄清香与1927年乃至上个世纪初的血雨腥风之间的差矩,更在于作者在“个人天地中”,  相似文献   

20.
苏轼一生三起三落,命途多舛,“乌台诗案”后他像一只凄惶的孤鸿飘零到黄州。但经历了宦海沉浮和人生挫折后,他并未被灾难击倒,而是完成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他的艺术才情获得了一次蒸馏和升华,为历史奉献了著名的“一词二赋”。理想高远,才华横溢,但仕途坎坷的苏轼用豪放词风为北宋词坛注入了一股雄风,其流传千古的旷世杰作《念奴娇·赤壁怀古》被称为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