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方钢山 《职教论坛》2005,(7S):25-27
当前“三农”问题主要是解决农民增收、扩大农民就业问题。实现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有序转移.必须要充分发挥教育的基础作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提供优质教育服务,对推进“三农”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2.
如果问时下的农民最关心什么?最牵挂的是什么?最盼望的是什么?除了增收之外,最多的回答莫过于“让小孩受好的教育”。其实,不仅农民如此,我们的政府领导人也是如此。在2003年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上,温家宝总理谈到他放心不下的三件事也是农民子女的教育问题。他还强调,“现在,农村的情况让我们关注,农村的教育让我们关注,农村的孩子能否上好学,更让我们关注。”与此相同的是,笔者在一次与湖北省主管教育的辜胜祖副省长的座谈中,他也谈到,他最关心的是“农村的草根教育问题”。可以说,在中国历史上,农民子女的教育问题很少有像现在这样受到…  相似文献   

3.
由于我国流动人口的增多,导致“流动儿童”和农村“留守儿童”的出现。随着流动人口子女的队伍逐渐壮大,其受教育权问题也日益凸显。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权问题主要表现为受教育机会和权利不均等、教育质量低下及政府缺乏相关的政策支持和经费保障、学校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准备不足等。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权问题应建立城乡一体化教育体系;建立合理的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加快教育立法的更新步伐。  相似文献   

4.
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而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是解决农民问题的关键。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有效途径,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必须遵循学历教育与短期培训相结合、订单教育与前瞻教育相结合、技术教育与能力教育相结合、教育内容与岗位要求相结合、个人付费与公共支持相结合的原则。  相似文献   

5.
2007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重点加强农村地区义务教育,完善以政府投入的经费保障机制,认真解决好进程务工农民子女上学问题,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大力发展各类职业教育”。2008年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又指出“中国五年来加快教育事业发展和改革,在实现教育公平上迈出了重大的步伐”。同时指出优先发展教育的总体布局是“普及巩固义务教育,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6.
教育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也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我省是农业资源大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振兴老工业基地的应有之意。“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根本问题还是提高农民的素质。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和培训已经成为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必要前提和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7.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并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加强农村教育,尤其是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  相似文献   

8.
周公良 《文教资料》2007,(21):184-186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转移。能否实现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直接关系到我国现代化的成败,而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和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教育问题,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之一。文章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在受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留守儿童问题的成因、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对策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实践证明,技能致富是农民最有效的致富手段,教育移民是最稳定的移民途径。 以农业为主的西部内陆省区,无论是发展农村经济、有效解决“三农”问题,还是加快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村现代化进程,都需要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1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时期党中央提出的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战略举措。作者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是培育社会主义新农民,而教育是培养新农民的基础。要加大对农村的教育投入,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全面提高农民的科学丈化水平。唯有如此,才能为我国农村现代化,最终实现我国社会的全面现代化提供长期的、有效的人力资源保障。  相似文献   

11.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也是当前最重要的发展课题。而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面貌,培养新型农民,增加农业和农村投入,深化农村改革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目标。国际经验和我国发达地区解决“三农”问题的事例证明,在知识经济与市场经济双重体制影响和制约下,应该以教育的方式解决“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12.
在工业化、城镇化的冲击下,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离农”倾向较为严重,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价值取向异化问题,由此导致农村职业教育忽视农村本土人才培养,职业教育的地域性和职业性日渐丧失。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农村职业教育价值取向应该予以重塑,将服务“三农”作为办学目标,将促进“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作为办学价值取向。为实现价值取向重塑,农村职业教育需要从管理体制、经费保障体系、服务辐射范围、人才培养体系等方面进行改革,确保价值取向重塑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3.
虽然中国农村经济面临巨大困难,但经济转型和新一轮城镇化给了农村经济社会未来发展以良好的机遇,农民职业化的任务历史地落在农民职业教育肩上。从农民职业化的内涵和农民职业化的意义两方面阐释农民职业化的理论意义,以用来指导农民职业化的实践探索——以合作社为平台,以股份合作制为纽带,以"三农"急需为切入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农民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14.
在广大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城乡一体化,关键就是要解决农业、农村、农民即"三农"问题。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村经济发展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在解决"三农"问题,在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提高农民收入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农村职业教育与"三农"互动关系分析,给出二者互动的实质,提出互动关系模型,打破了以往单纯从职业教育或"三农"的角度看问题的框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基础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镇化是农村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在当前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基础教育发展出现了诸如“升学主义”观念有所加强、基础教育“育人价值”受到忽视、“身份”歧视导致辍学现象增加、留守农民工子女教育质量下滑、课程结构欠合理等问题。为此,应通过转变基础教育观念、强化基础教育的文化传递与改良功能,消除“身份”歧视意识,加强对留守农民工子女的监护,改革和完善课程结构等,有效促进农村基础教育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重庆市统筹城乡发展中的农民教育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农民教育对于重庆市统筹城乡发展具有独特意义。在目前推进的城乡统筹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中,农民教育相对缺位。要创新农民教育的内容和方式,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为重庆市大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前,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因素很多,其关键因素之一则是农村的继续教育薄弱。解决农民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发展农村继续教育,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农村继续教育要面向农村、农业、农民,立足于农村社会的全面发展,培养一支具有较强科研开发和成果推广能力的农业技术队伍,培养一支具有较强经营和管理能力的农村干部队伍,普遍提高农村广大劳动者的素质。我国应从突出农村继续教育的战略地位、调整农村教育定位、引导农民接受继续教育、改革农村继续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法等方面着手,加快发展农村继续教育。  相似文献   

18.
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以及农业现代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发展战略,农村职业教育应充分发挥其能动性,以专业设置为切入点,为三农服务。农村职业学校要紧密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以及农业信息化等进程加强完善相关专业的设置。  相似文献   

19.
统筹城乡发展,破解"三农"难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业是当前我国经济最薄弱的环节,“三农”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瓶颈。用科学发展观解决“三农”问题,始终坚持加强、支持、保护农业不动摇,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通过以人为本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平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改善农民的生存和发展状况,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20.
Abstract

Given that education quality has long lagged behind in China’s rural schools, one-way “partner assistance” no longer conforms to the new situation of integrated urban-rural governance and the equalization of public services. Only two-way “exchange and rotation” with full participation can truly support schools and teachers in disadvantaged areas. All teachers should participate in exchange and rotation to ensure a balanced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and achieve equity in education. Achieving the goal of two-way exchange and rotation for both urban and rural areas requires scientific decision-making and step-by-step promotion. Moreover, prejudice and discrimination must be eliminated. Various supporting measures should also be included, such as guaranteeing the equitable and rational primary allocation of education resources, and addressing the issues of teacher transportation, housing, and children’s education. Other supporting measures include encouraging more diverse teachers to participate in exchange and rotation, and shifting the management center of gravity downwar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