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闫名驰 《今传媒》2011,(6):62-64
美国学者韦斯特在其著作《美国传媒体制的兴衰》中将美国媒介发展史分为了党派性媒体、商业性媒体、客观性媒体、解释性媒体以及分化性媒体等五个时段。其中解释性媒介时期对美国的媒介发展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这个阶段的产生是由众多复杂的原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它涉及到当时的政治斗争、经济环境、科技发展水平、民众教育程度,甚至就连偶发性的事件也对媒介阶段性特征的形成也具有重要作用。美国新闻从业人员在此期间也表现出了鲜明的时代特征,这是一个美国新闻从业者身份由顶峰转向衰落的时代,带有主观色彩的解读使得在读者心中塑造的客观中立的形象遭到动摇,在获得了更多受众的同时却又广受批评,这种转变奠定了现阶段美国媒介的社会作用,同时也为其他国家的媒介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  相似文献   

2.
陈欢  张昆 《编辑之友》2015,(6):63-68
新闻制度是新闻体制的基础与核心.体制在制度基础上发展变化.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下,我国新闻体制以“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原则为变革基点,在媒介功能定位、经营管理、媒介结构3方面有所发展,在媒体组织管理方面则坚持党性原则,对作为意识形态工具的新闻媒体保持规制.规制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媒体的发展,正确认识规制并处理好规制与发展的矛盾才能推动媒体前进.  相似文献   

3.
处在资本主义体制下的台湾媒体,在政党斗争激烈的党派纷争中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点。媒体为了吸引受众的注意、政党为了赢得受众的支持,媒体和政党合谋出演了一出出"制造新闻"的"好戏"。电视媒体因其强大的影响力在政治事件中表现得更为突出。本文对台湾媒体"制造新闻"现象的历史渊源和现状予以纵深分析,以期对台湾媒体的态势走向有更深刻的了解。  相似文献   

4.
"三鹿毒奶粉"事件报道中,媒体和三鹿公司之间经历了从共谋、对峙到破裂的戏剧性变化.媒体在与政府、广告商以及受众的多维关系中多次转移结盟关系:媒体的新闻生产采用了"关键时刻政治正确性优先"、"参与利益锁链中的危机公关"、"民粹主义话语"及"自我批评式的反身性"等多种生存性策略."三鹿毒奶粉"事件中的媒体报道,表征了新时期以来中国传播体制的结构性矛盾已经转化成制度性风险,中国媒体在某种程度上变成了只关心自身经济安全而缺乏专业主义价值担当的怪胎式利益团体.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广播电视体制概念及分类的介绍,以及对美国媒体商业运作体制发展特点进行总结,尝试从中找出商业体制下媒体因追逐商业利益而缺失责任感从而造成的对公共利益造成不良影响的原因,并剖析以ProPublic网站和公共电视PBS为代表的非盈利媒体的出现对媒体责任的约束及公共利益的保障力。  相似文献   

6.
据报道,世界“电波战”的新动向是多维的、错综复杂的。但是也不是不能理出个头绪、看出一点眉目。世界无线电广播、电视的动向和发展,离不开世界的政治、经济、意识形态的实际形势。在一般情况下,世界“电波战”是受世界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内在矛盾斗争的影响左右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广播电视的发展趋势,是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运动的反映。例如,世界上最突出的政治矛盾是苏美两家的对抗。世界经济方面的矛盾斗争就更广泛得多,不仅不同社会制度实体之间有,相同的社会制度实体间也有,特别是资本主义制度实体之间的矛盾斗争更加多维和尖锐。反映到广播电视战线  相似文献   

7.
王春艳 《今传媒》2014,(6):34-35
改革开放以来,在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经济建设取得一系列辉煌成就的同时,新闻文化领域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闻体制改革从未间断,媒体产业日新月异、蒸蒸日上,然而和美国等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的传媒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新闻体制在新闻产业的变革和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图通过中美新闻媒体体制的比较,对中国新闻媒体体制有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试着提出未来中国新闻媒体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美国印第安那大学新闻学院赫伯大特·阿特休尔在其名著<权力的媒介:新闻媒介在人类事务中的作用>(1984年出版)一书中,用翔实的资料证实了一个最朴实的真理:任何体制中的新闻媒介都是那些掌握经济、政治、社会权力者的代言人,完全独立的媒体不可能存在.  相似文献   

9.
桑瑛 《青年记者》2016,(14):63-64
城市电视台面临的三重困局 第一重:媒体变革凸显体制掣肘之困. 首先,在媒体格局的大变革之下,体制框架的掣肘和矛盾开始凸显.在新媒体时代,“四级办广电”框架的副作用开始显现.各省级电视凭借卫星传播技术实现了跨区域传播和开拓,而城市台仍然受困于所在辖区覆盖的有限空间之中.此外,城市台编制规模小、事业经费有限、承担地方党政宣传工作过重等诸多因素限制了其发展壮大,在激烈的竞争之下,事业体制和市场化营销之间的掣肘和矛盾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10.
刘继忠 《青年记者》2009,(15):66-67
美国印第安那大学新闻学院赫伯特&#183;阿特休尔在其名著《权力的媒介:新闻媒介在人类事务中的作用》(1984年出版)一书中,用翔实的资料证实了一个最朴实的真理:任何体制中的新闻媒介都是那些掌握经济、政治、社会权力者的代言人,完全独立的媒体不可能存在。  相似文献   

11.
史松明 《传媒观察》2011,(11):44-46
目前,中国传媒业正在进行产业化的"深度探索"。从辩证思维的角度看,中国传媒产业化在逐步繁荣中国文化产业的同时,其事业体制与产业体制的矛盾、行政机制与市场机制的博弈、官本位与职业化的冲突等,客观上构成媒体人力资源管理的宏观背景与现实困境。因此,中国传媒业以及媒体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不得不思考这样一些问  相似文献   

12.
新闻界资本运营和社会资金注入新闻媒体是当前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中国记协孙正一、农秋蓓、柳婷婷发表在《岭南视听研究》 2 0 0 1年第 2期上的文章对当前媒体资本运营情况进行了调研探讨。作者认为 ,当前新闻媒体的资本运营建立于以下背景之上 :①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新闻事业发展的需要。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媒体进入了新的资金 ,但目前媒体普遍存在发展资金不足的困难 ;②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舆论斗争、文化竞争的需要 ;③对中国加入WTO的机遇与挑战的对策 ;④国内外资本看好我国传媒市场 ,我国媒体市场被认为是世界上仅剩的少…  相似文献   

13.
2007年,对电视媒体来说,是充满矛盾冲突,在迷茫混乱中摸索前进的一年.这一年,电视媒体自身经受着从事业化向产业化嬗变的阵痛和抉择,电视观众价值取向的深层次分化加剧了阵痛的程度、放大了阵痛的效应,而政府主管部门和相应执法部门的频频出手,更是让电视人在众多嬗变面前手足无措:我们要竞争,要生存,要发展,要引入市场经济体制和机制,那么,到底有什么路可走?有什么法规可循?法制和潜规则、监管和自律、收视率和文化提升、社会责任和经济利益,这些矛盾,这些纠结在一起难以理清的问题,究竟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14.
新闻舆论处在意识形态斗争的前沿阵地。它关系到社会群体性的向心力或离心力。做好新闻舆论工作,媒体责任在身。从引导公众舆论方面,应该充分发挥都市类媒体的作用。都市类媒体面向广大市民,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深深扎在市民心中,受市民的信赖。但在媒体变革中,都市类媒体的影响力在下降,需要加强都市类媒体意识形态能力建设。笔者以为:新闻媒体的意识形态能力是通过新闻舆论引导社会主流意识,凝聚社会共识和支配话语的能力。都市类媒体应发挥贴近群众的优势,加强这方面的能力建设,从提升引导力、技术创新、改革体制机制等方面入手,增强意识形态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15.
随着媒体技术和传媒工业的迅猛发展,媒体文化以其强劲的发展势头和无处不在的影响力已成为美国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媒体文化在政治、经济利益及社会责任意识的驱动下对美国总统政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通过参与总统竞选、披露政治丑闻和报道总统及政府的重大决策,媒体文化在总统竞选、民主政治和政党地位方面带来了一系列变化。  相似文献   

16.
王睿 《新闻世界》2012,(9):215-216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开展,中国的传媒体制也随之经历了一系列变迁和转型。少数媒体越来越看重经济利益,从而不可避免地导致在一定程度上被市场规范所牵引,甚至做出不顾新闻职业规范和社会伦理道德的行为。本文以2011年11月《南方都市报》"联防队员入室施暴强奸案"的报道失当为例,揭示了市场新闻业与新闻职业伦理之间的矛盾,并试图给出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南美洲是一个广阔而复杂的地区。各种文化在此碰撞、交融, 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南美文化。在这种文化土壤中成长起来的新闻业也独具特色。特别是在美国文化霸权的强有力冲击下, 使得这一地区形成了“发达的新闻体制和落后的经济并存”的局面。本文从政治、经济、社会等角度出发透视南美洲新闻业的历史与现状, 旨在强调南美洲的地域特性, 探讨南美各国政府、媒体, 以及美国在这一地区的霸权地位三者间的复杂关系。文章指出, 后殖民时代的南美各国将面临更为艰难而复杂的选择, 其媒体的发展也将面临来自各方面( 如新闻自由与政府控制、商业利益对新闻业的冲击, 等等) 的挑战。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 那就是: 在新的传播手段不断涌现的当今, 原来被认为无法逾越的政治、文化壁垒将会被冲破,现代社会中媒体的影响力必然得到加强。  相似文献   

18.
<正>当前,广电媒体正面临着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和市场的激烈竞争,生存和发展的压力伴随着形势的发展而增强、宣传和经营中的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的最有效途径,就是加强媒体的和谐文明建设,通过文明行业创建和企业文化建设,振奋精神、鼓舞斗志、外树形象、内强素质,促进广电媒体持续、健康、稳定地发展。本文拟以福州广电集团加强和谐文明建设、促进广电媒体改革与发展的实践为例,对广电媒体如何在新形势下加强和谐文明建设作一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19.
何海涵 《新闻前哨》2012,(10):114-115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媒体的不断变革,媒体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它已成为媒体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在竞争加剧的当今,如何吸引优秀人才,合理使用、开发人力资源,提高媒体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已成为媒体求生存、求发展的战略图谋。一、媒体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与问题广播电视台等媒体现行体制还是计划经济时代形成并保留下来的事业体制。因而,大多数媒体还是沿用计划经济体制人事管理模式。这种人力资源观念和管理,直接导致媒体人力资源面临诸多困境:难以吸引和留住人才,现有的人力资源得不到发挥和挖掘,臃余的人员淘汰不了。  相似文献   

20.
媒体信任危机的历史与辨证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媒体诞生那天起 ,虚假新闻就是引起媒体信任危机的罪魁祸首。今年发生在美国和英国权威媒体《纽约时报》和英国广播公司身上的事件使人们对媒体信任危机有了更多的思考。当媒体的职业准则与社会责任、法律规定与公众利益、报道立场与媒体市场遭遇矛盾的时候 ,媒体该如何处理 ?这里笔者带给大家一些辨证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