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孟超 《出版参考》2013,(19):39-40
中国图书走出去工作已经做了将近十年的时间,这十年来,在各方的积极努力之下,取得了骄人的成果,版权引进和输出比例,由十年前的10:1,到2012年的不到3:1。简单数字的背后,倾注了出版人不懈的努力和辛勤的劳动;中国的版权输出,也不再局限于传统领域的武术健身、饮食烹饪、风光图片和语言学习等传统领域。几年来,作为人大社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我们的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尤其是2005年实施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以来,在国家的政策支持和出版社的自觉努力下,中国图书走出去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版权输出和出版产品出口快速增长,据《中国文化走出去发展报告》统计:2011年出版物版权输出7783种,较2010年增长2092种,版权输出品种与引进品种之比由2010年的1∶2.9提高至1∶2.1;2011年累计图书出口707.23万册,金额3232.11万美元.虽然数字很好看,但是仔细分析,就会发现:一方面走出去的产品市场集中度差,不能形成较强的竞争力;另一方面走出去并没有给出版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因此也影响了一些出版企业走出去的积极性.如果能够将国内分散的出版走出去资源整合起来,发掘走出去的价值洼地,形成有效的发行渠道,真正通过走出去实现赢利,走出去还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3.
经过10余年的努力探索,中国专业出版取得了显著进步.15年前,我国版权输出与引进的比例是1:15,经过多年努力,该比例成功降到了1:1.7,而且输出的项目有了实质性增长,一批反映我国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的学术著作的版权输出到国际著名出版公司.随着国家对文化软实力的重视,无论是国内出版社还是国外出版社都把中外学术交流作为推进自身发展的重要业务板块.同时我们也应当清醒地看到,中国学术出版"走出去"目前还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统计,2013年,全国共输出出版物版权8444种,较2012年增长7.8%;引进出版物版权17613种,增长2.4%;版权输出与引进品种比例由2012年的1∶1.9提高到2013年的1∶1.7,版权引进与输出的比例进一步缩小. 总体看来,我国的版权输出工作在比例结构、区域结构、内容结构、语种结构、型态结构等方面不断优化,版权输出工作取得重要进展.通过中国出版界、文化界、学术界的共同努力,走出去工作呈现一片繁荣热闹的景象,但与此同时,也暴露出不少问题,需要业内人士警醒思考. 一是多数走出去图书印数和实际销量有限,从而导致市场影响力不足.走出去图书应该不仅要走向世界,赚到眼球,还要转换为真金白银,方能赚到影响力,转换为生产力.  相似文献   

5.
正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统计,2013年,全国共输出出版物版权8444种,较2012年增长7.8%;引进出版物版权17613种,增长2.4%;版权输出与引进品种比例由2012年的1∶1.9提高到2013年的1∶1.7,版权引进与输出的比例进一步缩小。总体看来,我国的版权输出工作在比例结构、区域结构、内容结构、语种结构、型态结构等方面不断优化,版权输出工作取得重要进展。通过中国出版界、文化界、学术界的共同努力,走出去工作呈现一片繁荣热闹的景象,但与此同时,也暴露出不少问题,需要业内人士警醒思考。一是多数走出去图书印数和实际销量有限,从而导致市场影响力不足。走出去图书应该不仅要走  相似文献   

6.
近两年来,我国政府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加大了对图书版权输出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各大出版集团和出版社积极响应号召,都把"走出去"作为重要的战略加以推进.在上下共同的努力下,我国的版权输出在连年上升,输出与引进之比已由10:1~12:1逐渐降低到3.9:1,"走出去"战略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7.
中国图书版权贸易首次实现顺差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中国出版"走出去"成果显著 据统计,1996年以来,中国图书版权输出和引进的比率基本维持在0.1∶1左右,2002年升为0.12∶1,可2003年又跌至0.07∶1,直到2004年、2005年才又开始有好转的迹象,分别达到了0.13∶1和0.15∶1,连续两年小幅递增.2005年我国图书版权引进9382种,而输出仅1434种.  相似文献   

8.
荆孝敏 《出版参考》2013,(22):35-36
近年来,尤其是2005年实施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以来,在国家的政策支持和出版社的自觉努力下,中国图书走出去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版权输出和出版产品出口快速增长,据《中国文化走出去发展报告》统计:2011年出版物版权输出7783种,较2010年增长2092种,版权输出品种与引进品种之比由2010年的1:2.9提高至1:2.1;2011年累计图书出口707.23万册,金额3232.11万美元。虽然数字很好看,但是仔细分析,就会发现:一方面走出去的产品市场集中度差,不能形成较强的竞争力;另一方面走出去并没有  相似文献   

9.
张兵一 《出版广角》2018,(13):29-32
中国图书"走出去"战略实施十几年来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功,这主要体现在图书版权输出数量的大幅度增长上.但是,中国图书"走出去"正面临一个阶段性的重要挑战——图书版权输出如何实现从数量到质量的飞跃、从"走出去"到"走进去"的跨越,如何去除无效供给,提高输出图书在海外图书市场的实际影响力和实效性,提高中国图书的传播能力.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版权大国,版权输出工作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版权输出市场的操作规范也日臻成熟.但是版权输出工作中的诸多细微之处,如合同的法律严谨性、具体操作的规范性等,我们还有很大提升空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研究借鉴版权引进工作中的实际业务做法可以帮助版权输出领域从业人员拓宽视野,增长知识,对于我国出版领域的“走出去”工作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1.
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实施十年之后,中国出版“走出去”也步入新的台阶。经过十年努力,中国图书对外推广工作持续取得许多骄人的成绩。中国出版“走出去”要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出版机构增强选题策划能力,寻找具有国际水准的选题和方向,提高版权输出质量。而与国外同行打交道时,中国出版机构需要深入了解国际市场特点和对方的国际战略,建立有针对性的合作关系和合作模式,最终实现互惠共赢。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积极推进走出去战略,着力打造中国学术成果走向世界的桥头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11年出版社全年版权输出品种53种,较2010年翻了一番,接近扭转版权贸易逆差,向国际主流学术界和教育界介绍了中国最新的科技成就和文化贡献,提升了中国学术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3.
中国图书"走出去"要想在短时间内有实质性突破,不能在所有领域"全面出击",而要寻找国际图书市场的"中国兴奋点",并围绕这个"兴奋点"打造中国图书的核心优势。经历了30年快速经济发展后,中国文化也迈开了融入世界的脚步,"走出去"浪潮席卷中国出版界。2011年,全国引进图书版权14708种,较上年增长7.2%,输出图书版权5922种,增长52.6%(2042种),输出版权增长率创下新高,  相似文献   

14.
王利 《出版广角》2013,(11):47-49
安徽少儿出版社在"引进来、走出去"过程中,坚持以重大精品工程为龙头:引进"国际安徒生奖大奖书系",带动"三位一体"儿童文学出版战略深入实施;玩具书输出中东市场,凸显"走出去"的辐射效应。2013年春,一个充满生机与希望的季节,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以下简称"安徽少儿社")曾付出的努力取得了可见的回报。最近三年,安徽少儿社在版权贸易上取得巨大进步,"走出去"成绩斐然,在全国专业少儿社中处于"排头兵"地位。三年来,安徽少儿社共引进版权243种,输出版权384种,  相似文献   

15.
自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出版总署2007年特批新疆新闻出版局为"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工作小组特邀成员单位以来,在国家"走出去"战略的指导下,在相关单位和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新疆出版物"走出去"取得了较好的成绩。2007年,新疆实现出版物版权输出25  相似文献   

16.
在刚刚闭幕的第十三届输出引进版优秀图书推介活动颁奖典礼上,表彰了一批2013年度推动图书版权输出引进的典型人物,我有幸成为10名受表彰者中的一员.在推动版权输出引进工作中,我们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点成绩,十分乐意和大家分享工作的体会. 安徽文艺出版社是安徽出版集团和时代出版传媒公司旗下的成员单位.近年来,我们紧跟时代出版公司走出去发展战略,坚定不移地推动本社国际合作业务快速、稳步开展.目前累计输出版权品种、实物出口实洋、获得国家级走出去项目专项资助数量和资助款额、在海外签约战略合作伙伴家数等均居同侪前列.实施版权输出的《中国天机》《戴厚英文集》《贾平凹散文典藏大系》等在海外产生积极的影响,并获得年度输出版优秀图书奖.总结既往工作,我们深刻地认识到抓好版权输出引进工作,一定要登高望远,把握和紧跟国家政策;同时脚踏实地,做实国际出版实务.  相似文献   

17.
近两年来,我国政府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加大了对图书版权输出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各大出版集团和出版社积极响应号召,都把“走出去”作为重要的战略加以推进。在上下共同的努力下,我国的版权输出在连年上升,输出与引进之比已由10:1~12:1逐渐降低到3.9:1,“走出去”战略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在大力实施图书“走出去”战略。多年来的工作使我感到,图书“走出去”并不难。怎么走,如何更好地走,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前不久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陈英明副司长在《中国图书商报》上就版权输出工作发表的一些意见,让我深有感触。他指出:“出版社应该实实在在地做版权输出,没有合适的书不要硬性追求输出,要珍惜自己的版权资源,争取每输出一本书,都能够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个方面取得实效。版权输出也要与国际营销结合起来,尤其对那些有可能成功的作品,做不做营销,结果肯定不一样。”的确如此,陈副司长所指出的,也正是我从事版权工作名年实的蚀全  相似文献   

19.
从事版权贸易工作已经将近十年了,笔者目睹了2000年以来我国版权引进热潮的兴起,也经历了2005年以来我国版权走出去逐年的进步和飞跃.版权输出是我国重要的出版战略之一,是我国文化软着陆的重要举措,得到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高度重视,各个出版集团、出版社更是不遗余力地做好版权输出工作.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积极推进走出去战略,着力打造中国学术成果走向世界的桥头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11年出版社全年版权输出品种53种,较2010年翻了一番,接近扭转版权贸易逆差,向国际主流学术界和教育界介绍了中国最新的科技成就和文化贡献,提升了中国学术的国际知名度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