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从“三大守恒”、“水的电离平衡”和“得失质子守恒”三个角度出发,对盐溶液中“质子守恒式”进行了分析、书写和对比,加深了学生对“质子守恒”原理的认识,培养了学生敢于尝试的精神。  相似文献   

2.
杨晨 《化学教学》2022,(8):81-84
水溶液中的质子守恒是高考考察的热点,也是教学中的难点。对传统的质子守恒式书写方法的原理进行归纳和证明,指出传统方法(加和法)的不足,提出了普适性更强、更便于学生理解与掌握的等效法,快速正确地书写复杂的混合溶液体系中的质子守恒式。  相似文献   

3.
<正>高中化学“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一章中涉及知识较多,其中重要知识有“三个平衡”和“三个守恒”。在“三个守恒”中,质子守恒表达式的书写比较困难。通常通过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来推导质子守恒表达式。实际上通过分析阴离子或阳离子的电离、水解情况来求单一溶质盐溶液质子守恒表达式更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4.
质子守恒式反映了电解质溶液中分子或离子得失质子(H+)的物质的量相等的一种数学关系,可通过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联立推导出来.一、质子守恒式的书写技巧第一步:写出电荷守恒式和物料守恒式;第二步:把电荷守恒式和物料守恒式进行叠加.1.单一溶液  相似文献   

5.
单一溶质溶液的质子守恒式书写在一些文献中多有记载,而对混合溶液的质子守恒式的书写,尤其是不等量溶质混合溶液的质子守恒式的书写的相关内容较少。因此有必要对两种不等量溶质混合溶液的质子守恒式的书写方法——常规法和图示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书写混合溶液质子守恒式时存在的困难进行分析,介绍了一种易于掌握的快捷书写方法——组分分离法.结合具体实例,对利用组分分离法书写质子守恒式的基本步骤进行了阐述,并指出了应用组分分离法书写混合溶液质子守恒式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7.
为了能使学生从容地面对浓度不同的混合溶液的质子守恒式,结合框图等效法提出了如何书写浓度不同的混合溶液的质子守恒式,旨在把质子守恒式变得直观化,从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高考全国卷化学选择题中的图像题考查内容主要涉及电解质溶液中的三大平衡——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盐类的水解平衡、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考查的知识点多为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平衡常数、溶液中的三大守恒(电荷守恒、物料守恒和质子守恒)、离子浓度的等量关系、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等。解决这类题型的关键步骤为:读图(弄清图像含义)——识图(提取关键信息)——用图(运用数学运算解决化学问题)。备考过程中帮助学生提高分析图像的能力是破解这类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将双组分混合溶液分为非共轭酸碱体系和共轭酸碱体系两种类型。结合具体实例,分别阐述了两种类型质子守恒式的书写方法及其在解题中的应用。与常规书写方法相比,采用此方法可以快速、简便、准确书写双组份混合溶液中的质子守恒式。  相似文献   

10.
本文探讨了用质子守恒法计算酸碱混合溶液pH的计算方法,举例说明了在计算酸碱混合溶液PH的应用,对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具有指导意义。根据质子守恒法书写质子条件式,结合物料平衡、酸碱平衡常数等进而计算出酸碱混合溶液pH,然后从相同型体的非共轭体系酸碱混合溶液和共轭酸碱溶液的pH计算来说明其应用。  相似文献   

11.
在比较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时经常用到三个守恒关系:电荷守恒、物料守恒和质子守恒,其中质子守恒表达式的书写是一个难点,本文介绍如何利用框图法,巧写质子守恒表达式.  相似文献   

12.
经研究有关文献发现,运用框图法书写共轭酸碱体系混合溶液的质子守恒式时,需选择2个参考基准再加合,其过程相当繁杂。通过分析框图法,找到了书写质子守恒式的关键,并作了改进。讨论了共轭酸碱对在一个基准状态下列出质子守恒式的书写思路。设计了假定溶液酸碱性为前提的简化书写步骤,并指出改进后的框图法也可选择非主要存在的粒子作为基准。另外,还介绍了一种适用于任意浓度共轭酸碱体系混合溶液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3.
吴俊明 《化学教学》2015,(4):3-5,52
从理论和实际两方面看,分类观都不是化学学科的基本观念;不能说“分类观是化学学科(独有)的观念”,也不能说“分类观是科学(独有)的观念”.通常所说“分类”有多种含义,要注意甄别.从本体观、方法观、价值观和认识观4方面阐释了分类观,确定分类观应该归属于方法观.指出守恒观、平衡观等也有类似情况需要注意.举一反三,总结了需要注意的几点.  相似文献   

14.
离子浓度大小比较一直是高考的热点之一,纵观全国和江苏高考试题出现率几乎100%,由于影响离子浓度大小的因素很多(诸如电离程度、水解程度、化学反应等)再加上解题时需正确快速理清溶液中的平衡关系(如溶解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分清主次,灵活运用三大守恒(即电荷守恒、物料守恒、质子守恒)等基础知识.因此,离子浓离大小比较的试题就成为一类难度大、综合性强的题型,有必要对其解题策略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
<正>电解质溶液中的三个守恒——电荷守恒、物料守恒和质子守恒,是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好素材[1],也是近十余年高考的选材热点(见表1[2])。本文将从质子守恒的知识本源出发,构建混合溶液质子守恒的速写模型,以期提升学生创新思维和临考破解难题的效能。  相似文献   

16.
在比较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时经常用到三个守恒关系:电荷守恒、物料守恒和质子守恒,其中质子守恒表达式的书写是一个难点,本文介绍如何利用框图法,巧写质子守恒表达式。  相似文献   

17.
利用手持技术创新改进盐酸滴定氨水的实验,通过pH-体积图构建解决水溶液中平衡图像问题的一般思维模型,通过问题驱动引导学生深度思考解决实际问题,并进一步修正优化思维模型,将模型应用于多曲线交叉图、对数直线图、c(H+)或c(OH-)—体积图,破解高考中的重难点“水溶液中的平衡图像问题”,发展学生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微粒观、平衡观和守恒观。  相似文献   

18.
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问题是高考的"热点"之一.这种题型考查的知识点多,灵活性、综合性较强,有较好的区分度,能有效地考查考生对强弱电解质、电离度、水的电离、pH、离子反应等基本概念的掌握程度.解决离子浓度大小比较这类问题的基本策略是:用三大"守恒"思想(电荷守恒、物料守恒、质子守恒)引领,以两大理论(电离理论和水解理论)为支撑,理清思路,分清类别,找准切口,规范答题.解题中不断引导学生建立微粒观,提升学生的化学素养.  相似文献   

19.
一、离子方程式书写的基本规律及要求(1)合事实:离子反应要符合客观事实,不可臆造产物及反应.(2)式正确:化学式与离子符号使用正确合理.(3)号实际:“=”“(?)”“→”“↑”“↓”等符号符合实际.(4)两守恒:两边原子数、电荷数必须守恒(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中氧化剂得电子总数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要相等).(5)明类型:分清类型,注意少量、过量等.  相似文献   

20.
《考试》2008,(7)
电解质溶液中有关离子浓度的判断是历年高考命题的重点之一,也是主流试题。此类型题常分为三类:(1)单一溶液中离子浓度相对大小的比较;(2)多种溶液中指定离子浓度相对大小比较;(3)两种溶液混合后离子浓度的判断。第(3)类题是高考考查的热点。解上述类型题的关键是掌握"三平衡、三守恒"即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盐的水解平衡、水的电离平衡和电解质溶液中的电荷守恒、质子守恒。现将此类题的解题方法做如下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