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新型公共阅读空间是全民阅读推广的重要支撑点,事关书香社会建设。本文分析我国新型公共阅读空间的内涵与特征,总结当前新型公共阅读空间建设的现状,指出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结合全民阅读,从塑造新空间的社会形象、提升新空间的服务内涵、创设新空间的主题文化、打造新空间的智能服务等方面,提出新型公共阅读空间进一步创新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走过了十年历程。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直接带动了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十四五”以来各级党委政府出台一系列推动公共文化设施和服务提档升级的政策措施,是推动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快速发展的直接动力。目前全国已建成新型公共文化空间33 500多个,主要类型包括既有公共文化设施空间的创意性改造、新建“小而美”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城市公共服务空间的综合利用、嵌入式公共文化空间、开放式公共文化空间、城市更新中腾退空间的改造利用、实体书店拓展公共文化服务空间。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呈现出理念新、形态新、机制新、技术新和服务新的特点。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未来发展,需要进一步推进以新空间建设促进公共文化设施的布局优化;转变观念,扎实推进公共文化空间体系建设;坚持提升设施品质与强化服务功能并重;完善社会力量参与新型公共文化空间运营管理机制;推动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服务融合发展,充实服务业态。参考文献33。  相似文献   

3.
公共阅读空间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人民群众提供阅读活动和文化交流服务的重要场域。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之一。文章以新时代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为研究背景,论述了公共阅读空间建设的现实意义,集中分析影响公共阅读空间建设的因素,借鉴国内图书馆空间再造以及各种阅读空间建设经验,提出公共阅读空间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 探析新型公共阅读空间服务内容供给优先序,从用户需求视角优化其服务内容,丰富用户体验,提高用户对公共文化服务的获得感。[方法/过程] 在对新型公共阅读空间现有相关研究系统梳理的基础上,综合运用访谈法、专家咨询、小组讨论等方式提炼27项服务项目,并运用KANO模型分析法,结合混合类分析与Better-Worse系数分析,识别新型公共阅读空间服务内容所属类型。[结果/结论] 用户对新型公共阅读空间的需求是分层次的,涵盖3项魅力型、16项期望型、4项无差异型、4项混合类型,对此应从升级混合类型服务内容供给、重点关注期望型服务内容供给、扩大魅力型服务内容供给、调整无差异型服务内容供给4个方面出发,分层次、分阶段地优化新型公共阅读空间的服务,有效对接用户需求,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可及性。  相似文献   

5.
随着城乡区域一体化发展,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实施,乡村新型公共阅读空间呈现建设灵活、形式新颖、功能多元的优势,但尚存在基层政府重视程度有待提高,建设标准有待完善等问题。对乡村新型公共阅读空间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研究,提出加强政府主导,优化政策体系;强化政社合作,整合社会资源;规范建设标准,对标城市品质;科学考核评估,提升空间效能等乡村新型公共阅读空间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6.
运用ArcGIS系统,通过平均最邻指数法、核密度估计法、Ripley’s L函数法、空间句法对长沙市中心城区新型公共阅读空间布局进行计算,并对其可达性进行系统分析,以期为提高城市新型公共阅读空间布局合理性和可达性,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可及性提供参考。长沙市新型公共阅读空间布局在整体上呈集聚式分布,且多中心集聚现象凸显、局部集聚程度扩大,可达性程度明显提高,但亦存在市内不同区域可达性差异显著、边缘地区呈真空低值状、“长尾效应”有待进一步发挥等不足之处。对此,应推动统筹设计、服务下沉、纵深发展,重点从加强城市边缘区的布点、以用户为中心设置阅读空间等方面着手,科学规划城市新型公共阅读空间的分布格局,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全覆盖和均等化。  相似文献   

7.
主题阅读离不开阵地建设,农村公共阅读空间是农村居民开展阅读活动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场域和载体,是农村地区加快构建全民阅读推广服务体系、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实现文化振兴的重要平台。城市新型公共阅读空间成为学界的研究热点,但农村公共阅读空间理论与实践研究系统性不足,城乡差距明显。农村公共阅读空间建设应通过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合作共建、民间众筹等多种建构方式,实现公共要素在城乡间的双向流动和平等交换,推进全民阅读城乡并举,最终实现农村文化的复兴与繁荣。  相似文献   

8.
文章简述了新型阅读空间的内涵及特征,分析了新型阅读空间的建设意义及实践案例,在此基础上从建设主体、业态融合方式及空间服务形态等角度剖析了新型阅读空间建设模式,并提出了基层公共图书馆新型阅读空间建设与发展的核心要素。  相似文献   

9.
调研了南昌市孺子书房的建设运营状况,分析了其特点和运营成效,进而提出加强书房管理,树立用户思维;优化宣传资源,提升运营思维;延伸服务体系,乡镇适时配置;坚持政府主导,鼓励多方参与等孺子书房高质量发展建议,以期助力南昌公共阅读网络建设,打造全民阅读的南昌文化模式。  相似文献   

10.
11.
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是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关键环节,也是满足长三角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障。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既包括基本公共服务要素,又包括品质发展拓展要素,具有均等、开放、融合、品质等特征。论文基于长三角区域发展背景,从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服务入手,准确把握长三角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协同发展逻辑,提出可操作性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2.
文章采用群体案例研究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考察民宿公共阅读服务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协调处理公共和个体的关系、保障服务资源有效供给、对服务管理进行有效控制等民宿公共阅读服务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3.
戴西伦 《中国出版》2020,(20):45-49
公共阅读空间研究主要聚焦概念辨析、特征探讨、空间形态分类等方面,对公共图书馆、社会力量参与公共阅读空间建构有较多讨论。现有研究对阅读空间"公共性"的论述仅局限于公益性维度,将政府主导、非营利性视作公共阅读空间的判断指标。阅读空间的公共性,应纳入可达性、参与性、交往性等更具公共性维度的指标,同时将线上公共阅读空间的建构与线下结合起来考察,拓展对公共阅读空间形态和公共性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
城市公共阅读空间是保障公民阅读权益的重要平台和载体。政府是公共阅读空间的建设主体,引入社会力量打造城市公共阅读空间是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途径。北京市西城区政府通过购买服务,以公办民助和民办公助方式引入社会力量创建公共阅读空间,开创了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的雏形,初步探索了一条建设-管理、投资-运营、管理-作业适当分离的新的管理和运营模式,提升了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水平和能力,满足了不断增长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根据西城区建设经验提出,应继续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完善社会力量参与公共阅读空间建设的体制机制,培育有利于公众参与公共阅读空间建设的激励机制,不断规范和完善公共阅读空间的运营和管理模式,加强政府监管,努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参考文献4。  相似文献   

15.
城乡公共文化空间是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遍布城乡各处的各类型公共文化空间,是推动县域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抓手。文章通过分析鹤庆县城乡公共文化空间建设的整体发展情况,结合城区旦墨书院与银河乡村文化空间的实践案例,剖析了公共文化空间的委托代理建设运营机制与新乡贤参与建设治理机制。文章指出,县域视角下城乡公共文化空间建设重在通过“盘活存量资源,优化增量供给”的方式进行“空间整合”,具体建设路径为优化空间布局、完善空间管理运营模式、丰富空间功能内容、提升空间服务效能以及构建互联互动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  相似文献   

16.
我国公共阅读空间的建立与现代图书馆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图书馆的建立是现代公共阅读空间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中国近代以来,以图书馆为主体的公共阅读空间面向社会大众采取了多种措施,如改善阅读条件、积极向社会各个层面推广阅读。以图书馆为主体的公共阅读领域以社会教育为己任,旨在营造公共阅读环境、提高国民素质,倡导公共阅读、开辟大众自我教育和学习的新途径,主要通过建立各种类型图书馆、更新观念、鼓励和促进各种读书会的建立、促进读书风气的形成、完成社会教育的任务等方式加以实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 在梳理国内外新型公共阅读空间兴起与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对2012年以来北京市新型公共阅读空间典型案例的解读,从多个维度分析其所体现出的公共图书馆视域的理论与实践价值,为今后公共阅读空间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过程] 以区域发展较为成熟的北京市为例,利用民族志、数据分析、比较分析、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分析新型公共阅读空间的典型特点和存在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今后发展对策。[结果/结论] 对新型公共阅读空间的研究丰富和发展了当代公共图书馆学的内涵和外延,对于强化公共图书馆治理、提高公共图书馆覆盖面和可及性、重建纸本阅读文化都具有重要价值,应从提高社会机构积极性、建立论证评估机制、制定规范制度体系和加强监督考核等方面推进新型公共阅读空间发展。  相似文献   

18.
新型阅读空间是公共图书馆为延伸阅读服务范围、提升读者阅读体验,通过改造、自建、合作共建等方式在馆内外建设的具有一定特色的阅读和服务场所。文章梳理了近年来公共图书馆新型阅读空间的建设类型和建设方式,分析了其不足之处,并提出了加强阅读空间建设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深度融合发展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以公共文化服务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为主线,从行业领域、空间地理、线上线下、政策和实践等维度探讨文化和旅游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的融合发展。文章综述会议主要内容,聚焦文旅深度融合、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旅游公共服务、文旅数字化等热点话题,梳理新理念、新观点和新实践。  相似文献   

20.
《“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确立了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行动,图书馆学应增强面向未来的公共文化空间建设研究与实践的融合共进。本文从政策、理念、实践三方面阐述了国家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行动路向:政策行动路向体现为明晰空间定位发展部署、鼓励空间功能跨界融合、呼吁空间主体协同联动和形成公共文化空间品牌;理念行动路向体现为数字中国战略下趋向“数字空间”弥合城乡差距、拓展公共文化空间服务场景、强化空间新型产品装备应用;实践行动路向主要是指地方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创新形成的四类代表性样态,包括服务文化生活场景的未来社区公共文化空间、注重社会力量参与的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强化文化空间品牌的新型公共阅读空间和数字技术赋能的图书馆智慧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