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逆向教学设计是一种以预期学习结果为导向的教学设计模式,即先将学习结果作为目标,再预设评估证据,从而设计教学活动。依据逆向教学设计理论,建构了一种适用于高中物理逆向教学设计的模板,并以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牛顿第三定律”一课为例,探索该模板在教学中的运用,以期为一线教师进行逆向教学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前言:逆向教学设计的核心是帮助学生促进理解性学习和实现学习迁移,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在逆向设计中,首先确定预期结果,然后分析达成结果的证据,最后设计所需教学活动。教学设计中,教师要精准掌握课程标准,吃透教材内容,根据学情明确教学预期与评估证据,围绕目标进行教学活动。现以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下)第六单元学习内容为例,谈谈如何在逆向教学设计活动中,通过学习愚公移山的故事进行学习思辨能力和听说技能的训练。1逆向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逆向教学设计的实施基础是保证教育对象全员得到优质教育,  相似文献   

3.
以预期学习结果为起点,评价先于教学活动的逆向教学设计模式能有效体现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本研究在逆向教学设计基本理念指导下,对高中数学"幂函数"展开设计,并提出逆向教学设计应该做到:剖析课程标准,明确学习目标;转变评价方式,促进学习评价;注重知识建构,形成整体思维.  相似文献   

4.
逆向教学设计“以终为始”,从预期结果入手,然后确定必要的证据来判定是否已经达到预期结果。在明确预期结果和评估方法后,再考虑相应的学习活动。其一般流程为:确定预期目标—寻找评估证据—设计学习活动。小学语文逆向教学设计,能够助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正>一、逆向教学设计的定义及设计要素1999年,美国课程与教学领域的专家格兰特·威金斯和杰伊·麦克泰格提出了逆向教学设计,即"从终点——想要的结果(目标或标准)开始,根据标准所要求的学习证据(或表现)和用以协助学生学习的教学活动形成教学"。逆向教学过程由确定预期学习结果、确定合适的评价证据、设计学习体验组成。  相似文献   

6.
<正>美国课程与教学领域专家格兰特·威金斯和杰伊·麦克泰格在《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一书中,提出了“理解为先”的逆向教学设计模式。逆向设计(Backward Design)是一种设计课程或单元的过程,在设计开始时就已经在脑海里清楚其结果,并且为了达到该结果而进行的设计。逆向教学设计与传统教学设计最大的不同在于把课堂结构的逻辑顺序进行了调整,也就是把教学评价的设计放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之前,遵循“以终为始,从学习结果开始的逆向思考”[1]的原则,实施“由果溯源”,设计者首先要确定预期结果,然后从预期结果出发开展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7.
“逆向设计”理论认为好的教学设计应该“以终为始”:从学习结果开始逆向思考。新闻单元具有较强的情境性,要求以活动形式呈现学习成果。在教学实践中应以教材编排为基础,以逆向设计理论为指导,细化预期目标、评价方式、教学流程三个步骤,在真实情境、过程评价中学习新闻知识,提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8.
运用逆向设计的写作教学,在写作之前使学生先预想好要写的作文的样子,然后将预期结果具体化、标准化,进而设计有针对性的学习体验和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训练写作思维,学习写作技巧,规范写作过程,最终达成预期的写作目标。  相似文献   

9.
逆向教学设计为教师建设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课程提供了理论依据。以《呼兰河传》为例,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逆向教学应当发现整本书教学价值,确定预期的学习结果;建构整本书阅读策略,确定合适的评估证据,从而推进任务驱动性学习,设计具有系统性、整合性、发展性的学习体验和教学活动,形成“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设计,促进整本书阅读的教学实施。  相似文献   

10.
为促进理解而教——掌握逆向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反思传统课程设计不足的基础上,逆向设计应运而生.其做法是首先确定预期的学习结果;然后考虑证明学生达到预期学习结果的证据,即设计评价工具;最后再合理安排教学活动和学习体验.将逆向设计运用于教学实践中,设计出高效的单元课程,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预期的学习目标.  相似文献   

11.
追求理解的逆向设计呈现出“确定预期结果—确定合适的评估证据—设计学习体验和教学”的设计逻辑。问题式教学是落实核心素养的重要教学方法。文章分析了基于逆向设计的问题式教学的实施优势,并以“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为例,从确定预期目标、设计评价任务、设计学习体验三个环节入手,依托学习情境设计地理问题,细化课堂教学,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运用与迁移,落实地理核心素养的培育。  相似文献   

12.
逆向教学设计强调以终为始,把评估环节作为预期结果和教学安排之间的关键衔接,始终坚持理解为导向的评估原则、真实与综合的评估任务、整体与分析的评估方法以及终结与动态的评估反馈,具体包括确定预期结果、确定合适的评估证据、设计学习体验和教学三个阶段。以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Unit 2 Travelling Around为例开展单元教学逆向设计,通过明确单元目标、设计评估框架、指导教学活动,最终实现评估反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逆向设计强调以学习目标为起点,以评价先行为特征,创设主题情境,设计学习体验,引领学生达成学习目标。基于深度学习的要义,指向思想政治课深度学习的逆向设计教学基本样态应为:明确学习目标,确定预期结果;先行设计评价,促进深度学习;创设主题情境,设计学习体验。  相似文献   

14.
<正>“逆向教学设计”理论,促使教师从学生“学”的角度思考教学设计。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基于“逆向教学设计”的理念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可以帮助教师充分认识学生的预期学习结果,从而将教学目标与教学过程紧密结合起来,更好地帮助学生建立单元各板块之间的联系,对相关知识获得深入而持久的理解。本文以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小说单元为例,谈一谈“逆向教学设计”理念下单元教学的初步实施。  相似文献   

15.
逆向教学设计(UbD)是一种以预期结果为导向,将教学评价置于学习活动之前的基于理解的教学设计。以“讽刺小说——揭示人性丑恶”为议题,围绕小说情节梳理、人物形象分析和深刻主题探究,以群文阅读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我的叔叔于勒》《范进中举》和《变色龙》三篇小说为例,直观呈现逆向教学设计的三个阶段,并通过反思指明逆向教学设计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逆向教学设计指的是一种先确定预期学习目标,并根据学习目标,匹配评价任务,以此安排教学活动的教学设计。与传统教学不同的是,逆向教学设计前置评估设计,并将之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有助于促进教学评一致的实现。基于逆向教学设计理论,以统编教材必修下册《装在套子里的人》为例,转变师生角色、目标指向和评价顺序,力求引导学生通过基本问题的探索和评估,更进一步地落实核心素养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逆向教学设计站在学生视角,重视学生的学,目标、评价与教学一致性强,有利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实现。从“最好的设计是以终为始”视角出发,反思传统教学行为和习惯、教学理念和设计,从确定预期结果、预设评估证据、创设学习体验三个维度进行个性化逆向教学设计,有助于开阔学生视野,增强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基于理解的逆向设计与现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所谈及的情境教学、任务群教学、教学评一致、学科核心素养等均有不谋而合之处。其主要理念包括“为理解而教”和“逆向设计”。教学设计实施步骤主要分为预期结果、评估证据、学习计划三个阶段。能明确大单元学习任务与目标,进行评价量表设计,收集评估证据,整合学习资源,设计学习活动,是大单元教学的重要锚点。  相似文献   

19.
逆向教学设计,是一种先明确预期的学习结果,再选择合适的评估证据,最后设计学习活动或任务的教学设计模式。将逆向教学设计作为思政课一体化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密钥”,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础前提,也是教师实现思政课程深度教学的内在要求,更是学生成为“时代新人”立德修身的重要保障。思政课一体化下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讲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厘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的逻辑进阶,找准教学“密钥”,即逆向教学设计,进而探索小初高思政课一体化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密钥”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20.
UbD理论下以终为始的逆向设计,包括确定预期结果、确定合适的评估证据、设计学习体验和教学等三个阶段。以初中物理“摩擦力”的教学实践为例,基于课程标准确立育人目标,聚焦目标设计评价和教学,使目标贯穿教学设计始终,发挥评价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的理解性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