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成败系于教师. 知识经济时代的教育,呼唤着教师的可持续发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报告中特别强调"我们无论怎样强调教学质量即教师质量的重要性都不过分";国务院<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所规划的我国教师队伍建设宏伟蓝图的核心也是要造就一支时代需要的可持续发展的教师队伍. 在中国,恐怕没有什么时候比现在更关注教师的可持续发展了.  相似文献   

2.
徐晓雪,中学研究员级教师,重庆名师。担任中国教育学会化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市教育学会化学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主持重庆市中考命题及阅卷、高三联考命题及阅卷、重庆大学冶金系单独招生命题、西南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招生命题。参编《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选修教材(试验本)科学与生活》《高中研究性学习指导》《初中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现任职于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相似文献   

3.
读了《中学语文》今年第四期上于幸臣同志的《杏花雨和杨柳风》一文,获益不浅。然而,美中不足的是该文在引诗时,误将『古木荫中系短篷』中的『系』字写成了『击』字。我查了《千家诗》,上面写的是『繋』(即今日的『系』)字,不是『擊』(即今日的『击』字)。『繋』和『擊』的上半部分相同,下半部分不同,前者从『系』,后者从『手』。我又翻检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的《中学语文教案》,看见一四三页在引用这首诗时也是写的『系』字,而不是『击』字;《优秀语文教师上课实录》第二九  相似文献   

4.
许国申 《江西教育》2009,(11):23-24
教育部于2009年8月22日印发了《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广大中小学校都将依据《规定》,把加强班主任工作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力抓手,结合当地实际认真抓好抓实。本刊以《规定》的第十六条为切入点,以怎样“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为话题,组织专家、教师进行笔谈。旨在为扭转当前中小学班主任、教师和教育管理者不敢放手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局面起及时的助推作用。  相似文献   

5.
《语文月刊》2020年第一期刊载了《凭借教材,搭建阶梯,力促写作常态化》,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地区虽地处改革开放前沿,有一定文化底蕴.但毕竟仍然是发展中城镇,学校大多是农村学校,语文教育大环境生态不够理想,教师水平参差不齐,不少学校语文教学仍然存在‘少慢差费’的诟病。”其中,“诟病”一词显系误用。  相似文献   

6.
《四川教育》助教行动在中江县引起巨大反响.这次活动以其先进的教育思想、科学的教育方法、现代化的教育手段使听课教师大开眼界,耳目一新.大家纷纷称赞:助教行动有课例,有专题报告,有座谈,是理论与实践的最佳结合.《四川教育》编辑部这样办刊,更贴近教学实际,更具有指导性,真正体现了“服务教改、服务教师”的办刊宗旨.下面是中江县部分教师的发言摘录.  相似文献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以下简称《教师法》)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部关于教师的法律。该法从1986年起开始起草,1993年10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自1994年1月1日起施行。它的颁布实施,不仅是全国一千多万教师的大事,也是全社会的一件大事。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兴衰,系于教师。《教师法》的颁行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人民教师的重视,对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造就一支有良好思想品德和业务素质的教师队伍,促进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将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一、《教师法》的立法宗旨 《教师法》以教师为立法对象。《教师法》开宗明义,对立法  相似文献   

8.
教师颂     
《教师颂》是一本歌颂人民教师的小说、散文集,系从《人民文学》、《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等报刊精选而成.书中王蒙、方成、韩少华  相似文献   

9.
国运兴衰 ,系于教育 ;教育兴衰 ,系于教师。基于这样的认识 ,临汾地区教委于 1 997年底 ,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旨在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素质 ,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的中小学教师“达标创优”活动。为了使这一活动取得应有的成效 ,地区教委不仅出台了指导全区“达标创优”活动工作的《临汾地区中小学教师达标创优活动的实施办法》,而且采取各种措施 ,保障这一活动深入开展。一、科学规划 ,严格要求1 997年 ,临汾地区“两基”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1 7个县 (市 )中 ,有 1 2个县 (市 )通过省级验收 ,实现“两基”达标 ,人口覆…  相似文献   

10.
《教师博览》2013,(1):5
<正>自2012年第1期起,《教师博览》文摘版"征文"栏目取消,新推出"声音"栏目。"声音"栏目自即日起面向公众征稿。"声音"栏刊载与教育相关的议论文字,内容宜庄宜谐,可以是因教育实践而生的真知灼见,也可以是对教育时事的评点笑弹,可以是深思熟虑之语,也可以是一时感触。作者不限于教师,也不限于教育行业从业人员。要求:每则300字以内,观点鲜明,语言鲜活。因系思想片断,  相似文献   

11.
所谓教师精神 ,就是奉献、求真、创新。  教育不是职业 ,是事业 ,职业仅仅是个人谋生手段 ,而事业是社会性公益性的 ,是崇高的、伟大的。教育事业是代表人类进步、发展的伟大事业 ,国运兴衰 ,系于教育 ,社会发展 ,系于教育。做教师 ,是一种谋生的手段 ,更是一份伟大的事业 ,它需要教师用毕生的精力去追求。同时 ,教育工作又是非常细致、艰苦和复杂的 ,教师所付出的劳动 ,是任何量化的手段和指标所无法衡量的。这必然要求教师对教育工作保持一种无私的奉献精神 ,这种精神的表现 ,就是教师尽可能淡化功利思想 ,不斤斤计较物质享受 ,不迷恋于…  相似文献   

12.
《宁夏教育》2006,(11):10-11
国之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成败,系于教师。为了切实有效地提高我县教育教学质量,近年来,我县教师积极订阅《宁夏教育》,全面有效地提升了教师队伍的基本素质,培养了一支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培养出了一批国家、自治区、市、县级骨干教师。  相似文献   

13.
日前,教育部重新修订并公布了新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全国上下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纷纷出台文件贯彻落实。于是,许多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便把《规范》作为师德考核的指标进行量化,并辅以不同分值,列入对教职工的年度考核之中。如此一来,《规范》摇身一变成为检验师德高尚与否的“试金石”,让教师们诚惶诚恐,无形中增加了莫大的道德压力和心理负担,更引起了教师们的众多争议。且看教师们在某教育论坛上的倾诉:  相似文献   

14.
蒋健 《辽宁教育》2022,(4):44-46
《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的颁布,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尤其是教师群体。《规则》第一次以部门规章的形式对教育惩戒作出了规定,给教师送上了一把“戒尺”,但又是对教师实施教育惩戒的考验,是对教师教育手段和教育艺术的考验。要想用好这把“尺”,教师要掌握好三个关键字,即“本”“度”和“术”。  相似文献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明确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由此,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切实保证,更是学校发展的重要资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树立科研质量观,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因而优化教学管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是当代教育的呼唤.  相似文献   

16.
日本时事通信社出版的《内外教育》第4490号上刊登了一篇署名文章谈及了已故前首相田中角荣的教育言论。文章以回忆的方式谈到1974年2月日本在制定并颁布《为提高学校教育水平而确保义务教育阶段各学校教职员的质量的特别措施法》(简称《教师人材确保法》)时,当时任首相要职的田中角荣曾说:“教师与其他职业不同,是肩负着培养教育正在成长着的年青一代人成为有理想、有才干的人材的使命的人。在中、小学需要更多的热心于教育事业、具有为此而献身精神的优秀教师。  相似文献   

17.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颁布后,掀起了新一轮的教育改革。通过下面这组教学反思文章,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在寻常时刻发现幼儿的不寻常行为,及时调整教育策略的过程。这组文章由福建省泉州市直机关幼儿园提供,福建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学前教育系邱云老师评析。  相似文献   

18.
胥茜 《中学教育》2005,(12):6-9
人物背景:李镇西,男,1982年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中系,2003年获教育哲学博士学位。先后在四川乐山一中、成都玉林中学、成都石室中学担任班主任兼语教师。现在执教于成都市盐道街中学外语学校并任副校长。先后获“四川省中学语特级教师”、“全国优秀语教师”、“成都市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成都市教育专家”等称号,享受成都市人民政府专家特殊津贴。李镇西老师结合中学教育实践,长期致力于民主教育和语人格教育的研究与探索。作《爱心与教育》于1999年获冰心图书奖和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编按]  相似文献   

19.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成败, 系于教师。教师素养的提升是学校发展、学生成长的关键。走在校园里,我常常在思考这样的问题:我们的教师究竟能教给孩子们些什么呢?学校是家园,那么,我们这个可爱的家园能给孩子们带来幸福吗?看到放在案头的两本书《每个孩子都是天才——用赏识教育法培养孩子》和《追求阳光心态》,我似乎找到了答案。  相似文献   

20.
徐吉志 《师道》2008,(11):38-39
日前,教育部重新修订并公布了新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全国上下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纷纷出台文件贯彻落实。于是,部分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便把《规范》作为师德考核的指标,对其进行量化并辅以不同分值,列入对教职工的年度考核之中。如此一来,《规范》摇身一变成为检验教师师德高尚与否的“试金石”。量化标准就如一把把“利剑”悬在教师头上,让教师诚惶诚恐,无形中增加了莫大的道德压力和心理负担,更引起了教师们的众多争议。且看教师们的议论纷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