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高考物理在考查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并把对能力的考查放在首要位置。通过考查知识及其运用来鉴别考生能力的高低,但不把某些知识与某种能力简单地对应起来。为了培养并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等能力,在高三习题复习中,我采用了1.如何正确审题;2.一题多解,多题归一;3.一题多变等来拓宽学生的复习思路,活跃学生的思维,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在复习高中物理知识时,我们总是要面对大量的物理习题,其目的是让同学们从练习中巩固知识,寻求规律,同时摸索解题思路和方法.同学们所做的习题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千题万题源于母题,通过教师的有效点拨,使学生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其中一题多解会起到重要的作用,加强一题多解的训练,可以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来思考物理问题,活化物理规律,活跃学生的解题思路,开阔视野,煅炼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灵活动用各种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可以加深对物理过程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在复习过程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题多解是学好高中物理的一种切实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在复习高中物理知识时,我们总是要面对大量的物理习题,其目的是让同学们从练习中巩固知识,寻求规律,同时摸索解题思路和方法.同学们所做的习题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千题万题源于母题,通过教师的有效点拨,使学生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其中一题多解会起到重要的作用,加强一题多解的训练,可以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来思考物理问题,活化物理规律,活跃学生的解题思路,开阔视野,煅炼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灵活运用各种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可以加深对物理过程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在复习过程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题多解是学好高中物理的一种切实  相似文献   

4.
在复习高中物理知识时,我们总是要面对大量的物理习题,其目的是让同学们从练习中巩固知识,寻求规律,同时摸索解题思路和方法。同学们所做的习题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千题万题源于母题,通过教师的有效点拨,使学生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其中一题多解会起到重要的作用,加强一题多解的训练,可以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来思考物理问题,活化物理规律,活跃学生的解题思路,开阔视野,煅炼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灵活动用各种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可以加深对物理过程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在复习过程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题多解是学好高中物理的一种切实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上好习题课,是物理复习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在选择题目时,要充分利用课本的例题(或习题),通过“一题多解和多变”,使题目富有启发性。在分析和解答习题的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知识的横向联系和纵向加深,使学生自始至终“面临着问题”,激发他们深入思考。这样做,对于学生巩固已学知识,开阔思路都是非常有益的。例:试用本  相似文献   

6.
蔡际红  高成功 《新高考》2011,(11):35-38
在数学复习中,选好一道例题,通过一题多思,一题多解,一题多讲,多题一讲等形式可以巩固知识,训练思维,开拓视野.同学们在数学学习中,往往对课本中的例题、习题重视不够.事实上,课本中许多例题、习题具有很强的典型性,有意识地对其深化和发展、全方位探索,可以促进同学们研究课本,真正掌握基础知  相似文献   

7.
课本中的习题,内涵丰富;教学中若重视对课本习题的思考、研究,充分挖掘课本习题的潜能,尽可能地引导学生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用,则能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下面仅就人教版初中《几何》第三册 P_(117)B 组第2题予以说明.习题已知:如图1,  相似文献   

8.
本文想通过一个解析几何题的两种解法,条件和结论的多种变化,把课本和课外20多个习题有机地串连起来.其目的旨在引导学生一题多解,思路多变和题目多串的解题习惯,这样做对于加强双基训练、灵活地运用知识和开发学生的智力是非常有利的.  相似文献   

9.
如何提高高三化学复习课教学的实效性,有许多环节。而上好习题讲评课,则是其中极其重要的的环节之一。它既要巩固落实课本所学的基本知识:概念、原理、规律;也要帮助学生掌握解题的思路、方法、技巧,还需要拓宽学生的视野,一题多解,融会贯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把学生从"题海战"中解放出来,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的一大  相似文献   

10.
在数学教学中,特别是在高三复习的过程中,利用课本典型习题具有的丰富内涵,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挖掘,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开拓思路,启迪思维,而且可以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达到解一题,知一类,提高一步的目的,下面以一道课本习题为例,谈谈习题研究课的做法,供参考, 1 问题的提出与解法探究  相似文献   

11.
解决问题是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目的,通过解题活动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中心目标.一题多解无疑是激发学生兴趣,开拓学生思路,培养思维品质和应变能力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一题多解,充分挖掘课本习题的思维训练功能,对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以一道课本习题解法的挖掘为例,谈谈“一题多解”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把高中代数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以下简称课本)、《高三数学教学与测试上册》(苏州大学《中学数学》编辑部,1995年版,以下简称教学与测试)和高考题中一些含条件|z|=1的复数问题串连起来,旨在提醒学生注重条件、用活条件,以提高运算能力。 1 从课本两道习题谈起 课本在复数一章有两个习题: (1)求证:(cosθ isinθ)/1=cosθ-isinθ (第216页习题二十八,10(1)) (2)求证:|z|=1(z∈C)的充要条件是1/z=(?)(第222页复习参考题八.15) (1),(2)两题形异实同,它们是关系式z·z=|z|~2=|z|~2 (课本第194页)当|z|=1时的特例,也是联系虚数与实数的纽带,针对实际问题,实施题(1),(2)的转换,既拓宽了复数问题的解题思路,又进一步沟通了  相似文献   

13.
在高三复习中,对习题应该全方位思考,注重一题多解与一题多变.现以一道典型题目为例,探讨解题的思路,供同学们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正>一题多解,是数学学科解题的一个特点.通过平时一题多解的练习,久而久之,我们就能在解题时选择较巧妙的解题方法,通过做较少的习题,来复习全部的基础知识和解题技能,跳出"题海".一题多解既可以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下面笔者就以一道例题作浅显的探讨.【例题】已知双曲线的中心在原点,焦点F1、F2在  相似文献   

15.
正在高三教学中,如何做到高效复习是每一位教师时时探讨的话题.其中精选精练典型例题是有效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每一道典型的数学例题,无论从方法上还是内容上都起着"固体拓新,嫁接成林"的功效,同时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使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发展.在高三复习中,老师可以选择一些典型习题让学生开展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等方面的变式探究,以达到复习知识、巩固方法、培养能力的目的.在复习不等式的证明时,我选出了下面一道习题  相似文献   

16.
一题多解可以启发和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思路,去分析、解答同一习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已学知识解答物理问题的技巧和能力;锻炼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开阔学生的思路,引导学生灵活地掌握知识间的纵横联系,培养和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发展智力,提高解题能力。下面以一道课本中的习题加以说明。题目:(沪科版初二物理P115)在测定液体密度时,有一同学测出了液体的体积,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实验做了两次,记录如下:  相似文献   

17.
浅谈高中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中数学总复习 ,内容多 ,时间紧 ,为了解决这一矛盾 ,迅速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我们利用“一线串珠”串联基本习题 ,用“一题多变”启发学生思维 ,用“一题多解”开拓学生思路 ,现就上述观点 ,谈谈我们的做法和体会。一、“一线串珠” ,以一带多“一线串珠” ,是利用同一框架结构 ,有意识地编拟系列题组与学生一起通过解题总结规律 ,提高学生分析概括能力 ,达到复习大片的知识的目的。例 1:(1)在椭圆x2 +2y2 =1中 ,求斜率为 2的平行弦中点的轨迹方程。(2 )过A(2、1)引直线l与双曲线x2 - y22 =1交于P1、P2 ,求P1P2 中点轨迹方程。(3…  相似文献   

18.
用好课本习题提高复习效率刘北荣,刘诗浩课本习题是经过筛选的题目之精华,潜力大,功效多。用好课本习题是提高复习效率的有效方法。用好课本习题;就“旧”题“新”做,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帮助学生掌握数学习题举一反三的方法,以提高分析和解决问...  相似文献   

19.
每年的高考数学试卷中总能找到一部分试题在课本中的影子,可见课本在高考复习中的地位不可撼动.探求课本中的例题、习题的一题多解,不仅可以帮助考生巩固基础知识,而且可以培养考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时刻提醒考生复习不可忘"本".看完本期内容,就拿起课本找几道题目做做吧,跟同桌比一比,看谁做的方法更简捷,找到的解法更多吧.有关一题多解的更多内容,可点击《高中生》·高考网查阅.  相似文献   

20.
课后习题是对课本知识的巩固和加深,很多高考题都能找到课本习题的影子.对于课后习题,在教学时,不能就题论题,要倡导学生一题多解、一题多思、一题多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图11问题呈现人教版选修2-1(A版)第73页习题:如图1,M是抛物线y2=4x上一点,F是抛物线的焦点,以Fx为始边、FM为终边的角∠xFM=60°,求|F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