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是一个参加工作不到一年半的年轻人。近两年来,我一方面参加西北新闻刊授学院学习,一方面坚持业余报道。至今,已被省市报刊、电台及国家级报纸用稿近百篇,其中有人物专访十多篇。先后被《中国青年报》等六家新闻单位聘为通讯员。有些青年朋友问我,人物专访是难度较大的新闻体裁,初学者一般不敢问津,你是否有什么诀窍?我的回答是:要敢于“挤”进去,脚踏实地“采”出来。当然,这要有“新闻敏感”的锻炼和努力扩大知识面。所谓“挤”进去,就是突破采访对象周围的防线,“挤”到他们的身旁。人物专访的对象一般都是有代表性的新闻人物,他们的露面,往往被专业的新闻工作者所包围,业余写作者难以接触。这就要动脑筋,想办法,突破防线。  相似文献   

2.
新闻专访(尤其是人物专访)是最常用的采写形式之一。它是专门记述访问具有新闻价值的人物、事件、问题、概貌,真实、生动地表达某一主题的新闻体裁。专访的种类:有人物专访,事件专访,问题专访,概貌专访。  相似文献   

3.
专访是常用的新闻体裁之一,但近年来有很多专访文章不注意新闻性,而是为写专访而专访.笔者认为,专访既是一种新闻体裁,就要服从新闻规律,在专访采写过程中必须注重对新闻价值的发掘,突出最有新闻价值的材料,按新闻价值的大小来组织材料.  相似文献   

4.
专访的写作     
小陈: 上次信里,我和你谈了“专访”的特点、专访的选题立意和专访的活动(见《新闻战线》1982年第11期)。现在,我想再谈谈专访的写作。我以为专访的写法可以是,也应该是千变万化的,但有三点需要注意。第一,构思、选材、加工、突出主题。围绕专访的目的,写作一定要突出主题。要通过巧妙的构思来组织材料,对材料做精细的加工取舍,再用凝炼的笔墨表现出来。专访一般不宜象报告文学那样写成大文章。专访要善于鲜明地表现主题,即要围绕主题思想,写得紧凑、精巧。写事件,要着重地写人们最关心的那一段,写人物,要鲜明地写出人物的特  相似文献   

5.
我这个人,天资一般,“运气”却不错。10年前,我这个不知军报大门朝哪儿开的部队基层新闻工作者,被《新闻与成才》编辑部点名要来帮助工作。从此,我的军旅生涯中,在《新闻与成才》工作的两年多时间,成为最值得我回味和珍惜的日子。那时候,杂志上有一个《报坛人物》专栏,刊登的都是对中国报坛知名人士的专访。这些专访文章,一靠来稿,二靠编辑部约稿和亲自采写。能亲自采访这些名人、专家,聆听他们的思想观点,探寻他们的成功之路,是我蓄志已久的愿望,我跃跃欲试。记得是1988年深秋的一天,袁良主编对我说,小盛,你不是写过几个…  相似文献   

6.
人物专访是一种常用的新闻体裁。近几年来,不少报纸都开辟了“专访”栏目,可见对这一新闻体裁的重视。所谓人物专访,就是作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对事先选定的采访对象进行专题性访问的纪实。专访中提出的问题,应该是广大读者较关心的问题,专访的对象应该是有一定知明度人。人民日报女记者柏生以写专访著称,她在谈专访写作的体会时说:“从写作角度来看,专访比一般意义上的通讯更自由,它可以象写消息那样简洁明快地表述:可以借用散文、随笔的语言和特点叙事、议论、描写、抒情;也可以采用谈话的形式进行专题记述。所以说,专访不仅内容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7.
感谢《新闻爱好者》给我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机会,与同仁议论议论新闻写作方面的问题。若不避“拔高”之嫌,我希望拙作《留得三分在明年》(编者注:此文获1985年全国好新闻三等奖)被看作一篇解释性报道。在此,想就这一类报道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在刚刚开始记者生涯时,我更乐意去做那些有情节、细节、现场感和人情味的文章,诸如人物专访、新闻故事、事件性报道、以及函义不甚确切的“报告文学”之类,满肚子热望人家夸一声“你的报道有文采”。但是,当我开始意识到自己作为读者代表的  相似文献   

8.
人物专访这种形式早已有之。近年来,由于时代的需要,特别是广大读者的喜爱,人物专访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多年来,我在报纸杂志上发表的人物专访、通讯、消息、特写、散文等有200余篇。我最钟爱的是人物专访,而高端人物更是我常选择的专访对象。在多年采写人物专访的过程中,我有经验,也有教训,有探索,也有感悟。选准采访对象采写高端人物首先要选准采访对象。行业众多,人物众多,不是什么时候、什么场合、什么人物都可以进入你的采访之列。读者的需要,工作的需要,形势的需要,时代的需要,是我们选择专访对象的基本标准。西方记者选择专访人物往往…  相似文献   

9.
王欢 《记者摇篮》2006,(6):12-12
“如何让你遇到我,当我最美丽的时刻”,这是舒婷《致橡树》中的一句诗。而作为记者的我,将这句诗改为“如何让你记住我,当你第一次看见我的时候。”在参加各种新闻发布会时穿上“黄色外衣”,明亮的颜色很容易让我“脱颖而出”。而我的第一个提问、第一个递上名片以及第一个伸出右手表示出的友好与谦虚,让采访对象第一眼记住了我。我努力做到的是:第一眼记住我,穿上记者行业中的“黄色领骑衫”!2006年3月22日,一个普通的日子却让我永远铭记。这一天,我成功地独家专访了沈阳市反渎职侵权局首任局长蔡铁良。而赢得这个独家专访的机会,要归功于…  相似文献   

10.
记者就传媒业的转型问题,电话专访了《每日经济新闻》评论员、评论版主编叶檀女士,主要内容如下。王立纲:你对当前股市上的传媒类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如何评价?如何改  相似文献   

11.
李扬 《记者摇篮》2015,(1):15-16
新闻采访,是新闻报道的前提和基础,通过新闻采访,记者能够获得新闻素材,取得报道依据。新闻人物专访,是记者带着目的对新闻人物进行专门的采访,是以采访对象的现状、理想、思想、情感为主要内容的,展现的是采访对象独特的人生状态或人生道路。新闻人物专访既强调新闻性、政治性又要强调其可读性。那么,做好新闻人物的采访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一、了解人物专访的特点作为记者,要清楚地了解新闻人物专访与其他采访的区别。新闻人物专访是以记言为主,主要是采访者和被采访对象之间的对话,其中以采访对象的话语为中心。在人物专访中,记者除了提出问题、适当引导、作些  相似文献   

12.
人物新闻是媒体上常见的重要报道形式。在10多年的新闻采访中,我采写过的一些人物专访,至今仍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如何做好人物专访,我觉得应注意熟悉采访对象、表现人物个性、掌握报道分寸、展示个体风格等几个方面,下面笔者就这几方面谈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一些年轻的通讯员朋友问我:新闻是什么?我说:新闻是一条路.对于新闻这条路,我有四个方面的解释.新闻是一条出路.有一句法国谚语:“新闻是通向一切的途径——只要你能够跨越得过去.”我对这句谚语的体会很深.  相似文献   

14.
当越来越多的读者说"我要的新闻你没有,你做的新闻我不要",当越来越多的新闻人追问读者"你到底想要什么",那就毫无疑问,出问题了. 读者永远都是对的,群众永远都是老师,问题出在媒体和记者身上,该创新了.  相似文献   

15.
高旭 《记者摇篮》2006,(10):26-27
眼下新闻媒体如雨后春笋,竞争激烈。一旦发生新闻事件,各路记者蜂拥而至。因此在新闻报道上,除各家新闻单位各自策划的新闻外,很难再有独家新闻。那么记者如何能在这种“公众新闻”中,技高一筹,采写出你无我有,你有我新、你新我特的新闻报道呢?我想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在“无意”的采访中做个“有心”之人。那么如何做个“有心”之人?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新闻敏感性。大家都知道,新闻敏感性是指新闻工作者敏锐地发现新闻和对新闻所具有的价值迅速做出判断的能力。有了新闻敏感,就能敏锐地发现并善于捕捉现实生活中最有新闻价值之处,…  相似文献   

16.
新闻与信息     
一位通讯员来信询问:怎样写好“信息新闻”?这个问题提得很有意思。我想,“信息新闻”如果是新闻家族的一员,它的兄弟之中必有“非信息新闻”。那么,没有信息的“新闻”是否也能叫做新闻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觉得首先要弄清什么是信息,什么是新闻,新闻和信息究竟是什么关系。书本上关于什么是信息的说法,不下数十种。从许多说法中可以看出,信息的含义是极为广泛的。不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活动都会产生信息。你听见雷鸣知道天要下雨;你看见亮红  相似文献   

17.
不少青年新闻工作同志问我:你干新闻工作时间不短,对这一行的主要体会是什么? 这是一个不大不小的问题。从《人民日报》工作岗位退到二线后,我继续关注我国新闻工作的情况和问题,不断写些有关方面的文字,这么说来,同新闻结缘已有一个花甲周期,时间不算短。但取得经验不多,积累教训不少,主要体会一言难尽。如果勉强概括一条,我想提“入门不难,提高不易”几字,跟同行商讨。 我认为这几个字有历史印记,也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没有想到,一篇小专访竟有十几家报刊、电台介绍转载。更没有想到,它会登上1988年全国好新闻的大榜。但当时我就想到,这是一条地道的新闻,既然“捕”住了,就该全力将它写好,应该把这一鲜灵灵的新闻素材精加工细炮制,从思想内容到表现手法全新地托给读者,着力写出个性来。这是我长期积淀的意识,也是我写作的习惯。要抓有个性的新闻  相似文献   

19.
丁莉 《视听界》2000,(2):36-36
人物专访,顾名思义,是对某一人物或人物的某一方面进行专门的采访和介绍。它和一般意义上的人物通讯有较多的共同点,但它比起新闻来能更详细、更生动地报道新闻人物;写作上较通讯更为灵活、自由,因此近年来受到各类报刊的重视,同时也受到读者的欢迎。在长期的采编实践中,如何针对广播电视报的特点采写人物专访,我的体会是: 一、专访要“专”自1983年开始,江苏广播电视报开辟“本报专访”  相似文献   

20.
谈“专访”     
在新闻改革中,文汇报开辟了《本报专访》一栏,几年来已发表专访文章数百篇,题材广泛,有各种职业、各种年龄的人物,有各种各样的问题,诸如治学、自学成才、家庭、婚姻、发明创造、考古、经济、文学等等,可以说是触及了社会的各个角落。人们读了这些专访,可以从中熟悉一些人,知道一些事,明确一些观点,增长一些知识,解除一些思想疑问。从新闻的可读性上来看,“专访”是一种受读者欢迎的新闻体裁,也是记者采访写作的广阔天地。什么叫“专访”?现在还很难给它下一个定义。简单说来,所谓“专访”,就是选准专门的对象,进行专题采访。它和通讯、特写虽然有着共性,又不同于一般的通讯和特写。它有着自己的个性;它要完成的是一种特殊的使命。我们在开辟《本报专访》这个栏目的时候,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