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教师引经据典,将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学生学习历史仅需记记背背。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应该贯彻课改精神,凸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让学生不仅学到历史知识,而且学会探究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赵蔷 《甘肃教育》2011,(6):39-39
在历史教学中,很多学生都抱怨历史学习枯燥乏味,不是记年代就是背人名、地名,对于历史事件的学习也是以“干条条”为主,历史学习的乐趣无从谈起。历史教材内容包罗万象、历史知识博大精深,学生本应学得有滋有味才对,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呢?笔者认为,如果能在历史教学中加入几味“佐料”的话,其一定会变得“有滋有味”。  相似文献   

3.
在多数教师和学生、家长的习惯观念中,似乎有这样一些概念:政治、历史、地理、生物是“小”学科;学习这些学科只要记记、背背、读读就可以了;优秀的学生只有学数、理、化才算是有出路的;学不好数学、物理、化学的学生才去学政治、历史、地理。尤其是历史学科,只要背背就行了。我认为这是值得商讨的。就应试教育的角度来看,它们和所谓的大学科一样,都是150分,  相似文献   

4.
在历史教学中,存在着很多年代.而学生感到年代最难记,因此也就最怕记年代,甚至于不爱学习历史。其实.只要我们对每一个历史年代进行认真总结,分析其内涵,便可做到多记、记活、记牢。这样既理清了历史的线索.也培养了同学们学习历史的兴趣,起到丰富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文敏 《教学月刊》2008,(10):18-19
在人们的习惯思维中,历史知识是“死”的,历史学习只能“记记背背”,以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因此,让历史教学成为一个“活”的过程,成了提高历史教学有效性的重要环节。只有向学生提供良好的互动环境,有各种机会“体验”过去,使学习充满活力,才能使他们习得必备的技能和品质。在历史教学实践中,笔者具体采用了“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策略,创设了“合作、竞争”的教学情境,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相似文献   

6.
历史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在一般人看来非常简单,认为只要记一记、背一背就能得高分。但通过几年的高三教学实践我觉得并非如此。我愈来愈发现学生在历史复习的过程中存在“三难”:一是记忆难,二是理解难,三是答题难。只要解决了这“三难”,复习过程中就会得心应手,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在历史教学中,陈旧的教学观禁锢着教师的思想,教师一味地把学生当做知识的容器,使得学生对历史的学习缺乏兴趣,普遍认为历史学习“背背而已”,这不利于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和历史本身功能的充分发挥。那么,如何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历史课堂活起来呢?  相似文献   

8.
由于历史学科有很强的过去性,客观的历史事实不能重演,也不能借助实验加以再现,加上历史知识本身实用性不强。这些因素的存在使许多学生不愿学。初中的学生刚开始兴高采烈地接触历史,而进入初二后,历史知识的量大、理论性强、需要记背的东西多,一部分学生开始对学习历史失去了兴趣,没有了方法,甚至觉得厌烦、枯燥,成为了历史学习中的学困生。  相似文献   

9.
<正>一.新课程背景下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一方面,长期以来,历史学科一直被认为是"副科",家长学生都不重视,导致学习时间保证不了,特别是一些学生认为历史课就是记记背背,没有什么智力含量,只要努力记就一定能学好,所以课余时间学生基本上不学历史,把时间用在学习"主科"上。简单的说就是觉得历史学科学与不学一个样。另一方面,历史学习中确实需要记忆一些知  相似文献   

10.
《蔡元培史学论集》中说:“吾人读历史而知古人之行为,辨其是非,究其成败,法是与成者,而戒其非与败者,此人类道德与事业所以进步也,是历史之益也。”由此知之历史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对于中学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历史学科作为中考必考的学科,其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但是,在我们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对于历史学科的学习存在着错误的认识,有些学生包括其家长,就单纯地认为学历史,就是背背记记就可以了;还有些人认为历史课是副科,不应该在历史学科的学习中花费太多时间,上课听一听就没问题;也有很多学生认为学习历史就是听教师讲故事,其实历史学科并不是像学生和很多家长想象的那么简单,学习历史绝不是像之前那样的学习方法就能学好的。中学历史学科有着深刻的内涵和要求,历史学科揭示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也预示了未来,认真学习历史,可以提高人文素养、培养健全的人格、增强公民意识。那么,如何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历史呢?下面谈谈我的一点教学经验。  相似文献   

11.
在高三历史教学中,许多历史教师都能做到用足用好教材,以《考试说明》为指导,牢牢地把握高考方向,科学地指导学生复习,更好地应对高考。在近几年的高三历史教学中,多数学生认为文综三科中历史学科最难学、最难记。准确记忆基础知识是学习历史的第一步,只有准确记住基础知识,才能构建起历史知识的网络。因而,我在教学中不断摸索,并指导学生自己摸索巧记历史基础知识的方法。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几年来总结的记忆历史知识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12.
许多同学认为学习历史就是背诵,就是记忆,与提高素质没有什么关系。须知,这是误解,背记历史知识点,只是最简单的学习方法,还需运用“听、说、读”的学习方法.才能提高能力、提高素质。  相似文献   

13.
每年临近中考,一些初三学生面对历史学科大量的知识背诵、记忆都很伤脑筋,总是抱怨历史难背、难记。其实学习历史并不是单纯的死记硬背,下面就给这些学生一些历史复习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王浩 《中学文科》2009,(6):80-81
历史是文科学生必须学习的重点学科,许多学生在学习历史时感到有困难,原因是没有找到科学的学习方法。学历史绝对不是单纯的背背那么简单,笔者把历史学习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5.
历史是文科学生必须学习的重点学科,许多学生在学习历史时感到有困难,原因是没有找到科学的学习方法。学历史绝对不是单纯的背背那么简单,笔者把历史学习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6.
参加成人高考的许多学生未曾系统地学习历史,在校短的时间内(约72学时)仅靠机构记忆会使学员记忆负担过重,为此,我进行了“把趣味性还给学习”的尝试,让学生由“背”历史到“学”历史,效果是好的。  相似文献   

17.
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关键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就是教师站在讲台上,侃侃而谈,照本宣科,满堂灌,学生坐在下面被动地听讲记笔记,对于如何学习历史知识只有死记硬背,至于听什么,记什么都由教师安排,大多数的学生都是以被动接受的方式来学习历史。  相似文献   

18.
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采取多种形式教给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指导学生探究记忆重大历史事件时间的好方法,并达到巧记的目的。教师要善于通过各种方式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思维和智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欲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就只有加强历史课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注重教学内容知识性,思想性和生动性的结合,并通过帮助学生掌握巧记历史的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20.
苏海健 《考试周刊》2010,(19):168-169
大部分学生都喜欢上历史课,喜欢听历史故事,但真要让他们记住历史时间,熟悉历史事件.理解历史观点.恐怕喜欢的人就少了。历史教材内容庞杂,背的记的特别多,如果学生死记硬背,不掌握一定的识记技巧.不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想考出好成绩就是非常困难的.一些学生尤其是后进生一听说要考试就害怕。如何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摆在历史老师面前的一大难题。我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在这方面作了一些尝试,取得了一些经验,获得了一点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