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社会资本理论下的网络信息资源流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资本理论是目前社会学领域的热门话题。文章从社会资本理论的内涵入手,阐述了网络与社会资本的交融关系,分析了社会网络关系和结构在信息流动中的具体体现,进而论述了社会资本理论对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启示,以期为社会资源的使用和管理提供一个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张轶炳  李斌 《情报科学》2013,(1):21-25,30
分析和研究网络信息的传播规律,需要我们结合网络信息传播的实际,综合运用人类认识世界的科学方法论和理论成果,分析问题、解释现象、探究规律。通过观察和研究,我们发现网络信息与物质世界中的微观粒子运动有着诸多共性。借鉴量子理论的思想和成果,分析网络信息及其相互作用的基本特征,能够有效解释现象、探究规律。指出网络信息具有量子性、波场性、相干叠加性、不确定性及可预言性等特性。  相似文献   

3.
社会资本是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它可以使企业在内外部的社会关系网络中获得竞争优势。社会资本植根于社会网络与社会关系之中。社会网络分析强调了人际关系、关系内涵及社会网络结构对社会现象的解释。本文对社会资本和社会网络的概念、理论及在组织中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社会网络理论与开放获取具有紧密的关系,几种代表性的社会网络理论,即弱关系理论、强关系理论、网络结构理论、社会资本理论、网络交换理论都可为开放获取提供理论指导.社会资本理论可用来解析开放获取的动力问题;弱关系理论、强关系理论可用来解析开放获取的合作问题;网络交换理论可用来解析开放获取的连接问题;网络结构理论可用来解析开放获取的控制问题.  相似文献   

5.
在突发事件中,“满天飞”的网络谣言会引发“次生灾害”,严重影响政府的应急处置;大多数网民主动识别谣言,才能阻断谣言扩散的网络通道。本文运用计划行为理论、风险感知理论、社会资本理论和威慑理论,构建突发事件中网络谣言识别行为意向影响因素的概念模型,并通过网络渠道收集调查问卷,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网民的态度、社会资本,惩罚的确定性、严厉性和敏捷性显著正向影响突发事件中网络谣言识别行为意向;网民的社会资本显著负向其感知风险,网民的感知风险显著正向影响其态度。  相似文献   

6.
在对企业社会资本进行回顾的基础上,将网络中企业社会资本划分为内部社会资本与外部社会资本两种类型,以此构建了"网络关系—内外部社会资本—技术创新"理论模型,并以珠三角地区四个产业园区的916家民营企业为调查对象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网络关系对内外部社会资本和企业技术创新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内外部社会资本在网络关系和技术创新绩效之间均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此外,研究还探讨了企业规模和研发投入对于网络关系、内外部社会资本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的影响,并讨论了相关理论贡献与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7.
网络资本:硅谷群发展的核心能力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硅谷创造了高科技发展的奇迹 ,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做出了各种理论解释 ,本文试图利用网络资本理论分析硅谷的发展进程 ,并构建了聚集创新网络模型。指出硅谷的成功在于建立了良好的产业网络体系 ,网络资本是硅谷的核心能力 ,网络资本管理是硅谷群成功的关键。政府宏观经济政策和管理是高技术园区发展成功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8.
吕朝辉  程子恒 《情报杂志》2021,(1):150-156,164
[目的/意义]遵循网络舆情演化规律开展高质量的信息治理,是有效化解重大疫情防控中网络舆情事件的必然选择,也是对重大疫情防控精准化、科学化水平的重要检验。[方法/过程]基于弹簧运动的受力原理,借助系统动力学及营力系统理论建构一种“弹簧”动力模型,用以描述信息压力、信息支持力、信息驱动力、信息阻滞力等内外营力的相互作用,以及这些作用力在网络舆情蓄力生成、反弹加速、异化驱动、减速终结等四个动态演进阶段的各自表征。[结果/结论]重大疫情防控中网络舆情的信息治理策略应从前置端口环节守住信息传播“关口”,从中间过程环节打造数字治理格局,从后置反馈环节强化网络舆情监管。  相似文献   

9.
刘雅文 《情报科学》2005,23(9):1310-1313
在资本运营中信息十分重要,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资本运营的成败。而信息不对称问题又是资本运营中信息问题的关键,因而,解决信息不对称条件下资本运营过程中信息问题也就成为了资本运营成功与否的关键。由信息不对称而引起的信誉约束、逆向选择与道德陷阱等问题在资本运营中显得特别突出。所以,以信息不对称为中心来探讨资本运营过程中的信息问题,这既是现代金融经济学尤其是现代企业投融资理论的一个发展方向,也是信息经济学在金融经济学中的实践应用。  相似文献   

10.
基于资源依赖和社会资本理论,运用2008—2014年中国上市公司全网络,研究高管学术资本、企业网络位置和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1)高管学术资本对企业创新能力具有积极影响;(2)高管学术资本有利于企业获取网络"声望"和"权力";(3)企业网络"声望"和"权力"对创新能力具有积极影响,且在高管学术资本和创新能力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4)相对于低政府资本,在高政府资本情况下,高管学术资本对企业网络"声望"和"权力",以及企业创新能力关系有更显著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1.
韩鹏 《未来与发展》2010,33(12):42-45
10年西部大开发促使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取得可喜成绩,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的后续发展何去何从,如何克服现存瓶颈,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需要从深层理论上进行分析研究,探明思路,得以启示。在市场经济中,资本的有效运动是特色优势产业自行良性发展的重要依据。在资本增值属性的约束下,不断构建和完善资本运动所依存的载体、打造良好的资本运行软环境,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推动资本运行自行节约资源、保护生态是必然选择和归宿。  相似文献   

12.
联盟协同优势创造的二维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斌  孟琦  张铁男 《软科学》2007,21(2):5-7,19
通过对战略联盟以及竞争优势相关理论研究的总结,基于价值网思想,依托于企业资源、能力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构建战略联盟协同优势创造理论模型,从联盟关系协同和联盟网络关系协同两个维度对战略联盟竞争优势创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mpirically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ocial capital accumulated among network members and the performance of learning networks in terms of their ability to enhance knowledge sharing among network members. A network level perspective guided the sampling strategy adopted for this survey involving 150 members of 16 European learning networks. Hierarchical multiple regression and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ling were employed to investigate the inter-relationships between dimensions of social capital and knowledge sharing in learning networks. The results reveal that social interaction and cognitive social capital are positively and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knowledge sharing in learning networks. Social interaction is also shown t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shared vision and shared language (i.e. cognitive social capital) in learning networks. This paper sheds further light on the inter-relationships between different dimensions of social capital from a network (rather than firm) level perspective, and contributes to emerging theory on the antecedents to, and assessment of, performance in learning network entities.  相似文献   

14.
姚瑶  徐燕 《科研管理》2014,35(10):33-40
产业位势与社会资本虽在企业创新理论中受到广泛重视,但尚未在中国经济背景下得到实证。从网络理论视角来看,他们实际分别反映了企业所处网络体系的高度和广度,并在企业创新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上海、浙江两地高科技企业的问卷实证,本文分析产业位势与社会资本如何影响创新意愿对创新绩效的积极性。结果发现,由于社会资本的高成本性以及高产业位势滋生的自大效应,使他们对高创新意愿企业带来积极作用同时,也造成了负面作用。更为重要的是,数据显示,社会资本与产业位势的不均衡发展更将使得创新意愿越强的企业,业绩越糟。它们的协同发展与配合,才是创新型企业的培育之道,过高的创新意愿,并不能带来企业成功。  相似文献   

15.
谢海峰 《学会》2011,(9):28-33,47
以信任、互惠规范、公民参与网络为特征的社会资本理论与慈善事业有着内在的逻辑关联性,文章从这三个方面分析当前我国慈善事业发展中的不足,发掘与重构慈善事业发展中的社会资本,以促进我国慈善事业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基于社会网络理论,研究在缺乏有效劳动力市场机制的情况下,农民工的关系型求职对其工作不安全感的影响关系,重点关注农民工个体社会资本的调节作用。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共收集到14家建筑施工企业305个有效样本。研究发现:农民工的关系型求职对其工作不安全感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关系;农民工个体社会资本(网络规模、网络成分和网络资源)对其关系型求职与工作不安全感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与拥有较低社会资本的农民工相比,拥有较高社会资本的农民工其关系型求职对工作不安全感才具有显著影响关系。最后,针对研究结论的启示和意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利用CV source数据库2003年1月1日到2012年12月31日的数据,运用Probit回归模型,检验了基于同类资源间累积性和相似性匹配理论的联合投资伙伴选择问题。研究发现:在专业化程度(或网络位置)资源方面,风险投资机构选择高于自身专业化程度(或网络位置)的机构,进行资源累积性匹配,可增加联合倾向;在资本规模方面,低资本规模的风险投资机构无论是选择高资本规模水平的伙伴,进行资源累积性匹配,还是选择与自身资本规模水平相似的伙伴,进行资源相似性匹配,都能增加联合倾向。  相似文献   

18.
The strength of strong ties in the creation of innovation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Katja Rost 《Research Policy》2011,40(4):588-604
There is an ongoing debate in innovation research as to which type of social capital is more conducive to innovation: structural holes as proposed by Burt or network closure as proposed by Coleman. Although Coleman focused on the quality of relationships, Burt argued that the structural configuration of relationships was more important. I argue that, instead of being alternative substitutes, Burt's social capital theory complements Coleman's theory. More precisely, I demonstrate that, in the presence of strong ties, weak network architectures (structural holes or a peripheral network position) leverage the strength of strong ties in the creation of innovation. This implies that weak network architectures have no value without strong ties, whereas strong ties have some value without weak network architectures but are leveraged by this type of structure. Th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innovation research tends to overestimate the impact of weak network architectures in the creation of innovation. By pointing to the necessity of strong ties, the results may be of particular interest for research on open innovation. They suggest that open innovation will not work if closed innovation principles are pushed bac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