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初中生辅导》2012,(9):F0003-F0003
保罗·塞尚(1839--1906),法国著名后期印象派画家,被认为是现代西方绘画的先驱,西方现代画家称其为“现代艺术之父”或“现代绘画之父”。他追求表现形式的创新,色彩和造型、节奏和空间均订新的探索。塞尚对物体体积感的追求和表现,为“立体派”开启了不少思路,其独特的主观色彩大大区别于强调客观色彩感觉的大部分画家。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典哲学《周易》中的“象”、“数”、“理”阐述了意象的审美特征,以及在形态、空间、色彩、韵律等层面上的意象性,其所赋予中国绘画的审美与艺术构思表现的特色,即意与象的统一说。意象是主观与客观的辩证统一,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一心物统一思想的展现,它囊括了中国传统艺术的精髓,成为中国绘画不可动摇的法则。  相似文献   

3.
色彩是绘画艺术中的重要因素,不论是写实性绘画还是表现性绘画,色彩的形象塑造都是完成艺术形象的主要途径。作画者对色彩的感觉和表现,构成了色彩的内涵。在教学中要善于教会学生掌握色彩的内在本质特征,培养学生运用色彩表现自我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着重论述绘画色彩的自觉阶段,从自发到自觉的过度中,学生要把握好时间性,避免感觉“认同”现象的发展,超越感觉的“趋平”现象,以尽量保持高职教育阶段对绘画色彩的感觉、感情和想象力的优越性,进而达到对绘画色彩的高度自觉。  相似文献   

5.
本是作拟出的《论绘画中的线》一书的“导言”和“结语”。作把绘画艺术中的各种视觉因素称之为“线”,并且以各自主要的表现力归属为“结构线”、“意象线”、“速写线”等八种类型。章关于“线”的理论及其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不无创见和说服力。读可从章所附的《速写线》一节中体会到这一点。  相似文献   

6.
《广西教育》2010,(20):F0003-F0003
保罗·塞尚是法国著名画家,是后期印象派的主将,从19世纪末便被推崇为“新艺术之父”。也有些人尊称他为“现代绘画之父”。他对物体体积感的追求和表现,为“立体派”开启了不少思路,其独特的主观色彩大大区别于强调客观色彩感觉的大部分画家。  相似文献   

7.
色彩在整个宇宙中的呈现是一个千变万化的现象,它们吸引着孩子们如痴如醉地对色彩美感进行创造表现,但每一个孩子对颜色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教师不能用现成的绘画色彩知识对孩子进行灌输。而应该从多种途径对孩子进行色彩启发和色彩视觉训练,充分挖掘每一个孩子对色彩的敏感度,培养他们的色彩感觉。  相似文献   

8.
王晓强 《考试周刊》2011,(21):23-24
本文以凡高的绘画色彩,以及其色彩风格所表达的主观情感为研究重点,分析了其色彩风格和当下图像处理的关系,并通过实践性作品展现了凡高绘画色彩在图像处理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王鲲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6,21(3):144-145,150
绘画的抽象性是相对于绘画的具象性而言的,它不以逼肖对象为目的,而是以高度概括、提炼的形态,产生一般具体物象所不具备的价值。因而这种不尽逼肖对象的形象反而比具体物象更富有含义。西方绘画抽象性形态有其演变的过程,古典绘画的抽象性形态主要是“形式的理性化”,现代绘画的抽象性形态主要是色彩的情感化和线条的情感化,让艺术家的主观个性赋予艺术品以独特的光彩和魅力。随着科技与社会的发展,西方绘画的抽象性也将随之发展,其在绘画中的作用与地位将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0.
拼贴和色彩运动是立体主义绘画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绘画特点和技巧,它体现了20世纪初艺术家们从根本上重新理解世界的要求。对人类零碎生活经验的重新整合同样也是诗人艾略特的美学追求,在《荒原》中得到了完美再现。《荒原》的拼贴手法主要通过剪辑和内嵌材料两种方法来实现;色彩从另一个侧面展示了《荒原》的象征魅力。  相似文献   

11.
色彩在绘画中是比较重要的表现元素,如今,人们在绘画中追求色彩的主观思想和情感的表达,追求色彩的能动性,为了更好地在绘画中驾御色彩,表现更好的视觉效果。这种主观色彩的引用可以使得绘画更有主观性的表达,文章本着主观色彩在绘画中的应用,以西方现代派绘画中主观色彩的体现和带给我们的视觉印象予以论证。  相似文献   

12.
形与形之外     
陈郢 《培训与研究》2003,20(4):105-107
人们对绘画艺术的早期认识是:绘画艺术的任务就是用线条和色彩记录下艺术对象在某一瞬间的状态。在此值得一提的是东晋名大画家顾恺之,他正式建立了中国古典绘画理论中的“形神论”。第一次鲜明的提出了“以形写神”的观点,正确地处理了“形”和“神”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3.
脂评本《红楼梦》运用了大量的绘画理论术语,在有效地阐释文理的同时,也增加了评点本身的审美色彩,这是脂评显著的艺术成就。脂评在继承前代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把更多的画论术语借用到小说评点,这与古人的诗性思维特征是一脉相承的。同时脂评的成就依赖于《红楼梦》文本本身,以大观因为背景作为人物生活的环境和曹雪芹“以文绘画”的文路,都为脂砚斋评点时能运用如此多的绘画理论术语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14.
一、教材分析 《色彩给人的感觉》是人美版九年义务教材小学美术第九册第九课的内容。这一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感受色彩,区别色彩的冷暖倾向,使学生能正确合理地在绘画和生活中使用色彩。  相似文献   

15.
色彩是绘画作品中流动的生命之音。几千年来,当中国艺术家以其独特的审美观照方式、醉心于追求绘画接近于“心境”的艺术表现力时,水墨这一重要载体便自觉不自觉地融入到了中国绘画的色彩结构中去了。但是由于受人画思想的影响,人们对水墨的色彩功能与意义还缺乏必要的、充分的认识,本针对这一现象,粗浅地论述了水墨作为中国绘画的一个主要色彩所具有的虚拟功能与化涵盖力,以其为现代中国绘画艺术的创新寻找一条值得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印象画派是传统绘画向现代绘画的过渡,是传统艺术和现代艺术的分水岭,标志着新艺术的开始。印象派在色彩表现上打破了“固有色”概念,科学客观分析色彩关系,创立了全新的色彩体系。印象派对我国的美术教育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色彩是绘画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段。从色彩的发展史来看 ,绘画的不同时期 ,为了突出其艺术风格 ,色彩的使用都是受到一定制约与限制的。现代主义绘画的主题是“自我表现”,在色彩的运用上主张摒弃一切“自然色”,把主观表达放在首位 ,形成了现代主义绘画自由、主观、个性鲜明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8.
在英译王维山水诗的过程中,如能将山水画的绘画因素考虑进去,便可以更好地再现原诗的意境,达到“意美”.文章将分别从散点透视、色彩对比、点染这三个绘画技巧方面对翁显良先生英译王维山水诗《鸟鸣涧》的文本进行分析,旨在说明绘画技巧的借用可以渗透到山水诗英译甚至是古诗英译的方方面面,不失为指导文学翻译的一个新方向,具有深远的艺术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9.
色彩是绘画中十分重要而富有魅力的艺术语言,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感觉能力,色彩诉诸感觉触发情感、激励想象。在人的一切活动中,对色彩最终评定都以视觉和知觉为最显著的形式特征。因此,如何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色彩的本质特征、色彩的象征意义和色彩使人产生的不同情感反应显得尤为重要。初中七年级上册第三课《向日葵》就是以此为教学目标的初中阶段的第一节色彩课。如何刨设特定的教学情境,使教学内容充满趣味性,让学生直观形象、色彩绚丽去感受体验。合理运用电教媒体在这里显得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色彩是绘画中十分重要而富有魅力的艺术语言,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感觉能力,色彩诉诸感觉触发情感、激励想象。在人的一切活动中,对色彩最终评定都以视觉和知觉为最显著的形式特征。因此,如何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色彩的本质特征、色彩的象征意义和色彩使人产生的不同情感反应显得尤为重要。初中七年级上册第三课《向日葵》就是以此为教学目标的初中阶段的第一节色彩课。如何刨设特定的教学情境,使教学内容充满趣味性,让学生直观形象、色彩绚丽去感受体验。合理运用电教媒体在这里显得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