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后朦胧诗潮主要是指寻根诗歌和新生代诗歌。寻根诗歌试图从古老的文化传统寻求价值依托,但却难以为继。流派众多的新生代诗歌的主流则在解构主义的狂欢和叛逆中陷入了虚无主义的无底深渊。另外,还有一些新生代诗歌的边缘诗人则以更为个人化的方式,走向了理想主义和唯美主义的道路。  相似文献   

2.
朦胧诗对传统诗歌艺术规范的反叛和变革,追求思想与艺术上的审美自由,为诗歌创作提供了新鲜的审美经验。朦胧诗由传统诗歌对客观世界的模仿走向了对人的内心世界的表现,讲求陌生化,延长知觉的过程,突出审美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产生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朦胧诗,自其产生之时就褒贬不一。在本文中,笔者将朦胧诗回归到历史长河中,结合"古今中外"张力结构理论,具体阐释其相交于中国传统诗歌而言反叛与集成的表现。笔者认为朦胧诗是特定历史时期背景下,新表现手法与传统诗歌手法完美结合后绽放出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4.
产生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朦胧诗,自其产生之时就褒贬不一。在本文中,笔者将朦胧诗回归到历史长河中,结合"古今中外"张力结构理论,具体阐释其相交于中国传统诗歌而言反叛与集成的表现。笔者认为朦胧诗是特定历史时期背景下,新表现手法与传统诗歌手法完美结合后绽放出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5.
朦胧诗     
杜家和"文革"结束不久,中国诗坛上出现了一种新的风格的诗歌,被称为"朦胧诗",代表性的诗人主要有食指、北岛、顾城、舒婷、杨炼、江河、梁小斌等。他们受西方现代主义诗歌影响,借鉴一些西方现代派的表现手法,表达自己的感受、情绪与思考。多数朦胧诗的诗人在"文革"期间已经开始"地下"写作,"文革"结束后写作逐渐转入"地上"。  相似文献   

6.
20世纪80年代中期兴起的后朦胧诗,具有西方后现代主义的特征。消解本质中心、还原事物本原,解构崇高、反传统、精英文化,语言游戏等是后朦胧诗后现代特征的主要体现。但中国的后朦胧诗创作的背景不具备西方的后现代主义的后工业社会背景,加上民族文化心理机制中的理性实践精神制约,使得后朦胧诗只接受后现代主义的表面特征,或者说是后朦胧诗对西方后现代主义形式的误读而产生了后朦胧诗创作。  相似文献   

7.
朦胧诗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派诗歌,在精神内涵上它继承了传统诗歌,其与青年现实主义诗歌的一致性,即强烈的现实精神、现实主题,以及它所受到的革命浪漫主义诗歌的影响,即相信未来、乐观主义的精神等明确地昭示了它的传统性。思想内涵的现实主义精神才是朦胧诗的主要价值和基本特性。  相似文献   

8.
关于朦胧诗的终结问题,许多评论家都作过一定的探析,但大多停滞于诗歌的外部而失于客观.本文试图依托朦胧诗相关文本及创作主体的心态,以及西方文艺理论诸如巴赫金的"狂欢化诗学"及海德格尔关于诗与思的论述去观照朦胧诗.朦胧诗人善于思索现实生存的虚幻性而表达对真实生存的向往,这是一代人精神的隐喻性的表达,也是其成就一批经典诗歌的诗学根据.但是朦胧诗人过多地为"生存"而构建诗歌,忽视了本真的诗意而被搁置于哲学的海滩.本文试图从思大于诗这一症结为切人口去分析朦胧诗,并力图为当下诗歌寻找一个可能性的发展出口.  相似文献   

9.
朦胧诗在对传统通感手法继承的基础上,又加以改造、创新,既丰富、发展了传统诗歌的通感手法,同时也是对陷入僵化的当代诗歌语言的冲击与改造。  相似文献   

10.
本文着重考察20世纪80年代中期出现的“后朦胧诗”呈现的反文化的倾向,以及表现出的回归诗歌与生命本体的自觉意识。真正个人化的主体意识的复现、拆解深度模式的诗学追求、口语化的语言狂欢,是“后朦胧诗”反叛性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1.
1970年代末,朦胧诗以异端的呐喊给那个时代带来了难得的思想冲击力。朦胧诗的命名表达了当时诗歌的外在美学特征,暗示了当时诗歌创作环境的艰难,而且展示诗歌内容揭示了人内心的隐秘、直接指向心灵的品读的特质,命名在这些意义上很好地传达了它自身的涵义。但是当时代过往,朦胧本身的含混意指使得其之后的诗歌在某些方面难以逃越它的美学牢笼,成为新诗歌发展的桎梏。回到朦胧诗命名的现场,考察朦胧诗命名的内涵、直击命名活动本身,可以清晰地触摸诗歌发展的脉搏,有益于对当代诗歌发展的困境进行更好的思索和考量。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的后朦胧诗是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一直延续到90年代的诗歌创作,创作主体包括第三代诗人以及90年代倾向于"个人化写作的"诗人群。朦胧诗退潮以后,一批更加年轻的诗人,以断裂的姿态挥别朦胧诗人的诗学追求,他们竭力摆脱朦胧诗带给自己影响的焦虑,撕碎有寄托的描红者的身份,致力于开拓一片自由的诗学园地。这群诗人对诗歌的热情,对诗歌创新的追求,对创作表现出的虔诚,在我们这个文学已经失去轰动效应之后的时代里是值得追忆和怀念的。本文试图梳理朦胧诗以后当代诗坛的流派、代表诗人,以及他们的创作和理论,在游动的悬崖上观看后朦胧诗"喧哗与骚动的风景",倾听夜莺在那个时代的歌唱。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的后朦胧诗是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一直延续到90年代的诗歌创作,创作主体包括第三代诗人以及90年代倾向于“个人化写作的”诗人群。朦胧诗退潮以后,一批更加年轻的诗人,以断裂的姿态挥别朦胧诗人的诗学追求.他们竭力摆脱朦胧诗带给自己影响的焦虑,撕碎有寄托的描红者的身份,致力于开拓一片自由的诗学园地。这群诗人对诗歌的热情.对诗歌创新的追求,对创作表现出的虔诚,在我们这个文学已经失去轰动效应之后的时代里是值得追忆和怀念的。本文试图梳理朦胧诗以后当代诗坛的流派、代表诗人,以及他们的创作和理论,在游动的悬崖上观看后朦胧诗“喧哗与骚动的风景”,倾听夜莺在那个时代的歌唱。  相似文献   

14.
舒婷作为“朦胧诗”的主将不可避免地被卷入了“朦胧诗”论争中,并且被推至论争舞台的中心,对舒婷诗歌的批评集合了当时“朦胧诗”论争中双方关注的焦点和议题。论争双方在关于“朦胧诗”的“懂与不懂”、基调与格调、自我表现等议题中涉及到的对舒婷诗歌的既有所借重也有所排拒或避讳的态度,体现了双方对“朦胧诗”批评的艰难和尴尬的境况。  相似文献   

15.
朦胧诗潮的流变过程证明了诗歌与生命的亲缘关系;特定的人文环境让朦胧诗的创作印证了人类共有的生命经验;朦胧诗不只是一个诗歌流派,它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文学思潮;生命、思想、精神的解放也促进了诗歌艺术的分流与革命;文学与生命是同构的,源于生命、尊重生命才是一切写作的基本状态.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古代的艺术殿堂中,诗歌始终象一颗璀璨的明珠,放射出经久不衰、灿烂夺目的光彩。朦胧诗歌作为诗歌长河中的一条支流,历经漫漫岁月,其存在的价值是不可轻视的。我们完全可以这么说,我国古代朦胧诗歌的萌蘖,是与我国社会历史和诗歌艺术自身以及人们的审美心理结构不断发展分不开的,朦胧诗歌发展的历史,就是它不断创新日臻完善的历史。  相似文献   

17.
马亚颖 《考试周刊》2014,(53):18-19
时至今日,关于朦胧诗的论争浪潮早已平静,但是它的文学史价值却不应因"事件"的远去被淡忘,朦胧诗在文学历史的艰难时刻,灵敏地把握住现实政治、社会变革与诗歌发展的复杂变局,表现出富有创造和探索的精神,这对当代中国诗歌的探索及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朦胧诗十年论争涉及的文学问题的广度和深度都是空前的,还有论争产生的影响也是广泛的,如今要站在历史高度上重新审视这场朦胧诗论争。本文主要就朦胧诗争论过程中意象运用方面和自我表现方面及朦胧诗论争立场方面的分歧进行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18.
"朦胧诗"的兴起与新文化运动之间相隔了一段时间的距离.但新文学传统中作为重要思想范型的内容如"人的文学"、"立意反抗"等,在时隔半个多世纪后.仍然在"朦胧诗"中得到再次显现.文章即从以上两个方面阐释了"朦胧诗"中显现的新文学传统因素和两者之间的必然联系.  相似文献   

19.
朦胧诗曾经像一个自由的精灵,翩翩飞舞于上世纪80年代的天空,划出了一道道诗意的弧线。二十多年过去了,回望诗坛,朦胧诗的身影依然楚楚动人。如今,朦胧诗已经走上了文学讲堂,走进了中学语文教材。朦胧诗是指以一代青年为主体的当代早期先锋诗歌运动,崛  相似文献   

20.
1979年,一大批青年诗人登上诗坛,他们的创作引起了诗坛的关注和惊讶,如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致橡树》,梁小斌的《雪白的墙》、《中国,我的钥匙丢了》等等。后来在关于这类诗歌的讨论中,有人把这些思想深藏、感情隐稳、形式颇为怪异的诗作称之为“朦胧诗”。在一时找不到更准确、更恰当的词语来概括这类诗作时,“朦胧诗”的提法便被沿用下来了。80年代,朦胧诗在人们的议论纷纷中以自己特有的姿态向前发展,终于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得到社会普遍的认可。正如诗评家所指出的:“时间最终将证明,20世纪70年代后半期中国出现的诗的变革运动,其意义是深远的。”其实,朦胧诗的诞生绝非偶然,它是时代的必然产物。“十年动乱”结束后,中国文学创作进入蓬勃发展时期,小说和报告文学影响尤其大,戏剧也有起色,但诗歌相对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