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莫高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佛教艺术宝库,现存洞窟700多个,其中有彩塑和壁画的洞窟492个,彩塑2400多身,壁画45000平方米,木构窟檐五座。  相似文献   

2.
敦煌莫高窟创建于公元366年,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存492个洞窟有壁画45000多平方米,彩塑2400多身。这些壁画和彩塑,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世界艺术的一颗明珠。千余年来自然的和人为的危害,使敦煌壁画遭受了损伤和破坏。许多壁画大面积脱落,部分壁画、彩塑褪色、变色严重,加之壁画的粉层龟裂、起甲,地仗酥碱、发霉、虫蛀等病害的存在和发展,威胁着壁画的长期保存。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日趋频繁及旅  相似文献   

3.
敦煌莫高窟     
《课外阅读》2012,(5):66-67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朝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现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  相似文献   

4.
莫高窟早期三窟属于敦煌石窟保存有壁画和彩塑的最早期洞窟,包括第275、272和268等窟。在文献调查的基础上,本文采用无损多光谱分析技术和介入性的剖面分析与X射线衍射分析技术,对这些洞窟的壁画和彩塑制作材料进行了调查和研究。  相似文献   

5.
(一) 安西榆林窟属于敦煌石窟群,位于甘肃省安西县城西南75公里处的山谷中,洞窟开凿在榆林河东西西侧的砾岩山崖上,东崖现在30窟,西崖现存11窟,共41窟。洞窟开凿年代一般认为从唐代延续到清代,但现在洞窟没有明代的。洞窟壁画和彩塑多为唐宋作品,也有一些西夏、回鹘、元代的。近两年的合作考察中,我们确认了几处回鹘蒙文题记,本文释读的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6.
《课外阅读》2013,(11):67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位于吐鲁番市东45公里火焰山下,木头沟西岸的悬崖上。凿有洞窟83个,现存57个,其中有壁画的40多个,总面积1200平方米,是吐鲁番现存石窟中洞窟最多,壁画内容最丰富的石窟群,是新疆境内较大的佛教石窟寺遗址之一。  相似文献   

7.
莫高窟     
《小学生导读》2021,(4):F0002-F0002
我国四大石窟之一。位于河西走廊的甘肃省敦煌市,俗称千佛洞,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历史最长久、内容最丰富、保存最完好的佛教和石窟艺术宝库。  相似文献   

8.
莫高窟壁画病害中,有颜料变色、褪色、脱落等。这种病害有相当部份是由于解放前白俄和游人在窟内生火做饭、烧炕取暖的烟熏所致。烟熏严重者,壁面一片漆黑、烟垢层厚。据统计,莫高窟现存烟熏病害洞窟29个,壁画1110平方米,彩塑39身,影塑130身。廿多年来,我们对烟熏壁画作了一些试验性的治理,收到一定的效果.现将我们所进行的试验性治理及七十一窟重点清洗试验介绍于后:一、初步试验:50年代末,我所工人豆占彪同志曾用清水对七十一窟北壁的部份烟熏较轻的壁画表  相似文献   

9.
肃南皇城大湖滩石佛崖石窟属于甘肃省河西中小石窟群之一,现存8个洞窟,残存唐代塑像与壁画遗存以及西夏或元代重修的壁画遗存。  相似文献   

10.
莫高窟壁画病害中,有颜料变色、褪色、脱落等。这种病害有相当部份是由于解放前白俄和游人在窟内生火做饭、烧炕取暖的烟熏所致。烟熏严重者,壁面一片漆黑、烟垢层厚。据统计,莫高窟现存烟熏病害洞窟29个,壁画1110平方米,彩塑39身,影塑130身。廿多年来,我们对烟熏壁画作了一些试验性的治理,收到一定的效果。现将我们所进行的试验性治理及七十一窟重点清洗试验介绍于后: 一、初步试验: 50年代末,我所工人豆占彪同志曾用清水对七十一窟北壁的部份烟熏较轻的壁画表层作过清洗,洗出经变画中思惟菩萨数身。  相似文献   

11.
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4题。(20分,每小题5分)莫高窟位于甘肃敦煌市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东麓崖壁上,上下五层,南北长约1600米。始凿于366年,后经十六国至元十几个朝代的开凿,形成一座内容丰富、规模宏大的石窟群。现存洞窟492个,壁画45000平方米,彩塑2400余身,飞天4000余身,唐宋木结构建筑5座,莲花柱石和铺地花砖数千块,是一处由建  相似文献   

12.
3、甘肃敦煌莫高窟莫高窟俗称千佛洞,既是东西方贸易的中转站,也是宗教、文化和艺术的交汇处。洞窟、壁画、彩塑、飞天、唐宋木结构建筑、莲花柱石和铺地花砖等是  相似文献   

13.
敦煌壁画的布局是适应洞窟性质的需要而设计结构的,早期洞窟内有中心塔柱,柱的四面开龛安置佛的四相、八相等内容的彩塑,这是为了佛徒“右旋”绕塔观像的需要。到了隋唐时期,洞窟多为四方形,窟室比较宽敞,窟顶为倒斗形藻井,正龛内造像,龛  相似文献   

14.
内容摘要:瓜州榆林窟位于瓜州县锁阳城镇境内,现存洞窟42个,保存壁画5000m~2,彩塑200多身。榆林窟壁画存在酥碱、起甲、空鼓等病害,而这些病害的存在与崖体中水盐运移有一定的关系。为了查明榆林窟崖体中水、盐分布特征,特在榆林窟第6窟窟顶东侧崖体中开挖一口深10m的探井,调查了榆林窟崖体地层特性,以及崖体砂砾岩中水分含量和盐分含量。榆林窟洞窟所在崖体为中更新统酒泉组砾岩,其中含水率在0.55%—2.94%之间,平均含水率为1.79%;崖体砾岩中阴离子以SO_4~(2-)和Cl~-为主,阳离子以Ca~(2+)和Na~+为主,易溶盐总含盐量平均为0.16%。通过对榆林窟崖体砾岩中水盐分布特征的分析,可以为榆林窟壁画保护提供盐害防治依据。  相似文献   

15.
《广西教育》2007,(7C):85-85
在甘肃省敦煌市鸣沙山东麓的崖壁上,长长的栈道将大大小小的石窟曲折相连,洞窟的四壁尽是与佛教有关的壁画和彩塑,肃穆端庄的佛影,飘舞灵动的飞天……庄严神秘,令人屏声敛息。[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敦煌石窟     
卢永琇 《历史学习》2008,(9):F0002-F0002
敦煌石窟,是敦煌地区石窟的总称,包括敦煌市的莫高窟、西千佛洞、瓜州县的榆林窟、东千佛洞、肃北县的五个庙石窟。敦煌莫高窟,位于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的鸣沙山麓。它开创于前秦建元二年(366),历经北凉、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朝代,营造时逾千年,现存洞窟735个,窟群南北长1680米,分南北两区。至今保存有彩塑2000余尊,壁画45000平方米。是我国最早被定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石窟。  相似文献   

17.
敦煌壁画中的民俗资料概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敦煌壁画中的民俗资料概述谢生保法国思想家拉法格在《财源及起源》一书中说:“宗教是古代风俗的贮藏库”。敦煌莫高窟是当今世界上历时最长、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它经历十个朝代,历时一千六百多年,至今保存492个洞窟,两千余身彩塑,四万五千余平...  相似文献   

18.
一敦煌为彩塑之最中国彩塑历史悠久,五千年前的红山文化女神庙雕塑、秦俑、唐三彩等,都是知慧的结晶。彩塑中的彩色泥塑最难保存,初唐的就已罕见。敦煌石窟保存了北朝到唐以后一千多年的大型彩塑。33米高的彩色泥塑是现存最大的珍品,堪称彩塑之最。它和美丽的壁画相结合,成为迷人的艺术。  相似文献   

19.
1.前言敦煌莫高窟位于中国西北戈壁沙漠中,雨量稀少,气候非常干燥。由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492个洞窟的45000m_2的壁画和2400身彩塑像基本完好。但是,整个石窟开凿在易风化的砾岩崖体上,又经历了千百年各种自然因素的侵蚀破坏,目前壁画的各种病害屡见不鲜,其中龟裂壁画,是敦煌壁画保护修复的主要研究课题之一。根据莫高窟气候干燥的特点,过去我们采用聚醋酸乙烯乳液和聚乙烯醇溶液加固龟裂壁画,经过二十多年,加固效果较好。我们选择了聚醋酸乙烯乳液、聚乙烯醇和ParaloidB—72以  相似文献   

20.
线的感悟     
正20世纪80年代初,我在读大学期间有幸亲历山西永乐宫临摹壁画。面对三清殿场面壮观、色彩斑斓、"满墙风动"的壁画,震撼激动之余曾突发奇想,如果把壁画中满墙翻飞舞动的线条抽掉,会是什么样子?没有了线条,壁画还会是"紧劲联绵"、富于动感和张力吗?线条的魅力究竟是什么?头脑中有着太多的疑惑。几年后赴敦煌朝圣,拜谒饱览了历代洞窟壁画和彩塑,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