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纪念清初教育家、思想家颜元,继承其教育思想,弘扬其实学精神,河北省博野中学于2005年11月树立了一尊颜元大理石雕像。雕像位于U字型教学楼之U字中间,随U字开口方向背东面西,周围是花池。雕像由主体、基座、立座、底座四部分组成,以颜元半身雕像为主体,而雕像又以头像为主,面容慈祥且不失深邃与威严,再现了先生教育家之神韵、思想家之风采。以先生生年确定立座以上高为1635毫米;以先生卒年确定立座高为1704毫米;雕像底座高370毫米与身基座高301毫米,寓意为在先生诞辰370周年和逝世301周年之际后学树雕像深切缅怀之。立座正…  相似文献   

2.
陈宜禧先生献身祖国铁路事业的事迹遐迩闻名。他是建筑新宁铁路的倡议人、主要投资者和集资人,并身兼总理与总工程师等职。他以倾家之财,尽心竭力地建成我国第二条民办铁路——新宁铁路。孙中山先生赞誉他为“有卓见而能干”的人杰,邑人则称颂他为“怀公益”的“新宁实业之导师”。  相似文献   

3.
性格的悲剧     
一代大儒荀子平生有两个最得意的学生,一个是韩非,一个是李斯,韩李都是中国历史上出类拔萃、赫赫有名的人杰。韩非“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集法家思想之大成,为文化宗师和思想巨匠;李斯则足智多谋,有经天纬地之才,辅佐秦  相似文献   

4.
正在上海市徐汇区一处传统和现代风格相结合的建筑群间,矗立着一座中山先生的雕像。80年来,先生坚定的目光见证了一代代医护人员秉承"以病人为中心"的精神,救治病患。而雕像前往来穿梭的人群中,有很多是不远千里、抱着最后一线希望来沪求医的患者。这里就是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由中国人管理的第一所大型综合性  相似文献   

5.
不见岳 《求学》2023,(3):28-29
<正>雕像是凝固的艺术,每座雕像背后都有一段深沉的故事。雕像也是校园景观的一部分,更承载着学校的历史,积淀了学校的精神文化。除了这些功能,名人的雕像还是学生考试前的精神支柱和“许愿池”,每到考试前,就是雕像们最“忙”的时候——忙着接受学生的“拜一拜”,保佑学子们顺利通过考试。  相似文献   

6.
本文强调了区分历史人物与文学形象的必要性,认为作为历史人物与作为文学形象的曹操在人生历程、性格复杂、毁誉参半方面等诸是相同的,而在政治定位、道德评判、历史影响等方面却是不同的。历史上的曹操是治世之能臣,被誉为人杰,得以流芳千古;小说中的曹操是乱世之奸雄,被演义为恶魔,以至于遗臭万年。  相似文献   

7.
金秋10月,丹桂飘香。在西安华山论剑归来的金庸,来到浙江嘉兴一中拜祭老校长张印通先生,并和嘉兴一中的学生们进行交流。金庸少年时,曾经就读于嘉兴省立中学(嘉兴一中的前身),因此他永远怀念老校长张印通先生,并为其在校园里建起了一座雕像,以感念他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依然不忘教育兴国,力争为学生们安放下一张平静的书桌。在老校长的雕像前,年近80岁的金庸深深地鞠躬,  相似文献   

8.
迟子建 《新读写》2011,(2):48-49
俄罗斯的教堂,与街头随处可见的人物雕像一样多。这些雕像多是这个民族历史中各个阶层的伟大人物。大理石、青铜、石膏雕刻着的无一不是人物肉身的姿态,其音容笑貌,在各色材质的雕像中如花朵一样绽放。至于这躯壳里的灵魂去了哪里,那只有上帝知道了。  相似文献   

9.
米开朗基罗是人类历史上杰出的艺术大师,他无论雕刻或绘画,速度都很慢,总是花许多时间在那里沉思、推敲、琢磨,力求作品的完美。有一次,友人拜访米开朗基罗,看见他正为一尊雕像做最后的修饰。然而过了一段日子友人再度拜访,看见他仍在修饰那尊雕像。友人责备他说:“我看你的工作一点都没有进展,你动作太慢了。”米开朗基罗说:“我花许多时间在整修雕像,例如让眼睛更有神、肤色更亮丽、某部分肌肉更有力等等。”友人说:“这些都只是一些小细节啊!”米开朗基罗说:“不错!这些都是小细节,不过把所有的小细节都处理妥当,雕像就变得完美了。”(摘…  相似文献   

10.
我们的民族是一个智慧的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文明历史的民族。她给我们留下了最丰富、最宝贵的精神财富。精选的语文课文昂扬着很多向上的民族精神,让我们感悟、奋发。在语文教学中,我和学生一起接受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教诲,体会屈原“忽奔走以先后兮,得前王之踵武”的美好心愿,谛听了屈子“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感叹,领略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公之风采,又与范仲淹先生同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共同抒发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伟大情怀。我…  相似文献   

11.
史传文学中偶尔会出现虚构现象,这些虚构往往是史家有意为之。钱钟书先生认为,这是因为信史难征,史家不免设身处地,代古人而言。但有些细节仍未交代清楚。首先,历史的不可再现性决定了历史与历史文本之间必然会有距离。其次,历史的虚构是以史实为依据的推理。同时,也有史家价值观的寄托。从这些角度,我们能够更有条理、更为清晰地来看待历史的虚构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2.
20年前和一位同学在杭州西湖游历时拜谒了秋瑾墓碑,曾留下一韵“见了秋瑾碑,不觉西施美。”7月15日是她的忌日,想以此文表示对她的思念与凭吊。“生应当人杰,死亦为鬼雄。”秋瑾是当之无愧的女英雄。她不仅是我们这些无名之辈心目中的偶像,首先是“国父孙中山”先生崇拜的偶像。1912车12月10日,  相似文献   

13.
石上的旁观者 华托的绘画里如实反映出18世纪的雕像风潮。取材自古代神话的雕像广泛布置在富裕人家的宅室庭院里。经过华托的手,这些雕像似注入了生命般,赋予画面生动的情感。他笔下的雕像多半是半身像和以角柱为台座的头像,如《阿列奇诺和奥列丽娅》里所见,雕像们冷眼旁观自己周围的爱情嬉戏。  相似文献   

14.
在哈佛大学行政大楼前,矗立着约翰·哈佛的雕像,上悬美国国旗,像基镌刻着3行字:“约翰·哈佛”、“建校者”和“1638”。但是,这3行字里却隐藏着3个著名的“谎言”。谎言一:这个雕像并非以约翰·哈佛本人为蓝本。当年哈佛先生并未留下照片,后来建雕像时,只好按照人们的想像,找了一个年轻英俊的小伙子做模特儿。谎言二:哈佛大学虽以哈佛命名,但哈佛并非最早的建校者。哈佛大学的前身叫“剑桥大学”,后来改名为“哈佛”是因为身为建校委员会成员之一的查理斯城执行长官哈佛先生,他把自己财产的一半和一个图书馆捐献出来,学校为了感谢和纪念他,…  相似文献   

15.
吕思勉先生的一生,勤奋述,诲人不倦?对于历史教学,先生一直有其独到的见解,认为治社会学是治史学的第一要义:而先生的历史教学实践也自成一格,课内他讲求“高深之学理,以浅显之言出之”,课外乐于和学生定期晤谈,考试命题则倡导以理为主。先生的历史教学思想和教学风范,当为后世楷模。  相似文献   

16.
方仙风 《教育文汇》2010,(10):59-61
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歙县,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故乡。这里,以传承行知精神而闻名的教育单位有陶行知纪念馆——陶馆;徽州师范学校;安徽省行知学校——陶园。行知学校校园里有一座陶先生的雕像,还有一处景点为陶园。学校创办30年来,一直秉承陶行知先生“求真、生利、创造”的办学思想,在浓厚的学陶师陶氛围中构建“面向人人、校企育人、生利成人”的职教“行知模式”,培育一批批“生利成人”的新时代陶子。因此,称之为陶园乃名至实归。  相似文献   

17.
元末肇建于晋江华表山麓的草庵,原系华化摩尼教——明教的庙宇,迄今仍完整保存当年该教信徒所崇奉的摩尼佛石雕像,为当今世界独一无二。该庙宇与雕像早在20世纪50年代已为中国学者所发现并确认,国际学术界也早已认同。1991年2月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海上丝绸之路考察团曾到草庵考察,尔后,草庵便被宣传成该考察团之大发现。本文还原晋江摩尼教草庵发现的历史真相,认为这一宝贵历史遗迹的发现认定,应归功于中国诸前辈学者,尤其是泉州学者吴文良先生。  相似文献   

18.
对于茅盾这样一位有着不平凡的经历,著作丰赡的作家,他在世之时和过世之后,研究者都曾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去接近他、认识他,但由于“接近”和“测试”的方式方法不同,在所得到的同时,常常隐显着一种失落感,人们总感到缺少点什么。尤其是对今天许多青年朋友和文学爱好者来说,他们需要一座茅盾的雕像,希望我们传记作家能够说明茅盾这位“一代文豪”作为普通人的内心动机,需要了解他的精神世界。而这方面又恰恰是多少年来所“缺少”和“失落”的。李广德先生的《一代文豪:茅盾的一生》填补了这个空白。尽管他自谦此书为“有关茅盾生平事迹的故事”,而非“一部茅盾全传”。可以说该书为茅盾的传记研究作了拓荒的工作,一座雕像在李广德先生之手诞生。  相似文献   

19.
建立引智“绿色通道” “太湖明珠”无锡是江南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建城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无锡自古物产丰富,富庶江南.是中国著名的“鱼米之乡”.这里风光具山水之胜.共河湖之美,兼人工之巧。20世纪以来.无锡更以工商业闻名于世.素有“小上海“之称。  相似文献   

20.
以专带博,以博辅专钱仲联我出身于封建士大夫家庭,早年受旧学的影响较大。我中学毕业后进入无锡国学专修学校,那是一所书院式的学府,校长唐文治以桐城派古文、宋儒理学教授学生,也兼教文字音韵和词章之学。曾派我和同学五六人到苏州从曹元弼先生为师,研究《仪礼》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