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环球寻味记     
正家人若能在一起,在哪里都是团聚。有人情温暖的存在,异乡便也成为故乡。西班牙,人们假期出行热度最高的几个国家之一,是我们今年寻味之旅的目的地。我在去这个国家前,它冲突与融合的历史对我来说只是一堆枯燥的文字,但没有什么比对菜市场的观察更能让我对那些无趣的史实加深印象的了。在瓦伦西亚的中央菜市场,我在一排排精心布置如艺术作品的摊档前流连忘返,耳边传来我的烩饭烹饪课老师的讲解:橄榄油是西班牙人做菜的基  相似文献   

2.
茶联寻味     
题镌于玉楼琼阁、园林亭榭、庙观寺庵、山门牌坊的各类楹联,遍及华夏大地,它们是中华民族耀眼夺目的文化瑰宝。而遍布神州南北的茶馆、茶楼、茶亭、茶园里的茶联,不仅美化了饮茶环境,也增添了品茗的情趣。细细地寻味,不失为咏赞中华千年茶史的绝唱、弘扬古国茶文化的颂歌。  相似文献   

3.
《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中介绍了我国最早的书籍:“就是把竹子、木板劈成同样长度和宽度的细条,然后削平表面,在上面用毛笔写字,……有的把竹简和木牍用麻绳、丝绳或者皮条串编起来,叫做‘策’,也可以写作‘册’。这个‘册’字多像在几片竹简中间,穿上了一条绳索的样子。”汉字最初就是用描摹实物形状的方法造出来的,叫做象形字。反过来,富有创造性的作者又极其巧妙地用字形的形象性摹状事物,使  相似文献   

4.
新课标背景下,高年级语文理解性内容明显增多,教学内容对学生思维的全面和情感的体验有了更高的要求,不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一下子完美的解决问题。同时,学生的个体意识明显增强,身心的发展正处在由幼稚趋向自觉,由依赖趋向独立的半成熟时期。他们的独立意识增强,开始有独立见解,但也更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不乐意发表不够成熟的意见。这是高年级语文课堂上冷清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食过返寻味     
自从微信里加的留学生越来越多以后,我发现了一种很有趣的现象——无论男女,大家都很喜欢发食物的照片,并且通常会配这样一句话:“留学就像新东方,厨艺逐年见长。”  相似文献   

6.
在一些报刊上,常会发现成语中的错字,有的还错得十分耐人寻味:娇柔(矫揉)造作——“矫”是使弯的变成直的,“揉”是使直的变成弯  相似文献   

7.
九月初九是中国的一个古老的传统佳节——重阳节,九九重阳节,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所以在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  相似文献   

8.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人们愈来愈注重数学能力的培养。从定理的证明、公式的推导和变形,图形的性质以及挖拙课本习题的潜在功能,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寻根就底勇于探索的思维品质。笔者欲通过对图形三角形内角平分线的性质及应用的探  相似文献   

9.
书声琅琅,是一堂优质语文课的重要特征之一,朗读技巧的习得必须在反复训练中才能掌握。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创设灵活多样的朗读训练与指导,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  相似文献   

10.
<正>舌尖五味,人生百味。人的一生有许多的味道,我童年的味道就是甜牛奶的味道,甜蜜幸福。我小时候是与外婆一起生活的,外婆是云南人,在丽江开了家客栈,所以从小我算是很有口福的人,吃了很多云南当地的特色菜肴,从此就被孩提时的味道所吸引。成为一名寻味者——一家私家厨房的掌勺人成了我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正>道家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土地的规律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所以,人们吃饭也该顺应这个规律。春天,阳气升腾,可以吃点儿阳气旺盛的东西,比如香椿、柳芽等带嫩芽的食物;夏天,万物蓬勃,恣意生长,可以吃点儿带叶子的蔬菜,因为生机都在植物的叶子上;秋天,营养聚集在成熟的果实上,则要吃些果实;冬天,大地进入休眠状态,这时就  相似文献   

12.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和谐发展”.教学实践已表明,无数成功的教学,一切深受学生欢迎的课,无不体现了一个“美”字,“美”也无处不影响着学生的情感、智慧和身心的发展.那么,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充分地体现出美呢?  相似文献   

13.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李商隐有些诗涉及极为复杂的多种境界,代表不同层面的真实。其中最值得注意的就是《锦瑟》,这首诗引起太多的争论,各人的意见却大相径庭。历代诗论家对该诗的解说可谓洋洋大观,但意见却莫衷一是,甚至相互抵牾。有乐志说、悼亡说、恋情说、自伤说、寄喻说、论诗说,还有人认为若穷尽诗意则无味,主张不要深究。如明王世贞在《全唐诗说》就说:“不解则涉无谓,既解则意味都尽。”梁启超也认…  相似文献   

14.
读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可以品味一首诗就是"意与境二字而已",《语文新课程标准》也给小学古诗的学习提出了要求,即学习古诗要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不断提高审美情趣和品味古诗的能力。在实际教学中,语文教师需思考并探究如何发挥作用,让学生爱上古诗并能自己学会品味。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语文核心素养的落实要求我们分别从语言、思维、审美、文化四方面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培养,基于此高中语文阅读也被提到越来越重要的位置,然而寻踪探源却不见高中语文阅读之真味。本文意在探析应试教育下高中语文阅读的失味现象,论述如何正视阅读,寻求其本来色彩之回归。  相似文献   

16.
《乡下人家》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的一篇课文。文章以房前屋后的空间顺序为主线,穿插春夏秋三季、白天傍晚夜间的时间脉络交替描写,勾勒了乡下人家自然和谐、充满诗意的田园生活,也赞扬了乡下人家热爱生活、善于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装点家园、装点生活的生存状态。学习本文,一是引导学生领略乡村生活的恬静亲切,感受作者对田园气息的向往,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之情;二是在阅读中学习作者用最平凡的事物,刻画最独到的特点的写作手法。前段时间笔者执教了《乡下人家》第一课时,本课时的教学重、难点是引导学生随文章娓娓的叙述,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盎然的画面,感受田园生活的诗情画意。  相似文献   

17.
总结评价寻味升华──霍懋征语文收课艺术例谈张汉清,张笃平成功的语文课堂教学不仅要有引人入胜的开头,而且要精心安排恰到好处的煞尾。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注重开讲艺术,较少涉及收课研究。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霍懋征的收课颇具特色,为我们提供了艺术范例。一是总结式。...  相似文献   

18.
19.
有声的语言固然能打动人心,而无声的语言却具耐人寻味的魅力.读罢都德《最后一课》(初中语文第二册)的每一位读者,谁不在心中深深地、长久地印着韩麦尔先生那痛苦的背影和那无声的手势?——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他说,“我——我——,”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他转身朝着黑板,……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这是一个多么痛苦的背影,多么震撼人心的场面!在这“最  相似文献   

20.
“以意逆志”是一种鉴赏诗文的方法,语出《孟子·万章上》。文中有这样一句:“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意思是说,理解诗、欣赏诗的人,不能用表面的意思理解字词,要看说话的情景;不能用个别字义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而要用自己的经验和想法揣测诗人的本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