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学英语课文教学不能老是只满足于使用传统的课文授课法。那样极易使中学生感到枯燥无味。我们探讨了一种中学英语课文教法:二步法,现将我们的做法叙述如下。第一步整体教学中学《英语》课本中,无论哪篇课文都有主题思想以及为这一主题思想服务的情节、句型、词汇等。发掘这一主题思想;发掘围绕这一主题的情节;发掘表述这—情节的句型、词汇,应该是中学英语语言教学的主要目的,亦是中学英语课文整体教学的一个必要途径。进行这一步教学的具体方法,有下列三个程序:1.问题这个程序是注重于学生口语的整体教学,它是在学生充分预习课文的基础上,由老师准备好涉及课文内容主要关节的问题在课堂上向学生提问。问题应是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然后由学生将所有问题的答案串联在一起,组成段落大意或中心思想。有时老师准备的问题亦可事先打印好发给学生,让学生的预习有目的地进行。2.翻译→分段,总结段落大意→归纳中心思想→分析写作特点这个程序是一种原则上由分散到集中的方法。课文的生词和朗读处理完毕之后,便由师生共同研讨课文的整体译文。为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所学课文或检验学生对所学课文的理解程度,翻译无疑是一  相似文献   

2.
在讲读课文的过程中,常常要接触中心和中心思想;在指导学生写文章的时候,也常常要确定中心和中心思想。所谓“中心”,就是文章的核心内容,也叫做重点内容,或叫主要内容。如记人的文章所写的主要人物及其经历的主要事情;记事文章所记的主要事件等。“中心”是侧重于文章的内容而言的。所谓“中心思想”,是指文章通过所写的主要内容(即中心),而表现出来的思想观点或思想感情。“中心思想”也可以叫做“主题思想”或“主题”  相似文献   

3.
【考点解读】《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要求能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及作者的观点态度,考查的是鉴赏评价能力(E)。《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补充说明》把这一考点界定为能鉴赏文学作品的主题思想及其表现。2005年湖南省高考命题将这一考点以写作不少于300字的赏析短文形式出现。这种一出现就受到普遍赞誉的命题形式是2006年高考命题的首选方式。鉴赏文学作品的主题思想,首先要分析文章的写作思想,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即将文章的整体内容和文章的主题思想用简明的语言表达出来;其次要分析概括作者寄托于人、物等方面的情感…  相似文献   

4.
每个训练组都有各自的训练重点,但点点相通,大体上形成一个序列。教学中既要把握重点,还应当注意前后联系,保证教学的连贯性,发挥知识的内在功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第七册第六组教材的训练重点是“练习概括中心思想”。概括课文中心思想的基础是对课文主要内容准确完整的理解,所以在教学本组中的每篇课文时,需要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前面第二组中“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和第四组中“从内容中体会思想”等阅读基本功,通过语言文字逐步加深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然后再根据课文的主要内容概括中心思想,掌握概括中心思想的基本要…  相似文献   

5.
散文是文学中的一种体裁,在全国新编的中学语文课本中,散文的份量不少,把散文教好,这是当前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一项任务.下面谈谈有关散文教学的几个问题.一、掌握中心思想,讲清重点难点中心思想(或主题思想)对于文艺作品来说,是艺术形象所表现出来的思想的核心,是作品思想内容的灵魂,也是作者创作意图或目的的集中反映,因而也是读者提高认识最有成效的思想营养.文学作品教学的一项首要任务就是通过形象分析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掌握和分析好文章的中心思想,对于散文教学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6.
一般人认为:文学作品的主题是“指通过作品中描绘的社会生活所表现出来的中心思想,故又称主题思想。”(《文学的基本原理》,以群主编)。这种观点完全抹煞了文学作品主题中的情感因素,是不符合文学创作的实践的。我们认为:情感是构成文学作品的一个重要因素,主题的涵义应当包含情感。茅盾在谈《幻灭》三部曲的写作时说:“《追求》的基调是极端的悲观……我承认这极端悲观的基调是我自己的,虽然书  相似文献   

7.
板书作为课堂教学和课文内容的一面镜子,构思新颖巧妙的板书,具有深化理解,便于记忆,提高教学效果等重要作用。这里仅以《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为例,谈谈板书设计的方法。 首先,明目的。 板书是教学活动的一面聚光镜,透视出了课文的中心思想和教学目的。所以在设汁板书时,教师首先要吃透教材,明确课文的中心思想和教学目的,然后根据课文的中心思想和教学目的设计板书。 其次,抓重点。 板书要求简明扼要地体现中心思想,所以设计板书必须抓住课文中的主要内容。如,《我的叔叔于勒》一文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于勒挥霍家产、菲利普夫妇憎恨;于勒经商  相似文献   

8.
掌握课文的中心思想,是小学八册语文阅读训练的重要项目之一。中心思想是课文的灵魂和统帅,掌握了课文的中心思想就标志着对课文有了全面的、深入的、本质的理解。如果学生读了一篇课文,只知道它的主要内容,那他的理解还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感性的认识上,还没有把握住课文主要内容的内在联系,其阅读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因此,小学八册语文教材的编者在本册的介绍中指出:读一篇课文“不仅要了解主要内容,而且要掌握中心思想。”  相似文献   

9.
主题和题材     
主题和题材是构成文章的最基本的要素。任何文章,都不是无所谓而写的,是“专为影响人”的。作者总是把自己的基本主张和写作意图,通过他的文章,直接或间接地表现出来,以达到影响人的目的。这就形成了文章的主题。主题就是文章里表现出来的基本思想。在论说文中,主题也叫中心思想或中心论点,它是通过作者对提出问题的分析论证,直接告诉读者的。在文学作品或一般记叙文中,主题也叫中心思想或主题思想,它是通过对人物、事件和环境的叙述描  相似文献   

10.
阅读课,特别是分析课的板书,要力求揭示出课文的中心思想以及作者表达中心思想的构思方式,以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指导学生写作。对于两课时才能分析完的长课文,板书要注意前后衔接,或者是一个设计分步完成。《卖火柴的小女孩》两节分析课的板书,我是这样设计的:  相似文献   

11.
编读微信     
正同学微话题●为什么我有许多写作的灵感,却写不出来呢?———姜系雨小编留言:还记得上海文艺出版社副总编、莫言作品的主要编辑曹元勇曾说:"中国式教育总是让我们寻找主题思想,这就忘了文学作品首先是个语言艺术。"可能你想表达的"中心思想"有许多,却缺少了对每个句子、每个用词的构思。  相似文献   

12.
<正>1.通过揭示中心思想来探究内隐之情。有不少课文的中心思想都是反映某种思想感情的,如《麻雀》一课,通过叙述老麻雀保护小麻雀奋不顾身的故事,表现了老麻雀无私忘我的母爱。教学时可以从直接揭示中心思想入手,返顾全文来体验这种情感。让学生熟读课文,分析中心思想,想想课文说了一件什么事?从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老麻雀对小麻雀有怎  相似文献   

13.
在语文教学中分析诗歌作品.我们往往习惯于从作品的活生生的内容和形式中概括出理性的、抽象的“中心思想”或“主题思想”。再加以模式化地表达,似乎这样概括出来的抽象判断就是作品的意蕴。这种意蕴分析的教条化、图解化倾向。热衷于指向作品的社会政治意义。文学作品的意蕴,有社会的、政治的、道德的意义,有现实的、历史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文章的重点,通常是指它的中心思想,或者叫主题思想。它是作者通过文章内容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或认识等等。中心思想是全文的统帅,在写作中,我们对材料的取  相似文献   

15.
每逢学习一篇新的课文,笔者都要求同学们在预习时,首先要找出能集中体现课文题旨,表现课文脉络的重点词句来。然后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讨论与归纳。这些词句实际上就是课文中心思想的体现,是课文的闪光点和精髓,也就是我们在教学中常说的“文眼”。只要把握住了“文...  相似文献   

16.
这组课文侧重于读的训练,逐步培养学生掌握文章中心思想的阅读能力。通过本组课文的教学,使学生明确掌握文章中心思想的基本途径是: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概括中心思想。所谓中心思想,就是作者通过整篇文章所表达的认识看法、思想感情,即文章通过人物、事件等的描述来揭示所要提出的问题、指明的问题、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六年制小语第九册第六单元训练重点是如何“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其主要篇目为《伟大的友谊》。这篇课文歌颂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在长期的共同奋斗中,在创造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伟大友谊。通过该课文的教学,要让学生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并弄清什么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初步掌握概括文章中心思想的基本方法。这就是该课文的教学重点。如何体现这一教学重点?本单元的“读写例话”向学生介绍了“在掌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一  相似文献   

18.
蒋蓉 《湖南教育》2002,(18):36-36
阅读教学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语文教学的质量,关系到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目标能否如期实现。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仍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1.机械的程式。不管课文体裁、风格、难易程度、语言表达方式如何,教学步骤往往是:第一课时教学生字新词,分段概括段落大意;第二、三课时逐段讲读课文,然后概括中心思想,小结写作特点,进行课后练习。教学程序机械、单一。2.繁琐的解说。不少教师惟恐学生对课文理解不深透,在课堂上不厌其烦地对词语、句子意思、写作背景、故事情节、人物性格、主题思想等进行讲解、说明,把课文分…  相似文献   

19.
中心句,是体现文章主要内容或中心思想的句子,它往往在课文中起画龙点睛的作用。读课文时,找出了中心句,就能比较准确地领会文章的中心。那么,怎样找中心句呢?  相似文献   

20.
在上《草原》这一课和学生一起讨论问题时,我故意讲了这么一句错话: “读了《草原》全文后,我想,既然课题是‘草原’,课文的中心就该是课文的第一节,因为这一节是描写草原景色的。同学们同意我的想法吗?”稍停,一个优等生站起来发言了:“应该先确定中心思想,后确定重点,不能根据课文题目来确定重点段。”我佯作争辩:“那好,我先确定中心思想:本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