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蒋介石早年与帮会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06年4月,蒋介石十九岁时,第一次东渡日本,在东京结识了陈其美(字英士)。陈其美在革命思想影响下,为反抗清政府早于1903年在上海参加了清帮,“是清帮中的大字辈”。①陈与蒋志趣相投,关系密切,于1908年介绍蒋加入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同年,陈又介绍蒋加入了清帮。②辛亥革命爆发后,陈其美由上海绅商及会党代表拥戴为沪军都督,蒋介石受陈委派,组织“先锋敢死队”。这是一支以会党分子为基础的武装力量。蒋率此武装参加光复杭州之役。该役得力于洪门信  相似文献   

2.
唐生智是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爱国将领.他早年加入同盟会,投身民主革命,在辛亥、护国、护法、北伐、讨蒋、抗日等革命活动及战争中,先后和叶开鑫、吴佩孚、张学良、冯玉祥、蒋介石、日寇打过大仗,而唯独没有与共产党所领导的红军、解放军作过战.抗日战争胜利后,他拒绝帮助蒋介石打内战,隐居家乡,潜心办学.后来在共产党地下党组织的帮助下,毅然走上了革命大道.湖南解放前夕,他在共产党的直接引导下,做了大量反战促和的工作,为团结湖南地方势力,策动国民党高级军政人  相似文献   

3.
汪精卫和蒋介石,这两个权力欲和领袖欲极强之人,在现代中国的政坛上,演出过多起分分合合的闹剧。汪蒋交恶,可以说在大革命时期就始开其端。本文所述,即为这一时期汪蒋争斗的一个梗概。一汪的失宠与蒋的崛起在蒋介石面前,汪精卫是可以称得上国民党的党国元老的。早在1905年留学日本时,汪精卫就加入了孙中山创立之同盟会,并成为起草同盟会章程的八成员之一。同盟会成立之初,下设三部,汪精卫任其中最出风头的评论部议长,同时兼任机关报《民报》的主笔。以《民报》为阵地,汪精卫在短短的几年内写下了不少风靡一时的反清檄文,在著名的革命党人与保皇党人大论战  相似文献   

4.
邵瑞彭是民国时期著名的词人、学问家,曾担任国内多所知名大学教授。他早年投身政治,曾加入同盟会和南社。1923年,他因揭露曹锟贿选而声震海内。无论是他的诗词创作还是学术著作,都备受时人称赞。但这样一位高风亮节的文士,却因研究的空白而逐渐湮没不闻,关于他的生卒年和晚年在开封的生活状况更是众说纷纭,本文即试图解答这一迷惑。  相似文献   

5.
邵瑞彭是民国时期著名的词人、学问家,曾担任国内多所知名大学教授。他早年投身政治,曾加入同盟会和南社。1923年,他因揭露曹锟贿选而声震海内。无论是他的诗词创作还是学术著作,都备受时人称赞。但这样一位高风亮节的文士,却因研究的空白而逐渐湮没不闻,关于他的生卒年和晚年在开封的生活状况更是众说纷纭,本文即试图解答这一迷惑。  相似文献   

6.
今年五月十八日是辛亥革命烈士陈英士先生在上海殉难六十八周年.陈英士,又名其美(1877—1916),浙江吴兴(湖州)人.生于富商家庭.他家兄弟三人,兄陈其业,号勤士,从商;弟陈其采,号霭士,日本海军学校毕业.曾在湖南当过统带.他排行第二,早年习典当业和丝业.中日甲午战争后,他激于时愤,离开了故乡典当,奔赴救国运动的中心上海,参加革命活动.1906年,他到日本学警察,加入孙中山先生创立的同盟会,投身民主革命.1908年回上海,任记者.在上海联络东南各省  相似文献   

7.
斯诺的蒋介石观值得研究。他对蒋介石的看法恰好与当时在中国的美国人相反,美国反蒋时,他同情和期待蒋,美国人同情蒋介石时,他开始厌恶蒋。美国人支持蒋介石时,他呼吁抛弃蒋。本文对1928—1931年斯诺对蒋认识的转变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8.
蒋介石作为重要历史人物,曾对辛亥革命作出过一定贡献。辛亥革命前他追随孙中山先生,投身同盟会,辛亥革命中,他参与了光复杭州、编练反清队伍的活动,当然也犯有同室操戈的严重错误;辛亥革命后,他继续为反对袁世凯出力。蒋介石可以说是一个有影响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当然他后期逆时代潮流而动,残杀共产党人,出卖民族利益,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否定他前期为旧民主主义革命立下的一定功绩。  相似文献   

9.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期间运用马克思主义矛盾论学说,科学分析现状而得出的正确政治策略。它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而是党进行艰苦斗争的结果。大体上经历了“抗日反蒋”、“逼蒋抗日”、“联蒋抗日”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抗日反蒋”,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35年“八一”宣言发表前.1931年,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九·一八”事变。蒋介石下个东北军,“绝对拖不抵抗主义”。第二天,日本轻易地占领了沈阳、长春等20多座城市,不过四个多月,东北三省全部沦陷。1932年,日寇又发动了“一·二八…  相似文献   

10.
1961年美台间围绕联合国中国代表权问题和蒙古加入联合国的问题,龃龉不断,反复交涉。蒋介石为了维护台湾当局的中国正统地位,本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原则,对肯尼迪政府态度强硬。肯尼迪政府出于政治上遏制中国的目的与台湾当局在阻止中国获得联合国席位问题上高度共识,但在具体策略上则不乏分歧,最后以一张"空头支票"换取了蒋介石的妥协。这表面上似乎是蒋强硬政策的胜利,但掩盖不了美台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1.
当前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问题的研究,一方面取得了重大成绩,另一方面随着研究的深入,也提出了不少新问题,出现了一些不同的看法,有待进一步解决。本文就以下几个问题作个简要的评述。(一)、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过程的阶段划分问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到底划分为几个阶段?当前史学界大致有五种不同意见:第一种划分,是传统的三阶段,即从九一八事变到1936年5月党发表“五五通电”,为反蒋抗日阶段;从“五五通电”到西安事变,是逼蒋抗日阶段;从西安事变到1937年9月,是联蒋抗日阶段。这种划分,是以党对蒋介石政策的变化为标志,有党的文献作依据;而对  相似文献   

12.
《集宁师专学报》2015,(4):34-38
中原大战之后,李烈钧对蒋介石及其政府非常不满,认为国民党内部的分裂责任主要在蒋介石,故支持冯玉祥在北方倒蒋。长城抗战之后,李烈钧对抗日有了新认识,认为抗日救国惟有团结在蒋介石周围方有希望,而冯玉祥却仍力谋倒蒋。对于冯玉祥领导的察哈尔抗战,李烈钧一方面予以支持,一方面对政府表示理解,从整个局势出发,还是力劝冯玉祥下野南行与蒋介石合作,这才是李烈钧的基本政治态度。  相似文献   

13.
1936年“西安事变”发生后,南京政府群龙无首,陷入一片混乱之中,在如何解救蒋介石的问题上,内部分裂为主和派和主战派。史学界一直认为,主战派何应钦出兵西安是置蒋介石生死于不顾,企图杀蒋后取而代之,真实意图是杀蒋而非救蒋。本文认为:正如以宋氏家族为代表的主和派并非诚心拥护中共和平解决方案一样,何应钦力主出兵西安也非杀蒋自为,前者是政治上的妥协,后者是军事上的声援,目的都是为了尽快救蒋出陕,只是形式和方法的不同罢了。事变当日,南京就收到蒋介石被扣的消息,12日下午至13日凌晨3时,政府要员迅速召开国…  相似文献   

14.
1940年日蒋在香港、澳门的秘密“和谈”,日方代号称之为“桐工作”,又称“宋子良路线”。这次“和谈”在绝对秘密的情况下,持续了近一年之久,是抗战时期日蒋“和谈”中的一次突出事件。本文拟就这一问题作一粗浅论述。抗战时期,日本为灭亡中国,在实施武力征服的同时,对蒋介石政府的政治诱降活动,始终没有间断过。1940年,因其推行“桐工作计划”而使诱降活动达到了高峰。日本之所以主动地开展诱降蒋介石的“桐工作”,同当时日本所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是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15.
汪精卫和蒋介石在大革命时期的政治态度前后多变。尚处幼年的中国共产党未能根据这一情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而推动了对汪、蒋的制约。中共对汪、蒋策略的失误既有自身的原因,也有外在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我党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作了许多艰巨复杂的工作,特别是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分析每个阶段时局的特点和国民党内部矛盾的变化,适时地改变对蒋介石南京国民政府斗争的策略,从而在“七七事变”后实现了第二次国共合作,全国自下而上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完成了抗战前准备阶段的任务。 从一九三五年“八一宣言”我党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到一九三七年四月中共中央“告全党同志书”宣布停止内战的目的已经实现为止,在一年零八个月的时间,我党对蒋介石三易斗争口号,即由“反蒋抗日”到“逼蒋抗日”,最后“联蒋抗日”。这一事实充分表现了我党审时度势,高度的领导水平和领导艺术,是革命的原则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相结合的范例。下面,就三个口号的背景、实质和效果作些浅析。  相似文献   

17.
西安事变后,张学良亲送蒋介石回南京的主要原因是:为了向蒋介石表明真心拥护他,证明他发动事变的真正动机是逼迫蒋介石抗日,并没有害蒋之意;张学良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较深,认为自己发动“兵谏”犯了“以下犯上”之罪,只要全民族能团结起来,一致抗日,他愿亲自到南京接受惩罚;西安事变后,极其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也是促使张学良不得不送蒋介石回南京的一个原因;张学良相信已经建立起来的西北“三位一体”强大的军事政治联盟是握在自己手中的一张王牌,这足以迫使蒋介石放自己返回西安。  相似文献   

18.
逼蒋抗日的方针象一根红线贯穿西安事变的始终,西安事变的发生与解决,是这一方针发展的必然结果。中国共产党接受了张学良将军提出的逼蒋抗日的主张,改变了党的策略方针,张学良将军通过西安事变,实现了通蒋抗日的主张,推动以蒋介石为代表的亲英美集团走上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道路。一、通蒋抗日方针的提出与制定逼蒋抗日的主张首先是张学良将军提出来的。九一八事变前后,张学良执行了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积极拥护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方针,特别是1934年他从德国回国后,“拥护领袖的呼声比别人喊得更高、更响,对于先安…  相似文献   

19.
作者认为日本诱降蒋介石当在侵华之初,而非相持阶段,诱降原因为日本“速决战”的战略需要、蒋的两面性、日“不宣而战”等等,日本诱降失败原因有日本和平条件过于苛刻,有损蒋集团的利益、举国一致拥护抗战、蒋个人较强的民族思想、英美对蒋集团的支持,增强了蒋抗战的信心。  相似文献   

20.
从“四·一二事件”到“七·七事变”十余年间,蒋介石的对日政策经历了试探拉拢、妥协退让以及联共抗日等几个阶段。“不抵抗主义”是蒋介石对日关系的基调,而其形成则始于1928年的“济南惨案”.本文试就“济南五·三惨案”前后蒋日关系的变化及影响作一些浅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