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初中生》2015,(19):34-35
一直以来,如何弄清地球上的生物总量以及它们的全部特性,是现代生物学面临的一大难题.早在250年前,瑞典博物学家卡尔·林奈就将“双名法”(依照对生物种类的命名规则给生物命名的形式,每个物种命名的名字由两部分构成:属名和种加词)引入到生物学中,并且确立了鉴定所有生物物种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2.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普氏原羚(Procapra przewalskii),又名滩原羚、滩黄羊等,属偶蹄目、牛科、羚羊亚科、原羚属。1875年俄罗斯博物学家普热瓦尔斯基在中国内蒙古草原上发现了这一中国特有的动物,“普氏原羚”的名字便由此而来。现仅见于青海湖湖滨地区,是湖滨沙化草原地带的代表物种。普氏原羚的体形略  相似文献   

3.
<正>英国博物学家戴维·阿滕伯勒曾问过:"假如我们的孙辈永远见不到大象,而只能在图画书里看到它们,我们会高兴么?"事实上,全球每天都会失去十几个物种,专家称之为"第六次物种大灭绝"。到20世纪中叶,多达30%至50%的物种将走向灭亡。世界自然保护监测中心的海洋生态学家德  相似文献   

4.
常宝娟 《课外阅读》2010,(12):176-177
达尔文是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1859年他出版了震动当时学术界的《物种起源论》,在书中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从而摧毁了各种唯心的神造论和物种不变论,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奠定了一定的自然科学基础。然而,达尔文从未接受过相关的专业性的教育。  相似文献   

5.
大自然所有的物种都处在一个巨大的和谐与多重的平衡之中,它们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除了植物直接吸收日光能量,通过光合作用奠定了生命传承的初始自养外,其他物种都在“吃”与“被吃”的生物链之中,植物才是我们大地上真正的“普罗米修斯”,正是它们承接了太阳的“天火”,把它逐阶传递给其他物种,养育了全球所有生命,形成了生命链条的生态金字塔.  相似文献   

6.
1859年,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出版,在这本伟大著作中。他还不敢把进化论与人类起源联系起来,只有一句话含糊涉及到人类的进化问题——新的研究将使人们获得许多“有关人类起源和它的历史的新知识”。直到1867年,达尔文才开始撰写《人类的由来》,点明一个石破天惊的话题——人类的进化(图1)。然而,这一思想的提出最早可以追溯到瑞典博物学家林耐(1707~1778),他建立  相似文献   

7.
大自然中所有的物种都处在一个巨大的和谐与多重的平衡之中。它们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除了植物直接吸收日光能量,通过光合作用奠定了生命传承的初始自养外,其他物种都在“吃”与“被吃”的“他养”锁链之中植物才是我们大地上真正的“普罗米修斯”,正是他们承接了太阳的“(?)火”,点燃起地球生命的熊熊火炬,把它逐阶传递给其他物种,养育了全球所有生命纵观整条生命锁链,也许我们并无依据,更无资格界定谁是“害虫”  相似文献   

8.
【总体阅读思考】这是一篇改编文。作者布丰,十七世纪法国著名博物学家、作家、进化思想的先驱者。他研究宇宙和物种的起源,主张生物的种是可变的,竭力倡导生物转变论,并提出“生物的变异基于环境的影响”的原理。他在法兰西学院中宣读的演讲辞《风格论》,提出“风格即人”的著名理论。他著有《自然史》三十六卷。本篇是以《布丰文选》中的“松鼠”一文为依据改编的。文艺性说明文的特点是长于运用文艺的笔调具体生动地向读者介绍说明的对象。换言之,它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性说明,是描写与说明的巧妙有  相似文献   

9.
达尔文鸣雀     
1831-1835年间.年轻的达尔文作为一名不领工资的博物学家随“贝格尔号”环球航行收集动植物、化石标本,为他后来创建进化论打下了基础。在达尔文带回英格兰的标本中.最著名的是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的鸣雀标本,它们后来干脆被统称为“达尔文鸣雀”。传说由于达尔文在加拉帕戈斯群岛看到如此多样的鸣雀才创立了自然选择学说。事实上,达尔文在岛上采集这些鸣雀标本时.  相似文献   

10.
一、讨论薛法根的风格必须追寻他的人格 法国著名博物学家布封曾对风格下过一个定义:“风格是关于人本身的。”他认为。讨论风格不能不讨论人,讨论风格就是讨论人。进而有学者提出:“风格是特殊的人格。”  相似文献   

11.
叶子 《初中生》2010,(1):39-41
人类起源之谜是科学史上的六大悬案之一。早在19世纪,赫胥黎(第一个提出人类起源问题的英国博物学家)根据达尔文的进化论发现,人类的进化过程有“缺环”,即人类不可能直接从猿进化而来。之后日本科学家则明确指出:在猿与人之间应有一种“类猿人”。  相似文献   

12.
开心巧克力     
从前有位博物学家,确实博学多才,人们向他提出种种问题,没有一个是他不知道答案的。 一天,有个小孩对他说:“有一种动物很特别,你肯定不知道它的名字!” “笑话!”学者说,“那动物是什么样的?”  相似文献   

13.
蚯蚓的故事     
为了作好充分的准备。我自己花了很多时间在操场上亲自进行观察,以发现和了解有什么样的植物和动物。我还和孩子们进行了谈话,让孩子们了解作为一名生物学家(原文为“Naturalist”博物学家,博物学家尤指直接观察动植物者。在此,考虑到幼儿教育阶段的特点,译者使用“生物学家”一词——译者注)意味着什么,作为一名生物学家和到户外去跑步玩耍有什么不同。我向孩子们解释:生物学家是一种特别的科学家,他们在户外寻找不同的植物和动物。而且十分小心,尽量不损坏它们的家,不干扰它们的生活。  相似文献   

14.
五十万字的宝贵资料 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达尔文,曾随海军探测船“贝格尔”号进行环球考察,在五年的船行中,作了五十万字的采集和观察笔记。这厚厚的十八本,就是生物进化论的主要原始材料。  相似文献   

15.
【阅读格言】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完善“完形”,需日夜加练。 【语篇导读】 博物学家是与生俱来的呢?还是后天兴趣培养的呢?从我的身上你就能得出答案了!  相似文献   

16.
<正> 近几年,生物科学迅猛发展,各种生物基础理论也竞相争辉。为使各中学生物教学同仁了解生物科学的发展动态,仅向诸位介绍上海大学李难教授最近创立的“互补”学说观点,以助生物教学基础知识的更新与补充。 一、“互补”学说的由来 19世纪中叶,英国博物学家达尔文在论述自然选择学说的进化观点时,由于受马尔萨斯人口论和英国社会残酷阶级斗争的影响,他主要集中阐述了生物界中的互斥关系,即主要表现为互相排斥、弱肉强食等争  相似文献   

17.
谦虚的林耐林耐是瑞典著名的博物学家,他创立了“双名命名法”,把过去紊乱的生物名称统一起来,对生物学的分类作出了重大的贡献。生物界是丰富多彩的。在为数以万计的植物定学名的过程里,林耐没有把自己  相似文献   

18.
博物学家法布尔19岁以优秀成绩从师范学校毕业,他自愿来到卡尔班托拉中学的附属小学任教。这所学校工资很低,“那里的生活方式很朴素,简直有点修道院的味道。”谁能想像,他却在这里创造了“诗意教学法”,并在以后的中学教育生活中得到了进一步发挥。  相似文献   

19.
世界上最大的蝴蝶翅膀的宽度长达30厘米,就像一只鸟,因此有了一个名称叫鸟翼蝶,传说要用箭才能把它射下。曾和达尔文共同提出自然选择学说的英国生物学家华莱士却用捕虫网捕到过它,在名著《马来群岛》中,他如此描述首次捕获鸟翼蝶的情形:“就像预料的那样,我发现它是一种全新的、极为壮丽的物种,也是世界上颜色最华美的蝴蝶之一……这种昆虫的美丽和鲜艳真是无法形容,只有博物学家才能理解我终于捕捉到它时所感到的强烈兴奋。把它从我的捕虫网里取出来,展开那灿烂的翅膀时,我的心开始猛烈地跳动,血液涌上我的脑袋,我感到就要昏厥过去,更像是…  相似文献   

20.
博物学家法布尔19岁以优秀成绩从师范学校毕业,他自愿来到卡尔班托拉中学的附属小学任教。这所学校工资很低,“那里的生活方式很朴素,简直有点修道院的味道。”谁能想像,他却在这里创造了“诗意教学法”,并在以后的中学教育生活中得到了进一步发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