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于志忠 《考试周刊》2009,(41):148-148
耐久跑具有较高的锻炼价值,不仅对学生心肺机能的提高、耐力素质的发展有良好的影响,而且对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勇于克服困难、坚持到底的精神有独特的作用。体育教师要掌握好耐久跑的教学方法手段及特点,科学地做好耐久跑生理指标的评价,遵循耐久跑教学中的基本规律和原则。  相似文献   

2.
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明确指出,要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为了使学生充分得到锻炼,耐久跑是比较适应初中学生的传统项目.对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进行耐力运动能力的训练是比较枯燥,加之有些学生对耐久跑的价值认识不够,影响了教学效果.如何通过耐力跑,提高学生的体质,进一步加强耐久跑素质,使他们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是体育教师面临的难题.笔者结合平常的教学实际,总结出了几点新经验,对提高耐久跑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阚胜利 《考试周刊》2013,(16):132-133
耐久跑是指中、长距离的跑,它是初中体育教学大纲中的主要田径教材之一,具有很高的锻炼价值。练习耐久跑能够提高学生的内脏器官功能,发展耐力素质,提高健康水平,锻炼顽强的意志,培养吃苦耐劳和勇于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但学生对耐久跑项目缺乏兴趣,不愿参加耐久跑练习。针对这种状况,在耐久跑教学中,改变组织形式、评价方法,增强耐久跑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参加耐久跑练习是每个教师都应不断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耐久跑作为中学体育教材中一项重要教学内容,具有较高的锻炼价值,能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责,但是耐久跑教学内容枯燥,生理负荷大,学生害怕上耐久跑课。针对耐久跑中存在的问题,本文试图从耐久跑教学现状、耐久跑教学策略和教学实践等几个方面展开论述,能通过教师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变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耐久跑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耐久跑是周期性大的强度项目。能培养学生持久奔跑的能力和速度耐力,具有较大的身体锻炼价值。但学生对耐久跑项目缺乏兴趣,不愿参加耐久跑练习,针对这种状况。在耐久跑教学中,改变组织形式,评价方法、提高耐久跑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能主动、积极的参加耐久跑练习是每个教师都在不断探索的问题。对此,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6.
<正>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有的学生对耐久跑不感兴趣,甚至有抵触情绪,加之有的学生对耐久跑锻炼的价值认识不足,影响到教学效果。如何在教学中调动这部分学生的积极性,上好耐久跑课呢?我认为在教学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加强。一、解除顾虑要深入浅出地分析,让学生真正懂得耐久跑的健身价值,知道为什么要练耐力跑。随着营养物质摄入量的提高,身高体重增加了,速度和力量素质自然有一定的进步,但是耐力素质却在逐年下降、心肺功能指标下降。  相似文献   

7.
耐久跑教学是学校体育教学中最容易掌握和开展的健身运动,它不受场地、器材、年龄和性别等条件的限制,同时也是《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必测项目。耐久跑对锻炼学生身体,增强学生体质都有重要的作用。耐久跑项目本身的特点决定它也是一项枯燥、单调、极易产生疲劳的运动,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大部分学生对这项运动兴趣不浓,在练习当中或投机取巧,或请假应付,从而影响到耐久跑的训练质量。在多年教学实践中,我总结了一些如何培养学生耐久跑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索提高大学男生耐久跑成绩的有效方法,在昆明5所高校2009级男生的耐久跑教学中随机确立了3个实验组,分别采取侧重于耐力练习、力量练习、速度练习的方法进行实验,探索3种教学方法对提高男生耐久跑成绩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耐力、力量、速度对提高男生耐久跑成绩都有较大作用,且三者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9.
毕宏 《林区教学》2014,(8):106-107
耐久跑是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学生的身体锻炼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由于单调、枯燥、持续时间长、运动强度大的特点及其他多种原因,导致学生对耐久跑普遍存在着厌倦心理。教师应该针对各种影响耐久跑教学的因素,采取趣味性强、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训练热情,使他们由"要我练"变为"我要练",以提高耐久跑的能力,使学生得到有效锻炼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由于耐久跑的形式单调枯燥,因此易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就如何调动学生锻炼的积极性,激发其学习热情,以培养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文章提出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的耐久跑能力。  相似文献   

11.
耐久跑是体育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一种重要手段.耐久跑运动能使心脏功能得到加强,提升呼吸系统的机能,改善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提高身体的抗疲劳能力.经常进行耐久跑,还能锻炼学生勇敢顽强的意志,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和克服困难、坚忍不拔的优良品质.但由于耐久跑练习持续时间长,体能消耗大,如果教师教法和练法单一,往往会使学生产生害怕与厌倦的复杂心理,从而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为此,我认为在教学中应着重通过以下几方面来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2.
戈锋  王峰 《考试周刊》2011,(14):162-163
作者在阅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采用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调查对象为广州某中学八年级女生,目的在于探讨现阶段八年级女生对耐久跑及其与学习关系的认识,以及主观鼓励对学生参加耐久跑运动的作用等问题。研究结果显示,广州某中学八年级女生对耐久跑及其与学习关系的认识还有待于提高,主观鼓励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学生锻炼的积极性,并分析相关原因,以为一线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培养中学生的良好运动习惯,掌握正确的教学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刘占峰 《考试周刊》2012,(40):108-108
耐久跑教学枯燥无味,是学生最不喜欢的一项活动,如何提高学生耐久跑的能力,一直是困扰广大体育教师的问题。本文从阐明耐久跑的锻炼价值入手,采取图形跑、交替跑、变换排头跑、设置环境跑和游戏竞赛跑等几种练习形式,把这一枯燥的教材教出乐趣,教出活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耐久跑能力。  相似文献   

14.
从耐久跑教学要求看,改善学生的心肺功能及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是耐久跑教学的主要目标,耐久跑考核是促进学生积极锻炼及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为了提高其效果,在耐久跑考核课上应做到四个"到位"。  相似文献   

15.
葛成才 《成才之路》2012,(22):57-57
正在众多初中体育教学项目中,耐久跑的锻炼是最为均衡的,但因为其单调、乏味、既苦且累的长途奔跑,导致学生往往对其望而生畏。不感兴趣只是一个原因,更大的原因在于学生不愿意全力去跑,不愿意耗费力气去完成没有学分的体育教学测试,大大地影响了教师完成教学任务。但是,耐久跑能对学生的性格及心理素质起到锻炼和培养作用,又能为学生培养良好的身体素质,所以完成耐久跑具有十分重要的教学意义。众多教师在以往的教学工作中,一般采用布置任务的形式,太过刻板,导致学生敷衍了事。而现在一般是先向学生讲清长跑的锻炼意义,做好思想工作,让其认识到耐久跑的意义,并且让学生明白长跑对自己身体的好处,激发学生兴趣,然后确定教学目标,了解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6.
根据学生的生理特点,通过耐久跑,发展学生有氧耐力,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顽强的毅力和坚持到底、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但在以往的耐久跑教学中,由于教法手段单一、枯燥,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不高。提高学生耐力素质的有效手段则是耐久跑的锻炼,而学习耐久跑技术是学生最为被动、最不愿学习的运动技能。为了激发学生耐久跑的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耐久跑练习中来,体育教师必须针对学生心理特点和项目特点,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17.
耐久跑是一种艰苦的运动项目,需要跑步者具备持久的毅力,良好的体能,还需要一定的技巧,练习过程较为痛苦,在教学过程中会使学生感到厌烦,甚至使学生感受到恐惧,致使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练习效果较差。面对这一现状,如何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到耐久跑的乐趣,将快乐教学法融入到教学中,实现快乐耐久跑尤为重要,是提高耐久跑质量,实现快乐耐久跑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中学耐久跑项目是锻炼学生耐力素质、提高心肺功能不可或缺的体育项目。在面对当下乃至今后中学生娇生惯养,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和毅力,畏惧、抵触耐力锻炼的状况下,如何改进和提高教学方法和手段,真正实现学生身体素质得到提高,意志品质得以磨炼,情感心理得以体验成为广大一线教师不断探索和研究的内容。希望通过"莱格尔"跑在教学中运用和实践的一些心得体会,为同行提供一种耐久跑教学的方法和教学研究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耐久跑是一项有益于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体健康的运动项目,也是新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内容之一。通过耐久跑可以提高学生的心血管系统功能,发展学生的耐力素质,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因此,耐久跑一直是学校体育课必不可少的内容。但是耐久跑又是一项单调枯燥的体育项目,易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如何激发学生耐久跑的积极性,养成坚持锻炼的习惯,最终提高学生的耐久跑能力,是本文主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耐久跑是体育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何使学生更好的参与耐久跑教学,本文主要从如何提高学生参与耐久跑的积极性、如何使学生正确认识耐久跑,以及提高学生积极性的一些具体方法等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