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物体的“热力学能”概念是热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只有正确 理解“热力学能”这一概念,才能深刻领会热力学第一定津。它比较抽象,且易与“热能”、“温度”等概念相混淆,所以讲起来难度较大。下面根据教学实践谈谈我对这个问题的讲述方法。 一、宏观上从“能”的一般定义引出“热力学能”概念 任何一个物体都处于一定状态。以气体为例,其状态主要用压强、温度和体积达三个状态参量表示。当内燃机气缸中高温高压的燃气的压强大于外部压强时可以推动活塞对  相似文献   

2.
《国家级重点技工学校标准》要求“教学工作要坚持文化、技术理论课为专业课服务,专业课与生产实习教学密切结合的原则。”在学校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如何贯彻一个“服务”、实现一个“结合”,这是高级技校教学改革面临的重大课题。近几年来,我校在教学管理体制、教学组  相似文献   

3.
有效教学是教学过程的永远的诉求,国外对有效教学的研究,既有理论的探讨,也有实践的实施。国内学者立足课堂教学,从多方面展开了对有效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但由于在有效教学内涵的认识上的偏差,研究存在着“表面化”、“浅化”、“偏化”和“简单化”的不良倾向,致使有效教学研究的价值不够明确。教学是无中心的,教与学是不可截然分开的,有效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转化过程,其重点不在“教”和“学”,而在强调“有”与“教”,要从单纯注重“效”与“学”的价值取向中解放出来,转向追求教与学自然平衡的教学状态。  相似文献   

4.
数学教学中的“要”指的是教材中针对某一问题所形成的数学纲要:定义、定理或方法;“义”指的是教材中为引出“要”而列举的同一问题的几何意义和物理意义。需要指出的是,此处的几何意义已不再是单纯的数学问题,而是直接的工程问题.因此不妨称之为工程几何意义。教材中由“义”推出了“要”,应用时,以“要”为工程或理论依据解决与“义”同类型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5.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积极调动各种手段,让学生充分参与学习过程,将学生的种种活动纳入语言文字训练的轨道。在“训”字上作文章,也是解决语文教学效率不高的“良方”。“训”的本义是教导、教诲,但对于“练”来说,凡属于教师的一切施教行为(包括观念)都可以说是“训”。基于这一点,教师在教学实施“训”时,应从三个方面去考虑:一是确定“训”的内容。训练内容可以依据大纲有关年级训练的规定与单元重点训练要求来确定,通过分析课文的语言表达特点(包括字、词、句、段、标点等),择取最为精彩的部分作为训练的“范例”。以《朱德…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新课标”出发,立足于个人的教学实践,以《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熵:一种新的世界观》、《听潮》等文章为例,探讨了语文教学的根本问题:“认清教的是什么。”  相似文献   

7.
与社会实践相结合,逐步建立有效可行的“两课”实践教学运行模式。“两课”实践教学可以探索确立课内与课外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重点和一般结合,多层面和多渠道并举、走出去和请进来并举、基地式小分队活动和分散式个人活动并举的特色化的运行模式。例如:在校友集中的地区或与学校有长期合作关系的地区、企业建立基地,形成基地式活动;组建小分队,在整合社会资源和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基础上优化组合,有选题、有项目,最终完成额定计划和目标,形成小分队式活动,使“两课”实践教学形成多种活动形式,点面结合、重点和一般结合、集中和分散结合,从而建立多样化的实践教学模式,促进实践活动有效展开。  相似文献   

8.
汤金娥 《江西教育》2002,(10):21-22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给了我深刻启迪:在思品教学过程中常常看到这样的情景,一些教师上课目的明确,重点突出,教学环节处理得当,但讲课枯燥乏味,课堂气氛沉闷、呆板,犹如一潭死水,学生兴味索然。究其原因,就是缺乏“情”的源头,在于“照着教法办事,做得冷冰冰,干巴巴的”(赞可夫语)。“感人心者,莫先于情。”教学缺少“情”就如同一个人,虽五官端正,却没有“神情”,会给人面黄肌瘦、病弱无力的感觉。为此,经过几年的反复实践、摸索,我改过去思品教学…  相似文献   

9.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经常抱怨学生的基础太差,题目讲了好几遍,还是不会做。笔者认为,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师在教学中没有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数学理解。一方面,传统的教学模式:“定义(定理)——定义的说明(定殚证明)——例题——练习”还足教学的常态。重点在例题、练习的讲解,占课堂教学时间的三分之二,不注重对定义、定理发生过程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经常抱怨学生的基础太差,题目讲了好几遍,还是不会做。笔者认为,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师在教学中没有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数学理解。一方面,传统的教学模式:“定义(定理)——定义的说明(定殚证明)——例题——练习”还足教学的常态。重点在例题、练习的讲解,占课堂教学时间的三分之二,不注重对定义、定理发生过程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
易清 《高教论坛》2003,(3):37-38,49
高校“两课”要提高教学实效,必须以“情”促教:课程导入要以“情”;教学过程(态度、语言、方法、手段)要倾“情”;教学辅导(解惑、作业布置与批改、课后走访)要注“情”。  相似文献   

12.
高等学校在“两课”教学中有重点的把“诚信教育”全面地渗透在“两课”教学中,并对它们的内在有机联系加以研究和实施,是高等学校“两课”教学的新的历史任务。因为,诚实守信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要求,是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要求,是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所谓“重点句段”,从文章的角度,一般是指能集中体现文章中心思想,体现文章艺术特色的句段。从教学的角度,也有的老师把便于教学的句段作为“重点”,以此为“突破口”来安排整个教学。不论怎么定义,作为“重点句段”,在我们教研和教学过程中,它应该有很重要的地位。一、重点句段教学与整体教学一般的阅读过程,是由整体感知→局部解剖→整体把握这样三个步骤构成的,反映在实际教学中,就是先让学生从整体上迅速了解文章的文体、背景、基本内容、结构框架和中心思想,再对文章的关键词句、重点句段等进行深入细致地分析理解,最后是总结,对文章的…  相似文献   

14.
彭芳 《广东教育》2003,(2):31-31
语文教学应该“动”起来,鲜活起来,改变枯燥乏味的局面,改变学生被动学习、不用“心”学习和缺少实际操作能力的局面。一、化被动为主动钱梦龙说:“我的教学从一开始就摒弃那种把学生当作‘知识容器’、填鸭注入的教学模式,而致力于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只有当学生能主动去探求知识时,语文教学才算“动”起来了。教学《项链》,我一上课就单刀直入提出问题:“玛蒂尔德值不值得同情?”学生面对问题,不敢贸然作答。于是令人满意的场面出现了:大家认真地阅读,紧张地思考,热烈地讨论。结果是出现了“值得”“不值得”两种截然相反…  相似文献   

15.
数列极限是初等数学和高等数学衔接最紧密的内容之一,也是数学中极其重要的概念之一,极限的思想是人们认识数学世界、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武器.在数学教学中,极限(特别是它的“ε-N”定义)似乎是个永恒的难题,于是新教材向“ε-N”定义挥舞砍刀,只要求从数列的变化趋势“直观描述”数列的极限,应该说降低了难度;但这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失去了一次学习、训练的大好时机.不可否认,由于“ε-N”定义的高度抽象性和深刻性,使这部分内容对高三的学生而言,学习起来确实是比较困难的.考虑到所带班学生数学基础比较好,接受能力比较强.因此我在教学中设想为学生创设一个问题情境,试着以知识为载体,通过几个问题来启发思考,引导学生一步步向目标靠拢,力争让学生自己构造“ε-N”定义,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极限的“ε-N”定义框架.从而也使同学们获得迎难历险,感受极限,锻炼智能的良好机会.  相似文献   

16.
高中"新课标"带来的语文教学范式革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中语课程标准》取代《高中语教学大纲》,必将引发语教学范式的革命。这种革命体现在五个方面:语言教学:由“得形忘意”到“得形得意”;阅读教学:由“单一理解”到“多元理解”;写作教学:由“为造情”到“为情造”:学科教学:由“学科封闭”到“学科开放”;学科课程:由“单一课程”到“多元课程”。  相似文献   

17.
“好文自应琅琅读”,“教学千法读为本”。语文教学要抓语言,语言教学要抓语感,语感教学要抓朗读。著名特级教师余映潮说:“课堂上的朗读,小而言之,是培养语感、积累语言的极为重要的正确途径;大而言之,是教学改革和教师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培养文明的高素质人才不可或缺的教学手段。”初中语文学习,朗读理应成为语文课堂上悦耳动听、美妙迷人的乐章。[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反思性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反思性教学的定义是: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研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学习”与“学会教学”统一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而使自己成为学型教师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刘雍潜:中国电化教育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副研究员,教育部教育技术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996年主持教育部电教办科研课题《普通高校电教面临问题与对策》,1997年主持“九五”教育部重点课题《发展教育技术促进教育现代化》,2001年主持“十五”国家重点课题《信息化进程中的教育技术发展研究》。有:《教育技术领域研究现状与发展》、《国家教育技术标准研究》等论。与人合译《教学技术:领域的定义和范畴》。  相似文献   

20.
过低的学术品位是造成高校“两课”教学实效性差的最直接原因。影响高校“两课”教学学术品位提高的因素有三:观念、管理及“两课”教师自身素质。提高“两课”教学学术品位,是由“两课”的科学本性和大学教学的本质特点决定的。学术品位是“两课”教学魅力之所在,是解决马列主义“进脑子”的关键。提高其学术品位就要弘扬“教学自由”理念,营造宽松学术氛围。高校“两课”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理论修养并强化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