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性别视野中的高等教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珺 《江苏高教》2003,(6):58-61
本文从社会性别这一视角切入高等教育研究 ,审视传统高等教育研究中的“性别无意识” ,并关注建立高等教育社会性别研究的新领域和形式 ,为实现高等教育领域内的社会性别公平 ,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和妇女解放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论启示。  相似文献   

2.
社会性别视野中的高等教育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从社会性别这一视角切入高等教育研究,审视传统高等教育研究中的“性别无意识”,并关注建立高等教育社会性别研究的新领域和形式,为实现高等教育领域内的社会性别公平、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和妇女解放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论启示。  相似文献   

3.
党艳芳 《文教资料》2009,(30):165-166
在高等教育的实践中,存在着两性的不平等,其原因不在于男女两性本质的差异,社会性别文化是高等教育中性别不平等的根源所在。高等教育是传递传统文化和意识的关键环节。也在有意无意地反映和复制着社会性别关系。用社会性别的视角来审视高等教育是实现高等教育性别平等的首要因素,更有赖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家庭各领域男女平等的整体实现。  相似文献   

4.
高等教育性别隔离问题是一个历史问题,也是一个现实问题。作为传递传统文化和意识的高等教育,也在有意无意地反映和复制着社会性别关系。受到西方女性主义思潮的影响,我国女性高等教育中许多以前被忽略的性别偏见问题得到审视与反思,这其中最具有群体显著性的就是性别隔离问题。性别隔离对女性的专业与学科选择产生影响,使得女性学科逐步形成。学科与专业上的性别隔离问题已超越了个人选择和单纯的教育问题,是复杂的社会问题。研究性别隔离视角下高等教育中女性学科的形成对于提倡男女平等、构建和谐社会有着深刻而广泛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高职女生呈逐年上升趋势。社会性别意识作为现代意识之一,其强弱与深浅影响着她们的成长和发展。借助有效的统计分析工具对样本高职女生的社会性别观念进行描述和解释,试图从价值观念层面上探讨高职女生社会性别观念的形态,以认知与时俱进的健康的社会性别观的建构对我国女性高等教育发展的必要性,提出要培养大学生社会性别意识,把社会性别意识纳入高等教育决策主流。  相似文献   

6.
教育平等是现代社会追求的理想,性别平等则始终是西方女权运动的中心理念,教育性别平等随着女性主义的发展已成为女性主义教育研究者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社会性别角度对我国女性高等教育中的性别平等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7.
高等教育性别平等是高等教育公平与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平等社会性别文化构建的体现.我国女性高等教育在近年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女性大学生在高校比例也逐年增加,但我国女性高等教育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文章从社会性别视角分析了我国女性高等教育发展现状、性别差异及其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女性高等教育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8.
台湾高等教育资源分配中的性别不均衡体现在层次、类型、学校和专业四个方面,并且,层次越高,这种不均衡就越严重。这种不均衡性别分布结构的出现不仅是受教育者个体自为的结果也是他为因素所致。要实现高等教育资源分配中的性别和谐应从更新女性性别角色定位入手,但更主要的是社会环境的营造。以课程知识的调整来实现高教资源分配中的性别和谐是不足取的。  相似文献   

9.
王燕淋 《考试周刊》2012,(37):161-163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不仅仅追求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也备受关注,越来越关注社会性别问题。高等教育中的社会性别问题有诸多成因,作者主要从教师、教材、家庭、政策和学校层面来试析高等教育中社会性别问题的现状、成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  相似文献   

10.
高等教育性别与公平问题探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丽群 《江苏高教》2000,(1):67-70,78
一、高等教育性别与公平问题的现状 高等教育性别与公平问题的实质主要是废除由于性别的差异而产生的对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限制,实行智力面前男女平等,它可分为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等三方面。时至当代,高等教育已有了很大发展,局部地区性别与公平问题中的起点公平呈缓冲的趋势,但从总体来看,当代高等教育还存在着性别不公平,教育内部普遍存在的隔离状况。 1.性别与高等教育起点公平 性别与高等教育起点公平即不论性别应获得公平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这是高等教育性别与公平的最基本问题。从世界范围来看,高等教育男女毛…  相似文献   

11.
高等教育中的性别隔离现象长期存在,通过对湖南省1991年至2008年170万份毕业生资料进行统计,从高等教育的办学类型、层次、学习形式和专业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性别隔离现象对社会的负面效应,并对隔离现象从社会因素和个人因素两个方面进行了阐释,探讨了深层次的原因,最后从文化、经济和法律角度提出了消除性别隔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高等教育阶段是与劳动力市场衔接最紧密的阶段,高等教育的学科专业直接决定了人们日后所从事的职业。从社会性别的角度看,女性倾向于选择女性密集型学科专业,男性倾向于选择男性密集型学科专业;男性密集型学科专业对应的职业领域收入往往高于女性密集型学科专业。学科专业的性别隔离导致职业性别隔离和职业分层,改善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的性别隔离状况有助于解决性别收入差距问题。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分析芬兰社会中教育和性别的关系.揭示出诸多对女性发展的限制因素。高等教育中学科的性别隔离、女性的弱势地位以及男性为主导的文化氛围,这些方面都说明芬兰女性在高等教育中依然受到众多不公正的待遇。  相似文献   

14.
性别批评作为一个整合的研究模式,是对女性主义批评的扬弃和发展。性别批评的发展使文学研究扩展到社会性别现象之中,从而对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和男性的性别建构进行社会文化分析。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性别公平的实证研究,得出如下结论:高等教育大众化促进了性别公平.在总量上男女两性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已经达到公平.本科层次的两性入学机会差异在逐步缩小,专科层次已达到公平.在研究生层次上男女性入学机会的非公平仍然存在,但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呈倒U字形曲线,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初期男女性机会差异不断扩大,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深入又转向逐渐缩小的趋势.在学科层次方面,人文经管类女性高等教育入学机会远远超过男性,理工类男女两性高等教育不公平仍然比较突出,所以发展文科有利于促进高等教育机会的性别公平.  相似文献   

16.
性别是儿童最早掌握并用于对他人进行分类的社会范畴之一。儿童性别角色发展反映着儿童心理发展和社会性发展,是儿童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儿童性别恒常性和性别偏好发展又是儿童性别角色发展中的重要内容。国内对儿童性别恒常性的研究相对较少,已有研究对儿童获得性别恒常性的年龄存在争议,对儿童性别恒常性与性别偏好发展关系的探讨尚有局限。  相似文献   

17.
关于社会性别的研究不同性别的研究者,受自身性别背景的影响,持有不同立场,或多或少都打上了自身性别背景的烙印。  相似文献   

18.
朱萍 《文教资料》2013,(27):113-114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越来越多的女性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但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高是否就意味着女性自尊自强意识的同步增强?是否能同步培育出健全的社会性别观?女大学生的社会性别观与就业是否有一定的联系?文章对这些问题逐步探讨,以期发现其中关系.  相似文献   

19.
首先从女性主义者角度指出性别社会存在对男性和女性不利的社会性别分工和角色定型,有必要提出消灭社会性别的后性别社会的概念;然后从生物性别的视角分析性别的多样性,指出两种性别的分类法不能反映世界的本来面目,又根据心理生理社会的解释模式和社会物理学的成果分析社会性别复杂性,解析本能、直觉等概念的经验来源及其性别歧视的成分;最后参考了有关性别平等的一些理论和实践,建议一些通向后性别社会的渠道.  相似文献   

20.
永泽诚 《教育》2013,(8):60
当前私立高等教育在世界范围内掀起研究热潮,其中性别平等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就像社会阶级和种族问题,性别问题是当今世界主流社会热切关注的问题,日本也关注这种潮流。据最新研究显示,日本私立大学数占日本高校总数的比例为86%,招生数为77%;日本私立高等教育在学术水平提升方面紧跟公立大学。然而,要理解诸如性别那样的问题,不仅需要从私立和公立的维度来挖掘,还需要从私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