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乘风破浪     
如图,从《象棋战略》(邵次明编著,青岛民言报社1948年出版)之《百局精华》第8局“乘风破浪”、《象棋民间排局》(瞿问秋、杨明忠编,人民体育出版社1984年出版)第11局。勇往直前”,辗转演化而成,具有黑方可连续弃马、象、士,然后垫车解将还将取胜的诱人假象,其实是一则红方掌握较大主动权的“红盘”。  相似文献   

2.
周春倩  向前 《收藏》2007,(8):93-93
南庄位于江苏省东台市林家桥南,是历史上一个由诗词和绘画孕育的园林圣地。在《南庄辑略》《霞栖诗抄》中,颇多对南庄赞美之词。南庄主人周希贤,号竹墟,明万历贡生。其长子士奇,次子士哲。士哲字鲲溟,“磊落多奇节,士林敬禅之,成推为师表云。”(见《重修中十场志》)史志记载周竹墟、士奇、士哲颇有著述,为邑中名流。明代声名显赫的书画家董其昌曾为南庄题写匾额。  相似文献   

3.
《收藏》2013,(1):1-1
熊红钢,毕业于贵州民族学院艺术系中国画专业。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专职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1997年被中国文联、中国美术家协会评为“中国画坛百杰画家”。作品入选第七、八、九、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第三届全国山水画展(获铜奖)。获《中国世纪之光》提名奖,作品被中国美术馆等单位收藏。  相似文献   

4.
这篇《王征南墓志铭》(据粤雅堂《南雷文定·卷八》)是武当丹士张三峰创内家拳说的最早依据。有人以此为明代武当丹士张三丰创太极拳说的最早依据。于是,出现了下述引起太极拳传承者和研究音关注的问题:1、本文作者黄宗羲(1610~1695),字太冲,号梨州,亦号南雷,是明清之际的大儒。这篇《王征南墓志铭》是他根据"高辰四状其行,求予志之"。写成的。其中"有所谓内家者,……盖起于宋之张三峰。三峰为武当丹士,……夜梦玄帝授之拳法,厥明以单丁杀贼百余"。的源流说,是否可信? 2、宋之武当丹士张三峰,是否是明代武当丹士张三丰? 3、明代的内家拳,是否是后来的太极拳? 4、此铭文中"三峰之术,百年以后,流传于陕西,而王宗为最着",此王宗,是否是后来署名为《太极拳论》作者的王宗岳?  相似文献   

5.
《收藏》2013,(3):167-167
秦学研,号牧虎草堂主人。1964年生于江苏省苏州市。1985年毕业于苏州工艺美院。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画虎艺术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国青年书画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国画院特聘画师。秦学研长期以来从事中国画创作,擅长动物、山水画,尤以画虎闻名国内外,在画虎领域有"南秦北冯"之称。在中国美协举办的展览中,其作品《雄视》入选"中国风情--当代中国画作品展",《开怀》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2003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拂晓》人选中国美协主办的"全国第六届工笔画大展",《漫步秋光》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第三届全国中国画作品展",《曙光》获中国美协主办的"2007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最高奖),《祥云》获中国美协主办的"2008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最高奖),2010年作品《静观》特邀参加由中国美协主办的"百年百虎国画精品展",《拂晓》获"第三届《光明日报》美术奖作品展"优秀奖,《觅》入选"画坛2005年度优秀画家提名展",《猴趣图》获"第一届网络全国中国书画精英赛"金奖,《展望》入选"首届中国画名家百虎大展"。建立有"秦学研虎画艺术馆",在香港、澳门、江苏、广东、山东、河南、安徽、甘肃等地举办个人画展+余次。国内外许多报刊及电视台对其作品作过专题报道,并广为国内外博物馆、美术馆、企业及收藏家珍藏。牧虎草堂联系电话:13506213067  相似文献   

6.
征子的追击 正愁没素材,就看到上期《棋道》棋讯栏目里登了图一这样一盘棋。是梅海峰对黑田(白)之战,执白的黑田七段白以下竟然追求征不掉的征子,白23至27之后,再白29吃住了右下的黑大龙。  相似文献   

7.
《收藏》2013,(1):179-179
秦学研,号牧虎草堂主人。1964年生于江苏省苏州市。1985年毕业于苏州工艺美院。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画虎艺术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国青年书画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国画院特聘画师。秦学研长期以来从事中国画创作,擅长动物、山水画,尤以画虎闻名国内外,在画虎领域有“南秦北冯”之称。在中国美协举办的展览中,其作品《雄视》入选“中国风情——当代中国画作品展”,《开怀》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2003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拂晓》入选“全国第六届工笔画大展”,《漫步秋光》入选“第三届全国中国画作品展”,《曙光》获“2007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最高奖),《祥云》“2008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最高奖),2010年《静观》特邀参加“百年百虎国画精品展”。  相似文献   

8.
姜启明 《收藏》2011,(2):58-59
清代画学巨著《国朝画征录》中列山东书画大家四人,分别为法若真、焦秉贞、冷枚、高凤翰。其中法若真以其才高位显、画笔卓绝而名冠清初画坛,推为"山左第一"。法若真(1613~1696年)字汉儒,号黄石,别号黄山、黄山衲、小珠山人等,山东胶州人。顺治三年(1646年)进士,历官浙江按察使、安徽布政使。他少时即具异才,诗文俱佳,继而浸淫六艺,博通经史,有"海内词坛尊宿"之目。  相似文献   

9.
韦力 《收藏》2012,(4):144-147
《随园诗话》曾言:"雪芹撰《红楼梦》一部,备记风月繁华之盛,中有所谓大观园者,即余之随园也。"此语确否,后世考证者极多,难以一言蔽之。袁枚(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友人思元主人裕瑞又言:"闻袁简斋家随园,前属隋家者,隋家前即曹家故址也。约在康熙年间。书中所称大观园,盖假托此园耳。其先人曾为...  相似文献   

10.
刘彦骅 《武当》2004,(11):43-43
司马承祯(公元647—735)唐代著名道士,字子微,法号道隐,自号白云子,河南温县人。少好学,熟读诸子百家之书,崇拜老庄之学。从蒿山道士潘师正受传符篆、辟谷、导引及服饵之术。后随师一同隐居天台山玉宵峰百余年,容貌一直像三十岁人。武则天曾数次召他进京,他拒绝应召。后来唐玄宗迭次召见,玄  相似文献   

11.
“广羊”辨     
章琦 《围棋天地》2010,(6):20-21
梁武帝萧衍《围棋赋》开篇有云:“围奁象天,方局法地。枰则广羊文犀,子则白瑶玄玉。”对于“广羊”一词的含义,前贤语焉不详。今人一般解作“羚羊”,原因大致有两点:一是《全唐诗》卷五百八十三和五百八十四收录温庭筠(一作段成式)的诗作《观棋》,其中有“黄羊枰上几成都”之句,  相似文献   

12.
书文解惑     
许九渊 《收藏》2008,(10):141-141
贵刊今年第6期103页《几本近代教育书籍》一文中提到《时艺话》《课士赋》两书,这两书实为路润生先生所辑《仁在堂全集》中之两集。《仁在堂全集》书目为《时艺引》《时艺辨》《时艺核》《时艺课》《时艺综》《时艺阶》Ⅸ时艺话》《课士诗》“课士赋》《文艺金缄》《训蒙草》,另有续刻三集《时艺核续编》《训蒙草注释》《赋》。“图2清代《仁在堂赋》”之称谓似不妥,应以文中《课士赋》为是。  相似文献   

13.
晏平 《收藏》2014,(12):165-165
作品先后入选全国首届中国画学术邀请展、全国写生展、第九届全国美展、全国山水画大展(优秀奖)、全国纪念孔子诞辰2550年美展(银奖)、全国迎澳门回归’99中国画·摄影展(优秀奖)、全国鑫光杯迎澳门同归中国画精品展(优秀奖)、世纪——中国风情(优秀奖)、中国文联’99中国画百杰(特别金奖)、2000年全中国画展、2003年全国画院双年展、第二届全国中国画展、全国青年国画年展(铜奖)、纪念《讲话》60周年全国美展。  相似文献   

14.
明朝都市体育“四绝”明朝中叶,都城南京十分繁华,街市交错,列巷纷纭。在这个都市里,各种技艺(包括体育)活动更是活跌,“都下百巧骈集,争相高尚,即技艺之微,亦往往造极工巧,有古今所无者”(见《宛署杂记》)。某些体育活动水平也不亚于唐、宋时期。在明朝嘉靖...  相似文献   

15.
借第26届全国最佳邮票评选颁奖活动在河南洛阳举办之机,笔者在获奖邮票设计者下榻的华阳国际大酒店,专程采访了《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运动项目(一)》邮票设计者之一,北京知凡文化艺术有限公司设计师辛静小姐。[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这篇《王征南墓志铭》(据粤雅堂《南雷文定·卷八》)是武当丹士张三峰创内家拳说的最早依据。有人以此为明代武当丹士张三丰创太极拳说的最早依据。于是,出现了下述引起太极拳传承者和研究者关注的问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李滨 《武当》2009,(10):28-30
2、黄宗羲《王征南墓志铭》节录如下: “少林以拳勇名天下,然主于搏人,人亦得而乘之,有所谓内家者,以静制动,犯者应手即仆,故别少林为外家,盖起于宋之张三峰。三峰为武当丹士,徽宗召之,道梗不得进,夜梦玄帝授之拳法,厥明以单丁杀贼百余。”  相似文献   

18.
《杂技与魔术》2010,(3):8-8
3月15日至17日,中国杂协2010年理事扩大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就《第五届主席团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和《中国杂技家协会章程》(草案)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修改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乔光辉 《围棋天地》2011,(16):104-107
《镜花缘》作者李汝珍博学多才,除音韵学著作《李氏音鉴》外,尚著有《受子谱》。前者学界有专著研究,后者《受子谱》一书却鲜见提及(惟李洪甫《二百年前的围棋公赛——李汝珍围棋著述的发现》(《中国图书评论》1991年第5期)一文作了简要介绍)。《受子谱》虽是一部围棋棋谱,但该书渗透了李汝珍的弈棋思想,与《镜花缘》关系重大。学界罕有论及,故撰文申述。  相似文献   

20.
96年全国个人赛分设甲乙组,甲组落后者降至乙组,乙组居先者升至甲组,这一举措使得众棋手们皆全力以赴对弈,力争上游。男子乙组共有84人,既有实力雄厚的象棋大师,又有冲劲十足的新兵猛虎,十一轮比赛斗得生龙活虎,演绎出许多精彩场面,赛终,前六名得主是:(厦门)郑一泓、(林业)赵利琴、(湖北)李雪松、(北京东宝)靳玉砚、(轻工工缝)董旭彬,(四川)李艾东。笔者选其中几局奉献给读者。一、飞炮掠士一矢中的如图一,是火车头宋国强与海南杨克雄之战,双方弈至17回合,轮到红方走子,宋国强抓住对方双车迟缓的不利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