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学考试与广播电视大学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学考试具有国家考试形式和教育形式的双重属性;广播电视大学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采用广播、电视、文字和音像教材、计算机网络等多种媒体进行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高等学校;两者办学动机相同,教育形式相似.但办学理念和助学能力不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2.
坚持电大办学方向 努力提高教育质量河北省副省长刘作田广播电视大学是采用广播、电视等现代化教育手段进行多媒体教学的新型开放大学,是在全国实行统筹规划、分级办学、分级管理、分工协作的现代化远距离开放教育,是一种新型教育形式.实践证明,广播电视大学是教育发...  相似文献   

3.
远距离教育包括函授教育和广播、电视教育。函授教育是学校外的一种教育形式,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学校与学生之间是通过函授教材和定期面授辅导进行施教活动的。函授教育也可以说是传统的远距离教育。广播、电视教育与函授教育相比较,介入了现代传播技术、现代技术成果,成为一种新型的远距离教育形式。在专门研究这种教育形式  相似文献   

4.
同广播电视大学一样,广播电视中专也是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进行学历教育的一种办学形式。目前,我国开办这类教育形式的学校主要有各级广播电视大学办广播电视中专学校、各级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和交通部办广播电视中专学校。  相似文献   

5.
1.广播电视大学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答:广播电视大学是采用广播、电视、文字教材等媒体进行远距离教学的开放性高等学校,是在教学上实行统筹规划、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教育体系。2、广播电视大学的教学形式是什么?答:广播电视大学面向全社会,实施开放教学;采取视听广播电视课,自学、函授、面授辅导相结合的教学形式。以视听和自学为主。  相似文献   

6.
广播电视大学以新型的、开放性的教育形式,为国家高等教育普及化、现代化和多功能化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与广播电视大学相伴随而形成的广播电视大学考试,是广播电视大学教育管理的核心工作之一,也是教学工作的核心之一。广播电视大学考试具有统一命题、统一试卷、统一考试时间和统一评分标准的特性,同任何普通高等教育考试一样,发挥着考试自身的作用和功能,但由于广播电视大学教育的特殊性,广播电视大学考试的功能在表现上又有所不同,本文试图在这一问题上作一些粗浅的探讨。一、达标与择优按考试分数反映形式来看,广播电视大学考试属于目标参考性考试,也称尺度参考性考试或达标性考试。它是以既定的标准或目标作为评定考生分数的  相似文献   

7.
现代远程教育是我国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采用的基本教育形式,但基于混合学习的优点和远程教育及其学生的现状,面授教育仍是不可忽视的有效教育手段。本文论述了我国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在进行远程教育的同时,运用面授教育的意义和策略。  相似文献   

8.
信息时代高等函授教育的变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函授教育是远距离教育的一种形式,远距离教育是上个世纪中叶在西方一些国家和地区盛行起来的。广义的远距离教育是指通过报纸、书籍、幻灯、电影、信函、广播等形式对受教育者进行教育的一种形式。它首先在英国以函授教育的形式出现,主要是为那些有志深造而又不能离职学...  相似文献   

9.
用广播播送试题代替传统的印刷试题的考试形式,是电大创办以来的第一次。那么,广播播送试题对比传统的印刷试题有何优越性?还存在一些什么问题,这种形式能否继续生存下去,并且推而广之呢?我想,这不仅是从事教育工作,特别是从事电大教育事业的同志关心的问题,更是千千万万电大学生所共同关心的问题。众所周知,广播电视大学最主要的是利用广播电视等教学媒体进行教学,这种远距离教育形式在突破时空限制的同时,又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个弊病——缺乏信息反馈,  相似文献   

10.
广播电视大学是采用多种教学媒体进行现代远距离教育的开放性高等学校。现代远距离教育,就是利用现代化工业技术,综合运用以广播、电视和计算机等多种教学媒体进行大规模、远距离、开放性教学的一种新型教育形式。而多媒体教材既是现代远距离教育综合传递教学信息的媒体,又是广播电视大学进行教学的基本工具。1997年全国广播电视大学教育工作会议(上海会议)提出的广播大学面向21世纪改革和发展的基本思路就是要做好开放性和教学现代化这两个电大改革和发展中的重大命题。教材建设是实现教学现代化的关键,加强多媒体教材的建设,以此带动教材建设的全面改革,便成为广播电视大学的一项长期的基本任务。 一、现代远距离教材的特点及现状 现代远距离教育是一种教与学、师与生在时空上准永久性分离的特定教学形式,其教学方式、教学过程和教育对象与传统教育有明显区别。传统教育是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基础,固定组班面授教学,是以教师的自然形体为媒体,以口头语言为主要教学手段,整个教学过程是由教师、文字教材、学生这三个要素在同一时间和空间完成的,教师对教学过程直接控制。而现代远距离教育是以学生为中心,借用现代化的教学媒体如文字教材、广播、电视、录音、录像、光盘、计算机软件等进行教学活  相似文献   

11.
广播电视大学教育的属性、作用与发展趋势吴德年1978年在全国广泛建立起来的广播电视大学,到目前已成为规模大、系统性强、深受欢迎、成绩显著、独具特色的新型教育形式,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我国广播电视大学发...  相似文献   

12.
诚如庄周所言:“人生天地之间,如白驹过隙,忽然而过。”时间过得如此迅速,弹指间,《中国电大教育》(其前身为《电视大学》)已创刊十周年了。十年来,《中国电大教育》在全国电大教育事业的创建.改革和发展中做了哪些工作,在本世纪的最后十年里又欲何为? 这是很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和思索的问题。 中国现代远距离教育的重要形式——广播电视大学创办(复校)于1979年。广播电视大学的创建和发展,不仅为我国高等教育创造了一种新的形式和新的教育体系,而且也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预示了科学化、现代化的方向。惟其如此,广播电视大学的创建和发展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件具有革命意义的大事。 《中国电大教育》的创刊是我国广播电视大学教育发展需要的产物。1981年杂志创刊时,其办  相似文献   

13.
广播电视大学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提高城乡广人劳动者科技文化水平的一个有效途径。在世界远距离教育阵营中,它正走着自己独特的道路,开辟了新的境界。 当我们总结过去的时候,感到在电大教育中产生了新的矛盾,出现了几个反差,对如何解决也提出了一些对策。 一、新的教育形式与传统的教育观念的“回复”形成了反差 《广播电视大学暂行规定》明确指出:“广播电视大学是采用广播、电视、印刷和视听教材等媒体进行远距离教学的开放性高等学校……”这句话包含厂三层意思:电大教育是“多媒体”、“开放性”,“远距离”的教育;  相似文献   

14.
国家教委成[1995]13号文件《关于广播电视大学招收高等专科“注册视听生”的试点的通知》中指出:广播电视大学试行招收高等专科“注册视听生”应与现行的广播电视大学专科教育及其他形式教育的招  相似文献   

15.
电大教育质量保证体系框架设计的探讨吴晓波一、引言质量是维系电大教育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所在。韦钅玉同志在《1997年全国广播电视大学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各种教育形式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质量和效益的竞争。对于电大来讲,要有与其他教育形式可比的质量保证...  相似文献   

16.
网络作为一种新的信息传媒形式,已经越来越多地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知识的重要渠道。广播电视大学是高校数字化、网络化发展的排头兵。利用网络等多媒体技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广播电视大学有着得天独厚的物质条  相似文献   

17.
浅论“注册视听生”的教学模式许振立,刘彬国家教委在《关于广播电视大学招收高等专科‘注册视听生’的试点的通知》中明确指出:“广播电视大学试行招收高等专科‘注册视听生’应与现行的广播电视大学专科教育及其他形式教育的招生、学籍管理和教学管理严格区分,进一步...  相似文献   

18.
远距离教育中的师生沟通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远距离教育(亦称远程教育)是指采用函授、广播、电视以及其他新技术为主要手段的教育形式。它的发展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期间经历了由函授教育的初级形式向视听传播技术的发展,今天又转向了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网络化技术为标志的“第三代远距离教育”阶段。远距离教育从...  相似文献   

19.
广播电视大学较之普通高等学校与社会各层面有着更为密切的“天然”联系。从教育区域讲,广播电视大学没有围墙,是一所开放性学校,从教育资源配置看,她实现了跨地区、跨行业的教育资源配置,增强了教育实力,提高了教育效益,实现了教育资源共享。实践证明,广播电视大学具有规模大、辐射广、投资少、效益高、层次多、功能全的特点和优势,发展广播电视高等教育符合国情,是我国多快好省地培养高等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正如李鹏同志所讲“要特别重视电视教育”,“这是一种花钱少效益高的办学形式”。  相似文献   

20.
邢台广播电视大学是一所市属综合性高等院校,在教学上接受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和河北广播电视大学的管理与指导。学校的办学形式主要有中国政法大学法学硕士研究生班、全日制大专班、开放教育本科和专科班、与国内10余所国家重点高校联办网络教育本科和专科班、初中起点二年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