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笔者结合一些语文课改观摩会、研讨会及深入学校听到的课,就阅读教学的现状进行了一次比较细致的调查研究,发现目前阅读教学在“自主学习”方面出现了不少误区,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误区之一:“自主学习”就是“自己学习”听课调查中发现,当前教师在阅读课教学中有以下几种不当的角色表现:一是教师充当了学生课堂学习的“召集人”。整节课都是学生自己在“哇啦哇啦”地读书、吵吵闹闹地讨论,教师则显得无所事事,课堂教学缺乏目标性,实际效益太低。二是教师充当了学生课堂交流活动的“旁听者”。在学生交流资料或汇报读书收获时,教师始终不置…  相似文献   

2.
自主互助型课堂实施以来,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上课,教师抛出一个问题,学生漫无边际地讨论,自由回答,老师不置可否,或仅微笑点头说声“好”或“有独到之见”,最后教师总结答案.有时教师要求学生互助学习,学生三三两两组成学习小组,热热闹闹讨论,可仔细观之,走神者有之,随意闲聊者有之,讨论瞎扯者有之.这样热热闹闹学生各说各话一直到下课.而教师说到自己的教学设计时,常常说:学生自由讨论,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相似文献   

3.
陈晶 《教书育人》2009,(8):57-58
“自主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学习时表现出的自觉性、积极性、独立性等特征的总和,是从事创造性学习活动的一种心理能动状态。新课程实施后,课堂留给学生的时间越来越多,越来越强调学生在课堂中要进行自主学习,从而培养其创新能力。如何加强学生自主学习,如何评价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成为摆在教师面前的—个重要课题。过程性评价的提出对这个问题给出了很好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4.
自主体验尝试学习是主体性教育的核心,“体验教学法”主张先试后导,先练后讲,先学后教,概括出以“体验尝试”贯之教学过程的教学模式,让美术课堂充满活力.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表现以及收集资料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5.
“自主学习”是《数学课程标准》倡导的学习方式,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目标之一。但走进我们的自主学习会发现:为数不少的教师对自主学习的认识还停留在感性的层面上,片面认为课堂上只要让学生“动”起来,学生便获得了学习的主动权,便成为课堂的主人;加之课堂前缺乏准确的预设,或由于自身科学素养的限制,形成了许多对自主学习片面甚至是错误的认识。结合实际,做如下思考,与同行共勉!  相似文献   

6.
在教学中,学生的自主与合作学习应在教师的有效引领下进行,如果缺少必要的引领,学生自主学习很难实现。因此学生的自主和教师的引领必须有机统一。实现学生充分自主,课堂就有了生机勃勃的源头活水;实现教师有效引领,自主学习才能不偏离方向。当自主和引领完美融合时,课堂就会呈现动静相宜的生命之美。  相似文献   

7.
首先必须明确,课堂自主学习不是学生自己学习,而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己主动积极地学习。它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现代“双主”教学理念,既强调突出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又肯定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从而保证了课堂学习的高效率。语课堂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手段有且只有一种,那就是:点拨。“点拨”包括“点”和“拨”两个基本环节。  相似文献   

8.
自主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教师的价值引导并不矛盾,两者是辩证统一的。教师应转变角色,变“教学”为“导学”,在学生无法理解文本内涵时、对文本内涵理解不深或多元解读出现偏差时、品味关键词句时,充分发挥教师“导学”的作用;教师还应创设自主学习情境,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教师还要指导学法,让学生变“死学”为“活学”,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探究性学习(即研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师采用探究式教学或类似于探究式教学的课堂环境下,学生在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中,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时所表现出来的积极、主动和创造精神。本文认为让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以及让学生在乐园中学会学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0.
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那么,如何实现自主学习呢?我认为自主学习是指在教学条件下以学生主动建构学习过程为特征的有效学习.自主即自己做主的意思,也就是说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自主学习为学生获得终身学习和发展打好基础.在自主学习中培养学生主动探究、主动运用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相似文献   

11.
随着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随着教师对课程标准学习的深入,语文课堂教学呈现了百花齐放的态势。当我们喜形于学生“多姿多彩”的“自主学习”:当我们沉醉于学生“变化万千”的“自主探究”时:当我们津津乐道地谈论课堂成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天地时,是否冷静地想一想:这些“自主学习”是我们语文教学所追求的吗?  相似文献   

12.
李光辉 《现代语文》2013,(12):143-144
《语文课程标准》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主要目的是调动学习积极性,树立合作意识,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个新理念贯彻在阅读教学中,是要教师放手让学生去阅读,以学生为中心组织课堂教学:教师从课堂的主宰者,退位为课堂的组织者、参与者、合作者。因此,自主阅读教学成为阅读教学的新模式进入语文教学。自主阅读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语文实践活动,是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进行阅读的教学。  相似文献   

13.
李曼芬 《考试周刊》2010,(15):54-55
小学语文教学应以促进学生自学能力、自主发展为宗旨.以新课标为指导.改革传统语文教学的方法.变“以教师讲为主”为“以学生读为主”.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他们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那么,教师应怎样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呢.本文认为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课前预习,学会自主阅读;质疑问难,学会自主问答:课堂学习,开辟自主空间。  相似文献   

14.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 “自主学习”的教学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是的,教师一切的教都是为了学生的学,我们的课堂理所当然也应该是学生自主的课堂.自主课堂的理想境界在于引导学生通过“学会”的过程,达到“会学”的目标.本文重点探讨了自主课堂背景下教师如何发挥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王伟 《教育革新》2006,(6):65-65
小学语文教学应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为宗旨,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思想,改革传统语文教学,变“以教师讲为主”为“以学生学为主”。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他们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前新课程实施已全两展开。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日益重视。但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和以课本为中心”的现象。忽视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娶改变现状,提高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必须解放思想,转变教学观念,重塑学生观,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和提高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从而真正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7.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学习的接受性阅读活动,目前已经逐渐向以学生为中心,教师适当点拨的探究性阅读活动转换。但是,不少教师对探究性阅读中的“自主”问题仍存在认识上的误区以及行为偏差。重视提出问题,忽视解决问题;注重讨论这一课堂教学形式,忽略引导学生在静思中感悟、体验;滥用表扬鼓励,少用或不用点拨引导。对于探究性阅读活动中的“自主”问题,我以为,须改进。改进的当务之急是教师必须摒弃急功近利等浮躁情绪,沉下去学习学习再学习,真正悟透“自主”学习的内涵,掌握“自主”学习的课堂策略。为此,笔者对探究性阅读活动中的自主问题做了调查分析,并提出问题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学语文主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这与我们所说的自主学习的内涵是一致的。因此我们应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从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入手,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一、注重课前预习,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叶老指出:“要养成学生阅读书籍的好习惯,就自然非教他们预习不可。”良好的预习习惯对形成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在阅读时,首先要教会学生预习的方法:初读课文时可按“导读”提示自学,再读课文时要围绕思考练习进行探究,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如学习《白杨树》一课…  相似文献   

19.
语文新课程标准在写作方面作了明确的导向:“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学生“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这就告诉广大语文教师要突破传统作文的束缚,倡导自主作文教学,让学生自主命题、自主评价、自主修改,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写自己之想写,说自己之想说,使他们的青春活力在作文中得到尽情表现。  相似文献   

20.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学生学。”《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也强调:“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营造浓厚的自主学习氛围,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激起学习需要,调动自身的学习潜能,进行自主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用自主之火点亮小学数学课堂,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