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惩罚失效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惩罚方式的失当导致惩罚具有暴力性。增强教育惩罚实效性的基本要求就是规避暴力性,回归教育性。其常规策略就是为罚立“约”。  相似文献   

2.
教育惩罚失效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惩罚方式的失当导致惩罚具有暴力性。增强教育惩罚实效性的基本要求就是规避暴力性,回归教育性。其常规策略就是为罚立“约”。立约必须坚持以下四条原则:主体权利平等原则、内容可理解性原则、主体自尊第一原则、方式可选择性原则。  相似文献   

3.
来永国  张辉 《现代教育科学》2006,(5):108-109,83
教育惩罚失效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惩罚方式的失当导致惩罚具有暴力性。增强教育惩罚实效性的基本要求就是规避暴力性,回归教育性。其常规策略就是为罚立“约”。立约必须坚持以下四条原则:主体权利平等原则、内容可理解性原则、主体自尊第一原则、方式可选择性原则。  相似文献   

4.
来维龙  赵秋维 《华章》2007,(12):125-125
教育现实中存在着因教育者运用惩罚不当而造成的伤害事故,使教育惩罚遭到了各界非议.然而,惩罚作为一种教育手段本身没有好坏,运用的恰当与否才决定最后的教育效果.而教育者合理恰当运用教育惩罚的前提,就是要正确理解教育惩罚的内涵和外延.  相似文献   

5.
教育不是不可以有惩罚,只是你得对孩子知根知底,知道他能承受怎样的惩罚;在惩罚时向孩子传递一种善意,让孩子感受到惩罚的温度。如果教育简单到孩子犯错的时候,告诉他,这样是不对的,要改,于是他就改了,那么,教育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就像一个国家不能只依靠道德和国民的自我约束,更需要制度和法律,教育也不可能没有惩罚。但是,在工作中,我们或许会  相似文献   

6.
在幼儿教育工作中惩罚是辅助手段之一,是学校或教师为了帮助幼儿改正错误而对其不良行为给予否定评价或相应处罚的一种教育行为。在教育中不能没有惩罚,古今中外的教育实践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但是什么时候使用惩罚,教师如何罚,罚到什么程度必须有一个明确的规定,教师要严格遵照规定实施,否则就会造成滥用惩罚。本文从惩罚的定义入手介绍了惩罚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指出在幼儿园中实施惩罚存在的问题,以及惩罚应该遵循的策略和怎样合理对幼儿进行惩罚,以期使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  相似文献   

7.
王影丽 《文教资料》2012,(3):139-141
在全国中小学普遍提倡"赏识"教育的呼声中,不断出现另一种声音——惩罚教育。教育要不要惩罚,能不能允许惩罚?对于多年来屡禁不止的校园惩罚现象,是绝对地、无条件地禁止,还是作为一种存在,一种形式来承认和研究?通过经验学习,作者结合自己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实践阐述了对惩罚教育的感受和理解。  相似文献   

8.
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是新时期新形势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重大现实课题。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必须重视和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通过分析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找出切实可行的办法,在增强教学的实效性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孙云晓先生曾经说:“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一种虚弱的教育、脆弱的教育、不负责任的教育。”其实,在教育过程中,让学生接受适当的惩罚和磨难是非常必要的。笔者认为,我们与其回避惩罚,不如正面探讨,让教育中的惩罚变得更加科学、合理和明确,让学生更加健康地成长。1.惩罚要有法可依有法可依是实施惩罚的前提。对学生实施惩罚,首先要让学生知道“对”与“错”,以及惩罚的依据。要先有规矩,后有惩罚,千万不可随意而为。为此,班级要制定自己的班规。而班级“立法”的过程本身就是教育其实施惩罚和实施什么样的惩罚。…  相似文献   

10.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就是要培养受教育者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使受教育者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但是,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使得当前的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效性偏低。如何增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效性,是一个十分迫切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张曼 《文教资料》2012,(8):138-139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要充分认识教育对象的变化,要其他学科配套协助,要准确定位其功能。  相似文献   

12.
有关教育该不该有惩罚的问题在网络和报刊上已经讨论了很长时间,实际上它是一个无需太多讨论的话题, 因为教育不可能没有适当的惩罚,问题的关键是我们教育中的惩罚要有艺术、有魅力,要适可而止。  相似文献   

13.
没有惩罚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惩罚不是体罚,我们可以让惩罚变得美丽。具体做法是:惩罚的前提是要对学生充满爱心,没有爱心的惩罚就是对学生的报复;利用好学生的好奇心,投其所好,因势利导,因材施罚;惩罚要及时,要有度;惩罚更要注意维护学生的自尊,犯错的学生也是人,我们要学会尊重每一个人;要做好惩罚"善后"工作,及时与受惩罚学生进行心里沟通,反馈惩罚效果。  相似文献   

14.
“教育惩罚”是以教育为前提,以惩罚为手段,以不损伤学生的身体为原则,以不再出现要“罚”的行为为结果。它包含了教师望生成才的良苦用心。如果这苦心不能为学生体察、接受,就可能致使少数学生产生误解、抵触甚至怨恨等消极情绪。但是,没有批评和惩罚的教育又是不完整的教育。因此只要教师讲究惩罚策略,让学生理解、接受并感激教育惩罚的目的还是可以实现的。一、惩罚的适度性策略费斯廷格的认知不协调理论认为,惩罚的强度达到刚能唤起所需要的行为和阻止不需要的行为而又会消除不协调时是最理想的。因此教师在操作时只要让他的心灵受到震…  相似文献   

15.
教育领域中的"惩罚"问题试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惩罚,作为一种人类现象,在人类产生之始就作为一种理念而存在于生活的各个领域,包括教育领域,古今中外的教育史上都有其的印记。惩罚在教育领域中,不论从理论还是从实际应用而言,都是一个问题多于答案的论争点。正如一位哲人所言,“那些不用哲学去思考问题的教育工作者必然是肤浅的。一个肤浅的教育工作者,可能是好的教育工作者,也可能是坏的教育工作者——但是,好也好的有限,而坏则每况愈下。”由于对教育领域中与惩罚相关的一系列问题认识的模糊性,使得人们对惩罚的理解有一定的困惑和偏差,澄清教育中的惩罚理念对教育本身具有重要的意义。关于教育视阈中研究惩罚亟待解决和澄清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佚名 《小读者》2012,(5):45-47
每一个人在长大的过程中,都绕不开"惩罚"这个词儿。成长滋味酸甜苦辣,若说赏识教育带给我们的是心头蜜糖,惩罚教育带给我们的,便是苦口黄连了。我们今天的话题也围绕惩罚而展开:罚还是不罚?是老师凶猛还是学生凶猛?  相似文献   

17.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主任孙云晓说: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惩罚是对学生的不良行为的一种强制性纠正,使错误行为得以遏制,也就是布鲁纳的负强化。其实,当一个人知道自己犯错的时候,内心都有一种要接受惩罚的准备,这是一种心理需求,为自己的愧疚承担责任,取得心理平衡。成功的家庭教育不能没有惩罚,甚至包括体罚。  相似文献   

18.
惩罚是家长和教师教育青少年的常用手段。虽然,绝大多数教育心理学理论都认为奖励比惩罚好,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在教育中要完全放弃惩罚。在这里,我们关注的焦点不是要不要惩罚,而是如何改进惩罚方式。在现实生活中,错误的甚至有害的惩罚经常出现,有的还带来了非常严重的后果,之所以如此,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不少人对于惩罚存在误解。因此,如何走出误区,改变陈旧的惩罚观念,避免有害的惩罚方式,采用更加有效的教育手段,扩大惩罚的正面影响,是家长和教师都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已经进入关键时期。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素质和能力。教育培训是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素质和能力的主要途径。而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最迫切的任务就是要增强教育针对性和教育实效性。新颁布的条例都明确提出了干部教育培训要增强教育针对性和教育实效性。本文对如何增强干部教育培训的教育针对性教育实效性提出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20.
他还是为此付出了“代价”。 王旭明在得知王勇平调任的消息后,说:“如果要惩罚,首先应该惩罚的是该说话的、该在这次危机中挺身而出而没有出现的有关领导。敢于说话,仅仅是没有说好,或者是说错了,那是第二个层次要惩罚的。否则不公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