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教育理念认为,成功的教育者必须深入细致地了解并尊重学生的天然禀赋及个性特点,在此基础上因材施教,给他们一个广阔自由的发展空间.班主任管理班级的过程,实质上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一种双向的情感交流过程.只有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高扬“以人为本”的价值理想,才能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有愉悦感、安全感、尊严感,学生的潜能、智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德育工作中,对待犯错误的学生,教师常常要苦口婆心地对他们批评教育。从道理上讲,这对于学生该是一剂剂“利于病”的“良药”,可这“良药”却常常由于“苦口”而让学生难以下咽,其“利于病”的效果就可想而知了。教师怎样给学生以“不苦口”的“良药”来提高“疗效” ?   平等,是让学生接受教育的前提。教师切不可以自己的“善意”为借口,凭自己的意志来“塑造”学生,而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设身处地地去感受学生的内心体验,让学生真正认识到老师不是在训他,而是以平等的身份在与他交流,用宽容的…  相似文献   

3.
尊重的艺术     
现代教育理念认为,成功的教育者必须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并尊重学生的禀赋及个性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因材施教,给他们一个广阔自由的发展空间。而班主任管理班级的过程,实质上是教师与学生之问的一种双向的情感交流过程。因此,只有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高扬“以人为本”的价值理想,才能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有愉悦感、安全感、尊严感等,学生的潜能、  相似文献   

4.
新世纪、新焦点,教育的热门话题是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创新能力。作为新世纪的教师,心中要有一轮太阳,让阳光普照每一个学生的心田,让他们感受阳光的温暖而茁壮成长,成为新世纪的优秀人才。如今应如何树立与时代相适应的教育思想与教育理念来指导我们的工作呢?一、教师应摆正位置,“平等、尊重、理解”是原则作为一名教师,在学生面前大都有一种高高在上、盛气凌人的感觉,尤其是作为班主任,更是有一种神圣不可侵犯的神态。总是把自己摆在学生“看不透、摸不着”的位置,总是带着一副严肃的面孔,让学生无法接触、无法与之交流、沟通,好像这样才能在班上,在学生面前树立自己的“威信”。其实这是做班主任的一个严重误区。教师首先应将自己与学生平等起来,与学生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融洽、和谐的关系,尊重学生的人格,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重视学生的言行,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才能真正管好一个班集体,才能成为学生信任的教师,无论是师生之间,还是生生之间,和谐的人际关系必须建立在平等人格基础上,教师要想成为与学生人格平等、心灵相通、感情交融的朋友,就必须付出真心、爱心,在感情上引起学生的共鸣。二、教师要关爱每一位学生长期以来,在传统的“师道尊严”...  相似文献   

5.
现代教育理念认为,成功的教育者必须深入细致地了解并尊重学生的天然禀赋及个性特点,在此基础上因材施教,给他们一个广阔自由的发展空间。班主任管理班级的过程,实质上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一种双向的情感交流过程。只有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高扬“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才能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有愉悦感、安全感、尊严感,学生的潜能、智力才能得到充分发展。  相似文献   

6.
有苦涩味的教育是真实的教育,咽下苦涩需要崇高的责任感和强大的宽容心,这才是于漪说的“爱”,这时教师才能感受真实而丰富的美好,有苦涩相伴的美好才是最幸福的。让自己成为幸福的教师,必须学会爱学生,要爱中有严,严中有爱,爱而不宠,严而有格,严慈相济,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  相似文献   

7.
正班主任管理班级的过程,实质上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一种双方的情感交流过程。只有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高扬"以人为本"的价值理想,才能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有愉悦感、安全感、尊严感,学生的潜能、智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1.教师要善于运用教育方法和技巧,改变批评方式,针对不同层次的、类型的学生,正确  相似文献   

8.
成长的摇篮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具有民主的教育观,也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的选择,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尊重学生的自我发展的权利,使学生在一种民主、和谐、平等的教学氛围中学习,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相信学生、尊重学生、爱护学生,课堂之中,教师要以自己的心和学生的心去碰撞、去交融、  相似文献   

9.
孔子之所以被誉为万世师表,关键就在于他有一颗爱满天下的博爱之心。做一个好的教师,首先必须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对学生友善而又尊重,这是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石。教师要真诚地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把学生当成朋友,与学生平等相处,相互尊重,相互关心。这既体现了一种宝贵的人文精神,又反映了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做教师要让学生“亲其师”,然后“信其道”,就必须首先得到学生的情感认同,喜爱学生并得到学生的喜爱。我们通常都会对与自己相似的人更有好感,不管这种相似是在观点、个性、背景,还是生活方式上。因此,要想赢得学生的喜爱,教…  相似文献   

10.
一、转变教师观念.赋予学生学习的自主权1、教师要改变“惟我独尊”的错误观念。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不仅给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自动、自学、自悟地寻求知识,获取知识。从而掌握学习方法,培养自学能力。我们要提倡师生平等。创造一种民主、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变过去的“一言堂”为“众人堂”,因为过去的“一言堂”剥夺了学生独立思考、积极质疑的能力和权力,课堂气氛单调而沉闷。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渐渐认识到,教学方法的改变,实质上是教师思想观念的一次变革,教师丢掉自己的权威至关重要,“要想当先生,先当学生”,把学生当作自己真正的知心朋友。我在教学中注重加强和学生间信息感情的交流,学生答对时给予及时肯定。答得有创见,有创新,我就鼓励表扬。亲切的话语既是对学生大胆回答的一种肯定。也是和学生的一种交流;更有个别学生的答案比老师想的还“高明”,我则虚心听取,强调师生互学互帮。鼓励学生“质疑”、“求异”,造就一种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  相似文献   

11.
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预防和解决学生心理问题,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而教师要在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就必须具备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一、创设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课堂教学就是一个“心理场”,教学环境是教师和学生知识、情感交流的主要条件,良好的教学环境有利于师生健康的情感互动。1.树立人格平等的师生观。教师要放下多年的师道尊严的架子,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首先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发言,聆听他们的见解,相信他们的能力,给予他们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权利,使他们主动、愉悦地参与到共同进行的…  相似文献   

12.
一、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1、树立教育民主思想。民主平等是现代师生伦理关系的核心要求。教师尊重每个学生特定的权利和尊严、思想感情和需要。教师创设良好的环境和条件。让学生自由充分发现自己;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体验到一种尊严感和幸福感。  相似文献   

13.
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程的推进要致力于建立充分体现着尊重、民主和发展精神的新型师生伦理关系。为此,教师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努力。第一,树立教育民主思想。民主平等是现代师生伦理关系的核心要求。民主思想首先要求教师承认学生作为“人”的价值。每个学生都有特定的权力和尊严,更有自己的思想感情和需要。其次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这种尊重既表现在对学生独特个性行为表现的接纳和需要的满足,又表现在创设良好的环境和条件,让学生自由充分发现自己,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体验到自己作为人的一种尊严感和幸福感。  相似文献   

14.
想给学生以心灵的自由,教师自己就必须是一个心灵自由的人。教师不仅要容忍学生的精神个性,更要容忍学生对自己说“不”。因为只有教师民主的阳光,才能照亮学生创造的原野。教师必须平等地对待每一名学生,不让他们因为各种原因而感到压抑和产生受遗弃感。  相似文献   

15.
近日,突闻长沙某小学强制教师实行“跪式教育”。原因是由于学生身材矮小,为了体现平等,所以要求教师在与学生进行交流时必须跪下,让师生在同一身体高度下对话。但是,让教师跪下来真的就能体现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吗?我看未必!其一,如果教师的心里仍然唯我独尊,仍然歧视学生,那么仅仅跪下就能解决问题吗?其二,“跪式教育”体现的并不是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下跪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伤心、屈服、耻辱!这对于教师来说,又是平等的吗?按照“跪式”理论,高个子的教师也必须跪下来与矮个子的教师交流讨论了芽!其实,要做到真正的师生平等,最根本的还在…  相似文献   

16.
重要更正     
做平等中的首席:新颁布的课程标准要求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这实质上是强调教育者对学生心灵的尊重。因此,教师必须彻底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摒弃传统的“师道尊严”的教育思想,革除往昔高高在上、板着面孔说教的陋习,以平等、民主的姿态走进课堂,介入教学、做师生平等中的首席,与他们进行真诚的情感交流甚至灵魂沟通,从而为其习得知识、增强能力搭建一个和谐宽松的平台。  相似文献   

17.
教师面对不同个性的学生,必须善于与学生交流,与学生交流合作必须做到倾听、宽容、期待。 一、善于倾听 真正的教育是从心与心的对话开始的,而心与心的对话又是从真诚的倾听开始的。做一个真诚的倾听者,教师的听和说是同等重要的,有时听比说还重要。真正的倾听意味着一种平等、一种尊重,是心与心的默默靠拢,  相似文献   

18.
从某种意义上说,真正的教育是从心与心的对话开始的,而心与心的对话又是从真诚的倾听开始的。不会做一个真诚的倾听,就不会成为一个合格的教育。在语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听和说是同等重要的,有时听比说还重要。真正的倾听意味着一种平等,一种尊重,是心与心的默默靠拢,是情与情的悄悄交流。  相似文献   

19.
班主任管理班级的过程,实质上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一种双向的情感交流过程。只有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才能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有愉悦感、安全感、尊严感,学生的潜能、智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一、创设平等 老师和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交流者.教师要用平等的眼光来看待学生,这是一种人文关怀.教师不仅要做到身体蹲下来,心灵也要蹲下来,全心全意融入学生中间去,和学生交流,共同建立一个有利于个性发展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有效地获取新的知识和能力. 学生只有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沟通、体验才能感到轻松快乐成长,而师生关系的平等,师生、生生间资源的互动,才是快乐成长的源泉所在.在课堂中才有可能提出一些极具创新性思维的想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