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做电视新闻.不可避免要涉及到人物报道。让所报道的人物呼之欲出,与众不同,给受众留下难以忘却的深刻印象。这是每个新闻工作者都渴望做到的。但是,事实上在媒体所报道的人物中,往往强调了共性,忽视了个性,所以最终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却不多。要真正做到“千人千面”,不妨从人物的形象、语言、细节人手,来彰显人物个性,使人物报道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相似文献   

2.
潘程 《新闻采编》2007,(4):22-24
新闻人物,是备受媒体关注的人物,也是社会上影响较大的人物。及时关注和报道新闻人物的社会活动,也是新闻媒体的一个重要任务。要写好新闻人物,特别是人物特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除了要深入了解新闻人物的社会环境以及人物的内心世界,更要了解人物的个性特征。因为人物特写的报道客体是人,无论其地位有多高,经历有多么神奇,但毕竟还是一个普通的人——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性格。  相似文献   

3.
新闻人物.是备受媒体关注的人物。也是社会上影响较大的人物。及时关注和报道新闻人物的社会活动,也是新闻媒体的一个重要任务。要写好新闻人物,特别是人物特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除了要深入了解新闻人物的社会环境以及人物的内心世界.更要了解人物的个性特征。因为人物特写的报道客体是人,无论其地位有多高,经历有多么神奇,但毕竟还是一个普通的人——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性格。[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大家都知道,语言表达是主持人赖以运用的重要手段,也是主持人风格的一个组成元素。每个主持人都要有自己的个性,语言并在主持节目时不可避免的显现出不同的个性差异这种差异造就了不同的主持风格,也就有了屏幕上的百花齐放,流光溢彩,同时也可以很好的与节目融为一体,使节目也具有鲜明的个性,形成品牌优势。  相似文献   

5.
要写好人物,必须重视细节描写。一段富有个性的语言,人物的某个动作,一个有特征的面部表情等等,这些都属于细节。  相似文献   

6.
冯晓蕾 《新闻传播》2010,(1):101-101
所谓风格一般都指作家或艺术家在创作中表现出来的艺术特色和创作个性,作家、艺术家们由于生活经历、立场观点、艺术素养、个性特征的不同,在处理题材、描绘形象、表现手法和运用语言等方面都有各自的特色,这就会形成作品的风格,播音也是一种艺术创作,一个成熟的,有较深造诣的播音员、主持人在他从事播音创作活动中所表现出的创作特色和个性就是他的播音风格。  相似文献   

7.
人物写作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写人物就是记录历史(1)任何一种新闻媒体都离不开人物通讯。从某种意义上说,非凡地表现人物是一张新闻纸或一新闻媒体的灵魂。这个观点具有社会意义。有人说时代与历史是由事件构成的。那么,历史与时代又是由什么构成的?人!这一点无可疑议。人构成了社会,人物的活动构成了事件,因此,以文字、声音或画面为不同特征的新闻或文学样式,也必然由一个又一个具有不同个性、不同风格、从事不同职业、进行着不同个体思想和社会活动的人所构成。这个道理可以超越国界,超越语言,因为无论具有何种观念何种肤色,作为人本身来说,都具有物体本  相似文献   

8.
盛芳 《新闻爱好者》2007,(11):16-17
当前不同类型的报纸在选择报道对象和报道方式上,都积极切合自身的风格和立场,实现了一种良性的自觉分工,使得不同类型报纸的人物报道各有千秋,个性鲜明,即使是在对同一人物的报道上,不同类型报纸的报道角度也是有明显区别的。  相似文献   

9.
在新闻摄影中,人是最主要最基本的表现对象。反映人,则主要是反映在改革开放、两个文明建设中做出贡献的人,这是新闻摄影使命和特点所规定的。因此,摄影记者最应当关心的是把人物照片拍好,改变过去那些把“活生生”的人,拍“死”拍“呆”了的作法。怎样去反映和表现好人物,谈三点看法 重个性。个性是指一个人身上的那些经常的、稳定的、本质的心理特征。个性心理特征包括人的精神、性格、气质及修养水平,表明一个人典型的心理活动。个性心理特征是相对稳定的,但个性也具有可变性的一面,会随着工作、生活、环境的改变而改变。山区…  相似文献   

10.
凌莉 《视听纵横》2003,(3):114-115
现在的荧屏,我们可以看到不少的人物专访节目,尽管每一个节目都各有特点,但都是力图通过主持人与受访的交流,刻画出有独特个性的人物。人物访谈类节目要吸引受众在很大程度上依靠主持人和受访的语言魅力。但是由于受访存在个性的差异,有的善于表达,有的  相似文献   

11.
罗亨钦 《东南传播》2011,(11):162-163
电视新闻具有声画同步传播的效果,人物报道本应是电视新闻的长项。在实际操作中,却往往容易陷入“同期声+人物生平简介”的套路,使得人物扁平化,缺乏感染力。要解决这一问题,充分发挥电视优势,要“重记录,多讲述”,用自然、生动的现场和语言打动人,反映人物个性。  相似文献   

12.
郑琼 《新闻前哨》2005,(5):48-48
电视"人物讲述"的语言魅力,包含语言信息和非语言信息两个方面。1.语言信息方面:个性化、情感化、思想化首先,"人物讲述"是个性化语言信息的传播,是展现个性化语言的有效途径。个性化语言是表现人物不可缺少的因素。"宇宙间,万籁有声,物各有响,人声各异。"不同的人由于职业、年龄、经历、阅历、教育程度、气质、修养和所处地域环境的不同,其口语表达方式和说话习惯都不会相同,而且各有各的特点。其实,从一个人的声音就可以判断一个人的性格。  相似文献   

13.
人物新闻是媒体上常见的重要报道形式。在10多年的新闻采访中,我采写过的一些人物专访,至今仍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如何做好人物专访,我觉得应注意熟悉采访对象、表现人物个性、掌握报道分寸、展示个体风格等几个方面,下面笔者就这几方面谈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经常看到一些名人的肖像漫画,只寥寥几笔,其神态便跃然纸上,即使比起人物本人的照片来,恐怕也栩栩如生得多。何故?是在于抓住了人物的“神”,也就是人物的个性“特质”。其实人物报道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15.
从写作的角度来看,"风格"一词指的是作者某种与众不同的写作个性(包括思想个性,语言个性和独特的表现方式等)在作品中的稳定而鲜明的体现.在当代中国一些知名记者的作品中,就显示出了鲜明的个人风格,一名记者,只要有比较独特的整体风格或语言修辞风格,即便作品不署名,读者也能看出是谁所写的.这就是说,新闻作品不但可以形成风格,而且可以形成丰富多样的个人风格.南香红就是这样的一位记者.  相似文献   

16.
进行人物专访时,怎样才能准确地捕捉被采访者的风格和个性,使被采访者人物形象更鲜明,从而达到采访成功的目的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17.
主持人的个性魅力与艺术生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彬 《视听纵横》2007,(3):78-80
个性魅力是电视节目主持人获得良好传播效果的重要手段,也是电视节目主持人艺术生命力所在。所谓魅力,就是很能吸引人的力量。个体不同,所产生的魅力也就不同,所以,魅力是具有鲜明个性的,是个性的外在流露。而有个性也不一定就有魅力,因为每个人的个性,并不都是让人喜爱的。有个性魅力的电视节目主持人有着较好的风度气质、语言能力、知识素养和品德  相似文献   

18.
人物通讯是新闻写作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文体。人物通讯的特性决定了它所报道的主体是“人”。写人,是离不开人物语言的。因为人物语言是人物思想的表达形式。要准确地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写出具有鲜明个性的活生生的感人形象,除了其它手法外,必须借助于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实践证明,它是决定人物通讯是否成功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什么样的语言,才是个性化的语言?许多书籍中都做了程度不同的阐述。所渭人物的个性化语言,我认为就是这一人物所独有的特殊个性通过语言的表现。各式各样的人,由于生活经历、文化修养、社会地位、生活习惯、职业爱好、性格气质,以至于性别、年龄、籍贯诸因素不尽相同,他们在表达自己的思想情绪时,就出现了不同的“味儿”,这种风格独特的“味儿”,就是人物的个性化语言。古人说:言为心声。就是说,语言是思想的直  相似文献   

19.
台湾新闻的播音风格首先我们对播音应该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播音是一种语言传播。第一,播音以有声语言为主线,同时兼容了视觉语言或视觉符号。而播音风格就是指播音员在播音创作中所体现出来的创作个性和艺术特色。①本文试论述台湾播音员在新闻播音时所体现出来的个性和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20.
黎信撰文说:可以从三个方面借鉴西方记者人物特写的写作技巧: 一、记者要紧紧抓住人物的个性和特点,从各个不同的角度着力介绍。人物的个性与特点写得愈是鲜明,人物特写便愈成功。二、人物的个性和特点及其心理活动,都要通过写人物自己的典型动作、行为和语言体现出来。而要准确地捕捉住这一切,记者就必须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三、每篇人物特写都应当是浑然一体。也就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