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积极构建和谐校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大学和谐校园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以人为本作为高等教育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内核,贯穿在高等教育的方方面面。以人为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校办学以人才为本,教师是主体。二是学校教育以学生为本,学生是主体。建设和谐校园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2.
和谐校园应是以校园为载体.以“内”和“外”顺、同舟共济、政通人和、稳定有序为主要特征.以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学校教育各子系统及各要素间的协调运转,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教育合力。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要想构建和谐校园.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3.
和谐校园是一种以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学校发展的理想目标,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学校教育各子系统及各要素间的协调运转,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教育合力,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体现的是教育的人文主义思想,强调发展人的天性,发展人的个性,发展人的潜能。  相似文献   

4.
构建和谐校园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校园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和谐校园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高等教育作为传承文化、科教创新、服务社会的基地,是培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摇篮,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动力源泉,理应成为推动和谐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和主阵地。通过构建和谐校园,可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开展科学发展观与社会和谐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的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从而培养出更多建设和谐社会的新力量。  相似文献   

5.
依托学生社区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新平台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社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学生社区是在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高校后勤社会化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它不仅是大学生的栖身之地,也是培养大学生成才的重要场所,在加强校园管理、服务学生生活、促进高校改革发展等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了研究的课题,研究学生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可以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平台。一、学生社区给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迫切需要研究的新课题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发展变化,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和高校后勤…  相似文献   

6.
走向人文化的校园体育文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高等教育大发展的今天,作为校园体育文化,必须坚持以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作为我们的指导思想和发展方向,充分运用先进的校园体育文化来繁荣、创新和丰富我们的校园文化,促进教育事业的健康、稳定、持续地发展。  相似文献   

7.
"三型校园"建设是"节约型校园、关爱型校园、文化型校园"建设的简称.根据当代教育发展的特点和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要求,"三型校园"建设应运而生并成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校园建设节约为先,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和关爱自然的现代意识,是高等教育各项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是体现科学发展观对高等教育内在要求的重要表现形式,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8.
构建和谐的成人高校是实施“成人继续教育和再就业培训工程”、促进职业学校全面协调发展、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职业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成人高校和谐校园以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为核心,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发展职业教育为主要特征,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和谐发展的教育合力,是以学生、教师、学校全面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其内涵极为深刻。本人在成人高校工作实践中感到,以人为本是和谐校园的本质,开拓创新是和谐校园的动力,可持续发展是和谐校园的源泉,精神文明建设是和谐校园的保证。  相似文献   

9.
和谐校园建设的意义与基本内涵1.构建大学和谐校园的意义首先,构建大学和谐校园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以人为本作为高等教育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内核,贯穿在高等教育的方方面面。以人为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校办学以人才为本,教师是主体。二是学校教育以学生为本,学生是主体。建设和谐校园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以人为本,就是要  相似文献   

10.
和谐校园是一种以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因素的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教育合力;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  相似文献   

11.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经济困难学生数量呈上升趋势。如何实现教育公平,保障校园中特殊群体的利益,确保其在享受高等教育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社会对其关爱,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达到知识脱贫与精神扶志的双效目的。这是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仅以近几年兴起的CDIO教育大纲为范本,着力对高校资困体系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在CDIO大纲和教育模式的框架基础上,努力构建外部激励与内心感恩的双向的实践型资困体系,为高职经济困难学生完成高等教育,构筑和谐校园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与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2.
和谐校园主要是指以和谐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一种教育模式,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以学生、教师、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校园是一个小型的社会。建设和谐校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3.
建设和谐校园与提高教育质量是新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要求。科学阐释和谐校园的涵义特征,深刻认识构建和谐校园的重大意义,正确处理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与建设和谐校园之间的关系,对于强化以教育质量为基础的和谐校园建设以及高校自身的健康快速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成人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内的一种教育形式,由于社会的发展和教育事业的改革,目前该种教育形式的发展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南京广播电视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在逆境中求生存、求发展,通过专业的合理设置、教学模式的推陈出新、校企挂钩的实现、学生在校期间各类"资格证书"的取得以及尽力为学生提供各种特色服务等手段,逐步形成了成人高等教育的一些办学特色,取得了成人高校的一些成功办学经验。  相似文献   

15.
和谐校园建设的意义与基本内涵 1.构建大学和谐校园的意义 首先,构建大学和谐校园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以人为本作为高等教育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内核,贯穿在高等教育的方方面面。以人为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校办学以人才为本,教师是主体。二是学校教育以学生为本,  相似文献   

16.
和谐校园是一种以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是一个稳定的局面,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因素的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教育合力,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  相似文献   

17.
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日本高等教育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战后日本高等教育发展史上,具有较大影响的高等教育改革共发生过两次。第一次是1950年前后的大学改革.在美国教育使节团的建议下,改革了旧的高等教育体制,以美国模式为蓝本建立了新的高等教育制度。这一制度一直延续至今.第二次改革发生在“校园纷争”之后的七十年代初期.具有世界性规模的校园纷争或曰学生运动给爷国的大学制度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日本也不例外,以此为契机,许多大学成立了改革委员会,上至国会、政府,下达大学教师、学生都在议论改革,提出的改革方案500余种之多,大学改革一时成为社会到论关注的焦点之一。[973年…  相似文献   

18.
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高等教育要注重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以便适应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因此,高等教育要改革陈旧的教育观念,处理好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科学教育与人教育和继承与创新的关系,调整教育目标,完善课程改革,改进教育方法,搞好学生评定,采取多种途径,营造良好的校园化环境。  相似文献   

19.
一、校园:知识和人文的分裂作为基础教育的终端和高等教育的预备期,普通高中教育理应在知识和人文两方面为学生提供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的基础。然而,现实中的普通高中教育存在着重知识、轻人文的现象。这一现象表明当前教育发展与其理想目标相差甚远。对此,笔者列举以下若十现象以作部分证明。(一)评价重学习成绩,轻品格修养  相似文献   

20.
一、和谐校园的实质及核心 校园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属性及内在要求,是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谐校园是指和谐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一种教育模式,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以学生、教师、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