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们常说“文史不分家”,“言之不文,行之不远”。历史教学的问题在相当程度上是语言运用的问题。历年高考中反映出来的教学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如审题能力差,概括能力不足,答案不简洁明了,条理不清楚,层次混乱,阅读时把握不住文章中心,还有概念不清,认识偏差,不能应用原理等,其实主要是学生语言能力问题或与语言能力有关。语言是教师、学生认知和表达的主要工具。教师在教学中主要是借助语言来传播知识的,学生也是主要借助语言这一工具学习课本知识、接受知识、发展能力的。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往往忽视自己的语言能力与学生语言能力之间的差异而把知识的传授、能力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语言基本功训练是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同时,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如何也是衡量语文教学效果的最基本的标志。但是,目前不少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够重视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课上把相当一部分精力放在“课文分段”、“概括段意”、“归纳中心”和“研究写作方法”等偏重于抽象思维的训练上,不重视对学生进行读读、说说和写写等语言因素的训练。这样,不少学生没有练好语言基本功,写作文时文理不通,语病甚多,缺乏运用语言的能力。事实上,语文教  相似文献   

3.
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语言基本训练是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同时,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如何也是衡量语文教学效果的最基本的标志。但是,目前不少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够重视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课上把相当一部分精力放在“课文分段”、“概括段意”、“归纳中心”和“研究写作方法”等偏重于抽象思维的训练上,不重视对学生进行读读、说说和写写等语言因素的训练。这样,不少学生没有练好语言基本功,作文时文理不通,语病甚多,缺乏运用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的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而课堂上教师授课和组织教学时的语言运用,是最能影响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的。一堂语文课成功与否,与教师的课堂语言运用有很大关系,可以说,教师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是在教师引导下进行的言语学习和实践活动。语文课的根本宗旨是要促进学生听说读写与言语能力的发展。新时代的语文教师应是课堂的组织者、学生学习语言的引导者。如何“组织”、“引导”学生的言语实践活动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呢 ?笔者认为开放性问题在学生的语言训练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开放性问题的特征及其在语言训练中的意义开放性问题即是没有固定答案的问题 ,由于其灵活性强 ,思维空间大 ,在训练学生的语言上有很大的优势。1 解放了学生的思维 ,让学生有话想说。传统的问题答案固定而唯一 ,答案即是教参上的答案 ,…  相似文献   

6.
促进消极语言向积极语言的转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多年的小学教学实践中 ,我们一直把语文课分为阅读课和作文课。阅读课读课文 ,侧重于“阅读理解”,主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而作文课写作文 ,侧重于“运用表达”,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这样的分工 ,表面看似乎很合理 :学生阅读课文时理解了课文中语言 (包括词语和句子 ) ,以及课文中包含的表达方法 ,然后在作文课上加以运用 ;阅读课侧重于语言材料的内化 ,作文课则侧重于语言材料的外化。从理解语言到运用语言 ,形成互补 ,构成完整的语言学习的系统。然而深入分析 ,就会发现这一语言学习的过程是建立在这样一个前提之上 ,即学生理解了课文…  相似文献   

7.
薛彩玉 《教师》2010,(33):72-72
《语文课程标准》在各个学段中都提及“语言积累”这个问题。可见,重视语言的积累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那么,如何多渠道积累语言,提高学生语言能力?  相似文献   

8.
在人际交往日趋频繁的今天,不仅要求人们有较高的读写能力,而且需要那种“出口成章”的能力。培养语言欣赏能力,可以开发学生的智力。为此加强学生语言训练是语文学科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这句话既指出了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又告诉我们:“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必须以语言为载体,必须在“发展语言能力”的“过程中”进行。如何运用问题教学法,在发展学生语言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思维呢?  相似文献   

10.
把“语言暴力”逐出校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少年儿童平安行动”组委会开展的一项调查显示:“语言伤害”、“同伴暴力”、“运动伤害”成为当前小学生认为亟待解决的三大校园伤害问题。其中“语言伤害”成为小学生最关注的、认为最急需解决的问题,比例高达81.45%。一些教师在批评学生时,常常肆无忌惮地用讽刺、挖苦的语言对学生横加指责、冷嘲热讽,有的长期对一些“问题学生”有意冷落,甚至“横眉冷对”。这种“语言伤害”具有一定的隐蔽性,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害处不浅。如果说孩子是一棵幼苗,那么体罚伤害的是外部的枝叶,而语言暴力伤害的则是根脉。枝叶折损还可以恢复,而根脉…  相似文献   

11.
何艳  王艳丽 《学语文》2023,(2):34-36
为了较好地锻炼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可以以指向语文核心素养为目标,以“微演讲”为切入点进行话题设置,来引导学生发声。教师在执教部编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时,以“微演讲”为载体调动学生兴趣,以“微演讲”创设学习情境,以“微演讲”促使学生深入文本,从而使学生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言之有法,大大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2.
语言技能是构成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及综合运用能力。多年来,在英语的语言技能教学中,始终因循“灌输”教学法,教师教得“费劲”,学生学得“沉重”,久而久之,教师“厌教”,学生“厌学”,学生的个性受到压抑,其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得不到充分发挥。对于年龄小而又活泼好动的小学生来说,如何变语言知识为语言技能,逐步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呢?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笔者以为,《标准》提出的“积累、感悟、运用”这三个行为动词,“感悟”是课堂教学的重头戏。在语文课教学中,学生只有深刻感受并真正领悟了由语言文字组成的课文内容,才能更好地去积累语言,才能灵活地运用好语言。因此,在语文课教学中,教师应在语言的感悟上下功夫。一、突出“情”的抒发语文教育是人的教育。因而,情的抒发在语文教学中有着特殊的作用。可以说,“情”是联结教师、学生和文本的纽带,是培养学生感悟能力的催化剂。是故,语文教学“情”的问题,就成为贯穿课程…  相似文献   

14.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升其思维能力和语文核心素养。“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是提升语文素养的基础,是“审美”“文化”“思维”能力提升的关键点。结合教学实践,探讨在语言建构与运用中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语言敏感”是语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阅读中不可缺少的能力。这种能力在母语教学中有得天独厚的一面,那就是学生在生活的滋养下可以自然习得,但这种“习得”还是粗浅的、零散的,不足以解决阅读中遇到的问题。语文教学在因势利导肯定“生活习得”的同时,不能放松对学生语言敏感的训练与培养,要抓好语言敏感“学得”这一环节。怎样抓好语言敏感的“学得”这一训练环节呢?一、典型剖析,针对引导“典型”剖析即选取高考典型题例进行分析,从而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对语言敏感的考查类型有所了解。[例]1993年全国卷28题B项:“…  相似文献   

16.
“语言交际能力”是英语教学多年的一个话题,经过几年的实践人们似乎对什么是“语言交际能力”这一概念已经非常熟悉,不用再做进一步的探讨。但是,实际情况是否如此呢?2004年11月山西省中学英语教师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进行跟踪培训时,笔者就这一问题与参加培训的中学教师进行探讨,各位参加培训的老师给出的定义有“能用英语交谈”、“能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让别人明白”等等。这些观点表明很多英语教师认为“语言交际能力”仅仅是指口语能力,而这样的认识长期以往会影响教师的教学导向,最终影响英语教学效果。大家不难看到现在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较十多年前的中学生有长足的提高,但是现在的学生是否真正具备了“交际能力”呢?这个问题的答案还需要从语言交际能力的概念开始。  相似文献   

17.
“积累”一词在《语文课程标准》中频频出现。“有丰富的语言积累”是语文教学重要的目标之一,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础。没有语言量的积累,难有语文能力质的飞跃。学习语文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掌握语言这个工具,语文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如果学生在平时阅读中没有积累下规范、精美的语言,在表达时吐出来的怎能是精品呢?因此,开辟语言积累的途径,教给学生积累语言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语言积累的训练,是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8.
数学课程重知识掌握而轻语言培养,这使学生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等各方面需要语言表达时捉襟见肘。也影响了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我们应该从小学低年级开始就注重学生数学语言的培养。本文从“教给学生怎样说”、“鼓励学生勇敢说”、“创造机会让学生说”、“激发学生主动说”这四个方面来论述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数学语言。  相似文献   

19.
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无疑是作文教学中最核心、最基本的任务。但是,为什么讲了那么多语言知识,做了那么多语言训练,学生作文表达能力的提高仍然举步维艰呢?笔者认为:长期以来,执教者忽视了语言的内化和外化这一问题,以为语言基础知识就是语言规律,遣词造句的技巧就是语言能力,记诵名家名言就是学习语言的唯一途径。其实,在作文的整个运思过程中,“物”的积累向“意”的转化,直至“意”向“文”转化之前,都运用的是内部语言,而表达用的是外部语言。这就有一个语言的内化与外化问题。本文试图从语言能力与认知能力的结合层面上来…  相似文献   

20.
学生在生物学知识语言中表达欠准确,是生物学教学中的“老大难”问题。这在各类测试中增大了过失性失分。怎样提高学生的生物学语言表述能力是学生能力提高的重要一环。本从概念字的生物学取意、知识点关键词的分析、各表述形式的转换、语言表述的强化四个方面作了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