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邹蕾  欧阳宏字 《大观周刊》2012,(7):230-231,220
网络流行语“给力”登上《人民日报》头版头条,这是主流媒体对大众文化的一次认同。根据约翰·费斯克的《理解大众文化》一书来探析此现象,大众文化是大众创造的而不是加在大众身上的,《人民日报》选择"给力"作为头版头条标题是大众化的,这说明“给力”这一流行语的出现是《人民日报》对于大众文化的肯定。  相似文献   

2.
张瑞琦 《今传媒》2016,(9):55-56
近年来中国IP热潮是中国影视商业创作模式趋于成熟的一个表现,是属于年轻大众的流行娱乐文化成为主流文化走向的标志。在这个大众消费的时代里,影视剧代表着大众文化,而大众并不是盲目追随着精英文化,他们也在创造自己的文化,这带给影视产业前所未有的颠覆。“IP”热是把双刃剑,享受“IP”热带来收益的同时自然面临各种问题,做到“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的平衡是影视业有利进展的一个关键。  相似文献   

3.
阿多诺等人认为,大众文化的产生是商品与大众传媒的发展结果,它标志着传统精英文化的崩溃。大众文化并不就是大众的文化,它以舒适、通俗、优美的形式给人的瞬间的刺激与虚幻的满足,并生产出了大众的“虚假的需要”。大众文化和商品一样,隐匿了商品拜物教的意识形态与资产阶级的“权力话语”,因而消解了大众的批判能力。从文化角度看,它反映出普遍的审美经验的退化与纯粹艺术的毁灭,反映出作为现实批判、超越的审美王国的解体。  相似文献   

4.
神秘莫测的爱情之花开在“玫瑰之约”的土地上的时候 ,男女私情从含蓄走向了公开。以此节目为媒介 ,嘉宾、主持人、亲友团乃至场外的观众体面而尽情地陷入了一种狂欢气氛中。“玫瑰之约”是爱情与人性的狂欢节。狂欢节与狂欢化是前苏联著名文艺理论家巴赫金文化理论中的重要概念。他认为大众文化的核心是狂欢节概念 ,体现了大众文化的审美情趣 ,是文化离心、多元、反叛的代表。所谓狂欢节 ,是平民大众自发自愿的节日欢宴 ,它嘲笑一切等级差异 ,赞扬平等和逆俗的婚姻。巴赫金这一理论 ,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从文化转型角度来思索我国大众文化的视…  相似文献   

5.
在当代大众文化思潮的影响下 ,中国电视剧领域的某些理论问题被混淆 ,造成具体作品在某种程度上被误读 ,并直接关系到电视剧创作的未来发展方向。曾庆瑞、尹鸿两位教授站在不同的立场上对当下电视剧的创作进行了有意义的论争。本文认为“大众文化”是一个被虚设的语境 ,大众并没有获得真正的话语权。“大众”是不同权力话语集团争相亲和的对象 ,反映在电视剧领域 ,大众对作品的多元的合理的需求被它们按各自的意图曲解。电视剧作为当代主要文化艺术形态 ,天然地承载着提升人们精神素养、文化品位、审美能力的使命。商业因素对电视剧制作的介入并没有改变电视剧作为艺术的品格 ,当下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电视剧“美”的建构 ,而不是电视剧的性质问题  相似文献   

6.
就大众文化霸权结构中接受主体的能动实践的研究而言,影响最大的要算费斯克。在费斯克看来,大众文化在金融经济系统的流通是操纵的、控制的,而它在文化经济系统中的流通则是反抗的、抵制的。大众文化是“生产者式文本”,它既具有易读性,又具有开放性。“生产者文本”概念对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意识形态控制思想进行了彻底的颠覆。但费斯克的研究同样引来了激烈的批判,费斯克过高地估计了大众文化文本意义生成过程中大众的能动性。他对大众文化的类型化进行了不合时宜的褒扬。对大众阅读快感的强调所显示出的乐观研究态度,削弱了费斯克理论的批判力量。  相似文献   

7.
出版     
主打栏目“作家立场”,刊发王朔的《我看大众文化》。王朔认为“一切为人民服务”与“一切向钱看”是不打架的,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的同时也是利润最丰厚的。大众文化是对大众的跟随与迎合,是极其劳累不好玩的,非得很坚强很贪婪的人才能从事。自己的创作并不是真正的大众文化,而是一种个性化的写作。王朔在文中创造了“精神资产阶级”一词,认为大众文化反映的就是“精神资产阶级”的精神实质,也就是所谓的“人文精神”。大众文化是封闭自足的、没有危机感的迷醉,是腐朽  相似文献   

8.
“全能文化”在传播学中是一个比较新颖的概念。笔者在中国期刊网电子文献资料中发现,高鑫先生等人在一篇题为《电视文化身份的多维度审视》(《现代传播》2000/4)的论文中最先提出这个名词。文章说:“大众文化并非精英文化的二元式对立存在,其胸襟具有吞吐一切文化形态的气象,所谓文化的终极必然趋向大众。因此在大众文化的缰界内,电视文化一方面更多地体现着大众精神,同时也以大众文化的豁达,熔精英文化和世俗文化,高雅文化和世俗文化于一炉,从而呈现出一种全能文化的姿态”。此后,虽然学界基本没有对电视“全能文化”做出更深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张洪忠  兰朵 《传媒》2019,(8):17-19
“大众文化”(mass culture或popular culture)概念诞生已久。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语境和社会实践当中,各国学者皆对这一概念的理论路径进行过思考。加塞特从精英主义立场出发,认为现代大众文化是工业发展带来的大众(mass-man)所创造的社会风俗与所践行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0.
论当代中国大众文化浪潮中的大众传播媒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当代中国的大众文化浪潮中,大众传播媒介的社会功能是什么?它产生了什么社会效应?究竟大众传播媒介是伴随社会文化发展的“天使”还是“瘟神”? 一、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兴起与发展。所谓大众文化,即文化的大众化,是指人类所创造的文化成果为一般大众共享,并且成为一种具有相当持续性、稳定性和趋同性的群体行为,以及群体自愿选择的社会价值标准及其所遵从的社会规范,同时也是一种群体共同文化的表征。大众文化具有的特点是:(1)与精英文化相对,是被一般民众所接受的文化。(2)与大众传播技术——  相似文献   

11.
媒介文化,从字面的意思理解由三个要素构成:媒介、文化、媒介产品.其中,“产品”要素成为当下媒介文化的核心,媒介产品是用来销售赚钱的.通过议程设置,媒介文化建构了我们生活的“拟态环境”. 大众文化是与精英文化相区别的,但大众文化诞生的时代背景和文化的大众媒介承载方式,异化了大众文化.罗森贝格认为,“大众文化的不足之处是单调、平淡、庸俗,以及容易在富裕生活中产生的诱惑和孤独感.”  相似文献   

12.
早在1942年法兰克福的早期代表人物霍克海默与洛文塔尔就讨论了"大众文化"的概念。大众文化是指在当代大众社会中,以大众传媒为手段,以文化工业为盈利目的,使得普通大众能够获得日常感性的一种文化产品。  相似文献   

13.
秦明超  姬阳 《青年记者》2016,(17):25-26
美国传播学者约翰·菲斯克是世界知名大众文化研究者,也是较早地将文化研究理论带进电视文化研究的学者之一.他积极吸收众家理论之长,灵活地将符号学理论、编码解码理论和后现代主义理论等运用到大众文化研究和媒介文化研究当中,并形成了自己颇具价值的理论.他始终站在普罗大众的立场研究大众文化理论,处处彰显着大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他认为,消费主义时代里大众并不是处于弱势地位,也并不是没有声音、没有思想的意识形态受难者,而是随时随地地进行积极主动的生产者式文本创造,以生产出互文式流通的意义和快感来逃避或者抵抗单一主流意识形态的控制.  相似文献   

14.
杨桃莲 《新闻界》2005,(5):65-66
一、大众文化的产生与发展 大众文化(mass culture)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一种文化形态,是在工业化、商业化在西方社会逐步占据主导地位以后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兴盛于20世纪30年代的欧美国家,并以美国为代表,是与严肃艺术和精英文化相对立的通俗艺术、流行文化.从本质上说,大众文化是借助现代传媒,依照市场运作规则批量生产,以都市大众为消费对象的都市消费文化。  相似文献   

15.
陈迈 《东南传播》2013,(6):59-60
电视文化首先必须是一种大众文化,它能够而且应该取消"雅"俗"文化界限。从拥有受众量的角度看,电视文化不可避免地是一种俗文化,对大众而言,它又应具备品位和视野方面的优越性。电视的存在是要"让生活成为一件艺术品"。理想的电视文化应当是一种"通俗的高雅文化"。  相似文献   

16.
大众文化与主体文化——兼论电视的引导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众文化与主体文化——兼论电视的引导功能这里所说的“大众文化”,不是我国传统意义上的大众文化,而是指一种随社会发展而出现的信息化、商业化、产业化的现代文化形态。在我国,大众文化是伴随着改革开放而兴起的。改革开放不仅是经济行为,也是文化行为。随着改革开...  相似文献   

17.
面列“快餐文化”的流行,文化新闻版应如何定位?一、以消遣性、娱乐性为主的“快餐文化”不是先进文化的代表,不能充当主流文化的角色。固然,以消遣性、娱乐性为主的“快餐文化”有其存在的千万条理由,但它不是先进文化的代表,不能充当主流文化的角色。目前,这种“快餐文化”在新闻类版面上已成“燎原之势”。作为文化新闻工作者,我们不能不思考,“快餐文化”给大众带来了什么,它在满足大众的消遣、娱乐的同时,有什么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8.
郎立壮 《河北广播》2004,(5):56-58,66
什么是大众文化?西方学者对大众文化有几百种定义,国内学者近年来对大众文化多有论述。不管从理论上怎样界定大众文化,当代大众文化对大众生活方式的浸染力和影响力,以及它与文化产业的密切关系,是大众不可忽视的。当代大众文化与大众传媒有着互为表里的关系,大众传媒是大众文化的传播者,也是大众文化的塑造者。同时大众文化对大众传媒有着极强的渗透和影响力。而大众传媒中的主流媒体“对大众文化既不要横加干涉,又要防止疏于引导……要向雅俗共赏的方向引导,走雅俗共赏的路子。”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文化工业”现状是处于历史理性与人文精神的二律背反的复杂语境之中的,这就决定了当今中国的大众文化除了依照商业准则,成为一种类似西方模式的“文化工业”外,还不能忘却今日中国文化独特的人文主体性、启蒙性与社会历史深度.事实上,“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批判理论是幽深复杂的,本文主要解读该学派来自内部和外部的歧义以及这一批判理论的结构复杂性,以期为我们理解“文化工业”现象提供更确切的知识佐证.  相似文献   

20.
本论文尝试用大众文化和流行文化社会学的相关理论去研究微信。腾讯微信堪称“第二媒介时代”的“新新”媒介。笔者首先分析了微信的产生根源、大众追捧缘由及其作为一种大众媒介所具有的媒介功能,其次揭露了微信具有独特的大众文化特性和流行文化符号表征,最后笔者指出微信现如今在大众时尚层面、人际交流方面及人类思维领域均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