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目的研究酒大黄、熟大黄、大黄炭和醋大黄这四种不同的炮制方法对大黄中多糖含量的影响.方法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大黄多糖,用苯酚—硫酸比色法测定多糖的含量.结果酒大黄和熟大黄会使大黄中多糖含量有所增加,且酒大黄对大黄中多糖的含量影响较大;大黄炭和醋大黄会使大黄中多糖含量有所降低,且醋大黄对大黄中多糖的含量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
对5个不同抗性的酒葡萄品种进行感病性鉴定,并对其成熟叶片进行接种,以不接种作为对照。4天后测定叶片中的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可溶性糖含量和蛋白质含量。结果表明:5个供试品种均不同程度感霜霉病。感病轻的梅鹿辄、SV6059品种接种后的POD活性、可溶性糖含量均低于对照。所有酒葡萄品种接种感病后的SOD活性均高于对照。接种感病后发病较重的拉别长依、赤霞珠的蛋白质含量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3.
《中学生物教学》2005,(9):16-16
<正> 目前人们普遍认为,喝啤酒会导致啤酒肚的出现。但德国弗莱堡医学院的科尔教授指出,比较一下啤酒、葡萄酒、香槟酒的卡路里含量可以看出,啤酒的卡路里含量是最小的。这个结论可能会让很多人感到吃惊。因此,可以说啤酒不是引发啤酒肚的罪魁祸首。据德国啤酒网8月15日报道,弗莱堡医学院的科研人员指出,酒的开胃功能才是造成啤酒肚的主要原因。因为,酒的这项功能可以促进唾液的分泌和消  相似文献   

4.
酒与健康     
人类最初的饮酒行为虽然还不能够称之为饮酒养生,但却与养生保健、防病治病有着密切的联系。学者一般认为。最初的酒是人类采集的野生水果在剩余的时候。得到适宜条件,自然发酵而成。由于许多野生水果是具有药用价值的。所以最初的酒可以称得上是天然的“药酒”,它自然对人体健康有一定的保护和促进作用。当然,这时人类虽然从饮酒得到了养生的好处,但他们可能并没有明确的养生目的。  相似文献   

5.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不同产地豫产白酒中金属元素的含量,利用SPSS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金属元素分布进行评价,研究了豫酒中各金属元素含量的分布规律及其特征.结果表明:含Mg、Mn、Cu量最高的是豫北平原黄河岸边品牌酒,含Fe量最高的是豫东品牌酒,含Co量最低的是豫西山区品牌酒,豫酒中各无机元素...  相似文献   

6.
采用甲醛肟分光光度法对酒中锰与锰含量测定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此法对酒中锰共存的Fe、Ni干扰容易消除,测定结果准确度高。  相似文献   

7.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选用ThermoTG-WAX毛细管柱,结合外标法,对杜康酒中11种香气物质进行测定.通过优化程序升温条件,获得了最佳的分离效果.方法线性在40~600μL/L和2~40μL/L范围内,相关系数为0.956 6~0.999 3.酒中含量较高的物质是己酸乙酯(885.90μL/L)、乳酸乙酯(337.01μL/L)、己酸(242.57μL/L)、异戊醇(126.05μL/L)和乙酸(99.49μL/L).  相似文献   

8.
为检验电催化方法的催陈效果,对新生产、未经催陈处理的酒,自然陈酿三年的出厂成品酒及经催陈处理后又存放6个月的酒进行了理化指标的跟踪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经催陈处理后的沉缸酒与新酒相比,在理化指标上有了很大提高,特别是挥发酯的含量增幅较大,与优质品的标准相比各项指标均已达到优质成品酒的质量标准。对年产100吨规模的中试酒样的跟踪分析表明:经催陈处理后再放置6个月后的酒,酒度可进一步下降5.3%,酯含量可再提高高34.3%。  相似文献   

9.
目的:测定苦瓜酒中皂苷的含量。方法:以人参皂苷和β-谷甾醇为对照品,香草醛一高氯酸分光度法测定皂苷含量。结果:人参皂苷在0.030-0.240m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1),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6%,RSD=2.5%(n=6),样品含量在0.1511-0.5630rag;β-谷甾醇在0.015-0.116m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3),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9%,RSD=2.6%(n=6),样品含量在0.0656-0.2479mg。结论:β-谷甾醇和人参皂苷均可作为测定苦瓜皂苷含量的对照品,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苦瓜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0.
为准确认识发酵茶酒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及发酵品质,将夏秋茶与酿酒原料进行混合固体发酵,运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发酵茶酒酒醅的微生物群落结构构成进行解析,对成品酒基本理化组成、茶多酚含量及香气物质进行分析,并对发酵茶酒的抗氧化功效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发酵茶酒酒醅共检测出细菌2个属,真菌10个属,其中乳杆菌属、Cutaneotrichosporon、复膜胞酵母属和Geotrichum为绝对优势菌属。发酵茶酒的pH、酒精度、总酸和总酯等理化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并检测出特有的茶多酚物质,其含量高达14.8±1.31mg·kg-1。发酵茶酒的挥发性成分共检测出30种,占挥发性成分总量的96.93%,主要为醇类、酯类、醛酮类和有机酸等,具有茶酒独特的风味。相比于对照组,发酵茶酒具有更显著的ABTS、DPPH以及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作用,其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99.76±0.06)%、(57.01±0.49)%、(48.20±2.35)%。研究结果初步揭示了发酵茶酒酒醅的微生物菌群组成,并为茶酒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唐宋时戎州"重碧酒"、"荔枝绿"、"绿荔枝"都是经过多重酿造的发酵黄酒,而不是用荔枝酿成的果酒。清代的叙州府公馆坝既产优质曲酒,又是"绿荔枝"酒典故的产生地。处于水陆交通重要节点上的清代公馆坝糟坊头酿酒作坊用明代古窖,使用独特酿造工艺酿制的杂粮酒享誉岷江、长江沿线,而这种杂粮酒就是康熙时受到江宁织造曹寅高度赞誉的皇家贡酒"荔枝酒"。这个结论不仅可以从文献中得到证明,而且还得到考古和现代微生物技术的证实。  相似文献   

12.
一般认为孟浩然《过故人庄》诗中“还来就菊花”是“还来欣赏菊花”的意思,但是文章通过分析“就”的词义、考证重阳节饮用菊花酒的风俗以及分析整首诗的意思后认为:“还来就菊花”宜理解为“还来饮菊花酒”。  相似文献   

13.
《和刘柴桑》的创作时间应是西晋义熙七年(公元411年)仲春二月;《和刘柴桑》诗中“弱女”一词,是指味道寡淡的薄酒。  相似文献   

14.
“绿酒”一词经常出现在古典诗词的句子中,一般情况下,绿酒解释为“美酒”,但关键是这种美酒到底有没有可能是绿色的呢。从常见的酒色来看,大多是白酒、红酒等。有论者以为绿酒实际并不存在,其“绿”只是指酒的无色透明。事实上,如果查阅一下相关古代典籍,从酿酒的制作过程进行考察,会发现,无论从原料、酒麴,还是泉水,这三个方面如果使用适当,都有可能酿造出绿色的美酒。  相似文献   

15.
席卷葡萄酒行业的"解百纳"之争折射出很多商标理论的问题。将阐述为什么会产生商标退化以及如何应对面对自有品牌可能被转化为通用名称的危机。通过未注册的商标因长期使用而获得显著性的案例,并用知识产权的激励理论分析商标对市场的积极影响从而提出解决"解百纳"归属的方案。  相似文献   

16.
中国远古时代就多产美酒佳酿,而且产销量颇大,可以说是酒的大国,更是酿酒文化的诗意皈依。中华"酒文化"生命意蕴的弘扬勃兴惟有倡导离形聚神、舍粗取精、古洋为用、吐陈纳新,并以酒文化物质载体及精神传承为依托媒介,演绎文化内涵,拓展文化功能,创设文化效益,才能建构出华夏酒文化活泼恬适的生命韵味。  相似文献   

17.
战国秦汉时期制酒的人和追求"酤""利"卖酒的人都可以称作"酒人"。社会称谓中通常使用的"酒人"指代以酒业为经营内容的人士。"酒人"称谓的出现,体现了当时酒在日常饮食生活、社会交往形式中的地位,以及酒的生产工艺的专业化程度。认识战国秦汉时期的"酒人"身份,亦可了解"酒"作用于社会关系的意义,从而深化对战国秦汉历史文化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对"辅车相依"中"辅车"的解释,历来存在分歧.概言之,无非是"车之一物与车"和"面颊与牙床骨"的不同.这两种解释都可说明"辅车相依"的比喻义,但到底哪种说解更正确,更符合历史原义?"辅车相依"中"辅车"的意思到底是什么?通过对现存典籍及以前研究的考察,我们认为"辅"就是大车载物时两旁的挡板,"车"就是古代用来运物的大车.  相似文献   

19.
从2005年1月起,纺织品服装配额将被彻底取消,对于长期在配额体制下的全球纺织品贸易将进入到"无配额时代",谁将在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各发展中国家将如何取得共赢?世界纺织服装业将呈现何种局势?都已成为了当前的热点.本文首先结合配额的概念及作用引出<纺织品与服装协定>中取消配额限制的相关规定的背景,进而详尽分析面对"无配额时代",中国、美国、欧盟的反应及相应的政策调整,最后指出企业面对市场环境的变化采取何种措施来求得生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在当今时代,读“经”是必要的。但何为“经”,“当今时代”有何特点,这些问题要先搞清楚,才能进一步研究如何读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