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来,在对高考历史试题进行分类研究时,若干道一选择几题,列表简介如次,与大家切磋。时难以确定其类属的题目引起笔者的极大兴趣。现从中可以看出,表中这些题目既不是按阶级斗争史观(革命史史观)设计的,也不是(或主要不是)按现代化史观、整体史观(全球史观)、文明史观和社会史观设计的,既不属于传统的政治史试题、经济史试题、文化史试题,也不属于近年崭露头角的社会史试题。  相似文献   

2.
综观近年的历史课程改革和高考历史命题改革,我们很容易发现如下的事实:在历史观这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上,一方面从上至下无不强调唯物史观对改革的指导意义。另一方面在改革过程中又陆续引入并日渐广泛地运用了现代化史观、整体史观(全球史观)、文明史观、社会史观、生态(环境)史观等“新史观”。于是,唯物史观与这些“新史观”是什么关系的问题便尖锐地摆在我们面前,需要作出明确的回答。不过要说明的是,这是所说的“新史观”,仅仅是对走出封闭状态不久的我国历史教学界而言,实际上,以上“新史观”在国外已形成并运用了一定甚至很长的时间。如法国著名史学家、年鉴学派的代表人物布罗代尔就把文明史观的起点追溯到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的《风俗论》(1756)。他还列出了文明史的一系列代表作及其发表时间:基佐的《欧洲文明史》《法国文明史》(1829—1832)、斯宾格勒的《西方的没落》(1918—1922)、汤因比的《历史研究》(1934)、韦伯的《作为文化社会学的文化史》(1935)等。由此可知,文明史观的形成和运用已有很长的时间了.只不过我国历史教学界近年才接触和运用,故将其视为“新史观”。其他几种“新史观”的形成晚于文明史观,但至少也有几十年的历史了。  相似文献   

3.
所有制问题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中最基本的问题,也是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无法回避的问题。在所有制问题的讨论中,首先遇到的难题便是对所有制范畴理解上的分歧。这种分歧不仅妨碍理论研究的深入,而且造成许多认识上的混乱。从马克思的大量著作看,他在使用所有制概念时,往往并没有十分明确的界定,常常对所有制赋予不同含义。难怪人们虽然对所有制有不同的理解,但却都在马克思著作中寻找根据。要想弄清马克思所有制范畴的内在  相似文献   

4.
伏尔泰是理性主义史学的代表人物 ,他的史学思想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批判政治军事史 ,倡导文化史 ;批判神学史观 ,提倡理性主义史学 ;不过通读伏尔泰的史学著作 ,我们不难发现其欧洲中心论依然突出 ;英雄史观尤为明显。他的史学思想对于后世西方的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汤因比的城市文明观并不是独立出现的,他是在参加大量英国外交事务之后,在多年希腊城邦制研究基础上,有选择地继承了斯宾格勒的文明形态史观,逐渐形成了其城市文明观。汤因比在其著作中描述了城市的起源、发展和不朽,并指出其核心力量是以宗教等为代表的文化因素。但在城市功能问题上,汤因比只看到了城市"灵妙化"的一面,忽视了其"物质化"功能,因此未能真正提出文化力量促进城市发展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著作中蕴含丰富的生态思想,以往研究者大多从不同视角对马克思生态思想进行不同程度的研究和探讨,但很少从整体上进行考察和把握。马克思生态思想蕴含在他的自然观、实践观、科技观和历史观中,对其进行整体性考察,为我们体认马克思生态思想的精神实质、科学认识及处理当下面临的环境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克雷明著作的认真研读,初步探讨了克雷明的教育史观。立体多元的进步教育史观和修正了的和谐教育史观最能充分体现克雷明的教育史观特色。一方面,克雷明的教育史观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没有跳出卡伯莱时代的教育史观。卡伯莱教育史观的"普遍原则"、"线性发展阶段论"和"世界主义价值观"等理论仍然在支撑着他的思想意识。但另一方面,克雷明也在努力地挣脱卡伯莱时代的教育史观,不再是单线的进步史观,而是一种立体多元的教育史观。  相似文献   

8.
在我们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应用马克思的社会系统观,进行社会主义经济系统的研究,指导我们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一马克思关于社会系统的理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部分.马克思尽管没有明确提出过“系统”的概念,但是,在他的著作中,人们还是能品尝出丰富的系统论思想的.系统论的创始人之一、奥地利的生物学家L·V·贝塔朗菲就曾说过,他的系统论是来源于马克思的系统思想的.比较有代表性的是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方面的论述,他把整个人类社会看成是一个自然发展过程的有机整体,认为人类社会具有层次性、结构性,强调生产方式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这些理论都体现出马克思的社会系统观,它贯穿整个历史唯物主义之中,也是历史唯物主义展开、发展的基点.因此,研究历史唯物主义就必须研究马克思的社会系统观.  相似文献   

9.
〕俄罗斯有着一千年的文化史,出现了一批举世闻名的科学家和艺术大师。19世纪的俄罗斯文学达到了世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最高峰。在俄罗斯历史上,伊凡雷帝和彼得大帝先后进行过各种改革。近些年来,俄罗斯文化史学者提出了一些值得注意的文化史观。这些观点对于我们研究中华民族的文明史和中国文化发展史,具有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19世纪至20世纪中西激烈的冲突中,中国现代学术的发展有着很深的意味.闻一多一生短暂,却在中国文学与文化史研究领域做出了独特贡献,也同时拥有着独特的文化史观,如文化互动论、活的文化史研究等等.在闻一多文化史观的形成过程中,特殊的社会历史背景也对其观念的形成进行了塑造,一方面促使其在上古文化史研究中开创出了现代化学术的路径,同时也最终促成了其学者姿态向斗士姿态的转变.  相似文献   

11.
目前,关于马克思异化观的研究多是从马克思异化著作的内容上做纵向比较研究,抑或与其他异化观做横向比较研究,抑或对马克思异化观做深入挖掘研究,从宏观层面上对马克思异化观做历史逻辑梳理的研究却不多见。以宏观层面、全面视角为立足点,从历史发展逻辑出发寻求突破,理清马克思异化观的发展轨迹,为简明了解马克思异化观提供便捷之径。  相似文献   

12.
一建国以后“文化革命”以前,中国近代文化史领域中一些专门学科的研究有了开展。在这些专门学科的研究中,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为指导,改变了建国以前占主导地位的、以资产阶级唯心史观研究文化的面貌,从而为文化史研究的实质性进步提供了前提。然而,50年代中期,由于“左”的思想影响,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并没有把近代文化史作为一个重要的历史课题,从理论和实际结合上,从总体上进行应有的研究和探讨。“文化革命”前中国近代文化史的研究,主要是对文化各部门的具体研究。如近代文学、史学、教育、艺术、语言文字、出版、自然科学和文化交流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探讨。相对来说,文学和艺术的探索要较深入些。50年代,舒芜等人就呼  相似文献   

13.
“文物精品与文化中国”是我在清华大学为本科生开的人文选修课,选修的学生来自全校理、工、文、法、医等不同的院系,课容量为250人。就学科分野而言,“文物精品与文化中国”属于中国文化史方面的课程。该课程被评为“2003年度国家精品课程”。一、课程的切入一门面向全校诸多学科的选修课,如何凝聚人气,激发起学生的兴趣,这是我们在设计课程方案时反复思考的问题,它不仅要有好的选题,而且要有好的切入点。近十几年出现的文化史类的著作尽管很多,但依然为我们留下了很大的发挥空间。现在的文化史著作,一般是从《诗经》、《周易》的时代开始…  相似文献   

14.
陈寅恪自称“喜谈中古以降民族文化之史”。所谓“民族文化之史”,指的是古代各民族(包括汉族和少数民族)在文化史上的作用。陈氏在这个问题上有系统的看法,可以称之为“民族文化史观”。王国维是与陈氏齐名的现代杰出史学家。对于古代各民族在文化史上的作用,王氏亦曾提出系统的看法。王、陈二氏的“民族文化史观”是大同小异的,带有明显的互受启发的痕迹。王、陈二氏的“民族文化史观”包括下列几个层次: 他们既确认儒家的主体地位,又确认各少数民族的巨大作用,从而展示了我国古代文化史的基本线索;  相似文献   

15.
李大钊的历史观在二十世纪前期的中国史学上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在中西文化的交互影响下,他在著作中一方面阐述了自己对历史的深刻体悟(“活的历史”观、新史观等),另一方面又借鉴与吸收了西方学术思想的优秀成果(主要是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由此来建构起自己别具特色的历史观。  相似文献   

16.
在马克思的一生中,自由问题是一个倍受关注的问题。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从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和历史等方面,对自由问题作了全面的考察和精辟的阐述,以其科学和精深的思想实现了自由观上的变革。但由于他的关于自由的思想散见于不同时期的著作中,而论述的角度又不尽相同。再加之其著作浩繁,研究者的阅读重点又不同,故对马克思的自由观的理解往往有失偏颇。究竟如何理解和认识马克思的自由观,本文拟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7.
赖美琴 专著《韩非与董仲舒政治哲学研究》 2 0 0 0年 1 2月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这部著作的出版 ,对于韩非和董仲舒思想的研究 ,对于先秦两汉思想文化史的研究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拓展都有积极的意义。该专著是 1 998年度广东省高教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的研究成果。同行专家们对该研究成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旷三平 专著《社会预见的哲学分析》 2 0 0 0年 2月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这部著作具有如下几点学术价值 :其一 ,挖掘整理马克思社会预见理论 ,并对其作出现代阐释 ;其二 ,针对现代西方哲学和未来学家们对马克思社会…  相似文献   

18.
中国文化史的研究兴起于20世纪30年代。改革开放后再一次出现了文化史研究的高潮。90年代后,地方文化史的研究异军突起,成为了当今文化史研究中的热门。但是,在其研究热潮的背后,却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地方文化史研究的泛化、弱化、边缘化、非历史化和政治化,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去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学术界对文化问题的研究,给予了特殊的注意。哲学、政治学、文学、历史学、伦理学、社会学等等,各个领域都围绕着文化问题,展开了广泛的研究和讨论,写出了许多著作和文章,创办了一些专门研究文化问题的刊物,还推出了几套文化丛书(如《中国文化丛书》、《文化哲学丛书》、《中华近代文化史丛书》、《现代思想文化译丛》等),一时被人们称作“文化热”。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自己的著作中没有明确地使用过这一词,他们所用的是“现代唯物主义”或“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等术语。 这一术语的最早使用者是普列汉诺夫。他在一八九一年纪念黑格尔逝世六十周年的论文中开始使用,这是在研究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德国古典哲学以及法国唯物主义哲学以后所得出的认识结果。他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对这些哲学的批判继承和发展,并在历史观方面贯彻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