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我区在2013~2014学年度九年级数学测试中有这么一道有关概率的选择题:题目某校九年级一班共有学生50人,现在对他们的生日(可以不同年)进行统计,则正确的说法是()(A)至少有两名学生生日相同(B)不可能有两名学生生日相同(C)可能有两名学生生日相同,但可能性不大(D)可能有两名学生生日相同,且可能性很大大多教师看到这道题后,感到很吃惊和意外,并且争议很大:一是正确答案难以确定?二是此题涉及的知识内容已经严重超标了.  相似文献   

2.
<正>数学教学过程中,对某些题目适当进行一题多解,可以开拓学生思路,提高思维灵活性,进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笔者把一道本校高一期中考试题的多种解法整理成文,旨在与读者交流分享,共同提高.题目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  相似文献   

3.
<正>在我校进行的一次月考中,选用了一道2014年河南省中考试题,该题难度不高,但学生解答的结果却不尽人意.原因何在呢?笔者进行了分析,现与同行们交流.一、题目及解法呈现题目在中俄"海上联合──2014"反潜演习中,我军舰A测得潜艇C的俯角为300,位于军舰A正上方1000米的反潜直升机B测得潜艇C的俯角为680(如图1).试根据以上  相似文献   

4.
初中几何第二册第85页有这样一道例题:A D 是△A B C 的高,A E 是△A B C 的外接圆直径.求证:A B·A C=A E·A D.在题目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还可增加求证:∠E A B=∠C A D.此题并不繁难,但证法多样,连贯了平面几何中的许多重要定理,同时也使学生学会如何因图制宜地添加辅助线的方法。复习课中,若能引导学生对这类题目多方面分析,将能以少胜多,对学生运用知识的灵活性与创造性  相似文献   

5.
某年小学六年级数学竞赛中有一道题,其解法比较特别,充分应用了"质数中只有2是偶数"这个性质. 题目是这样的:A、B、C都是质数,且A×(B C)=110 C,则B=__  相似文献   

6.
正一、一道考查学生审题能力的好题向盛有一定淀粉溶液的试管中加入适量的唾液淀粉酶,37℃水浴保温后,先后加入适量的0.1 g/mL的NaOH溶液和0.01 g/mL CuSO4溶液,摇匀后,观察试管内溶液变化的现象是().A.产生砖红色沉淀B.溶液呈蓝色C.溶液呈现紫色D.溶液不变化此题看似简单,但学生要正确解答实则不易,本题正确率只有15%.统计的班级共47人:选A、B、C、D的人数分别为18  相似文献   

7.
题目在△ABC中,cosB为sinA,sinC的等比中项,sinB为cosA,cosC的等差中项,则∠B=.此题是2006-2007学年度南通市九校(学科基地)联考的一道填空题.本校实验班同学共54人,做对此题的只有11人,为什么得分率如此之低?考后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拿到此题后不知道该如何下手.那么,到底该怎么去寻找此题的解题方向呢?运用直觉指引不失为一种有效的举措.由题意得cos2B=sinAsinC,(1)2 sinB=cosA cosC.(2)由(1)、(2)可知∠A和∠B是对称出现的,凭直觉在题设条件下,∠A既不能大于∠C,又不能小于∠C,也就是说,∠A应该等于∠C,即A=C.代入(2)得sinB=c…  相似文献   

8.
<正>最近的高三月考遇到了一道关于山地林线分布海拔的题,题目给出了天山北坡几个地点的林线高度示意图。第一题:图中降水量最大的站点是(%%):A.伊犁河谷B.精河C.玛纳斯D.巴里坤这一问可从图中各点的林线宽度来判断,山地林线越宽则说明降水量越大,图中显示伊犁河谷的林线最宽,则正确选项为A,该题学生答的正确率不高。第二题:巴里坤站点林线分布高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A.湿润指数B.气温年较差  相似文献   

9.
对一道化学高考试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海军 《化学教学》2003,(11):48-49
20 0 3年高考理科综合 (全国卷 )第 11题是一道考查化学平衡移动知识的题目 ,现将原题摘录如下 :某温度下 ,在一容积可变的容器中 ,反应 2A(g) B(g) 2C(g)达到平衡时 ,A、B和C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4mol、2mol和 4mol。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 ,对平衡混合物中三者的物质的量作如下调整  相似文献   

10.
2008年高考湖北理科卷第6题:将5名志愿者分配到3个不同的奥运馆参加接待工作,每个场馆至少分配一名志愿者的方案种数为( ).A.540;B300;C.180;D.150.这是一道典型的排列组合题目.从近几年的数学高考试题来看,排列组合题是每年必考的内容之一,一般出现在选择题或填空题,常以现实生活、经济问题等为背景,以分类和分步计数原理为基础,考查学生掌握排列组合意义和公式的掌握与运用程度,涉及分类讨论、转化与化归、整体化、模型化等数学思想方法,是概率问题解决的基础,应引起考生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赵玉祥 《物理教师》2008,29(1):59-60
2007年江苏高考的第16题是一道关于平衡种类的探讨的好题,题目如下: 如图1所示,带电荷量分别为4q和-q的小球A、B固定在水平放置的光滑绝缘细杆上,相距为d.若杆上套一带电小环C,带电体A、B和C均可视为点电荷.  相似文献   

12.
我们在第五章平面向量里解斜三角形应用举例一节学习中,曾经做过这样一道题,题目:在三角形△ABC中,三个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且角A=80&;#176;,a2=b(b+c),求角C的度数。此类型题解题方法灵活,技巧性强,现介绍此题的几种解法,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教育情报参考》2006,(10):34-34
以下24道题目,A表示很赞同,B表示基本赞同,C表示基本反对,D表示很反对。请认真思考后在每道题前填上A、B、C或D。 1.总的来说,学生都不太情愿上学。 2.如果一门课程的教学质量好的话,大多数学生的表现会很好。  相似文献   

14.
在教学复杂的分数应用题中 ,有一类隐含不变量的题目 ,数量关系比较复杂且千变万化 ,解题方法比较多 ,但一般解法思路比较繁琐 ,给学生解题带来一定的困难。我们在教学中注意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训练 ,不仅拓宽解题思路、沟通不同题型之间的联系 ,而且探寻出思路单一清晰的创新解法 ,大大提高了学生解题应变能力 ,并使学生创新思维得到较好的发展。现简介如下 :例题〕某工厂A、B两车间共有480人 ,A车间的人数是B车间人数的 35,A车间调进若干人后 ,这时A车间人数是B车间人数的 25。问A车间调进多少人?创新思维训练(一)请同学们想一想 :题…  相似文献   

15.
在化学学科中存在一个奇妙而有趣的现象——"一题多答"."一题多答"不同于"一题多解";"一题多解"是指一道习题有不同的解题途径,但题目答案只有一个;而"一题多答"是指一道习题解题途径不同,答案最终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一、元素化合物的"一题多答"例1已知A、B、C、D四种物质和Na2SO4  相似文献   

16.
找规律     
【1】0,6,24,60,120,()A.186B.210C.220D.226【2】1,8,27,()A.36B.64C.72D.81【1】答案为B。这是一道比较有难度的题目,但如果你能想到它是立方型的变式,问题也就解决了一半,至少找到了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这道题的规律是:第一个数是1的立方减1,第二个数是2的立方减2,第三个数是3  相似文献   

17.
<正>近日,在学习完三角函数知识后,同班中一个爱好足球的同学向我求教了一道与足球有关的三角函数题:如图1所示,A、B两点是球门两边的顶点,在某一场足球比赛中,边锋球员C在何位置时将球射入球门的命中角度最大。乍一看题,本题缺乏数据,好像是一道与数学无关的题目,数据的缺乏给本题的解答增加了迷惑性和抽象性,给该题目的列式计  相似文献   

18.
在英语考试中,阅读理解题是所占分数量最大的题型(30/150),而且也是唯一拥有一题两分的题目(在A.B.C.D中选择正确的答案),因此,有的学生在选择答案时,一错就常常要被扣掉至少2分,实在可惜!但这个占有30分的阅读理解题,要想把其分数都拿到手,也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所以,在考试中,学生应如何尽自己的最大努力来做好这一题目呢?这就涉及到许多方面的问题了.因为阅读理解题是一个综合性的题目,我们不能单一而就地解决问题.下面我就对应如何做好此类题,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一天,老师的两名学生就2000年高考试卷第22题向他提问: The managers discussed the plan that they would like to see_next year. A.carry out B.carrying out C.carried out D.to carry outsee后应接动词原形或动词-ing形式,为什么此题答案选C 而不选A 或B 呢?老师解释道:实际上题目中that引导一个定语从句。句子中含有They would like tosee that(=the plan)_the next year这样的意思。可见,填入的选项是作see的宾语补足语,由于plan与see是动宾关系,故答案为C。  相似文献   

20.
1997年中考化学试题中,三省市有如下一道文字内容基本相同的单项选择题。 题目:使25克甲物质与5克乙物质充分反应,所得混合物中含有10克甲和11克丙,还有另一种新物质丁.若甲、乙、丙、丁的式量分别为30、20、44、18,其化学式分别用A、B、C、D表示,则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A B=C D (B)A 2B=2C D (C)2A B=2C D (D)2A B=C 2D (天津市、河北省) 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盟市此试题在文字内容上只在反应前后各增加了10克丙物质,实质上等同于上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