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集宁师专学报》2018,(1):111-114
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农村社区教育二者之间的发展是相辅相承的。农村社区教育的有效实施对新型城镇化建设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影响农村社区教育的实施有诸多因素,如国家政策的支持与监督保障机制、管理人员与师资队伍建设、受教育者的认识、课程资源建设等。本文结合相关调研,就农村社区教育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有效实施农村社区教育的策略进行研究,以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科学与快速发展,提高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西部贫困地区农村教育现状令人忧虑,而农村校舍建设问题是贫困地区农村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对其维护、改造和建设对于加强农村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就贫困地区农村校舍的维护、改造和建设提出思考。  相似文献   

3.
农村教育信息化是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从目前农村教育信息化发展实际来看,在基础设施建设、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和应用水平、校园网络及资源建设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较为突出的困难和问题.本文通过解析当前推进农村教育信息化工作存在的难题和原因,从提高认识、加大经费投入、大力开展培训、加快网络和资源建设、健全考核激励机制等五个方面提出加快农村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建议,这对于全面贯彻落实全教会精神和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尽快改变农村教育信息化现状,促进农村教育信息化又好又快发展将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基于新农村建设视角的农村教育发展策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要求,也是教育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本文论述了新农村建设中发展农村教育的重要作用,总结和分析了当前农村教育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从多视角提出了新农村建设中农村教育的一些发展策略,为推动农村教育事业发展提供借鉴依据。  相似文献   

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是发展农村教育,而发展农村教育的重点是加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师资建设。其目标是尽快建立一支数量足够、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安心稳定的师资队伍。这也是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必备条件。本文基于对安徽省农村教育师资现状及其成因的分析,提出了改革现有人事制度,优化教师资源配置,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增强教师的职业认同感等相应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6.
王影 《教师》2013,(16):126-126
随着农村教育投入的逐步增加,农村教育成就令人瞩目。但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形势依然严峻,高素质教师数量严重不足、教育质量偏低、责任意识淡薄和教师待遇偏低等严重制约我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改变农村教师队伍现状对策,对确保农村教育健康、均衡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合理性是建设一支稳定精良教师队伍的必要前提.河北省农村中学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存在结构不合理的现状,应该加强农村中学教师的队伍建设.加强农村中学教师队伍建设,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改革和发展农村教育的根本大计,是提高农村教育质量、推进农村教育发展的先导性措施.  相似文献   

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但新农村的建设与发展离不开农村成人教育。从农村发展的现状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来看,农村成人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推动现代农业的建设,培养有技能、懂法制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村和谐度与幸福感。为更好地发挥农村成人教育对新农村建设的服务作用,可从把握教育对象的层次性、实现教育模式的多样化、注重教育内容的适应性等方面促进我国农村成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农村教育正处于边缘化发展状态。教育经费、师资水平、教育观念、课程资源、教育管理与评价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是农村教育边缘化的主要原因。加大农村教育经费投入、加强农村师资队伍建设、更新农村教育观念、开发适合农村教育的课程资源、完善教育管理与评价体系才能促进农村教育的健康发展。中国的社会现实决定了中国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应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关注农村教育现状。  相似文献   

10.
现阶段,农村艺术教育仍然是学校教育中最薄弱的环节,艺术教育的滞后,制约了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和素质教育全面推进。我们应当从农村小学艺术教育的现状出发,在选用和培训师资、加强硬件建设、开齐、开足、开好艺术课、艺术教育的形式等方法和手段上去突破,充分利用好农村艺术资源,开展好农村艺术教育。  相似文献   

11.
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关键所在。国家相关政策文件在教师培养、培训及保障等方面均对乡村教师予以特别倾斜,这既是对乡村教师特殊贡献的肯定,也是对乡村教师队伍的积弱事实的一种承认。目前我们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仍存在队伍“逃离”、文化“盲从”、各方“掣肘”等典型弱势表征。针对这种弱势状况,需要树立现代化的乡村教育理念,强调乡村教师角色的多样化和乡村文化的固有特色;建立现代化乡村教师编制管理机制,构建现代化的培养培训体系;同时在教师的职业发展、社会地位、生活待遇等方面给予强有力的保障,逐步实现乡村教师队伍的现代化,为乡村教育乃至整个教育的现代化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12.
实现城乡教育均衡最为关键的是师资的均衡。评价城乡师资是否均衡,要警惕被学历达标率、数量上满编等假象所迷惑,而要看到当前农村师资实际水平低以及学科结构缺编的事实。从而针对性地从外部采取"城乡教师互派"、"大学生支教"等行之有效的措施,从内部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加强农村教师培训,实现城乡师资真正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3.
随着幼儿教育的飞速发展,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幼儿教师队伍迫在眉睫。农村幼儿教育师资存在的人员流动频繁,师资队伍不稳定;师资学历水平偏低,教育观念陈旧;教师待遇偏低,社会保障缺失;师生比过高;教师在职培训机会少等问题严重影响着农村幼儿教育的健康发展,师资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农村幼儿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鉴于此,应该从加强对幼儿教育师资的管理、不断提高幼儿教师工资待遇、加强在职培训三方面加强农村幼儿教师队伍建设,以促进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论义务教育师资均衡配置的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师资的均衡配置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也是义务教育均衡化的重要体现。要实现义务教育师资均衡配置,应建立县域内义务教育师资统筹管理机制;加强紧缺教师的补充工作,保证农村教育教学需要;建立教师定期交流制度,实现县域内师资均衡配置;实行城镇教师农村任教服务期制度,引导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加强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培训,提高薄弱学校教师素质。  相似文献   

15.
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途径.乡村教师作为乡村教育的主力军,在促进乡村教育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呈现出点面结合、标本兼治、因势利导、乘势而上之态.一系列政策持续发力,使得乡村教师"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等问题得到了显著改善.与此同时,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中仍存在教师数量结构不合理、工资福利偏低、个人与专业发展受阻以及社会地位不高等突出问题,成为制约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为此,合理调配编制,落实阶梯化补助和福利保障政策,建立更加合理的职评标准,加强县域培训本土化建设,加强各部门的协同合作,应当是今后一段时间改善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取向.  相似文献   

16.
从实践的视角反思农村基础教育问题,需要对传统的教育价值观、教育目标、教师管理、教研机构等进行变革。突破知识观的霸权地位,确立生活观,理顺知识与生活的关系,使农村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成为学会生活并追求幸福生活的过程;培育“第二种选择”,使农村学生既能升学也能就业,使农村中小学成为农村社会的教育中心、科技中心、文化中心;解放农村教师,营造一个“留人、育人”的工作环境,建立“农村教师离职国家补偿制度”,形成一个农村教师“退出”的辅助机制;重建县级教研室,改组教研员队伍,拓展研究领域,增强专业引领和决策咨询功能,推动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特色性发展和“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的完善。  相似文献   

17.
加快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是当今教育公平、社会和谐以及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需要,我们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把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第一要务来认识;要以人为本,关怀农村教师的生活;要全面协调,加大农村教育的经费投入;要统筹兼顾,促进城乡教师交流,为农村学校输送优质师资。  相似文献   

18.
加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升农村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从实际调查出发,分析了当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队伍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实施专业发展计划,健全保障机制等加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队伍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9.
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是关键。农村幼儿教师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师资队伍不稳定,流动性大;学历层次低,专业化程度差;工作压力大,职业倦怠现象严重。出现这些问题既有农村学前教育政策的原因,有师资培训和园长的原因。因此政府要出台政策加强对农村幼儿教师和园长的监督和管理,加强对教师的继续教育来促进农村幼儿教师发展。  相似文献   

20.
乡村教师作为乡村教育与乡村振兴的主力军,其身份认同直接影响乡村师资队伍建设水平和乡村教育质量提升。近年来,乡村教师身份认同的研究热度持续上升,成果数量逐年增加。已有研究成果以"在乡村从教"为导向,探寻了乡村教师身份认同的研究缘起,剖析了乡村教师身份认同的内涵意蕴,明确了乡村教师身份认同的影响因素,梳理了乡村教师身份认同的危机表征,构建了乡村教师身份认同的实践策略。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求乡村教师身份认同研究树立"为乡村而教"的价值导向,澄清乡村教师身份认同的教育内涵,把握影响乡村教师身份认同的核心要素,"以中国为方法"统整乡村教师身份认同的多元研究视角,构建乡村教师身份认同的体系化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