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迎角机构是风洞的关键部件之一,是试验模型的支撑,其运动精度和动态特性直接影响风洞试验精度。运用虚拟样机技术建立风洞迎角机构数字样机模型,并对迎角机构进行有限元、运动学及动力学的仿真分析和优化设计,研究结果在迎角机构实际运行中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安徽省绩溪抽水蓄能电站左岸高边坡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进行数值模拟,对比考虑岩体卸荷后边坡稳定性的差别.根据裂隙发育的实际特征建立地质模型,并做合理的简化建立起概化模型,最终赋予岩体、软弱夹层相应的材料类型和物理力学参数,建立起有限元模型进行数值分析.  相似文献   

3.
联合运用MSC.ADAMS和ANSYS建立盘式制动器刚柔耦合虚拟样机模型。通过对在一次紧急制动工况下,盘式制动器多柔体动力学模型的仿真,研究得到的制动盘角速度、角减速度、轴向加速度等变化曲线,仿真结果反映了盘式制动器制动时的低频振动现象。这将为分析各种结构的制动器和其他的接触摩擦工况提供了便利。  相似文献   

4.
对NBA2012-2013赛季热火队季后赛的篮球进攻技术指标进行统计和分析,并建立预测模型。研究结果:建立了篮球二分出手次数、二分命中率、三分出手次数、三分命中率、罚球次数、罚球命中率、助攻、进攻篮板和失误等9项篮球进攻技术指标的自回归AR模型(1,1,1);根据自回归AR模型(1,1,1),建立了9个自回归AR模型方程;运用自回归法AR模型能够对篮球进攻技术指标统计分析做出短期预测,为球队战术制定、人员安排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在网球运动中,膝关节损伤较为普遍,且发病机制复杂。通过探讨造成膝关节损伤的机理和规律,可为损伤的预防、治疗、康复提供帮助。研究发现,不同研究尚未得出一致的网球膝关节损伤发病率与患病率,但其损伤率较高。网球膝关节损伤在不同性别、年龄段中均较为普遍。损伤与运动等级之间的关系尚不明确。网球膝关节损伤以慢性损伤居多,损伤程度尚不明确。膝关节处常见的损伤包括肌腱炎、半月板损伤、滑囊炎等,但每一种损伤的发病率仍不明确。有关建立运动技术肌肉动力学模型的研究已有报道,但鲜见建立网球技术肌肉动力学模型的相关报道。有限元模型已在医学领域广泛应用,但鲜见其应用于研究网球损伤。研究认为,流行病学研究中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损伤记录系统,为提供全面且准确的损伤信息奠定基础。建立生物力学模型研究网球膝关节损伤有助于探寻损伤的力学机制,这类模型的发展趋势是有限元模型耦合动力学模型。此类模型的建立将为网球运动的损伤研究、防治、康复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
根据螺旋CT扫描和软件处理,建立踝关节骨骼、跟腱三维模型。通过对背跃式跳高蹯跳中的有限元计算,获得跟腱在此动作的应力-应变变化。踏跳后期蹬离时跟腱所受拉应力最大且集中在跟骨结节附着点上6cm区域。本模型可用于跟腱的生物力学研究,为踏跳中的运动损伤提供力学数据并揭示一定的力学机理。  相似文献   

7.
复合的牛顿——欧拉或链状环节模型是计算下肢肌力矩的一般方法。这一模型把所有环节内部的互相作用都视为关节反作用力,因此它不能被用于模拟或建立一个肢体环节对其他环节产生怎样的作用。许多研究对下肢的机能进行研究,但这些研究一般限于下肢的摆动和支撑。如:Putnam(1991),Chapman等(1984)和Mean等(1981)仅建立了摆动阶段模型这是由于链状环节模型不能运用于模型中表现出的另一些问题的解决,这些模型把下肢处理为绕髋关节的转动。许多研究亦描述了下肢支撑阶段的运动学模型,比较而言这些研究普遍把支撑腿视为绕其与地面接触点的转动,具有代表性的模型是Mochon和Mcmahon的复摆模型(1980)。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带有附属设备的卧式储罐,运用ANSYS有限元软件进行了罐体和附属设备连接部位水压试验工况下的有限元静力分析,分析表明:罐体孔径的大小和垫板厚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影响连接部位的最大应力。  相似文献   

9.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刻,厘清疫情防控、体育助力、健康中国行动三者内在的逻辑机理,重点对体育在疫情防控中的功能价值进行梳理与分析,结合运动促进健康的治理效能,提出构建健康中国建设的体医融合治理方案。研究表明,体育健身价值是助力全民体质健康的必由之路,体育文化功能是促进全民健康素养提升的现实使然,体育场馆服务功能是创新方舱医院建设的应然之举,体育经济价值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强大支撑。体育助力疫情防控的实然路径体现在:优化慢性病防治与健康促进的体医深度融合路径;健康知识普及行动纳入到社会生态模型中构建和推广;创新建成环境与健康环境的有机耦合模式;扩宽全民健身战略内涵,引领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下,迫切需要建立稳健可持续的体医融合运行机制。体医深度融合是搭建运动促进健康服务治理体系形成的有效进路。  相似文献   

10.
标枪运动员仰卧起坐练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标枪运动员仰卧起坐练习分析宋树国,商洪英仰卧起坐是各项目用以发展腹前壁肌肉力量素质最常见的练习手段,也是标枪运动员发展躯干专项重量性力量素质的主要练习手段。它的主要特征是身体由三点支撑开始用力,我们称之为三点支撑仰卧起坐。这一练习与投掷标枪时涉及的关...  相似文献   

11.
消除或控制吊重的摇摆对提高起重机的工作效率、减少装卸作业安全隐患具有重要意义,掌握吊重摆动的动力学特性是研究起重机防摇控制的前提条件。本文建立了小车-吊重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并以此模型进行了多种工况下的动态仿真。通过仿真分析得到了小车加速度和吊重绳长对吊重摆角和摆动频率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对有限元分析的研究,发现利用有限元电脑分析技术建立的分析系统,可以实现对运动技术的模拟,使电脑辅助分析更有针对性的对所特定运动技术进行分析,同时还能够模拟以往运动过程中无法直观测量的温度及其他客观条件。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建立电脑模拟系统将使体育运动技术的发展有着更加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3.
美国学校健身课程与中国学校体育课程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献资料,运用比较体育的研究方法,从两种体育课程的历史背景、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考核内容进行分析,得出三点结论并提出两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标枪运动员在进行专项技术训练时,体会三点支撑变两点支撑的感觉和效果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发展标枪运动员的躯干力量及其相应练习手段,是减少运动损伤,提高运动成绩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李威 《湖北体育科技》2016,(11):954-957
以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为核心研究方法,对运动训练学领域中大数据的应用进行分析(由于运动训练学的研究多数需要数据支撑),通过体育领域中"大数据"的案例运用来探讨现在体育科学研究领域中出现的盲点以及未来体育科学研究中可能出现的趋势。大数据对体育科学研究领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在以理论驱动模型为出发点的研究中,利用大数据或许会更加接近事实上的理论;2)合理利用大数据进行科学研究会使结果的精度得以提高。针对大数据的特点,提出了关于未来体育科学研究的几点展望:1)重新认识数据价值;2)将非结构化数据纳入研究体系,建立多维度立体模型;3)从数据间的相关关系探究背后因果规律。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ABAQUS6.10有限元分析软件,以安康市一边坡治理工程为例,采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求解该边坡稳定性系数,并与极限平衡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边坡在天然工况下,采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计算的稳定系数为Fs=1.25~1.59,边坡稳定;采用极限平衡法计算的稳定系数为Fs=1.239~1.578,边坡稳定.  相似文献   

17.
利用膝关节CT扫描数据建立具有高度几何材料相似性的膝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分析了膝关节小腿内、外翻以及胫骨受向前拉力和向后推力作用时,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后交叉韧带(PCL)、内侧副韧带(MCL)、外侧副韧带(LCL)的生物力学特性,为运动训练过程中膝关节运动损伤的预防与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该研究所建立的膝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高度模拟了膝关节的结构与材料特性,模型单元划分精细、精度高,该数字模型能够以不同的文件格式输出,如STL,IGES格式等,实现了数据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18.
针对区域经济、社会环境与体育产业的协调发展问题,构建了协调度研究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和耦合系数模型建立了熵-耦合协调度研究模型,以西南地区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5个省市作为实例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四川和云南的整体协调度较高,而西藏和贵州的整体协调性较差;区域经济和体育产业对协调度体系的作用更大;区域经济和体育产业两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社会环境是区域经济和体育产业发展的有效支撑。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建立全脊柱模型,观察在不同姿势和不同载荷作用于人体脊柱时脊柱稳定性的变化,向背包者建议较为合适背包姿势和负重。方法:针对人体脊柱骨骼和韧带系统开展了以人体脊柱CT扫描图像为基础的准确几何模型三维重建,并基于几何模型划分了有限元网格,采用有限元分析法对其开展了研究工作,观测了不同载荷作用于人体时全脊柱模型椎体间位移变化特点。结果:采用有限元分析法构建全脊柱模型并选取4种负荷(以体重的10%(10%BW)为单位增加)对全脊柱模型进行稳定性研究,结果显示:T7,T12,L3三组的位移在负荷为10%BW较小,均小于3mm;负荷加到20%BW时,T7、T12组大于3mm,但尚未达到3.5mm,而L3组为2.7mm;负荷高达30%BW后,T12位移稍大于3.5mm,T7组位移已达3.695mm,超出稳定位移界限0.195mm,仅L3处位移最大值2.767mm,低于稳定位移值。载荷达到40%BW后,T7和T12位移远远大于稳定位移临界值,分别达到4.113和3.898mm,但L3组位移仅为3.047mm,依然在稳定位移值范围内。结论:全脊柱模型验证表明,该研究构建人体全脊柱模型构建成功,并...  相似文献   

20.
利用CT扫描数据建立具有高度几何材料相似性的腰椎运动节段(L1-L2)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举重运动员抓举完全起立阶段脊柱腰椎节段生物力学特性,以便对举重运动员腰部损伤进行积极的预防,减少伤病的发生.结果表明:在举重运动员抓举完全起立姿态下,其椎体主要的应力分布在小关节和椎弓根处,椎间盘接触压力主要集中在纤维环中后部,位移主要集中在椎间盘的后外侧;此时,如果杠铃的重量过大,运动员腰部力量不足,引起腰椎关节失稳,会造成椎间盘过分挤压,且在重力的作用下峡部向前剪切力过大可引起峡部裂伤.本研究所建立的腰椎L1-L2节段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足重要的脊柱生物力学研究平台,可应用于众多相关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