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诗经》反映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社会现实,其中的婚恋诗更是多角度地反映了周代社会的婚恋风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聘婚所反映的只是社会对婚姻本身的期待,所突出的也只是伦理和政治的意义;非礼仪的“婚会”是对正规聘婚的补充和完善,显示出周人对增加人口的强烈渴求;媵嫁婚是多婚或群婚制的残余形态,它的实行是周代现实政治的需要。此外,自由恋爱和抢婚习俗在一定范围内的存在,反映出周礼对原始婚恋风俗的传承。  相似文献   

2.
集周代社会诗歌文大成的《诗经》 ,既是我国古代的一部光辉文学著作又是周代社会的一部百科全书。然而前人多从文学的角度去研究其价值 ,而很少涉及到它所反映的其他社会内容 ,例如周人的宗教哲学观等。从《诗经》的大量篇章中 ,论证周人宗教哲学观在《诗经》的表现并进而分析周人之宗教哲学与殷人宗教哲学的相承相因相革的关系 ,从而论述周人宗教哲学反映于《诗经》的内容 ,是周人对殷人宗教哲学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道德信仰是关乎人类精神家园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问题,也是伦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富勒在《法律的道德性》中提出“两种道德”的观点,其中“愿望的道德”体现为一种精神层面的追求,从这一点来思考道德信仰及其重建问题具有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郭子峰 《现代语文》2007,(12):12-14,24
《诗经》从产生就具有礼乐政治教育的功能,对它的阐释运用也可以说是《诗经》教育活动。这里通过考查其教育主体对象的重心变化,对《诗经》的阐释倾向变化原因作新的解释。我们认为,从西周到汉代的《诗经》教育接受,其重点教育对象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西周时期以"元子"为主,对诗意的阐释运用主要时教化性的仪式活动;春秋时,以孔门弟子为代表的主要接受对象主要是从个人道德修养角度去学习《诗经》;汉代则以"帝后"为主,"美刺"的阐释倾向成为主流。  相似文献   

5.
在面对中国社会信任度不断下滑、法律不能切实有效实施这一问题时,有的学者求助于法律信仰,有的学者则认为应当构建法律信任.法律信仰在中国语境下的解读超过了伯尔曼提出的"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的含义.伯尔曼提出的法律信仰虽然与宗教紧密相关,但是并未要求人们像信仰宗教一样虔诚地信仰法律.他主张对待法律既要投入理性,...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前苏联音乐家阿.亚历山大罗夫的研究,分析了歌曲《神圣的战争》对于苏联人民及苏联红军爱国主义信仰所发挥的作用,探讨了歌曲《深海》将人从无信仰到信仰共产主义的演绎过程,提出了音乐能够使人的信仰升华的观点,这对于加强现阶段青年学生共产主义信仰教育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袁丽红 《文教资料》2012,(27):94-96
陈映真是台湾文学史上的标志性人物,他的小说反映出台湾知识分子在信仰和信念关系上的思考和迷惑。他以短篇《苹果园》为例,检验基督教信仰是否能与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交融共生?其思考伴随着小说创作始终,最后不得不与主人公一起得出信念无法失掉信仰而独活的结论,这也影响了作者自己的生活。  相似文献   

8.
倪雪坤 《文教资料》2005,(31):122-123
<玻璃>以现实的具有当下生活气息的爱情故事给我们展示了这个时代信仰的混乱,用诗人这样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群体,探讨他们的信仰的失落和新的信仰选择的艰苦历程,并以基督教关怀下的视野给我们展示了一场充满张力的当代人信仰状态.  相似文献   

9.
新近发现的山西贾村赛社《排神簿》抄本是当地祭祀蝗皇时多村转赛时所用的神祗排位册子,反映了当时当地的民间信仰状况。通过对咸丰、光绪年间两本《排神簿》中的神祗数量、种类分析,指出了当地赛社祭祀蝗皇时道教信仰的民间特点:道教信仰的广泛性超过佛教信仰;该神祗系统是以道教神"昊天玉皇上帝"为中心的多神信仰;与人们日常生活相关的道教神成为供奉的主要对象。  相似文献   

10.
通过增加宗教的社会性和法律的神圣性因素,伯尔曼把法律与宗教联结起来。法律与宗教在欧洲的结合,不仅有着现实的、研究方法的原因,还有着更深的历史、文化基础。西方社会的法律与宗教在制度上相互影响,在观念上相互依赖——因为它们都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我国亦应以理性为指导,结合本国国情,重新界定法律信仰的内涵。法律信仰是法律职业者内心深处对法律制度、法律精神应有的一种理性的法律情感,其最终的目标在于创制良好的法律制度并保证其实现。  相似文献   

11.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部分大学生存在将道德信仰的认知与道德行为割裂,甚至对有关道德信仰内容采取批判、否定的态度。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对学生道德信仰的形成具有明显效果。笔者列举了相关教学案例,并进行分析,对进一步发挥"实践教学"在大学生道德信仰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美国当代女作家厄秀拉·勒格温(ursulaLeGuin)的社会讽喻短篇《从奥米勒斯出走的人》通过发生在滨海之城“奥米勒斯”的三个事件的叙写,呈现了现代消费语境下奥米勒斯市民所历经的狂欢、悲惨、痛苦等不同情感体念。而作品的中心意象“替罪羊”和多数市民对它的不幸遭遇的态度,集中展现了现代美国人所处的“传统精神的持守”还是“消费享乐的追逐”的矛盾纠结状态,彰显了美国式的良知面临的现代困境。  相似文献   

13.
严行健 《文教资料》2011,(36):42-43
战国时期思想家孟子说过“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即面对当时“礼崩乐坏”道德衰退的局面,孔子欲通过寄寓褒贬于史书之中,建立善恶是非的标准,重新振起道德的基础。清代学者章学诚提出过“六经皆史”,按这个标准,《诗经》也可以算是一部历史,其中的民族史诗便是其中代表,当然,《诗经》的历史的性质自然不如《春秋》强。然而,从其中体现的思想来看,两者还是相承接的。  相似文献   

14.
科举考试的激烈竞争,特别是考试过程的不确定性,产生了若干与考试相关的民间信仰行为,科举灵验传说即是其表现之一。以宋人洪迈《夷坚志》为中心,考察了福建科举灵验传说。这些传说大致包含两方面的因素,其一为因果报应,表现在不贪钱财得报、安葬亡者得报、救人性命得报等;其二为道德教化,例如教导读书人速葬亲人、不破坏他人姻缘等。可以看出,功利性虽是与科举有关的民间信仰的主要特点,但相关灵验传说亦反映了民间信仰的道德取向。  相似文献   

15.
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全面深入,思想道德领域的问题与困惑也日渐突出,为此,道德建设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积极态势,伦理学日益显现出其显学的地位:2001年春,中共中央提出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全新治国方略,道德的作用首次真正得到了应有而恰当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17,(73):187-188
老弱孤残的老王是一个不幸被时代抛弃的边缘人,是在生存和精神的双重痛苦中挣扎的社会最底层的劳动者,尽管历经生活磨难,却保有人性的美善。杨绛对老王的同情和帮助源自于道德自律,而愧怍则是知识分子的精神自省和道德自觉。  相似文献   

17.
《管锥编》的古汉语研究既有纯语言层面的研究,如对"丫叉句法"和"异质同构"的阐发,也有语言的文化层面的研究,探析汉字取象背后的文化精神.在继承传统训诂学的同时,又将它与现代阐释学相融合,从而推进了传统训诂学的现代转换.  相似文献   

18.
刘勰"神思"说的内在思路是用《庄》学"以和为量"的"神王"境界来指涉创作主体为文时所能达到的"万塗竞萌""神与物遊"的至高境界。本文拟从《老》《庄》思路对此说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19.
在卡夫卡的《城堡》中,阿玛莉亚的故事在作品中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作者通过这个充满了悖谬性的故事,从另一个角度再次复述了小说的主题,即K的行动的主题———“信仰与自我”的矛盾。正因为这个矛盾的存在,造成了阿玛莉亚与K在行动与目的上的背离,以及对城堡既遵从又不时偏离的矛盾。  相似文献   

20.
《诗经》婚恋诗所表现的两性美,呈现出由重生理、重官能到重伦理、重精神的层次性特点,形成了令色与令德结合的审美观,确立了以"君子"和"淑女"为标志的审美标准。《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次以文学的形式展现了人体之美,表现了人们的审美意识,建立了两性美的标准。它不仅影响着人们的爱情婚姻生活,也给后世文学形象的塑造以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