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者从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是解放思想、实事实是的必然体现,理论创新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和它必将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及发展三个方面,论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最新成果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我党的指导思想这一理论观点,同时,强调在新世纪新阶段必须以改革的精神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使党朝气蓬勃,实现理论创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2.
一、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新时期29年来我们党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必然结论 从实践层面上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确的,并且越走越宽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伟大的,正在取得一个又一个新胜利。从理论层面上讲,新时期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以思想上的拨乱反正为新起点,先后形成和提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十七大把这些不同发展阶段形成的理论成果概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表明我们党在指导思想上的进一步成熟。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依法执政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执政的一个基本方式。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而这一转变具有历史的必然性。依法执政是党总结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得出的必然结论,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改革和完善执政方式的必然结果。是遵守和履行宪法党章的必然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是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客观需要,也是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大实践问题,建国以来,党的领导人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与实践作出了不同的贡献。他们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践的推动,是相互联系的一个有机整体,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和基础,后者是前者的继承和发展,这既是由于理论的发展和创新的推动,也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5.
周建华 《考试周刊》2014,(78):14-14
<正>职工文化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职工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在企事业单位中的具体反映。加强职工文化建设,既是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做好新时期职工工作的必然要求,又是建立和谐劳动关系、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迫切需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这一战略目标,这不仅是对进一步深化改革的部署,更是对职工文化建设理论的创新与发展,为现阶段我国职工文化建设理论注入了新的科学内涵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在论述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时,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重大命题,这充分体现出党中央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新世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社会实践相结合的自觉意识、政治智慧和创新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把握时代、整合传统、与时俱进、理论创新的深刻反映,也为新世纪新形势下的学校德育创新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和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7.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事业,要完成这一事业就必须有创新。理论创新是推动社会实践中其他各种创新的动力和先导。我们要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引,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勇于进行理论创新,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8.
构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长效机制是贯彻落实党在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中重大理论创新的必然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必然要求。探讨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原则,并对此进行理性思考,有助于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长效机制的建立。  相似文献   

9.
科学发展观,是党的新一代领导集体对发展理论的一次新突破,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人本思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归返,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时代要求,与中国现代经济、政治、思想化发展存在必然的内在价值联系。阐明其内在联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党正确决策的逻辑思考起点和理论渊源的正确把握。  相似文献   

1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重大理论创新,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实现党的执政使命,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如何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进一步深化拓展创新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提高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能力,是当前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一个崭新课题。本文浅谈几个观点。  相似文献   

11.
在总结我国多年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党明确提出和创立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理论,这不仅是对马克思政治文明理论的继承,而且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创新和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异质于前资本主义时期的一切政治文明。也与资本主义政治文明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是一种新型的政治文明。坚持党的领导、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和加强法制建设是当今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三大重要构件。  相似文献   

12.
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浪潮中,根据时代要求,创新理论教育工作,注重理论教育实效,是新时期加强高校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提高高校党组织治校理教能力的必然要求,是高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  相似文献   

13.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着眼于新的实践。进行新的理论探索和理论概括。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等一系列治党治国治军的新的理论。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指向和目标、提高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能力和保证上的重大创新,创造性地构建了和谐社会建设的新理论,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在新的历史时期。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用这一新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工作,夯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是个必然的历史过程,是我们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理论结晶。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探索新时期党的建设实践过程,是这一理论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应对国际形势的巨大变化,制定符合时代潮流的发展战略,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产生的时代基础;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是其产生的理论基础;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是这一理论产生的现实基础;在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基础上,必然要解决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问题,这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产生的逻辑基础。深入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有助于我们对这一科学理论的把握,从而坚定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15.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大概念,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纳入其内。这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关于如何构建这一理论体系.此前曾有学者提出“要围绕为什么要搞社会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四个问题展开”,但仍觉不完整。只有将“如何检验社会主义”的内容作为一个基本部分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才更合乎这一理论体系的内在逻辑和本来面目。这不仅是理论体系完善的内在要求,更是现实实践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6.
在当前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推进,深刻理解和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一思想路线,是不断克服思想保守性的需要,是不断解决中国现实问题的需要,是我们不断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需要,是保证我们党永葆蓬勃生机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它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 ,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作为我们党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邓小平理论当代发展的历史必然和逻辑必然  相似文献   

18.
一、生产力标准问题是十三大的重要理论贡献之一。从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提出“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于初级的阶段”的论断,到党的十三大全面阐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并以之为立论的根据,提出党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是党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对社会主义不断地进行再认识所取得的最重要的理论成果,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的贡献。在学习社会主义初级段理论时,人们都会注意到,生产力标准问题在这一理论中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首先,十三大指出我国现有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决定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必然经历一个特定的又是相当长的初级阶段的根本条件。其次,十三大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相似文献   

19.
以人为本 构建和谐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建设一个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的社会,这是我们党在新时期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又一重大理论创新。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对“十一五”时期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又提出了一系列方针和部署,这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20.
社会共同的政治信仰是国家统一、政治发展、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的精神基础。选择社会主义作为政治信仰,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然而,实践这一政治理想,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不断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