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在实践中,人(主体)与外部世界(客体)确立了功利关系与审美关系,外部世界对人而言具有了真,善和美的价值。真与善具有功利性,而审美则是对功利的超越,与作为功利教育的智能与教育不同,美育具有超功利性和感性特征。由此,美育可以有力地影响人的社会生活,并可以培养人的个性与主动性。  相似文献   

2.
胡水清 《文教资料》2011,(22):101-103
在消费社会中,审美已经从精神层面裂变成碎片,物化成为消费品。马尔库塞基于发达工业社会提出了自己的新感性理论,目的是解放感性,使审美成为文化驱动力,从而改造社会。在当代语境下重新审视新感性理论,探索感性解放对于审美能量的聚集和提高公众艺术鉴赏力的关系,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3.
美是从主体人的心灵出发的一种主观情感判断,它是不依赖于功利、概念、目的和内容的一种纯粹形式的感性直观,崇高是从对象的无形式中通过理性唤起的精神力量。康德为审美划出了一个独立的领域,歌颂"自由"与"尊严",将自然纳入人的自由活动,人与自然在审美活动中实现了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审美文学史”论的科学性进行了辨析,指出“审美文学史”的文学史观建立在对中国现代文学史非科学非客观的基本估价上,其理论前提是以形式与内容、感性与理性、审美与功利相分裂为特征的“纯审美”标准。以这种估价和标准“重写文学史”,必然陷入思维的封闭性,审美的感性化和批评的隔膜感的审美误区。“审美文学史”论的偏颇在于脱离了我国文学实际,这种文学史并不能正确地和科学地描述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现象及其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5.
在美学史上,马尔库塞最鲜明地提出新感性的本体价值;强调作为感性核心因素的想象的超越功能;赋予艺术塑造新感性、构想生存能力和变革潜能的特性;针对西方工业社会唯理论对人的生存自由的压抑,呼吁以新感性救赎世俗,倡导非压抑性生存方式。马尔库塞有关生命本然及审美存在之思,对于人的审美的感性解放以重要启迪。  相似文献   

6.
“新感性”是李泽厚对人类审美心理结构的描述,以区别于动物的“旧感性”。“新感性”的“大厦”,分为“人化”了的“感官”和“人化”了的“情欲”两层。“感官层”无疑是“基座”。李泽厚的“感官的人化说”,是要描述和论证,即使人的生理感觉,也和动物的生理感觉不同。是“劳动”使人的生理感觉也“人化”了。本文对“感官的人化说”中的有违科学和逻辑紊乱,作了揭示。“新感性”大厦的“基座”中问题已如此严重,其整体结构的紊乱和错位,自不待言。  相似文献   

7.
审美活动既离不开主体的感官感受,也离不开客体的具体可感的感性形式.审美活动总是通过人化了的感觉器官作用于对象的"可感受的形式"方可发生并正常运行,因此,审美活动须以感官感受-感性经验为基础、为起点、为途径.感官感受-感性经验虽不是审美活动的全部,却是它须臾不可脱离的,也是不可抛弃的.作为审美价值之基本品格的愉悦性,其中必然包含着感官愉快;但是,审美愉悦的感官愉快绝不是生理性的官能快感.  相似文献   

8.
经由符号化的情感构形而生成的形式美蕴含了审美愉悦感,具有形象性与情感性的美感共性。在审美变形过程中,现象世界中能够引起感官快感的形式法则与内在情感相契合产生了形式感,也蕴含了文化意义。审美共通感在长期实践中积淀于人类潜意识并作用于人的感官形成了审美普遍性知识。  相似文献   

9.
在康德美学中,审美自由以自由感的形式出现。自由感为自然人向自由人的过渡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契机,为先验自由和实践自由在心理经验层面上的实在性提供了一个感性的基础。自由感作为审美情感的一个重要特征,在康德以前都有着很长时间的发展历史,不过,是康德第一次提升了自由感的理论内涵。自由感是指人们在审美经验中体会到的自由愉悦,但又与感官的快感和道德感不同,是一种纯粹的情感,即与客体对象实际存在无关的无利害感。这种无利害的自由感在康德美学中有着自己特定的内涵:知性和想像力的自由游戏和天才的自由创造。  相似文献   

10.
论旅游的和谐之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如同西方古典浪漫派音乐,唤醒人们心中的家园感,让人们诗意地栖居于自然的怀抱;旅游能消解人与自然的对抗以及社会化带来的异化成分,使人适情顺性,逍遥自在;在旅游活动中,主客体异质同构,情景交融,使人性得以升华;在审美效应上,旅游是现实人生超越的预演,并营造为现实人生输送精神动力的稳定心态。因此旅游的审美本质就是和谐。人与环境相契相合的回归性文化走向将使旅游的和谐之美得到充分的感性显现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 80年代以来 ,全球范围内出现了一系列人与自然的尖锐矛盾 ,引起了全人类的广泛关注 ,不摆正人与自然的关系 ,缓和人与自然的矛盾 ,人类就要受到自然的惩罚 ,因而我们一定要走可持续发展之道路。  相似文献   

12.
环境伦理是以区域共同体而非自然共同体作为其科学基础的,因为,从进化的角度讲,人与自然的结合形式经历了从自然共同体到社会共同体,再到区域共同体的演进过程。而每一种不同的结合形式都反映了人与自然在相应的共同体中不同的存在状态。人在自然共同体中是作为一般意义上的物种而存在的,遵循的是自然法则;在社会共同体中,伦理关系只存在于人与人之间,人遵循的是社会法则;在区域共同体中,人是作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道德物种而存在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人对自然有伦理关系。  相似文献   

13.
生态伦理的诞生是对伦理主体、界域和思维空间的一次实质性拓展,开创了伦理学超越“人类视角”的新境界,旨在缓解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走出人类生存困境。与自然和解,必须抛弃“主客二分”的机械论自然观,坚持“天人合一”的整体主义思想。人与自然的关系,说到底是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对立和冲突,本质上是人与人的对立冲突。所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基本前提是建构符合人类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公正合理的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4.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面临的一个永恒的主题 ,然而由于人类长期囿于形而上学的极端化的思维方式 ,从而在对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认识上陷入人类中心主义、新自然中心主义 (或反人类中心主义 )以及不恰当地评价主体能动性的误区 ,进而在实践上导致了人与自然关系的严重恶化 ,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们只有借助于辩证的思维方式 ,坚持“以人类发展为主导 ,以自然协调为基础”,并合理地发挥主体能动性 ,才能真正走出误区  相似文献   

15.
本在论证了人类旅游活动的发展、重要意义以及旅游活动特征的基础上,全面地论证了人类旅游活动对自然和人环境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正确处理好人地关系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审美感知力,是指经由感觉器官进达心理活动而对美的事物进行感知的能力。审美感知力具有整体性、非功利性和表情性。在文学鉴赏中,要注重审美感知力的培养。教师要训练学生的审美感官,使学生具有"绘画的眼睛"、"音乐的耳朵";发挥多媒体优势,加强形象化教学,增强审美感知的直觉性;提倡吟诵,培养语感,增强审美感知的整体性;引导学生体验客观世界,感受生命律动,提高审美感知的敏锐性。  相似文献   

17.
中国器乐艺术表现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大多是指人与自然相互体认、相互依赖的内在关系,这是中国传统音乐民族性的体现,也是分析中国器乐演奏艺术生态美学意义的基础。中国器乐艺术的生态美学意义是从两个层次体现出来的:首先是乐器的质材选取、演奏方式方面体现的人与自然的相互支持;其次是作品内容所表现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18.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人对事物的认识也是相对的;美感认识是相对的、变化的、发展的。美属于人心的活动,艺术家用自己的观念表现不同的美感,不同民族有不同民族的审美意识。自然关系是相对的,绘画表现自然的相对关系。  相似文献   

19.
随着生态危机的日益加剧,人类的居住和生存环境受到极大的威胁,保护生态环境,缓解生态危机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该文研究加拿大女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三部长篇小说《可以吃的女人》、《浮现》、《使女的故事》如何对生态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进行深刻的反思,为人类走出生态危机进行精神上的探索,从而揭示阿特伍德在其小说中如何表达深刻的生态关注,并向读者敲响生态保护的警钟。  相似文献   

20.
人类在与自然的长期共同发展中产生了神奇的情感对应关系,在这个过程中,人类的审美活动及审美能力应运而生。正是通过这种独特而丰富的审美关系,人们再一次发掘了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发现了自然山水的审美效应,主要体现于自然给予人的自由意志、生命意识以及时空感悟诸层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