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阎惠玲 《教师》2012,(12):14-14
感恩教育是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把感恩教育作为德育教育的切入点,对学生实施全方位的感恩教育。从认知层面、情感层面、实践层面,通过行之有效的措施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和责任意识。实现教育学生回报父母,回报国家,回报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高中历史教材中蕴藏着丰富的感恩教育因素,是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教师应结合实际,开展多种多样的感恩教育活动,教育学生养成感恩祖国、感恩自然、感恩社会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3.
努力营造感恩教育氛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芮群毅 《文教资料》2011,(16):141-142
针对学生感恩心缺失这一现状,对学校学生要进行感恩教育。感恩教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构造和谐社会有着重要意义。因此,要努力营造感恩教育氛围,充分发挥"两课"在感恩教育中的功能,建立有效的感恩践行机制,把感恩教育做好。  相似文献   

4.
王艳 《考试周刊》2014,(65):165-165
感恩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人性良知之本,也是学生德育建设的重要内容。然而,当前一些学生缺乏感恩父母的意识,加强感恩教育刻不容缓。教育学生学会感恩父母,学会感恩社会、感恩他人,做有德行的,人格健全发展的,对社会有用的人。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职教生中普遍存在感恩意识缺失,不懂回报的现象,为教育者敲响警钟。而为改变这种现状,实施感恩教育应培养感恩意识,明确感恩的重要性,培养学生感恩的情感活动,引导学生感恩于行等三条感恩教育途径,让学生在教育学会感恩。  相似文献   

6.
柳秀玲 《双语学习》2007,(8M):10-10,12
“感恩”是个舶来词,“感恩”二字,牛津字典给的定义是:“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所谓的感恩就是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给自己带来的恩惠和方便在心里产生认可并意欲回报的一种认识,一种情怀和行为,说白了就知恩、图报。感恩教育则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式与方法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我们的学生或者子女实施的识恩、知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感恩教育就是教育者遵循德育规律,通过有效的方法与手段引导受教育者培养感恩意识,在个人和社会许可的范围内报恩于行的系统活动过程。  相似文献   

7.
林杰 《时代教育》2007,(9Z):158-158
感恩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道德教育,人性教育,本文主要探讨感恩教育的涵义、内容,并提出了感恩教育要从小抓起,从小事做起,强调了学校应成为感恩教育的主要阵地,教师应该是感恩教育的主力军,社会各界都应该重视感恩教育,积极为其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8.
陶行知先生认为"知情意的教育是整个的,统一的。"针对当前学校教育依然存在"分数第一"的倾向,学生的主流价值观受到某种程度的干扰,学生中存在的"感恩之心"的缺失,学生感恩教育面临着困境。本文认为应该以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为指导,深化知情意合一的教育,把感恩教育纳入学校德育体系,传承中华民族知恩、感恩、报恩的传统美德。积极探索"学校为主、家庭配合、社会参与"的感恩教育新模式;主动建立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效联系机制,强化现有家校联系渠道,拓展学校、家庭、社会教育新的空间,让感恩教育的知识始于学校、行动落实于家庭、效果彰显于社会。  相似文献   

9.
感恩,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千百年来,我们的先贤用他们的智慧和行为,诠释着什么是"恩",怎样去"感恩"。教师必须对学生开展感恩教育,引导、教育学生在人生的旅途中,知恩、感恩、报恩!常怀感动之情,常为感恩之行!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目前中学生感恩意识缺乏的现状,论述了思想品德教学中进行感恩教育的重要性,以新课程理念.尝试着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让学生知恩、感恩、报恩,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11.
感恩教育实质是一种道德教育,本文引用教育心理学中道德教育的“心理体认”策略,论述心理体认策略在感恩教育中的运用,即以知恩、识恩为根基,以感恩体验为动力,以报恩、施恩体悟为关键,以人格教育为灵魂,着力建构一个知、情、行合一的感恩内在调节机制和动力整合系统,把培养学生的自觉回报的行为习惯作为感恩教育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12.
感恩教育:人生必修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感恩教育是一种爱的教育,对于我们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追求幸福生活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近几年发生在大学生身上的恶性事件反映出我们的学生感恩意识严重缺失,错误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向是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感恩意识的培养应从培养孩子感恩情感、开展感恩励志教育活动、营造感恩教育社会环境等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3.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初中阶段是学生思想意识形成的重要时期,并且语文教学又是基础学科,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感恩教育范本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引导学生学会感恩。本文从感恩教育的现实意义出发,探究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感恩教育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梁丽坚 《广西教育》2013,(25):6-6,8
当今小学生由于多数是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很强,普遍缺乏感恩意识,只求索取、不知回报的现象普遍存在。针对这一现象,笔者将感恩教育与学科教育结合起来,在教学中实施感恩教育,从而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和责任意识,进而外化为感恩的行为,促进和谐家庭、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5.
王登嵩 《文教资料》2020,(9):152-153
感恩教育是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加强德育教育,在书香校园建设中融入学生感恩教育是当前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在书香校园中融入感恩教育有助于填补学生的思想空白,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健全人格和健康灵魂。本文立足于德育教育,对青少年感恩教育现状,以及如何在书香校园建设中融入学生感恩教育的策略进行讨论和思考。  相似文献   

16.
感恩是一个人为人处事最起码的道德品质,是做人最基本的修养和觉悟要求.然而,在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今天,大学生的感恩意识有逐渐淡薄甚至缺失的趋向。为构建和谐校园,高校要切实把感恩教育纳入德育教育的范畴,有针对性地补上感恩教育这一课,引导学生形成知恩、感恩的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7.
感恩是一种积极的情怀和素养,是一个人崇高的精神境界。本文通过对江苏某职业学校部分学生进行感恩相关问题的问卷调查,深入了解职校学生的感恩现状以及目前职校学生感恩教育存在的问题,并以积极心理学的理论为指导,提出了实施职校学生感恩教育的有效策略,即通过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感恩认知观念,增强学生积极的感恩情感体验,最终将认知情感转化为积极的感恩行为,并养成良好的感恩习惯。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感恩教育的内涵及职业学校感恩教育的具体内容,针对职业学校学生感恩品质缺失的状况,阐述了感恩教育在职业学校道德教育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当今的青少年缺乏感恩意识,其原因可从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进行分析。要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教师首先要作到言行一致、以身作则,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组织学生参加有益的感恩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20.
李德生 《新疆教育》2012,(20):184-184
高中历史教学应该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的优势,充分利用教科书丰富的感恩教育的教学资源,加强对学生的感恩教育。感恩教育是人文精神的重要内涵,是提高学生品德修养,帮助他们逐步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的人格的重要教学内容。高中历史教学应该积极地挖掘素材,在课堂上加强对学生的感恩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