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所谓“走神”,在心理学上称之为注意力不集中。注意力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用通俗的话说,就是我们在做一件事的时候,大脑把全部精力都倾注于这件事而不去关注其他事情或问题。学习时,只有高度集中注意力,才能观察得仔细、全面、深入,记忆得准确、迅速、牢固,思考问题敏捷、深刻、连贯。那么,如何使自己的注意力集中于学习呢?  相似文献   

2.
注意通常叫做“专心”。是指人的心理活动的指向和集中。例如一开始上课学生的心理活动就指向老师,而离开了其他事物。以后教师拿出了挂图等教具,学生的心理活动就指向挂图等教具,并集中精力去观察它、思考它。这就是注意的指向和集中。所谓指向,就是心理活动在每一瞬间有选择地反映一定的事物;集中,则是这一事物在人脑中得到最清晰和最完全的反映。小学一、二年级说话课如何培养注意力呢?从一堂课开始到结束要环环相扣,始终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否则会前紧后松或前松后紧或中途散板。具体地说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3.
毛振明老师说过:体育课上所谓“形”就是形式,是课的组织形式和氛围,包括队伍的整齐一致和学生的服从听话。而“神”则指学生在体育课中的注意力深度和思维指向。  相似文献   

4.
我们经常听到家长和老师嘱咐孩子们:“上课一定要注意听讲!”。所谓“注意”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课堂上,只有孩子们的心理活动集中在所学的知识内容上,才有可能完成学习任务,达到学习目的。试想,如果老师讲东,学生想西,任自己的注意力“信马由缰”,怎么能有好的学习效果?教育家荀子在《大略篇》中说:“君子壹教,弟子壹学,亟成。”这里的“壹”就是专一,意为只有教师一心一意地教,学生一心一意地学,就能保证学生最终学业有成。因此课堂上能让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所学知识上是老师、家长、孩子共同的心声。作为一名初中生物学老师,从师者的角度入手,怎样做,才能更好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自然也是我长期思考,不断探索的课题。  相似文献   

5.
所谓问题意识,是指思维的问题性心理品质,表现为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心理学研究表明: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和动力,任何思维过程总是指向某一具体问题,当个体意识到自己需要问个“为什么”、“是什么”和“怎么办”时,思维才算真正启动,而强烈的问题意识又推动人们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但是,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我国学校教育长期以来只重视学生学习结果而忽视学生思维过程,加上“教师权威”、“师道尊严”的影响,造成…  相似文献   

6.
认识是由感知开始的,要有效地感知事物,必须具有良好的注意力。所谓注意力就是随意注意的能力,也就是一个人能按预定目的在特定的时间内把心理活动指向特定对象的能力。一个体育教师为了能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工作的需要,就必须具有良好的注意力。它表现如下:  相似文献   

7.
所谓“红色经典论断”,是指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毛泽东等伟大导师著作的一些论述。实践表明,在历史教学中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阅读“红色经典论断”,使其明确“红色经典论断”的价值指向,对探讨相关历史问题、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8.
乡村治理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治理主体的注意力分配情况。梳理乡村治理典型经验,有助于为乡村合理配置注意力,进而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基于注意力配置理论,利用NVivo11软件对92个“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进行文本分析,发现乡村有效治理的注意力配置呈现出以下规律:从整体来看,以“群众”“治理”为治理焦点;从配置指向来看,关注于“提升治理能力”“加强制度保障”和“优化治理工具”;从具体分配来看,关注于党的领导,强化治理支持,鼓励村民参与,完善民主协商,加强制度化、标准化、网格化管理和积分制管理;从地域和层级分布来看,东部、中部县乡两级政府关注于“提升治理能力”和“加强制度保障”,而西部县乡两级政府则关注于“提升治理能力”。此外,乡村治理越来越重视数字赋能、协商自治、精准治理和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9.
薛雯 《考试周刊》2012,(61):186-186
注意属心理学的范畴,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指向和集中是注意的基本特点。注意力是指人的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某种事物的能力。当人对某一事物高度注意时,就会对这一事物反映得更迅速、更清楚、更深刻、更持久。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精辟地指出:“注意是我们心灵的唯一门户,意识中的一切必然经过它才能进来。”只有那些进入注意状态的信息,才能被认知,并通过进一步加工而成为个体的经验。注意力和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是智力的五个基本因素。在智力结构中,注意力是智力活动的“组织者”和“维持者”。正是由于注意力的组织和维持,人们才能进行正常的学习活动。实验和教学实践充分证明,学习成绩好与成绩差的学生之间最明显的区别之一就是注意力能否集中,可以说,注意力是保证学生顺利学习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0.
所谓注意力是指人对一定对象的心理指向和集中,课堂上学生注意力集中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则难以达到预期教学目的。然而长期以来,受多种因素影响,学生对思品课的兴趣十分淡薄,甚至教师厌教、学生厌学,导致教、学双方恶性循环。因此,如何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运用好了不仅能够引起学生长时间注意  相似文献   

11.
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可以有效增强学生注意力。可是,部分教师在设计多媒体课件时,一味地追求多媒体课件的“花哨”和“动感”,结果把学生的注意力从知识信息转移到单纯的所谓“动画”上去.显然适得其反。因此.如何能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教学目标上来,便成为设计多媒体课件时首要考虑的问题。充分运用注意规律是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罗成 《农村教育》2002,(5):49-50
所谓注意,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其本质是意识的聚焦和集中。由于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的对象就能够得到清晰、深刻和完善的反映。可见,对学生来说,注意是认真听课,深入理解所学内容,保证学习质量的必要条件。为此,我在中专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总是千方百计想办法吸引和保持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以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安娜形象的心理意蕴及其悲剧性宋冬生本文试图从心理美学的角度,探讨安娜形象的心理意蕴及其悲剧性。所谓“心理意蕴”,是指作品人物人格心理特征,人物心灵博斗的实质,及其指向人类心理状态的某种共同性,并经由此形成的审美价值和哲理旨趣。而所谓“悲剧性”,指的是...  相似文献   

14.
注意力缺陷是小学生学业不良的重要原因。有关调查显示,学生中有严重注意力问题的比率在5%~10%左右。根据笔者的观察,小学生注意力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分心。一些小学生把注意力指向无关的目标或把注意力同时指向多个目标。分心者虽然也有注意能力,但他们往往将注意力指向不恰当的目标上,因而导致学习成绩下降。2注意力缺乏。这类小学生缺乏注意能力,对于任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从语文学习的角度探讨“注意力学习法”及其学习指导问题。在信息时代和知识社会里 ,语文教学对于“注意力学习法”应该有些什么贡献 ?语文注意力学习法应当包含些什么内涵 ?  一、提出“注意力学习法”的背景  通常研究“注意”的是心理学的事情。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 ,是心理活动的一种积极状态 ,使之具有一定的方向。注意并非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 ,而是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的一种共同特性。注意愈深刻 ,意识愈清明 ,则观察、推理、记忆各种心智活动的成效也愈强。所以学习心理学指出 :当注意…  相似文献   

16.
所谓“问题解决”,是指一个人一系列有目的指向的认知操作过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提高学生素质的基本要求之一。那么,应从哪些方面去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呢?一、引导学生用“问题解决”的方式、方法去学习和理解教学内容。一个新的教学内容往往是由研究问题而产生的。因此,教学活动应围绕“问题”而进行,学生的学习也应由问题的求解为引导,先在直观经验的水平上进行认识,然后加以总结、推广。如小学数学八册“平行四边形”一课,我们可用硬纸板剪切一大堆多边形。如图:发给每个学生一堆,同…  相似文献   

17.
数学教学中的“注意”浅议河南省平顶山师专李永新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开端,是组织教学和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因素.教育家们常把注意比作“通向知识宝库的门户”.学生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注意力集中,并较长时间地保持对学习内容的注意...  相似文献   

18.
学风问题至关重要———谈人文学科培养跨世纪人才问题董健所谓“跨世纪”人才,不应该仅仅从时间的概念上去理解,应该从文化素质和精神状态上去理解。这是说,这样的人才不仅仅以其自然生命跨越了“世纪”,而且主要地应该是以其生活、思考和创造的质量跨越了“世纪”。...  相似文献   

19.
听力理解自始至终都需要听的注意力。注意力在听力的各个层面呈现出不同的指向性。在低端层面,主要指向辨认目标语言的语音,句法和语义的某些特点;在高端层面,主要指向理解说话人的话语意图。  相似文献   

20.
在艺术教学实践中,我们时常会有以下两方面的失误:一是对一般所谓的“艺术形象”不够重视,而把注意力集中在从知识、技术层面去掌握作品,二是没有充分认识到“要得心应手地表现艺术作品就必须彻底地掌握艺术的知识技能”这一任务的重要性,这样必然导致不够完美的,加引号的“艺术的”表现,使得表现变得浮浅庸俗,缺乏应有的水平。那么怎样才能避免以上的两种失误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