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2007年的电视荧屏.刮起了新一轮“凄风苫雨”。《谁怜天下慈母心》、《女人不哭》、《孩子你在哪里》、《妈妈再爱我一次》、《悲情母子》、《媳妇》等苦情剧引发一轮又一轮的收视狂潮。倒数几年前的苦情剧,如2006年的《百万新娘》、《徽娘宛心》、《妈妈无罪》、《悠悠寸草心》、《春天后母心》,2005年的《哑巴新娘》、《错爱一生》及2004年的《大姐》、《婆婆》、《搭错车》也播得一片红火。  相似文献   

2.
妈妈     
时间:抗击“非典”的非常时期,地点:妈妈家,人物:妈妈——退休人员、居委干部女儿——医务工作  相似文献   

3.
秋风吹落叶,相思寄何方?韩国电影《不可不信缘》(The Classic)在这样的场景中于始。少女梓辛看似悠闲地在家收拾妈妈的遗物,心中却在为暗恋的男生尚民而烦恼。一阵风,吹开了窗户,也吹乱了妈妈收藏的信件。梓辛于是读到了母亲当年的浪漫故事,有追求,有错过,有重逢,有诀别,荡气回肠。而同时,梓辛与尚民的感情也在一步步进展,  相似文献   

4.
夏群英 《东南传播》2020,(10):137-139
亲子教育、少儿成长类节目是社会的刚需,但国家广电总局对此类节目的监管严格和节目本身的不足,使得这类节目的制作成为一个难点。本文以《你好爸爸》、《你好妈妈》系列节目为范本,分析其如何从受众需求的角度出发,以价值为立意之本,在内容上下足功夫,来做好亲子节目。  相似文献   

5.
洋葱里的爱     
侯孔志 《出版参考》2010,(10):17-17
小时候,他第一次学做家务,帮妈妈剥洋葱,一边剥,一边就流眼泪。妈妈看见了,教他把洋葱放在水里剥.果然眼睛就不流泪了。从此他记住了,剥洋葱是要放在水里的。  相似文献   

6.
三份礼物     
王豪 《出版参考》2007,(8):12-12
三个兄弟年少离家,个个都事业有成。一天,他们聚在一起讨论送什么礼物给年迈的母亲。 第一个说:“我要送给妈妈一座大房子。”第二个说:“我要送她一辆豪华房车,还专门配备一个司机。”第三个笑了笑说道:“这些奢侈的东西妈妈是不会喜欢的。记得我们小时候,妈妈很喜欢读《圣经》。现在她眼睛不好了,我要送给她一只聪明绝顶的鹦鹉,它能背诵《圣经》的每一个章节。”[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你从产房里被护士推了出来,躺在妈妈的身边,丑丑的样子,重达4公斤。 在妈妈的肚子里时,你那么顽皮,顽皮得就像个男孩子,所以,我一下子接受不了你是女孩的现实。  相似文献   

8.
盒子里的吻     
佚名  林佚 《出版参考》2006,(2):34-34
一个母亲惩罚了自己五岁的女儿,因为她把一整卷精美而昂贵的包装纸剪坏了,是那种很少见的金色。当看到女儿用这卷包装纸包好的礼物盒放在圣诞树底下时,想起家里极不稳定的收入,这位母亲越发生气了。不管怎样,在圣诞节那天早晨,女儿还是把她精心用金色包装纸包好的礼物送给了妈妈:“妈妈,这是给你的礼物。”很显然,妈妈这时因为前一天生气的事而十分尴尬,当她打开礼物时,却发现里面空空如也。  相似文献   

9.
刘正权 《军事记者》2005,(11):34-34
刊于《人民军队》报的通讯《新川和他的妈妈们》,在第十五届中国新闻奖的评比中荣获三等奖。应《军事记》编辑之约,我在这里谈谈这篇稿件“出笼”的经过和一些采写体会。  相似文献   

10.
吉星高照     
每当我吃甜粥或甜汤,特别是带有几颗大红枣的那种甜粥或甜汤的时候,常常会想起小时候妈妈给我吃红枣煮牟糕的事情。  相似文献   

11.
一天,《半边天》特别节目主持人张越正在采访一个女孩,女孩在谈她的妈妈。  相似文献   

12.
作家的尴尬     
林夕 《出版参考》2009,(5):44-44
那天中午,我正午睡,电话铃突然响了,是女儿。“妈妈,《人生如下棋》是你写的吧?”  相似文献   

13.
鞋垫     
社会在前进,人类在发展,就连人们很少注意的鞋垫也在不断地更新。有防臭的、排汗的、保健的、还有增高的,每当看到商店里那些琳琅满目、款式各异的鞋垫,总能联想到妈妈为我们亲手缝制的鞋垫。  相似文献   

14.
“妈妈,我口渴了。”《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见到杨丹,正是幼儿网放学时分。“妈妈给你五块钱,去买瓶水。记住只能买水,不能买饮料或者可乐。”5岁的男孩拿着钱迅速跑开。五分钟后孩子回来,“妈妈,钱不够。”“五块钱还不够买瓶水啊?”杨丹觉得疑惑,但没有像别的母亲那样迅速去两百米远的小卖部问个究竟,而是又掏出一块钱,递给孩子。  相似文献   

15.
祖国妈妈     
江日 《出版视野》2004,(5):46-46
扎根在你富饶的土地,我是一棵幼芽;盛开在你春天的田野,我是一朵小花。亲爱的祖国啊,我永远热爱你!我永远热爱你——我的祖国妈妈。  相似文献   

16.
《小蝌蚪找妈妈》是中国原创图画书的经典之作,其较为完整地折射了该书编辑、著名出版家叶至善所坚守的幼童本位这一编辑理念.本文通过梳理《小蝌蚪找妈妈》的成书过程,对叶至善幼童本位的文字加工和插图设计理念进行研究,以期为中国原创图画书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毕姥爷     
小时候,“月亮在自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晚风吹来一阵阵快乐的歌声”,我呢,“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许多故事都已忘了,只有一个记得特牢靠。如果你没听过,我讲一次,相信你一定不会轻易忘记。  相似文献   

18.
2012年9月8日,SMG东方卫视联合韩国CJE&M推出的一档大型女性真人秀节目《妈妈咪呀》横空出世。这档针对“妈妈”的选秀节目,倡导“做女人就这样”的口号,展示了平凡妈妈的真实故事和人生蜕变,通过妈妈选手的故事,传递了正确的价值观,充满正能量。2016年2月17日央视《新闻联播》中,《妈妈咪呀》还被赞为电视综艺节目中的公益典范,传递了社会正能量。2月23日,解放日报在其评论版中指出,“《妈妈咪呀》收获收视和口碑的双赢,给如何办好综艺节目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启示。”本文以该节目为例,试着从传播学的角度探析电视真人秀节目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方言抵心     
有个女作家.在人到中年时找到了真爱.本来是天大的好事。让她感到遗憾的是,在和前夫协议离婚时.女儿怎么也不肯跟她。究其原因,她原先和她的一家人生活在小县城.而“真爱”在大城市.她曾对女儿说过:见了叔叔,不许再讲家乡话,难听死了。本来女儿普通话讲得很棒.但就这么一句.女儿便死活不肯跟妈妈.因为妈妈剥夺了她讲方言的权利,刺伤了孩子的心。  相似文献   

20.
心有所属     
她的爸爸先是逃走了,接着是她的妈妈跟着别人逃走了,为了防止她逃走,奶奶用一根别针将她的裙子和自己的裙子别在了一起,可她也还是“逃”走了——她爱上了楼上来的房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